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7846发布日期:2019-06-18 22:4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封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光源作为绿色、节能、省电、长寿命的第四代照明灯具而广受关注。目前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是低电压(vf=2→3.6v)、大电流(if=200→1500ma)工作的半导体器件,必须提供合适的直流才能正常发光。直流(dc)驱动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光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由于我们日常照明使用的电源是高压交流(ac100~220v),所以必须使用降压的技术来获得较低的电压,常用的是变压器或开关电源降压,然后将交流(ac)变换成直流(dc),再变换成直流恒流源,才能促使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光。因此,在发光二极管灯具里必然要有一定的空间来安置这个模块,但是对于标准螺口的灯具来说空间十分有限,很难安置。无论是经由变压器整流或是开关电源降压,系统都会有一定量的损耗,dc发光二极管在交流、直流之间转换时约15%~30%的电力被损耗,系统效率很难做到90%以上。另外,对于用于直流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交直流转换器来讲,它是一种随着时间会老化、坏掉的电子元器件,其寿命比发光二极管光源本身更短,故目前很多发光二极管灯具坏掉,并不是发光二极管光源寿命已尽,而是发光二极管灯具使用的交直流转换器先坏掉了。

针对直流驱动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不足,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一种用交流(ac)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光,该系统应用方案将大大简化,系统效率将达到90%以上。该ac发光二极管在家用电力上的方便性,不需要像dc发光二极管一样另外得帮灯具装上一个交流转直流的转换器,不但节省了转换器的成本,也避免发光二极管光源本身还没坏,但转换器却先坏掉的窘境。此外,ac发光二极管还有一个特性,因其工艺采用交错的矩阵式排列,是轮流点亮的,在60hz的交流中会以每秒60次的频率轮替点亮,也让ac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较dc发光二极管长。但现阶段ac发光二极管存在发光亮度、功率等方面不理想,发光效率不高等问题,制约着ac发光二极管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显示指数高,成本较低的发光二极管的封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设置于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两侧的交流取电端以及包裹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的光学透镜,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包括分别由发光二极管芯片顺序串联而成的第一发光二极管支路、第二发光二极管支路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支路,第一发光二极管支路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支路包括至少两颗发光二极管芯片,第三发光二极管支路包括至少一颗发光二极管芯片,第一发光二极管支路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支路为阳极的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支路为阴极的一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支路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支路为阴极的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支路为阳极的一端连接,交流取电端的一输出端连接在第一发光二极管支路的两颗发光二极管芯片之间,交流取电端的另一输出端连接在第二发光二极管支路的两颗发光二极管芯片之间,第一发光二极管支路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支路上的发光二极管芯片为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第三发光二极管支路上的发光二极管芯片为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

优选地,所述光学透镜为黄色荧光粉硅胶透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采用电压较低的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作为整流桥,使得整个交流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发光效率得到提高;2)使用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不仅可以增加交流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显示指数,而且可以避免红色荧光粉的使用,在保证光衰减少的同时降低了封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一个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另一个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包括基板1、设置于基板1上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2、设置于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2一侧的交流取电端3以及包裹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2的黄色荧光粉硅胶透镜4,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2包括分别由发光二极管芯片顺序串联而成的第一发光二极管支路21、第二发光二极管支路22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支路23,第一发光二极管支路2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支路22包括两颗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第三发光二极管支路23包括一颗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第一发光二极管支路2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支路22为阳极的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支路23为阴极的一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支路2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支路22为阴极的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支路23为阳极的一端连接,交流取电端3的一输出端连接在第一发光二极管支路21的两个发光二极管芯片之间,交流取电端3的另一输出端连接在第二发光二极管支路22的两个发光二极管芯片之间。本实施例中该高效交流发光二极管工作时有三颗芯片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其中两颗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一颗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本发明采用电压较低的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作为整流桥,使得整个交流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发光效率得到提高。使用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不仅可以增加交流(ac)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显示指数,而且不用使用红色荧光粉,减少光衰的同时降低了封装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2中的第三支路23包括三颗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高效交流发光二极管工作时有五颗芯片发光,其整体照明功率较大,适合在13v交流电压上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设置于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两侧的交流取电端以及包裹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的光学透镜,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包括分别由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顺序串联而成的第一发光二极管支路、第二发光二极管支路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及由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串联而成的第三发光二极管支路。本发明采用电压较低的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作为整流桥,使得整个交流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发光效率得到提高。使用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不仅可以增加交流(AC)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显示指数,而且不用使用红色荧光粉,减少光衰的同时降低了封装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普新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希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8
技术公布日:2019.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