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378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 明涉及将LED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在薄型且消除了亮度不均的TV等中使用的较大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近年来对节省电力的要求,即使在液晶用背光源装置中也要求降低功耗。为了解决该问题,将背光源装置分成多个块,按各块来进行调光的区域调光(local dimming)已被实用化。在此,将背光源装置分成多个块是指将导光板分成多个块,能够按各导光板的每一块对配置的光源的亮度进行调整。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作为具有较大发光区域的面状光源装置而将分割后的导光板块串联配置的结构。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有以下内容考虑到作为按各导光板块配置的一次光源的荧光管在两端与中央部的亮度差,为了防止由于一次光源两端的电极部产生的亮度不足,相邻的导光板块的重叠部形成有具有切口的舌上重叠部。该专利文献1还记载有使一次光源两端的电极部弯曲,将该弯曲的电极部配置在导光块的范围外。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以下结构为了防止在串联配置的导光板块的接缝处产生亮度不均,在导光板与漫射板之间配置丙烯板。还记载有在不使用丙烯板的情况下,在导光板与漫射板之间设定预定距离的结构。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28861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4-2656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为呈1列配置多个导光板块,在导光板块的接缝处对配置有光源的附近的亮度不均采取对策。此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虽记载了呈多行多列排列导光板块的结构,但“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也为在导光板块的接缝处对配置有光源的附近的亮度不均采取对策的技术。另一方面,在大画面中需要配置许多导光板块。这种情况下,仅以组合有导光板块的1块导光板块来形成导光板,这在导光板的制造技术上和处理上均存在问题。为了应对该问题,在本发明中构成为,通过并列配置2个图1所示那样的、将形成有导光板块53的分割导光板51连接起来的导光板50,作为整体而形成大导光板。图1中的各导光板50组合有图2所示那样的分割导光板51。即,分割导光板51通过槽52被分成多个导光板块53。组合图2所示的分割导光板51,形成有图1所示的1块导光板50。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吸收导光板50的热膨胀,需要在2块导光板50之间拉开预定间隔。图17是现有例中的图1所示的导光板50的俯视图。在图17中,在第一导光板50 和第二导光板50之间形成有间隔dl。用于吸收热膨胀。dl为0. 2mm到0. 5mm。导光板块之间如图17的B37导光板块所示那样,即使在仅B37导光板块明亮的情况下,如白箭头所示,也向周围的块露光。然而,在第一导光板50和第二导光板50之间存在间隔dl,因此在该部分,光难以进入到第一导光板50与第二导光板50之间。在图17中,在B25导光板块明亮的情况下,在相同的导光板内,如白箭头所示,B25 导光板块的光漏到周围的导光板块中,但光不漏到其他的导光板中。在图18中示出该情况。图18是图17的E-E线剖视图。如图18所示,若导光板的端部为镜面,则在该部分,容易引起全反射,难以向相邻的导光板泄露光。图18中示出在导光板50内,光被配置在导光板50的下表面的反射片60反射回来的情况。并且,该光在成为镜面的导光板50的侧面进行全反射。这样的现象引起如下2个问题。第一问题是在画面中央呈纵带状产生亮度不均101。在图19中示出该情况。图19 示出显示画面100,在出现全白画面时,呈纵带状产生亮度较小的部分101的情况。此外,在画面左右也呈纵带状而存在亮度较小的部分101。图20是以数值表现该状态的图。在图20中,横轴是画面的位置,纵轴是画面的亮度,单位是坎德拉(Cd)。在图20中,画面的大部分亮度为480坎德拉,但在画面中央c处为 430坎德拉。其是画面中央处的纵带状的亮度下降部分。在图20中,在画面的周边亮度也变小,其是画面左右周边处的纵带状的亮度下降部分。如图17、18所示,在中央的纵带状亮度较小的部分受到存在于2块导光板50之间的间隙dl的影响。此外,亮度较小的部分形成为画面左右的纵带状的原因是端部的导光板块存在于一方,不存在相邻的导光板块,因此从其侧方不提供光。其中,即使画面左右存在亮度不均也不显著,因此不会成为大问题,但亮度不均在中央的带状的亮度较小的部分显著,故存在问题。另一问题是在观看动态图像时观察到的问题,使用图21和图22说明该问题。图 21和图22是示出在较暗画面200中白圈210从右向左移动的情况。在图21中,在白圈210 的周围存在光晕220。这样的光晕220也在导光板块53的光向周边的导光板块泄露的原因下产生。图22中示出该白圈210向左移动到画面的中央附近的情况。在图22中,在白圈 210的周围存在光晕220。但是,该光晕220存在于相同导光板50的区域内,但在相邻的导光板50的区域内不存在。这是因为白圈210的光不漏到相邻的导光板50内。