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照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8065发布日期:2018-06-08 18:1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前照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7年4月2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17-0053262的韩国申请的优先权,所述申请通过引入全文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照灯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照亮车辆前方区域的前照灯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包含前照灯装置,用于当能见度差时,例如在夜间时,照亮车辆的前方区域。

由于传统的前照灯装置包括多个光源和光棒,因此前照灯装置的制造成本高。此外,由于所述多个光棒具有相同的尺寸,因此难以实现多种形式的光束模式或截断形状。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前照灯装置,其能够减少施加到近光束和远光束的LEI)光源的数量,从而通过对每个光束施加不同的截断形状来实现各种光束模式,并且形成梯度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照灯装置可以包括:包含第一和第二光源的光源单元;与所述光源单元分离的透镜;第一光棒,具有第一受光面,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发光面向所述透镜发射从所述第一光源接收的光;以及第二光棒,具有第二受光面,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发光面向所述透镜发射从所述第二光源接收的光。所述第一和第二发光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位于所述透镜的匹兹伐面上。

所述第一和第二发光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朝远离匹兹伐面的方向倾斜。

所述第一发光面可以具有比所述第一受光面更大的面积。

所述第二发光面可以具有比所述第二受光面更大的面积。

所述第一光棒可以包括:第一受光部,其具有形成在其上的所述第一受光面,并且形成横截面积朝向所述第一发光面先增大后减小的形状;以及第一发光部,具有形成在其上的所述第一发光面,与所述第一受光部连接,形成横截面积朝所述第一发光面增大的形状。

所述第一光棒可以具有形成为平坦表面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面向所述第二光棒,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光棒之间可以形成有分离沉积面,防止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棒引导的光之间的干涉。

所述第一光棒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相对面相对应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包括贝塞尔曲面。

所述第二光棒可以包括面向所述第一光棒的第二接触面,并且所述第二接触面可以形成平坦表面。

所述前照灯装置可包括多个第一光源,并且可安装多个第一受光部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光源相对应。

所述第一发光部可以具有厚度在横向上从横向中心向外侧减小的形状。

所述第一光源可以用作近光束光源,并且所述第二光源可以用作远光束光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前照灯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棒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棒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4示出了图1的A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应该注意的是,附图未按精确比例示出,并且,可能会在线条的粗细或部件尺寸上放大,仅为了说明方便和清楚。

另外,此处所用的术语是考虑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而定义的,可根据使用者或操作者的习惯或目的而改变。因此,这种术语的定义应该根据本文阐明的整体公开而确定。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照灯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棒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棒的示意性前视图,图4示出了图1的A部分。

参见图1至图4,根据本实施例的前照灯装置1可以包括光源单元100,透镜200,第一光棒300和第二光棒400,并且通过第一光棒300或第二光棒400将从光源单元100产生的光传递到透镜200。

光源单元100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光源110和130以产生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光源110和130可以包括LED以产生光。然而,除了LED之外,也可以应用各种光源,只要可以产生光。

第一和第二光源110和130可以分别用作近光束光源和远光束光源。第一光源110产生的光可通过第一光棒300传递到透镜200,第二光源130产生的光可通过第二光棒400传递至透镜200。

透镜200可以与光源单元100分离,并向外发射光,光被第一和第二光棒300和400接收。在本实施例中,透镜200可以安装在车体,特别是在车体的前端,使得从透镜200发射的光可以照亮车体的前部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透镜200可以包括非球面透镜,并且在预设方向上发射从第一和第二光棒300和400接收的光,以形成期望的光束模式。

第一光棒300可以具有第一受光面311,以通过第一发光面331将从第一光源110接收的光引向透镜20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由第一光源110产生的光损失,可以将第一受光面311和第一光源110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约0.5mm或更小。

此外,第一发光面331可以具有比第一受光面311更大的面积。这种结构可以改善光的方向性并抑制漫反射,从而防止光损失。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棒300可以连接第一受光面311和第一发光面331,并将输入到第一受光面311的光传输到第一发光面331。第一光棒300可以包括第一受光部310和第一发光部330。

第一受光面311可以形成在第一受光部310上与第一光源110相对的一端处,并且第一受光部310可以具有形成为凸形的第一外表面370,使得其横截面面积朝向第一发光面331或第一发光部330先增大后减小(参照图4)。

第一外表面370可采用能够改善热区亮度的贝塞尔曲面来实现。

根据本实施例的前照灯装置可以包括布置在其中的多个第一光源110。因此,可以将多个第一光接收部310配置为分别对应于各个第一光源110,并且接收来自对应的第一光源110的光。

第一发光部分330可以在图3的左右方向上具有大的宽度,以使所述多个第一受光部310可以连接到第一发光部330。第一发光部330可以将从多个第一受光部310接收的光通过第一发光面331传输到透镜200。

具有第一发光面331的第一发光部330可以连接到第一受光部310。第一发光部330可以具有朝向第一发光面331增加的横截面面积,并且可以在抑制漫反射的同时改善光的方向性,从而防止光损失。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棒300可以包括面向第二光棒400的第一接触面350,并且第一接触面350可以形成有平坦表面。

在第一接触面350和第二光棒400之间,可以形成分离沉积面500。分离沉积面500可以由铝制成,并且防止分别由第一光棒300和第二光棒400引导的光之间的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部330可以形成厚度在横向上从横向中心Wo向外侧减小的形状(沿图3的左右方向),从而减小了光束模式在特定方向上的突出,所述光束模式通过透镜200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面331的一端可以位于透镜200的匹兹伐面PS上,并且第一发光面331可以离开匹兹伐面朝向其另一端。

