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冷却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18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灯冷却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灯冷却散热系统,且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引擎作动,以吸入车体外部冷空气做为车灯散热媒介的车灯冷却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所使用的车灯,其使用的发光体,主要可分为白炽灯泡、卤素灯泡、氙气灯泡及发光二极管(LED)等四种。尤其发光二极管(LED)以现行的技术而言,其已达到高亮度的技术水准。而发光二极管(LED)要应用在车灯上时,仍必须使用多颗的发光二极管 (LED)才能提供足够的亮度,而符合车用灯具的相关法规的规范。然而,发光二极管(LED) 因其本身发光效率约只占输入能量的20 %,约80%的输入能量以热能散出,因此功率消耗上会产生较高的热能。当多颗的发光二极管(LED)应用在车灯上,会产生较高的热能,且发光二极管(LED)所产生的热能未能通过其他方式消除时,致使发光二极管(LED)会因过热而降低光输出或改变色温、色度,甚至于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其通过引擎作动时,由车体外部所吸入的冷空气作为车灯散热的媒介,并对车灯所产生的热能进行散热,进而使车灯的发光体不会因过热而降低光输出,甚至于因为过热造成车灯的损坏,以达到延长车灯使用寿命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车灯冷却散热系统,适用于一车体的一引擎系统,引擎系统包含一引擎装置、一引擎导管及一引擎过滤装置,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包括一车灯座、一空气过滤装置、一进气导管及一出气导管。车灯座包括一光源座、一灯座进气孔、一灯座出气孔、一热传导件及一灯座散热空间,光源座承载一发光体,热传导件设置于灯座散热空间内并连接光源座。空气过滤装置包括一进气部、一出气部、一滤网及一过滤座。进气导管一端连接空气过滤装置的出气部,另一端连接车灯座的灯座进气孔,出气导管一端连接车灯座的灯座出气孔,另一端连接引擎系统。其中,凭借引擎装置的作动,使车体外的冷空气由空气过滤装置将冷空气导入车灯座的灯座散热空间,以将发光体所产生的热能导入车体的引擎装置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源座设有至少两个电性接脚及其底面设有一金属导热体,用以使金属导热体对应设置于车灯座,使金属导热体与灯座散热空间形成接触。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热传导件为多个散热件,所述的散热件具有多个鳍片,使冷空气流经灯座散热空间时能将发光体所产生的热吸收,并将所产生的热能随着空气的流动而流走。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出气导管为一耐热材,以利于传导发光体的热能。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空气过滤装置的进气部使冷空气流入,并凭借滤网及该过滤座将冷空气过滤后由出气部流出并经由进气导管流入车灯座的灯座散热空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体较佳为一发光二极管。
3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引擎导管更设有一连接孔以使出气导管中的空气进入引擎装置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出气导管连接引擎过滤装置以将吸收灯座散热空间中热能的空气引流到引擎装置中。本发明因采用引擎装置运作时的作动以将车体外部的空气导引进入空气过滤装置以过滤车体外的空气,再将过滤后的空气引流进入车灯座中,因此在汽车开始运行时,此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即一并启动。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元件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种元件组合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种元件组合实施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车体;110-引擎系统;111-引擎装置;112-引擎导管; 113-引擎过滤装置;120-车灯座;121-光源座;122-灯座进气孔;123-灯座出气孔; 124-热传导件;125-灯座散热空间;130-空气过滤装置;131-进气部;132-出气部; 133-滤网;134-过滤座;140-进气导管;150-出气导管;160-发光体;350-T型出气导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元件示意图。请参阅图1,车灯冷却散热系统,适用于一车体,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包括一引擎系统110、一车灯座120、一空气过滤装置130、一进气导管140及一出气导管150。引擎系统110包含一引擎装置111、一引擎导管112及一引擎过滤装置113。车灯座120包括一光源座121、一灯座进气孔122、一灯座出气孔123、一热传导件IM及一灯座散热空间125,而光源座121承载一发光体160,热传导件IM为多个散热件,所述的散热件具有多个鳍片,所述的热传导件1 设置于灯座散热空间125内并连接光源座121。空气过滤装置130包括一进气部131、一出气部132、一滤网133及一过滤座134。 进气导管140 —端连接空气过滤装置130的出气部132,另一端连接车灯座120的灯座进气孔122,出气导管150 —端连接车灯座120的灯座出气孔123,另一端连接引擎系统110。