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铝管焊接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473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铜铝管焊接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铝管焊接时的接头结构。
目前对铜铝管的焊接,有多种方法,其中钎焊是一种简易实用的工艺方法。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难保证焊缝质量,特别是铜铝两种不同金属管道的焊接,很难保证焊接质量,存在泄漏率比较高,焊接强度比较差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铜铝管焊接接头结构,在使用钎焊工艺对铜铝焊接时,能有效地改进接头的质量,提高铜铝管接头焊接强度,降低铜铝管的泄漏率,并易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铜铝管焊接接头结构,是在铜管的焊接接头部位设计有配合导向区和焊接区,在铝管的焊接接头设计有导向区限制区和焊接区。铜管的配合导向区在前,为直管型,焊接区在后,为逐渐收敛的锥形管;铝管的焊接区在前,为逐渐张开的锥形管,导向限制区在后,是直管型。铜管的配合导向区的外径和铝管导向限制区的内径相配合,而且铜管配合导向区前端有倒角。
使用时,在铜管端口外表面的锥形焊接区部位上涂有焊剂,铜管固定于夹具上方,铝管开口向上放在夹具下部,铜管插入铝管,铜铝管的导向区紧密配合完成铜铝管焊接前的准备。这样配合的铜铝管接头,因接头部份是分别靠铜管的配合导向区和铝管的导向限制区结合,二者配合精度较高,因此接头的同心度较好。铜铝管焊接区的锥形结构使焊接的有效接触面加大,焊接区配合紧密,焊接后不会产生泄漏。在焊接时,对铜管周围加热的高温使铝管开口上部软化,在夹具的作用下,上部的铜管下移1-2mm,焊剂均匀融合在铜铝管的对接处,使铜铝管表面在焊接有效区融合成致密的铜铝合金,从而得到较好的焊接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铜铝管焊接接头结构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铜铝管焊接接头的铝管接头剖面图2为本实用新型铜铝管焊接接头的铜管接头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铜铝管焊接接头的铜铝管焊接前后配合状态图。
图中1铝管焊接区 2铝管导向限制区3铜管配合导向区 4铜管焊接区5固定夹具 6铜管7铝管 8焊接前铜管下端面9焊接后铜管下端面
图1为铝管7的接头剖面图。铝管7前端为逐渐张开的锥形管焊接区1,焊接区1后为铝管导向限制区2,铝管导向限制区2的内径和铜管配合导向区3的外径相配合,使铜铝管很好对接。
图2是铜管6的接头剖面图。前端为铜管配合导向区3,可插入铝管7的铝管导向限制区2。铜管配合导向区3后面为铜管焊接区4,焊接区4呈收敛的锥形,便于和铝管的逐渐张开的锥形管焊接区1紧密接触配合,形成很好的焊接面。同时铜管6的配合导向区3前端有倒角,便于铜管插入铝管,且避免焊接过程中刮伤铝管内表面。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铜铝管焊接接头的铜铝管焊接前后状态图。铜管6安装在固定夹具5的上部,焊接接头部份垂直向下,铜管配合导向区3和焊接区4插入铝管7。铝管7安装在固定夹具5的下部,焊接接头部位向上,铝管焊接区1开口向上。铜管6的配合导向区3插入铝管7的配合导向区2,二者配合紧密,确保两管有很好的同心度。焊接时,火焰在铜管周围加热,随着温度升高,铝管7的焊接区1上部逐渐熔化,铜管6下移1-2mm,铜铝管表面焊接区融合成致密的铜铝合金。铝管7的焊接区1的外口在焊剂作用下,和铜管6的焊接区4的内口相融合,得到较好的焊接质量。
从图3可以看出,因为在焊接时,铜管向下移动,铜管6在焊接前的下端面8和焊接后的下端面9相差1-2mm,提高焊接区融合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铜铝管焊接接头结构,克服目前其他结构的缺点,使铜铝管焊接区形成致密的铜铝合金,焊接部位具有良好的机械特性,很低的泄漏性,在实用中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易于保证产品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铜铝管焊接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铜管的焊接接头有配合导向区和焊接区;铝管的焊接接头有导向区限制区和焊接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管焊接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铜管的配合导向区在前,为直管型,焊接区在后,为逐渐收敛的锥形管;铝管的焊接区在前,是逐渐张开的锥形管,导向限制区在后,为直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铝管焊接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铜管的配合导向区的外径和铝管导向限制区的内径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铜铝管焊接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铜管配合导向区前端有倒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铜铝管焊接接头结构,是在铜管的焊接接头部位设计有配合导向区和焊接区,在铝管的焊接接头设计有导向区限制区和焊接区。铜管的配合导向区在前,为直管型,焊接区在后,为逐渐收敛的锥形管;铝管的焊接区在前,为逐渐张开的锥形管,导向限制区在后,是直管型。铜管的配合导向区的外径和铝管导向限制区的内径相配合,而且铜管配合导向区前端有倒角。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铜铝管焊接接头结构,能获得较好的焊接质量。
文档编号B23K3/00GK2410069SQ0020536
公开日2000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5日
发明者斯迪克·汉诺德, 杨洪军 申请人:安徽博西扬制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