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手动或自动钻孔两用的钻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244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手动或自动钻孔两用的钻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孔机,尤其是一种可手动或自动钻孔两用的钻孔机。
背景技术
传统式的钻孔机,有两种功能结构一为手动升降钻孔、另一为自动连续升降钻孔,手动者需适用于量少、间断钻孔的情况使用,自动者则适用于量多、连续长时间大量钻孔的情况,因此,人们如需有两种功能钻孔机,即需购置两台钻孔机,实有增加购机费用、徒占厂房空间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手动或自动钻孔两用的钻孔机,其可使钻孔机依使用需要,而快速调变为手动升降钻孔、或自动连续升降钻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手动或自动钻孔两用的钻孔机,其包括带有马达、马达转轴、动力转轴、连动蜗杆齿轮、具夹头的排齿杆的主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传动机构的侧边设有一壳体,壳体内设有动力传动组件、离合连动组件,壳体外设有控制组件;其中,该离合连动组件包括具有主齿轮的主转轴、一环形的连动齿轮及内离合齿轮、一连动座、两可张合的离合齿块、具有通孔的限位环、具有环槽的中空柱状锥形头、套筒,该主齿轮啮合于机体主传动机构控制升降的排齿杆,主转轴穿组于壳体的轴孔,并设成连动齿轮配合一轴承而组合于主转轴,该连动块具有凸出的轴心组固于主转轴,该两离合齿块具有轴孔组合于连动座轴心、及配合弹簧连结于连动座间,可张合,该限位环则组固于连动齿轮侧边、形成两离合齿块包于其中,该锥形头可滑动地套合于主转轴外周、套筒中,在前进时穿入限位环通孔、并推使两离合齿块张开,而啮合于连动齿轮的内离合齿轮,在后退时不穿入两离合齿块,而使两离合齿块配合弹簧收合;该控制组件设有安装在壳体外侧的封盖、可使锥形头进退的控制杆、可卡定控制杆的卡定杆及轴心杆,控制杆勾合于锥形头的环槽,控制杆通过轴心杆与封盖相铰接;一动力传动组件具有动力齿轮、驱动伞形齿轮的连动轴,配合轴座组装于壳体中,其动力齿轮则啮合于机体主传动机构的连动蜗杆齿轮,又,另一具有蜗杆齿轮、从动伞形齿轮的连动轴,配合另一轴座组装于壳体中,且,从动伞形齿轮啮合于驱动伞形齿轮、蜗杆齿轮啮合于连动齿轮,而可将机体马达的动力经由动力传动组件传导给离合连动组件,在离合齿块呈合于连动齿轮离合齿轮的情况,形成自动将机体排齿杆升降,进而得自动升降夹头使所组装的钻头可自动升降钻孔;由上述结构,可控制离合连动组件与动力传动组件,一体连动或不一体连动,进而可选择一钻孔机可自动升降钻孔或手动升降钻孔的实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机体上加设有动力传动组件、离合连动组件、控制组件,因此,可控制动力传动组件与离合连动组件啮合连动,再连动机体的构件,呈自动连续升降钻孔,亦可控制呈离(不啮合)的状态,而呈离合连动组件空转,让机体的构件呈需人工手动升降钻孔,达到一机两用的极佳实用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仰视图(离的状态);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动作及A-A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
图1、2、3、4,是一机体1,本身具有马达及马达转轴M、动力转轴五、连动蜗杆齿轮4、具夹头3的排齿杆5等主传动机构2,而可呈手动升降夹头3,使夹头所组装的钻头钻孔该钻孔机在机体1主传动机构2的侧边,设有一壳体10,壳体10内组设有动力传动组件(A)、离合连动组件(B),在壳体10外组设有控制组件(C);其中,该离合连动组件(B)是一具有主齿轮131的主转轴12,主齿轮131啮合于机体1主传动机构2控制升降的排齿杆5,主转轴12穿组于壳体10的轴孔101,又,其构件包含有一环形的连动齿轮13及内离合齿轮14、一连动座15、两离合齿块17、具有通孔180的限位环18、具有环槽190的中空柱状锥形头19、套筒11,连动齿轮13配合一轴承130而组合于主转轴12,呈可空转,该连动块15具有凸出的轴心150组固于主转轴12,该两离合齿块17具有轴孔170组合于连动座15轴心150、及配合弹簧16连结于连动座15间,可受控制而张开、收合,该限位环18则组固于连动齿轮13侧边、形成两离合齿块17包于其中,该锥形头19套合于主转轴12外周、套筒11中,可受控制而滑动前进、后退,在前进时穿入限位环18通孔180、并推使两离合齿块17张开,而啮合于连动齿轮13的内离合齿轮16,可与动力传动组件(A)一体连动,在后退时不穿入两离合齿块17,而使两离合齿块17配合弹簧16收合,呈离的状态不啮合于连动齿轮13离合齿轮14,使得动力传动组件(A