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车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922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通用型车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通用型车灯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供使用者通用地安装于一行动载具的一灯座上的通用型车灯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且使用普遍的行动载具,例如:汽车、机车等,因品牌、车型等因素,而具有各种不同的装配规格,因此使用者于后续的零件更换与维修,皆须依据出厂规格选择适当的替换零件。

其中,用以照明且兼顾提醒其他用路人注意的车灯,因为相较于其他汽车组件具有容易拆装更换、以及备品选择更为多元等优点,故使用者便会根据其经常行驶的道路环境,自行购入更具充足亮度或照明广度的灯泡或灯具,以增进日间与夜间的行车安全。

然而,市售的车灯为了对应于不同规格的灯座(如:H1、HS1、H3、H4、H7、H11、HB3及HB4等),其所具有的灯座盘皆是焊固或黏死于车灯本体上。当使用者欲自行购入车灯时便需事先了解并选对可安装的规格,且无法于仅购入单一组车灯的状态下交替地使用于搭载有不同接口的车辆。

相应地,就维修厂或材料量贩店而言,即使提供相同亮度或照度的车灯,维修厂或材料量贩店也需同时准备具有不同灯座规格的型号做为库存,进而导致进料成本的增加。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通用型车灯结构,使其能够藉由特殊支架组件的设置,供使用者可通用地安装于不同规格的灯座上,且同时具有更大的照明范围及亮度,乃为此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型车灯结构,其可供使用者轻易地将该通用型车灯结构安装于不同规格的灯座上。

为达上述目的,于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车灯结构包含一本体、一发光组件、一散热基座及一支架组件。本体具有一前端、相对于前端的一后端,以及形成于前端与后端间的一容置区。发光组件设置于容置区上,散热基座装设于本体的后端。支架组件套设于本体上且位于后端与容置区之间,支架组件包含一支架基座及一灯座盘,支架基座的一内表面固定于本体上,且支架基座的一外周缘紧固于灯座盘的一内周缘。其中,本体适可藉由支架组件对应地安装于一行动载具的一灯座上。如此一来,即便行动载具的灯座规格有所变动,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车灯结构依旧可通用地被安装于各类规格的灯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型车灯结构,该通用型车灯结构具有一本体及一支架总成,该本体实质上为一非圆柱状,然即便如此,该非圆柱状的本体仍可藉由该支架总成通用地被安装于不同规格的灯座上。

为达上述目的,于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车灯结构具有一本体、一发光组件、一散热基座及一支架总成。本体实质上为一非圆柱状,具有一前端及相对于前端的一后端。发光组件设置于本体的前端及后端之间,散热基座设于本体的后端。支架总成套设于本体上且位于发光组件及后端之间,支架总成的一内表面轮廓适符合本体的一外表面轮廓,俾可与本体外表面密接。如此一来,该非圆柱状的本体便可藉由该支架总成通用地被安装于不同规格的灯座上,而不会被限制仅可安装于特定规格的灯座。

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是以较佳的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车灯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车灯结构的爆炸图;

图3A至图3C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车灯结构的支架基座与不同规格灯座盘组合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车灯结构与一电源供应器一起使用的示意图;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通用型车灯结构无装设灯罩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 通用型车灯结构

100 本体

102 外表面轮廓

110 前端

120 后端

130 容置区

132 第一容置区

134 第二容置区

136 第三容置区

200 发光组件

202、204、206 次发光组件

300 散热基座

400 支架组件

402 内表面轮廓

410 支架基座

412 内表面

414 外周缘

416 扣件

420 灯座盘

422 内周缘

424 导槽

430 密封件

500 灯罩

510 通孔

520 外表面

530 固定件

600 散热组件

610 风扇

620 散热芯

700 电源供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通用型车灯结构10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通用型车灯结构10可包含一本体100、一发光组件200、一散热基座300及一支架组件400。本体100具有一前端110、相对于前端110设置的一后端120,以及位于前端110与后端120间的一容置区130。发光组件200设置于容置区130上,散热组件300装设于本体100的后端120。支架组件400套设于本体100上且位于后端120与容置区130之间;换言之,当支架组件400套设于本体100上时,支架组件400将位于发光组件200及散热基座300之间的位置。

详细而言,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00大致呈现一三角柱状,容置区130包含一第一容置区132、一第二容置区134及一第三容置区136,且第一容置区132、第二容置区134及第三容置区136实质上平均地分布及形成于本体100上。发光组件200可对应地具有三次发光组件202、204、206,且三次发光组件202、204、206分别设置于第一容置区132、第二容置区134及第三容置区136上。藉由改变发光元件(如:发光二极体)的尺寸、大小、数量等配置,将得以相应地提供近灯、远灯等功能。

此外,使三次发光组件202、204、206以大致呈现三角形的方式进行设置,亦有助于提供更广的照明角度以发射至更大范围的道路面积。另一方面,相较于现有市售的车灯仅会将发光二极体设置于灯本体的单一表面或上下表面,本实用新型的三角柱状本体110将具有更多放置发光元件的容置空间,同时亦可具有更佳的照明亮度。

请继续参阅图2,支架组件400包含一支架基座410、一灯座盘420及一密封件430。支架基座410的内表面412可透过卡合、黏合或锁固等方式固定于本体100上,密封件430套设于支架基座410与灯座盘420之间,使支架基座410的一外周缘414紧固于灯座盘420的一内周缘422。故此种设置方式得以使本体100可藉由支架组件400对应地安装于一行动载具的一灯座上。

