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2637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车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电机转子、换向器外圆的自动车床。
目前微特电机转子及换向器加工仍沿袭传统的加工方法,用普通车床或简易数控车床进行车削,其突出问题是装夹费力、工人劳动强度大、加工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不高、生产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电机转子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劳动强度低的自动车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车床,主要由床身、刀台和刀台进给机构组成,床身上设有导柱,导柱上滑套有压臂,压臂由升降液压缸推动而上下滑动,压臂上设有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Ⅰ与电磁离合器呈传动状态,电磁离合器通过联轴器Ⅱ与主动带轮呈传动状态,主动带轮下方平行设有带轮Ⅰ,带轮Ⅱ,主动带轮与带轮Ⅰ,带轮Ⅱ通过平皮带呈传动状态,压臂正下方的床身上设有工件定位支架,刀台至少有一个。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车床,工件定位支架由在同一水平面内的可调定位杆和定位座组成,定位座上设有两组四个滚动轴承,两组轴承呈前后排列状态,每组轴承与定位杆的中心线呈轴对称状态,互相靠近但不相切。
床身上设有刀台,刀台由纵、横向滑台与刀架组成,纵横向滑台分别与纵横向液压缸呈连接状态。
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采用电磁离合器带动主动带轮旋转,工件轴向定位通过可调定位杆调节顶紧,四个轴承每两个组成一组共同支承转子心轴实现径向定位,平皮带压紧工件,带动工件旋转,避免了电机频繁起动,转子加工结束后能迅速止转,在瞬间实现工件压紧与传动,突破了车加工传统装夹模式;通过液压缸推动纵、横滑台实行无级调速进给,使加工电机转子生产效率、加工质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而劳动强度很轻,较好地解决了电机转子加工的精度、效率以及强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车床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车床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车床的左视图根据
图1,图2所示,自动车床主要由床身1、压臂4、定位支架、刀台2、液压站组成。压臂4上安装有三相异步电机6,电机6通过联轴器Ⅰ7联接有电磁离合器8,电磁离合器8通过联轴器Ⅱ9联接主动带轮10,主动带轮10安装在平皮带支架上,平皮带支架下方安装有带轮Ⅰ11,带轮Ⅱ12,主动带轮10与带轮Ⅰ11、带轮Ⅱ12通过平皮带13张紧呈传动状态。平皮带13对转子的压力大小由平皮带13的张紧程度和压臂4的下限位置共同决定。床身1上设有导柱3,压臂4滑套在导柱3上,压臂4的上下移动由升降液压缸5推动。
定位支架起到支承定位转子的作用,它与平皮带13一起形成了转子的定位中心。定位支架采用滚动式结构,包括在同一水平面内的可调定位杆14和定位座15,定位座15上前后安装有两组四个滚动轴承,每组两轴承与可调定位杆14的中心线呈轴对称状态,互相靠近但不相切。可根据工件心轴的长短调节定位座15及定位杆14的位置,保证所加工工件在平皮带13的中央位置。
床身1上安装有刀台2,刀台2由纵、横滑台及刀架组成,纵、横向滑台分别与纵向液压缸16、横向液压缸17呈连接状态,刀台2可根据需要有一个以上。
这样当升降液压缸5推动压臂4下移,使皮平带13压紧在定位支架上四个滚动轴承支承的工件上,电磁离合器8起动,平皮带13带动工件转动,横向刀台进给到预调位置,纵向油缸16推动纵向滑台移动,开始车削。加工结束后,原位开关发出指令,刀台退至预调位置,纵向退刀至原位,完成一个加工循环。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车床,主要由床身(1)、刀台(2)和刀台进给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床身(1)上设有导柱(3),导柱(3)上滑套有压臂(4),压臂(4)由升降液压缸(5)推动而上下滑动,压臂(4)上设有电机(6),电机(6)通过联轴器Ⅰ(7)与电磁离合器(8)呈传动状态,电磁离合器(8)通过联轴器Ⅱ(9)与主动带轮(10)呈传动状态,主动带轮(10)下方平行设有带轮Ⅰ(11),带轮Ⅱ(12),主动带轮(10)与带轮Ⅰ(11),带轮Ⅱ(12)通过平皮带(13)呈传动状态,压臂(4)正下方的床身(1)上设有工件定位支架,刀台(2)至少有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车床,其特征在于工件定位支架由可调定位杆(14)和定位座(15)组成,定位座(15)上设有两组四个滚动轴承,两组轴承在同一水平面内呈前后排列状态,每组轴承与定位杆(14)中心线呈轴对称状态,互相靠近但不相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车床,主要由床身(1)、导柱(3)、压臂(4)、工件定位支架组成,导柱(3)滑套有压臂(4),压臂(4)上的电机通过电磁离合器(8)带动主动带轮(10)旋转,平皮带(13)压紧工件,带动工件旋转,所述的工件定位支架由滚动轴承和可调定位杆组成,采用这种柔性系统在瞬间实现工件压紧与传动,突破了车加工传统装夹模式,使加工电机转子生产效率、加工质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而劳动强度低。
文档编号B23B5/00GK2441592SQ0022141
公开日2001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6日
发明者严小林, 潘胜, 马晓林 申请人:江苏省泰兴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