)只让连动齿轮空转、不连动主转轴12;该控制组件(C)是一封盖20组合于壳体10外侧,其具有控制杆21、卡定杆23,控制杆21勾合于锥形头19的环槽190,并设有轴心杆22,而可操作使锥形头19前进、或退后,其卡定杆23则可卡定控制杆21的前进或后退状态,使控制杆21不会误动作;一动力传动组件(A),是一具有动力齿轮30、驱动伞形齿轮33的连动轴31,配合轴座32组于壳体10中,其动力齿轮30则啮合于机体1主传动机构2的连动蜗杆齿轮4,又,另一具有蜗杆齿轮37、从动伞形齿轮35的连动轴36,配合另一轴座34组于壳体10中,且,从动伞形齿轮35啮合于驱动伞形齿轮33、蜗杆齿轮37啮合于连动齿轮13,而可将机体马达的动力经由动力传动组件(A)传导给离合连动组件(B),在离合齿块17呈合于连动齿轮13离合齿轮14的情况,形成自动将机体1排齿杆5升降,进而自动升降夹头3使所组装的钻头可自动升降钻孔;由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功效,再具体说明如下
一、手动升降钻孔如图3及图4的实线所示,乃将锥形头19定位于后退、不插入限位环18通孔180状态,其两离合齿块17受弹簧16拉力,而呈收合不啮合于连动齿轮13的离合齿轮14状态,故,虽然动力传动组件(A)呈转动状态,连动齿轮13因设有轴承130,而呈空转状态,不会使主转轴12转动,主齿轮131即不转动,故可让主转轴12受人工操作控制杆21旋转,而令主齿轮131呈手动连动排齿杆5升降,进而使夹头3及其所组装的钻头呈人工操作升降钻孔。
二、自动连续升降钻孔如图4的虚线所示,是将控制杆21向右(向外)扳动、并由卡定杆23卡定,而可推使锥形头19前进插入限位环18通孔180,促使两离合齿块17张开,恰可啮合于连动齿轮13的离合齿轮14,又,两离合齿块17结合于连动座15、连动座15又结合于主转轴12,而使动力传动组件(A)的蜗杆齿轮37转动,驱动连动齿轮13,又经离合齿轮14连动离合齿块17,又再转动连动座15及主转轴12,进而使其主齿轮131连动机体1的排齿杆5,而可使夹头钻头升降钻孔。反之,如欲呈回复手动钻孔,只需扳回控制杆21(向内)定位,即可又呈如上述手动的状态提供手动升降钻孔。
由上述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可提供一机两用的手动、自动钻孔,确实具有极佳的实用功效,诚符合实用新型专利要求,特提出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可手动或自动钻孔两用的钻孔机,其包括带有马达、马达转轴、动力转轴、连动蜗杆齿轮、具夹头的排齿杆的主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传动机构的侧边设有一壳体,壳体内设有动力传动组件、离合连动组件,壳体外设有控制组件;其中,该离合连动组件包括具有主齿轮的主转轴、一环形的连动齿轮及内离合齿轮、一连动座、两可张合的离合齿块、具有通孔的限位环、具有环槽的中空柱状锥形头、套筒,该主齿轮啮合于机体主传动机构控制升降的排齿杆,主转轴穿组于壳体的轴孔,并设成连动齿轮配合一轴承而组合于主转轴,该连动块具有凸出的轴心组固于主转轴,该两离合齿块具有轴孔组合于连动座轴心、及配合弹簧连结于连动座间,可张合,该限位环则组固于连动齿轮侧边、形成两离合齿块包于其中,该锥形头可滑动地套合于主转轴外周、套筒中,在前进时穿入限位环通孔、并推使两离合齿块张开,而啮合于连动齿轮的内离合齿轮,在后退时不穿入两离合齿块,而使两离合齿块配合弹簧收合;该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壳体外侧的封盖、可使锥形头进退的控制杆、可卡定控制杆的卡定杆及轴心杆,控制杆勾合于锥形头的环槽,控制杆通过轴心杆与封盖相铰接;该动力传动组件具有动力齿轮、驱动伞形齿轮的连动轴,配合轴座组装于壳体中,其动力齿轮则啮合于机体主传动机构的连动蜗杆齿轮,又,另一具有蜗杆齿轮、从动伞形齿轮的连动轴,配合另一轴座组装于壳体中,且,从动伞形齿轮啮合于驱动伞形齿轮、蜗杆齿轮啮合于连动齿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手动或自动钻孔两用的钻孔机,乃使钻孔机可呈手动升降钻孔、或自动连续升降钻孔,而具有更佳的实用功效;主要是:一机体加设有动力传动组件、离合连动组件、控制组件、壳体,动力传动组件具有伞形齿轮、蜗杆齿轮、动力齿轮、连动轴,离合连动组件具有一体的主转轴主齿轮、一体的连动齿轮离合齿轮、连动座、离合齿块、限位环、锥形头、套筒,控制组件具有控制杆、封盖、卡定杆,又,离合连动组件的主齿轮保持啮合于机体的主传动机构,由上述构成,可控制动力传动组件一体啮合驱动离合连动齿轮,而自动升降机体的夹头钻孔,亦可脱离不连动,而以手动使机体的夹头升降钻孔,达到依需要而选择不同功能的实用功效。
文档编号B23B39/00GK2505211SQ0127000
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31日
发明者江庆彰 申请人:江庆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