通常优选没有光晕210,但若光晕210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则在画面上产生不协调感。如图21和图22所示,若仅在画面中央部附近产生缺少一部分的光晕210那样的现象,则在画面上产生不协调感。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以 上那样的问题,在拉开间隔配置多个导光板的情况下, 防止在导光板中的拉开间隔的部分发生亮度不均或者产生不自然的图像,其中,导光板组合有具有多个导光板块的分割导光板。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具体方案如下。即第一方案在于,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板、第一导光板、第二导光板以及LED光源,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由多个分割导光板形成,且上述分割导光板被分成多个导光板块,在上述多个导光板块上分别配置有LED,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被拉开间隔而并列配置,在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中,为了使来自第一导光板的光易于入射到第二导光板,并且为了使来自第二导光板的光易于入射到第一导光板,将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相对的侧面的形状形成为特别的形状,并且,将预定面形成为粗糙面。
作为侧面形状存在如下情形,即在侧面设置倾斜,将该倾斜面形成为粗糙面;在 2个导光板相对的部分的侧面上设置C倒角,将C倒角部形成为粗糙面;在2个导光板相对的部分上设置檐部,通过使檐部重叠来增大2个导光板的相对面积;将2个导光板的侧面形成为曲轴状,通过使该侧面重叠来增大2个导光板的相对面积等。此外,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在于,在具有预定间隔而并列配置的导光板中的导光板块的宽度中,通过使导光板两侧部的导光板块的宽度比中央部的导光板块的宽度小,并且提高导光板两侧部的导光板块的亮度,来防止2个导光板相对的部分和画面两侧部的亮度不均。根据本发明,在2个导光板的相对部,来自第一导光板的光容易向第二导光板入射,或者来自第二导光板的光容易向第一导光板入射,因此能够防止2个导光板的相对部的亮度下降,能够使画面亮度的均勻性提高。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结构,导光板的两端部的导光板块的宽度比导光板的中央附近的导光板块的宽度小,并且配置在各导光板块上的LED的数量相同,因此各导光板的两侧端的亮度变大。其结果,能够在2个导光板的相对部分防止亮度变小的亮度不均。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分割导光板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线剖视图。图5是实施例1的导光板的俯视图。图6是实施例1的导光板的详细图。图7是粗糙面的例子。图8是粗糙面的另一例子。图9是实施例1的第一变形例。图10是实施例1的第二变形例。图11是实施例1的第三变形例。图12是实施例1的第四变形例。图13是实施例1的第五变形例。图14是实施例1的第六变形例。图15是实施例2的导光板的详细图。图16是图15的剖视图的例子。图17是现有例的导光板的俯视图。图18是表示现有例的导光板的问题点的剖视图。图19是现有例中的亮度不均的例子。图20是表示现有例中的亮度分布的例子。图21是表示亮点和光晕的示意画面。图22是表示现有例的问题点的示 意画面。标号说明
11 TFT 基板12对置基板13上偏振片14下偏振片15漫射片30 LED40布线基板50导光板51分割导光板52 槽53导光板块54粗糙面部60反射片100显示画面101较暗区域200较暗画面210 亮点220 光晕531宽幅导光板块532窄幅导光板块541粗糙面部的例子542粗糙面部的另一例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实施例1图1是基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在图1中,形成有显示区域、扫描线、图像信号线等的TFT基板11和形成有滤色器等的对置基板12通过未图示的粘接剂粘接,其中,显示区域上呈矩阵状配置有TFT和像素电极。在TFT基板11与对置基板12之间夹持有未图示的液晶。在TFT基板11上形成端子等,因此形成为TFT基板11大于对置基板12。在TFT基板11的下侧粘贴有下偏振片14,在对置基板12的上侧粘贴有上偏振片 13。将粘接有TFT基板11、对置基板12、下偏振片14以及上偏振片13的状态的部件称为液晶显示板。在液晶显示板的背面配置有背光源。背光源由光源部和各种光学部件形成。图1中,在光源部的布线基板40上配置有LED30。LED30与导光板块53对应而配置。在图1中,2个导光板拉开预定间隔而并列配置。因为在画面大的情况下,与制作1张大的导光板相比,分成多个导光板从导光板制造成本的观点等来看更有利。在使用了 2块导光板50的情况下,各导光板50发生热膨胀,因此为了吸收该热膨胀,在2块导光板之间形成有预定间隔。
