车载灯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69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灯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灯具,更具体的说涉及车载灯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车载灯一般都具有用于控制车载灯16起落升降的自动升降装置, 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1及连接车载灯16的云台组件15,还包括控制云台组件15 升降的升降气缸14,及用于驱动升降气缸14的电动气泵12,升降气缸14可相对翻转的连 接在底座11上。自动升降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13,控制组件13上连接立倒机构(未图示) 和电动气泵12。如图1所示,在控制组件13接收到启动命令(可以是来自安装在底座11上的开 关的启动命令)时,通过立倒机构控制电动气泵12,电动气泵12通过带动丝杆18的转动, 进而驱动齿轮17并带动升降气缸14起立;如图2和3所示,在控制组件13接收到关闭命 令(可以是来自安装在底座11上的开关关闭命令)时,通过立倒机构控制电动气泵12,电 动气泵12通过带动丝杆18的转动,进而驱动齿轮17并带动升降气缸14卧倒,从而实现对 车载灯16升降的自动化控制。一般在车载灯的自动升降装置中,只采用以上所描述的由电子控制系统实现驱动 的自动升降装置来控制气缸以实现车载灯16的升降,而没有采取任何备用的复位装置。在 电子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会导致电动气缸12无法放倒复位,在车载灯16使用完毕 的情况下,如果无法复位,不仅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严重时还会因碰撞或震动而损坏车 载灯16。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车载灯复位 装置,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方便安装和使用。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车载灯复位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车载灯并控制所述车载灯升降的升降气 缸,还包括齿轮,所述齿轮由丝杆旋转驱动,以带动所述升降气缸立起或卧倒,其中,所述丝 杆一端设置有手摇柄组件,所述手摇柄组件可在外力作用下旋转并带动所述丝杆旋转。本发明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中,所述手摇柄组件包括手柄和支撑轴,所述支 撑轴一端连接所述手柄,另一端连接所述丝杆;所述手柄在外力作用下旋转、并将旋转力通 过所述支撑轴传递至所述丝杆,以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本发明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中,所述手柄和所述支承轴可旋转连接,且所述 手柄可相对所述支撑轴在同一平面内旋转角度为180度。本发明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中,所述手柄相对所述支撑轴旋转到两个极端 时,与所述支撑轴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本发明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中,所述丝杆与所述支撑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支撑轴与所述丝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块相适配的定位凹部。本发明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中,所述定位凸块为棱柱结构,所述定位凹部为 内表面与所述棱柱结构的外侧面结构相适配的管状结构。本发明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中,所述定位凸块为外六角结构,所述定位凹部 为内六角结构;或者,所述定位凸块为外三角结构,所述定位凹部为内三角结构;或者,所述定位凸块为外四角结构,所述定位凹部为内四角结构;或者,所述定位凸块为外八角结构,所述定位凹部为内八角结构。本发明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中,所述手柄和所述支承轴由一销轴可旋转连 接,所述手柄与所述支撑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轴孔,所述支撑轴与所述手柄相连接的一端 设置有凹槽,所述销轴穿过所述轴孔并连接在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之间。本发明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中,所述手摇柄组件与所述丝杆之间可拆卸的 连接。本发明通过在车载灯自动升降装置的丝杆上设置一手摇柄组件,可以采用手动旋 转该手摇柄组件,从而带动丝杆旋转,丝杆再带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升降气缸立起或卧 倒。即使在电子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将升降气缸复位,保证车辆的正常行 驶,同时也能保证车载灯的安全,避免因为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造成的损失。本发明的手摇 柄组件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安装和实现,且成本低廉。