于本实施例中,支架基座410具有对应于三角柱形状本体100的一内表面412,藉由此非圆形状的设置,即便用以将支架基座410锁固至本体100的螺丝意外松脱,支架基座410仍不会相对于三角柱形状本体100转动,同时也不会轻易地因车辆行驶时的震动而自本体100脱落。

密封件430为一防水圈,其可于使支架基座410在与灯座盘420组装固定的同时,用以防止水气进入灯罩500内。

如图3A-3C所示,灯座盘420的外周缘可随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设置为对应例如HS1、适用于机车的H4以及适用于汽车的H4等灯座的灯座盘。换言之,当贩售时,本案的灯座盘420可提供至少三组不同的规格,供使用者进行替换,使本体100可通用地安装于具有对应规格的行动载具的灯座上。

以下将进一步描述支架基座410与灯座盘420之间的结合关系。

于本实用新型中,支架基座410的外周缘414向外环设有至少一扣件416,灯座盘420的内周缘422则设有相应于至少一扣件416的数量的至少一导槽424,当至少一扣件416沿对应的至少一导槽424滑动而嵌固于至少一导槽424内后,便完成支架基座410与灯座盘420之间的结合步骤。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A-3C所示,支架基座410的外周缘414设有二扣件416,灯座盘420的内周缘422对应于二扣件416的位置则设有二导槽424,且二导槽424是不连续的单向导槽。灯座盘420的内周缘422具有一圆周长,且各导槽424较佳地具有大于或等于该圆周长三分之一的长度。藉由上述的设置方式,当灯座盘420藉由沿导槽424旋入而嵌固于支架基座410后,灯座盘420便可稳固地卡持于支架基座410上,不易因车辆行进时的震动而松脱,同时亦可方便使用者进行快速更换作业,但并不以上述结合方式做为限制。

亦即,若欲将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车灯结构10安装于机车版H4的灯座,则将灯座盘420外周缘的外部卡榫更换为对应机车版H4的灯座的规格后,本体100便可藉由支架组件400通用地安装该机车版H4的灯座。同理,若欲将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车灯结构10安装于汽车版H4之灯座,则仅需将灯座盘420外周缘的外部卡榫更换为对应汽车版H4的灯座的规格即可。

虽然未绘示出,但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灯座盘420亦可设有大于扣件416数量的导槽,以更防呆的方式供使用者轻易嵌固。另一方面,支架基座410亦可藉由其他如卡勾、黏合或锁固等方式与灯座盘420紧固,从而达到同样的稳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车灯结构10更包含一灯罩500。如图所示,灯罩500对应于发光组件200处设有至少一通孔510,且灯罩500是透过一固定件530固定于本体100或支架基座410。

详细而言,请再次参阅图2,于本实施例中,灯罩500对应于设置在发光组件200上的次发光组件202、204及206(指背面)处(即:设置有复数发光二极体灯泡处)各设有复数通孔510,且灯罩500的一外表面520较佳为一反射表面;藉由此设置,当次发光组件202、204及206(即:发光二极体)所射出的光线通过对应的通孔510向外发射后,其中一部分的光线将抵达至车灯反射镜后折射至车灯外部,而另一部分的光线则由车灯反射镜反射回灯罩500的外表面520后再次进行反射,直至反射至车灯外部为止。因此,使灯罩500的外表面520为一反射表面,将有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车灯结构的发光效率与照明亮度。另外,灯罩500亦具有复数固定孔洞,藉此同时与本体100及支架基座410固定,使之不易因震动脱落,但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车灯结构10尚包含一散热组件600,以协助快速地排除多组次发光组件202、204及206所产生的热能。散热组件600装设于散热基座300相对于本体100的一侧,其包含一风扇610及一散热芯620;风扇610固定于散热基座300上,而散热芯620则设置于风扇610与散热基座300所共同定义的一容置空间内。藉此,散热芯620将可用以集中通用型车灯结构10于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继而再透过风扇610的运作,迅速地将本体100、散热基座300及散热芯620的热量抽离,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如图4所示,通用型车灯结构10更包含一电源供应器700,其电性连接至本体100及散热组件600。电源供应器700具有一供电控制器及一温度感测器(图未示),供电控制器用以驱动发光组件200及风扇610的作动,温度感测器可量测本体100或散热基座300的工作温度。如此一来,当温度感测器感测到的工作温度超过一预定值时,便可藉由供电控制器控制风扇610的转速,或者关闭部分发光组件200的发光元件以降低温度,藉此避免过热而导致发生火烧车等行车意外。

以下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通用型车灯结构10’。

如图5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通用型车灯结构10’与通用型车灯结构10包含相似的元件构成,故两者的技术内容可相互参照,在此不予赘述。通用型车灯结构10与通用型车灯结构10’的差别在于:通用型车灯结构10’具有一本体100’,且本体100’实质上为一非圆柱状。一支架总成400’套设于本体100’上,且支架总成400’的一内表面轮廓402适可符合本体100’的一外表面轮廓102,俾可与本体100’的外表面密接。

因此,相似于图1-4所示的实施例,藉由提供不同的灯座规格于支架总成400’的外周缘,便得以使本体100’藉由简单的更换步骤,弹性地安装于不同的灯座规格当中。

因此,虽于图5所示,本体100’实质上为一三角锥状,但不以此为限制。本体100’亦可依据不同的设计或使用需求,例如进行灯型的改变、或进行亮度的调整等,将本体100’设计为其他形状,如多边形柱状(图未示)。

综上所述,藉由上述的支架组件的特殊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车灯结构将可通用地被安装于不同规格的灯座上,同时具有更大的照明范围及亮度,并有效地进行运作废热的排除,避免过热情况的发生。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任何熟悉本技术者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