在图1中,各导光板50由4个分割导光板形成。各分割导光板50的形状如图2 所示。图2是分割导光板51的立体图。分割导光板51通过槽52被分成4个导光板块53。 由于槽52,各导光板块53能够作为独立的导光板而发挥作用。槽形状的例子如K-K线剖面那样,剖面形状为大致V字型,深度dd为0. 5mm左右。返回图1,组合4个长方形的分割导光板51而形成1个导光板50。并且,2个导光板50以预定间隔并列配置。在导光板50上配置有3张漫射片15。各漫射片15较薄,大致为60 μ m左右,因此3张漫射片15实际上载置于导光板50上。在漫射片15的表面上形成有细小的凹凸,其使来自导光板50的光漫射。此外,表面细小的凹凸具有一种棱镜的作用, 也具有使相对于漫射片15倾斜射入的光朝向液晶显示板的方向的作用。漫射片15具有3片是一个例子,根据需要可以为1片,也可以为2片,还可以多于 3片。此外,除漫射片15以外若有需要也可以配置棱镜片。棱镜片具有使从倾斜方向射入的、来自背光源的光朝向液晶显示板的方向,以使画面亮度提高的作用。此外,在图1的例子中,为漫射片15直接载置于导光板50上的结构,但根据情况,也可能会有在导光板50上配置漫射板,在漫射板上载置漫射片15的情况。图1中,在最上层的漫射片15上配置液晶显示板,但在安装后,也在液晶显示板与漫射片之间拉开例如50μπι左右的间隔。这是为了防止漫射片15和下偏振片14产生摩擦而受到损伤。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A-A方向的分解剖视图。在图3中, 液晶显示板10和3块漫射片15如图1中已说明那样。在图3中,在漫射片15的下侧配置有导光板50。导光板50由4个分割导光板51形成。如图1中已说明那样,各分割导光板 51还包括4个导光板块53。各分割导光板51的截面为楔状,具有较厚部分和较薄部分,较厚部分为3mm左右, 较薄部分不足1mm。分割导光板51的较薄部分进入配置在前的分割导光板51的较厚部分上所形成的台阶部中,因此从大致轮廓来看呈现1块导光板的样子。在图3中,导光板50载置于具有LED30的布线基板40上,其中,LED30配置于导光板50的下侧。在各分割导光板51的截面的较厚部分的侧面配置LED30。从分割导光板 51的较厚一侧的侧面射入的、来自LED30的光在导光板50内向液晶显示板10 —侧改变方向而射出。图4是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B-B方向的分解剖视图。在图4中,导光板50具有间隔dl而并列配置有2个。各导光板50即分割导光板51通过槽52被分成导光板块53。各导光板块53与在布线基板40上形成的多个LED中的3个LED对应。在图4中,2个导光板50具有间隔dl而配置,但由于该间隔的影响,产生如在“发明内容”一项中说明过的问题、即亮度不均或者动态图像中的图像的不协调感等。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应对该问题,各导光板50的端部形状为特别的形状。图5是本实施例中的导光板50的形状。在图5中,2个导光板50具有间隔dl而并列配置。各导光板50由4个分割导光板51形成,各分割导光板51包括4个导光板块 53。在导光板50的两侧端部形成倾斜部,该倾斜部为粗糙面54。在2个导光板50相对的端部上形成有倾斜和粗糙面54,因此2个导光板50之间容易产生光的干涉,能够消除或者减轻由2个导光板50的间隔dl引起的亮度不均。此外,在导光板50的外侧两端部也形成有倾斜和粗糙面54,因此也能够消除画面两端部上的亮度不均。在图5中示出在B37所示的导光板块明亮的情况下,该光也漏到周边的导光板块中。此外,示出B25所示的、形成在导光板50的端部上的、来自导光板块50的光不仅漏到与相同导光板50相邻的导光板块53中,还漏到相邻的另一导光板50的导光板块53中。据此,能够消除显示白画面时的画面中央处的纵带状的亮度不均,并且也能够消除显示动态图像时的不协调感。图6是相对的导光板50的端部的详细剖视图。在图6中,2个导光板50具有间隔dl而相对。此外,虽然在导光板50的下部配置反射片,但在图6以下省略了反射片的记载。在导光板50的端部形成有斜面,该斜面为粗糙面54。图6中的粗糙面54的平面方向的长度d2为充分大于dl的量。优选d2为dl的10倍以上。在图6中,导光板50的厚度t为1 5mm,2个导光板的间隔为0. 2 0. 5mm。这样的尺寸中,为了使d2的长度为dl的长度的10倍以上,图6中的倾斜角度θ为20度 70度左右。此外,若是这种程度的角度,则也具有容易在导光板50的侧面形成倾斜的优点。针对图6中的倾斜部的粗糙面形成方法能够采用各种方法。图7是粗糙面的截面形状541的例子,这样的粗糙面能够通过喷砂处理形成。图8是将粗糙面的截面形成为棱镜形状542的例子。这样的粗糙面542例如也能够在对导光板进行喷塑成型时同时形成。 棱镜可以为圆锥状,也可以为线状。此外,也能够通过凸状的微透镜或者凹状的微透镜来形成粗糙面。这样的粗糙面也能够在对导光板进行喷塑成型时来同时形成。此外,2个导光板 50中的未相对的端部也为相同的形状。图9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变形例。在图9中,在导光板50的端部形成的斜面的倾斜与图6相反。这样,即使斜面的倾斜相反,对亮度不均等的效果也是相同的。在图9中,优选d2为dl的10倍以上。因此,图9中的角度θ优选110 160度。此外,2个导光板50 中的未相对的端部也为相同的形状。图10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变形例。在图10中,在导光板50的端部形成有C倒角, 在倒角部分形成有粗糙面54。该粗糙面54与图6中已说明的相同,也能够形成为图7或图8等所示的形状。在图10所示的形状的情况下,也优选粗糙面54的导光板平面方向的长度d2充分大于2个导光板的间隔dl。C倒角的角度θ为45度,因此需要确定C倒角的量tl,以使d2充分大于dl。此外,2个导光板50中的未相对的端部也为相同的形状。图11是本实施例的第三变形例。在图11中,2个导光板50具有间隔dl而相对。 在导光板50的相对部,在侧面和平面端部上形成有粗糙面部54。