具体而言,第一发光面331具有的结构可以通过从匹兹伐面PS上的第一发光面331的位置发射的光照确保前照明所需的照度,并且离开匹兹伐面PS而朝向另一端(图4中的上端)。因此,使用多个间隔的第一光源110的光学图案可以形成梯度光束模式。

第二光棒400可以位于第一光棒300的一侧,并且抵接第一光棒300,中间由分离沉积面500介入。

第二光棒400可以包括第二受光面411,以通过第二发光面431将从第二光源130接收的光引向透镜20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二光源130产生的光被传输到第二受光面411时的光损失,第二受光面411和第二光源130之间的距离可以设定为大约0.5mm或更小。

此外,第二发光面431可以具有比第二受光面411更大的面积。这种结构可以改善光的方向性并抑制漫反射,从而防止光损失。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光棒400可以连接第二受光面411和第二发光面431,并将输入到第二受光面411的光传输到第二发光面431。第二光棒400可以包括第二受光部410和第二发光部430。

第二受光面411可以形成在第二光接收部410面向第二光源130的一端(图4中的左端),并且第二光棒400可以具有形成为凸形弯曲形状的第二外表面470,使得其横截面积朝向第二发光面431或具体地第二发光部分430先增加后减小。

第二外表面470可采用能够改善热区亮度的贝塞尔曲面来实现。

根据本实施例的前照灯装置可以包括布置在其中的多个第二光源130。因此,可以将多个第二受光部410配置为分别对应于相应的第二光源130,并且接收来自相应的第二光源130的光。

第二发光部分430可以在图3的左右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宽度,使得所述多个第二受光部410可以连接到第二发光部430。第二发光部430可以将从多个第二受光部410接收的光通过第二发光面431传输到透镜200。

具有形成在其上的第二发光面431的第二发光部430可以连接到第二受光部410。由于第二发光部分430具有朝向第二发光面431增加的横截面积,第二发光部分430可以改善光的方向性并抑制漫反射,从而防止光损失。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光棒400可以包括面向第一光棒300的第二接触面450,并且第二接触面450可以形成为平坦表面。

第二发光部430可以形成为厚度在横向上从中心Wo向外侧减小的形状,从而减小了光束模式沿特定方向的突起,所述光束模式通过透镜200形成。

特别地,当第二光棒400引导光形成远光束时,光束模式的左上端和右上端可能形成为突起形状。这样,当驾驶员辨认路面时,该光束模式可能会干扰驾驶员。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光棒400形成为其厚度在横向上朝外侧减小的形状,所以第二光棒400可以减小突出的程度,从而防止辨认道路期间对司机的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发光面431可以倾斜,使其一端位于透镜200的匹兹伐面PS上,并且第二发光面431离开匹兹伐面PS而朝向其另一端。

因此,第二发光面431具有的结构可以通过从匹兹伐面PS上的第二发光面431的位置发射的光照射来确保前照明所需的照度的结构,并且离开匹兹伐面PS朝向另一端。因此,使用多个间隔的第二光源130的光学图案可以变为梯度光束模式。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照灯装置1的操作原理和效果。

由光源单元100产生的光可以通过第一或第二光棒300或400传输到透镜200,然后发射以形成预设的光束模式。

具体地,由第一光源110产生的光可以通过第一受光面311传输到第一受光部310,传输到第一发光部330,然后由第一发光面331发射。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安装多个第一光源110用以发射光,并且第一发光面331可以具有一端位于匹兹伐面PS上、同时远离匹兹伐面PS朝向其另一端的结构。如此,可以确保照明的照度,并且由多个间隔的第一光源110产生的多个光可以形成梯度光束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由第一光源110产生的光可以用作近光束,以通过第一光棒300和透镜200形成光束模式。

此外,由第二光源130产生的光可以通过第二受光面411传输到第二受光部410,传输到第二发光部430,然后通过第二发光面431发射。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安装多个第二光源130用以发光,并且第二发光面431可以具有一端位于匹兹伐面PS上、同时远离匹兹伐面PS朝向其另一端的结构。如此,可以确保照明的照度,并且由多个间隔的第二光源130产生的多个光可以形成梯度光束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由第二光源130产生的光可以用作远光束,以通过第二光棒400和透镜200形成光束模式。

特别地,第二发光部分430可以具有横向上从横向中心Wo朝向外侧减小的厚度,该厚度对应于第二发光部430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这种结构可以减少远光束的光束模式的左上端和右上端的突出,从而减少对驾驶员的干扰。

根据本实施例的前照灯装置1可以包括分别引导近光束和远光束的光棒300和400,根据近光束和远光束实现截断形状,并且优化应用于近光束和远光束的光源数量。

根据本实施例的前照灯装置1可以调节发光面331和431与匹兹伐面PS之间的间隔,从而不仅确保了照度,而且实现了梯度光束模式。

根据本实施例的前照灯装置1可以在第一光棒300和第二光棒400之间具有分离沉积面500,并且防止由第一光棒300和第二光棒400引导的光之间的干涉。

所述前照灯装置1可以改变发光部分330和430的形状,从而防止在光束模式,或者特别是远光束模式,的左上端和右上端形成凸起图案。

根据本实施例,所述前照灯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引导远光束和近光束的光棒,从而根据远光束和近光束实现截断形状。

此外,所述前照灯装置可以调节发光面和匹兹伐面之间的间隔,从而不仅确保了照度,而且实现了梯度光束模式。

此外,所述前照灯装置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光棒之间的分离沉积面,从而防止由第一和第二光棒引导的光之间的干涉。

此外,所述前照灯装置可以改变发光部件的形状,从而减小光束模式,或特别是远光束模式,的突出。

虽然为了说明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