其中,凭借引擎装置111的作动,使车体外的空气过滤装置130的进气部131进入,经由滤网133及过滤座134的过滤,由空气过滤装置130的出气部132流入进气导管 140,再由车灯座120的灯座进气孔122流入灯座散热空间125,将发光体160通过热传导件 124所传导出来的热能,由冷空气带向灯座出气孔123,并凭借出气导管150将流经灯座散热空间125后具有热能的空气导入引擎系统1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光源座121设有至少两个电性接脚及其底面设有一金属导热体,用以使金属导热体对应设置于车灯座120,使金属导热体与灯座散热空间125形成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热传导件为多个散热件,所述的散热件具有多个鳍片,使冷空气流经灯座散热空间时能将发光体所产生的热吸收,并将所产生的热能随着空气的流动而流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气导管为一耐热材,以利于传导发光体的热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的进气部使冷空气流入,并通过滤网及该过滤座将冷空气过滤后由出气部流出并经由进气导管流入车灯座的灯座散热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光体较佳为一发光二极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引擎导管更设有一连接孔以使出气导管中的空气进入引擎装置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气导管连接引擎过滤装置以将吸收灯座散热空间中热能的空气引流到引擎装置中,更进一步来说,出气导管可将吸收灯座散热空间中热能的空气引流到引擎导管,或者是引流到引擎过滤装置皆可。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车灯冷却散热系统,适用于一车体100,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包括一引擎系统110、一车灯座120、一空气过滤装置130、一进气导管140及一出气导管150。而图 2及图3间的差异在于出气导管150连接引擎导管112或引擎过滤装置113的不同。图2中,车体两侧的车灯座110各自利用进气导管分别连接至空气过滤装置130。 图3中,车体两侧的车灯座110则利用T型出气导管350先连通,再连接至引擎过滤装置 113。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在本发明中,皆是通过车体100引擎装置111的吸气形式,使得车体100外的冷空气,由车体两侧的车灯座120所连结的的空气过滤装置130进入,经由滤网133及过滤座134的过滤,由空气过滤装置130的出气部132流入进气导管140,再由车灯座120的灯座进气孔122流入灯座散热空间125,将发光体160凭借热传导件IM所传导出来的热能,由冷空气带向灯座出气孔123,并凭借出气导管150将流经灯座散热空间 125后具有热能的空气导入引擎系统110。使用时,左侧及右侧的发光体160因通电而产生光线及热能,左侧及右侧发光体 160的底面设有一光源座,光源座设有至少两个电性接脚及其底面设有一金属导热体。左侧及右侧发光体160的热能即凭借左侧及右侧发光体160的光源座及热传导件124,将热能传送至灯座散热空间125。同时车体100的引擎系统在运转的过程中,凭借引擎装置111运转时所产生的真空吸力,吸取经由两侧空气过滤装置130过滤的空气,使外部的冷空气凭借两侧空气过滤装置130的进气部131(请参照图1)进入,经由空气过滤装置130内部,由进气导管140导入至车灯座120的内部,并经由灯座出气孔123朝向引擎系统110流动,而形成空气强制流动,使灯座散热空间125的热能,被车灯座120内部的流动冷空气所吸收,即使车辆处于静止状态,当车体100的引擎装置111仍处怠速运转状态时,仍会产生真空吸力,并使适量的冷空气通过空气过滤装置130及其具有多个鳍片的散热件,朝向引擎装置111强制流动。综上所述,本发明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利用空气过滤装置130的吸气形式将车体外的冷空气引入车灯座,并配合具有多个鳍片的散热件的间隔排列的配置方式,使冷空气对车灯座中发光体所产生的热能交互作用,而能达到对车灯座产生降温的效果,进而使车灯座的发光体不会因过热降低光输出或改变色温、色度,甚至于进而造成发光体损坏,以延长车灯使用寿命。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更动与润饰的等效替换,仍为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一车体的一引擎系统,该引擎系统包含一引擎装置、一引擎导管及一引擎过滤装置,该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包括一车灯座,其包括一光源座、一灯座进气孔、一灯座出气孔、一热传导件及一灯座散热空间,该光源座承载一发光体,该热传导件设置于该灯座散热空间内并连接该光源座;一空气过滤装置,包括一进气部、一出气部、一滤网及一过滤座;一进气导管,一端连接该空气过滤装置的该出气部,另一端连接该车灯座的该灯座进气孔;以及一出气导管,一端连接该车灯座的该灯座出气孔,另一端连接该引擎系统;其中,凭借该引擎装置的作动使该车体外的冷空气进入该车体,并经由该空气过滤装置将冷空气导入该车灯座的该灯座散热空间,以将该发光体所产生的热能导入该车体的该引擎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源座设有至少两个电性接脚及其底面设有一金属导热体,用以使该金属导热体对应设置于该车灯座,使该金属导热体与该灯座散热空间形成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热传导件为多个散热件,所述的散热件具有多个鳍片,使冷空气流经该灯座散热空间时能将发光体所产生的热吸收, 并将所产生的热能随着空气的流动而流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出气导管为一利于传导发光体的热能的耐热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过滤装置的该进气部使冷空气流入,并凭借该滤网及该过滤座将冷空气过滤后由该出气部流出并经由该进气导管流入该车灯座的该灯座散热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体为一发光二极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引擎导管更设有一连接孔以使该出气导管中的空气进入该引擎装置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出气导管连接该引擎过滤装置以将吸收该灯座散热空间中热能的空气引流到该引擎装置中。
全文摘要
一种车灯冷却散热系统,适用于一车体的一引擎系统,车灯冷却散热系统包括一车灯座其具有一光源座以承载一发光体,热传导件设置于灯座散热空间内并连接光源座,车灯座由灯座进气孔、灯座出气孔及灯座散热空间连通散热。进气导管的一端连接空气过滤装置的出气部,另一端连接车灯座的灯座进气孔,出气导管一端连接车灯座的灯座出气孔,另一端连接引擎系统。凭借引擎装置的作动使车体外的冷空气进入车体,并经由空气过滤装置将冷空气导入车灯座的灯座散热空间,以将发光体所产生的热能导入车体的引擎中。
文档编号F21V29/00GK102478226SQ20101058025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3日
发明者林栢村, 郭峻志 申请人:林栢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