优选平面端部上的粗糙面部54的长度d2为2个导光板50的间隔dl的10倍以上。在图11中,在侧面形成的粗糙面54能够通过喷砂形成。此外,2个导光板50中的未相对的端部也为相同的形状。图12是本实施例的第四变形例。在图12中,2块导光板50在相对部形成有檐部 (突起),该檐部(突起)为在俯视方向上重叠的结构。在图12中,上侧檐部的下表面为粗糙面54,下侧檐部的上表面为粗糙面54。但是,下侧檐部的上表面必须为粗糙面,但可能会有上侧檐部不为粗糙面的情况。2块导光板50的间隔为dl,优选檐部上的粗糙面的长度d2为dl的10倍以上。此外,优选将2块导光板50在上下方向的间隔d3设定成与俯视方向的间隔dl同等程度。因为若2块导光板50在上下方向接触,则在导光板50上产生倾斜,不能得到背光源的预定亮度分布。图13是本实 施例的第五变形例。图13在2块导光板50的相对面上形成有三角形的檐部(突起)。一块导光板50的三角形檐部的上表面为粗糙面54,另一块导光板50 的三角形檐部的下表面为粗糙面。该形状具有能够使2块导光板50的相对面的面积增加的优点。此外,也有不使另一块导光板50的檐部的下表面为粗糙面的情况。对图13中的 2块导光板50进行并列配置时的水平方向的间隔、垂直方向的间隔与图12相同,为0. 2 0. 5mmο图14是本实施例的第六变形例。在图14中,2块导光板50的相对面为曲轴状。在 2块导光板的为曲轴状的端部,一块导光板的凸部对另一块导光板的凹部为嵌套的状态。本实施例中的2块导光板50的间隔dl为0. 2 0. 5mm。在图14中,曲轴的形状中的Il为 1 IOmm, 12 为 5 IOmm0通过将2块导光板50的相对部形成为曲轴状,能够增加2块导光板的相对面积, 增加导光板彼此间的光的干涉,因此能够改善画面中央附近的亮度不均。此外,通过将相对面的平面形成为曲轴状,能够分散由间隔dl引起的暗部,因此也具有使亮度不均不明显的效果。图15是图14的D-D线剖视图。在图15中,导光板相对的面彼此为粗糙面。能够通过喷砂形成这样的粗糙面。除此之外,能够使图14所示的结构与图6、图9、图10、图11、 图12等的结构进行组合。根据这样的组合能够进一步降低亮度不均。实施例2图1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导光板50的俯视图。实施例2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与图1所示的相同。在图16中,2块导光板50具有间隔dl而并列配置。dl 为0. 2 0. 5mm。图4所示的1块导光板由4块分割导光板51形成,各分割导光板51通过槽52又被分成4个导光板块53。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分割导光板51中的4个导光板块53的宽度不同。分割导光板51两端的导光板块532的宽度wl比中央部的导光板块531的宽度w2小。在各导光板块531、532上配置3个LED。因此,各导光板50两侧的导光板块532的明亮度变大。若2 块导光板50的相对部上的导光板块532的明亮度大,则通过间隔dl向其他导光板50射出的光也变多,因此能够降低画面中央处的纵带状的亮度下降。在图16中,并列配置的导光板50的外侧端部上的导光板块532的宽度wl与其他导光板块531的宽度w2相比也变小。因此,外侧端部的导光板块532的明亮度与其他导光板块531的明亮度相比变大,因此能够减少画面两端的亮度下降。本实施例的结构通过与实施例1所示的结构进行组合,能够进一步降低亮度不均。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并列配置2块导光板50来使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其中导光板50通过组合分割导光板51而形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其也能够适用于并列配置3 块以上的导光板50来使用的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板、第一导光板、第二导光板以及LED光源,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由多个分割导光板形成,且上述分割导光板被分成多个导光板块,在上述多个导光板块上分别配置有LED,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被拉开间隔而并列配置,在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中,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相对的侧面为倾斜面,且上述倾斜面为粗糙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倾斜面的角度为20度 7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倾斜面的角度为110度 160度。
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板、第一导光板、第二导光板以及LED光源,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由多个分割导光板形成,且上述分割导光板被分成多个导光板块,在上述多个导光板块上分别配置有LED,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被拉开间隔而并列配置,在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中,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相对的侧面被施加C倒角,上述C倒角的部分为粗糙面。