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载灯及其自动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自动升降装置控制车载灯复位过程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自动升降装置控制车载灯复位完成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灯复位装置与车载灯(包括其自动控制装置)连接示 意图;图5为图4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5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灯复位装置的手摇柄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摇柄组件中手柄相对支撑轴旋转方向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灯复位装置的丝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示,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作详细介绍。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如图4所示,同时参阅图5,该车载灯复位装 置包括用于控制车载灯21升降的升降气缸23,升降气缸23可通过转动云台22连接车载 灯21。该车载灯复位装置还包括在外力作用下转动并带动升降气缸23立起或卧倒的齿轮 24,其中齿轮24由丝杆26旋转来驱动,在丝杆26的一端设置有手摇柄组件25,该手摇柄组 件25可在外力作用下旋转,并带动丝杆26旋转,从而带动齿轮24旋转,实现升降气缸23的起立或卧倒。在用于控制齿轮24的电子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将升降气 缸23复位,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同时也能保证车载灯21的安全,避免因为电子控制系统 的故障造成的损失。优选地,如图6所示,同时参阅图4,以上实施例中的手摇柄组件25包括手柄251 和支撑轴252,支撑轴252 —端连接手柄251,另一端连接丝杆26。手柄251可在外力作用 下旋转,并将旋转力通过支撑轴252传递至丝杆26,以带动丝杆26转动,从而带动齿轮24 旋转,实现升降气缸23的起立或卧倒。旋转时,手柄251与支撑轴252之间无相对运动,即 手摇柄组件25整体旋转,丝杆26跟随手摇柄组件25 —起旋转。通过手柄251增加作用力 矩,旋转起来更加省力,支撑轴252 —方面可作为支点,另一方面可作为丝杆26的固定点, 以将施加在手柄251上的力传递至丝杆26。更优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同时参阅图6,手摇柄组件25的手柄251和支承轴 252可相对旋转的连接,且手柄251可相对支撑轴252在同一平面内旋转角度为180度。 由于受到其他部分结构的限制,如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车载灯自动升降装置的各部分结 构,在手柄251相对旋转180度,或略超过180度时,则会被挡住无法完成360度的旋转,因 此需要将手摇柄组件25从丝杆26上取下来,换个位置固定好之后再次旋转180度,才能使 丝杆26完成360度的旋转,这样就会使操作非常麻烦,因为需要不断的将手摇柄组件25取 下来,再固定上去。而采用了前述结构后,即使得手柄251可相对支撑轴252在同一平面内旋转角度 为180度,当手摇柄组件25相对旋转180度时,可将手柄251相对支撑轴252旋转180度, 即在保证支撑轴252不与丝杆26分离的情况下,将手柄251直接在换回原位,可使手摇柄 组件25整体再次旋转180度,简化了操作程序,更加方便。在以上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手柄251相对支撑轴252旋转到两个极 端时,与支撑轴252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即支撑轴252与手柄251之间初始角度为90 度,根据前一实施例中的描述,手摇柄组件25在旋转180度后,手柄251可相对支撑轴252 旋转180度回到原来的方向,继续旋转,而旋转后手柄251与支撑轴252之间的夹角仍为 90度。即在手摇柄组件25整体旋转时,支撑轴252与手柄251之间无相对运动,但支撑轴 252垂直于手柄251所旋转而形成的平面,从力学角度考虑,这样通过手柄251施加在支撑 轴252上的力矩最大,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各实施例中,丝杆26与支撑轴252之间的连接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图6和 图9所示,在丝杆26与支撑轴252连接的一端设置定位凸块261,在支撑轴252与丝杆26 连接的一端设置与定位凸块261相适配的定位凹部2521。这样可通过定位凸块261与定位 凹部2521的配合,实现支撑轴252与丝杆26之间的固定,以便于将施加在手柄251上的力 传递至丝杆26,再通过丝杆26传递至齿轮24,实现升降气缸23的起立或卧倒。优选地,以上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9所示,丝杆26上的定位凸块261采用具有多 个外侧面的棱柱结构,支撑轴252上的定位凹部2521为内表面与棱柱结构的外侧面结构相 适配的管状结构。使用时,将支撑轴252的定位凹部2521套在丝杆26的定位凸块261上, 棱柱结构的各外侧面与管状结构的各内侧面相配合,使得在手摇柄组件25整体旋转时,手 摇柄组件25中的支撑轴252与丝杆26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旋转,反而会带动丝杆26旋转。以上实施例中,丝杆26上的定位凸块261可以采用外六角结构,支撑轴252上的定位凹部2521为内六角结构。也可以相应将定位凸块261设为外三角结构,将定位凹部 2521设为内三角结构,或将定位凸块261设为外四角结构,将定位凹部2521设为内四角结 构,或将定位凸块261设为外八角结构,将定位凹部2521设为内八角结构等等。