5.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板、第一导光板、第二导光板以及LED光源,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由多个分割导光板形成,上述分割导光板被分成多个导光板块,在上述多个导光板块上分别配置有LED,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被拉开预定间隔dl而并列配置,在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中,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相对的侧面为粗糙面,且接续上述侧面的上述液晶显示板一侧的面在预定距离d2的范围内为粗糙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d2为上述dl的10倍以上。
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板、第一导光板、第二导光板以及LED光源,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由多个分割导光板形成,上述分割导光板被分成多个导光板块,在上述多个导光板块上分别配置有LED,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被拉开间隔而并列配置,在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相对的部分上,上述第一导光板在上述第二导光板的方向上具有第一突起,上述第二导光板在上述第一导光板的方向上具有第二突起, 上述第一突起和上述第二突起在俯视观察时重叠,上述第一突起和上述第二突起彼此具有间隔而配置,在上述第一突起和上述第二突起中的任一者中,配置在下侧的突起的上侧为粗糙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突起和上述第二突起中,上述第一突起和上述第二突起相对的面为粗糙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起的平面为三角形。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板、第一导光板、第二导光板以及LED光源,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由多个分割导光板形成,且上述分割导光板被分成多个导光板块,在上述多个导光板块上分别配置有LED,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被拉开间隔而并列配置,在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相对的面上,上述第一导光板的侧面为俯视观察时呈曲轴状的凹凸形状,上述第二导光板的侧面为俯视观察时呈曲轴状的凹凸形状,上述第一导光板侧面的凸部和上述第二导光板侧面的凹部为嵌套状态,并且以预定间隔而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的相对部分中的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的侧面为粗糙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粗糙面通过喷砂而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粗糙面由线状或圆锥状的棱镜、或者微凸透镜或微凹透镜形成。
1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板、第一导光板、第二导光板以及LED光源,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由多个分割导光板形成,且上述分割导光板被分成多个导光板块,在上述多个导光板块上分别配置有LED,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被拉开间隔而并列配置,上述第一导光板和上述第二导光板具有两侧端部的导光板块和中央附近的导光板块,上述两侧端部的导光板块的宽度比上述中央附近的导光板块的宽度小, 配置在上述两侧端部的导光板块上的上述LED的数量与配置在上述中央附近的导光板块上的上述LED的数量相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构成为以预定间隔并列配置有包含多个导光板块的2个导光板的背光源,在液晶显示板和配置有LED的电路基板之间拉开预定间隔(d1)而并列配置有2个导光板(50)。各导光板(50)由多个分割导光板(51)形成,各分割导光板(51)通过槽(52)被分成多个导光板块(53)。在2个导光板相对的部分使各导光板的侧面倾斜且使该倾斜面为粗糙面(54)。据此,在导光板之间容易产生光的干涉,能够防止2个导光板(50)的相对部分的亮度下降。
文档编号F21V8/00GK102221757SQ20111010054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9日
发明者久保田秀直, 大内敏 申请人: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