这类结构 加工简单,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并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中,如图8所示,手摇柄组件25的手柄251与支撑轴252由一销轴253可旋转 连接,手柄251与支撑轴25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轴孔2511,支撑轴252与手柄251相连接的 一端设置有凹槽2522,销轴253穿过轴孔2511并连接在凹槽2522的两侧壁之间,即将手柄 251的一端夹紧在支撑轴252上凹槽2522的两侧壁之间,更加便于手柄251对支撑轴252 施力。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手摇柄组件25与丝杆26之间优选可拆卸的连接。这样在车 载灯的自动控制装置有效时,可将手摇柄组件25收起来,在需要使用时,再将手摇柄组件 25与丝杆26连接,即可实现升降气泵23的手动控制,保证车载灯21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安 全复位。本发明通过在车载灯自动升降装置的丝杆26上设置一手摇柄组件25,可以采用 手动旋转该手摇柄组件25,从而带动丝杆26旋转,丝杆26再带动齿轮24旋转,从而带动升 降气缸23立起或卧倒。即使在电子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将升降气缸23 复位,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同时也能保证车载灯的安全,避免因为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造 成的损失。本发明的手摇柄组件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安装和实现,且成本低廉。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车载灯复位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车载灯(21)并控制所述车载灯(21)升降的升降气缸(23),还包括齿轮(24),所述齿轮(24)由丝杆(26)旋转驱动,以带动所述升降气缸(23)立起或卧倒,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6)一端设置有手摇柄组件(25),所述手摇柄组件(25)可在外力作用下旋转并带动所述丝杆(26)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柄组件(25)包括手 柄(251)和支撑轴(252),所述支撑轴(252) —端连接所述手柄(251),另一端连接所述丝 杆(26);所述手柄(251)在外力作用下旋转、并将旋转力通过所述支撑轴(252)传递至所 述丝杆(26),以带动所述丝杆(26)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51)和所述支承 轴(252)可旋转连接,且所述手柄(251)可相对所述支撑轴(252)在同 一平面内旋转角度 为18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51)相对所述支撑 轴(252)旋转到两个极端时,与所述支撑轴(252)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6)与所述支撑轴 (25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块(261),所述支撑轴(252)与所述丝杆(26)连接的一端 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块(261)相适配的定位凹部(25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块(261)为棱柱结 构,所述定位凹部(2521)为内表面与所述棱柱结构的外侧面结构相适配的管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块(261)为外六角 结构,所述定位凹部(2521)为内六角结构;或者,所述定位凸块(261)为外三角结构,所述定位凹部(2521)为内三角结构;或者,所述定位凸块(261)为外四角结构,所述定位凹部(2521)为内四角结构;或者,所述定位凸块(261)为外八角结构,所述定位凹部(2521)为内八角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51)和所述支承 轴(252)由一销轴(253)可旋转连接,所述手柄(251)与所述支撑轴(252)连接的一端设 置有轴孔(2511),所述支撑轴(252)与所述手柄(251)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凹槽(2522), 所述销轴(253)穿过所述轴孔(2511)并连接在所述凹槽(2522)的两侧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柄组件 (25)与所述丝杆(26)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车载灯复位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车载灯并控制车载灯升降的升降气缸,还包括齿轮,齿轮由丝杆旋转驱动,以带动升降气缸立起或卧倒,其中,丝杆一端设置有手摇柄组件,手摇柄组件可在外力作用下旋转并带动丝杆旋转。本发明通过在车载灯自动升降装置的丝杆上设置一手摇柄组件,可以采用手动旋转该手摇柄组件,从而带动丝杆旋转,丝杆再带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升降气缸立起或卧倒。即使在电子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将升降气缸复位,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同时也能保证车载灯的安全,避免因为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造成的损失。
文档编号F21W101/02GK101886768SQ20101021131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9日
发明者周明杰, 黄剑云 申请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