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缘制品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07810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凸缘制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凸缘工件或凸缘制品的制造方法。更特别
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与外周凸缘(peripheral flange )联接 的中央凹陷体的凸缘制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特开平10-202329号公报示教一种已知的凸缘制 品的制造方法,其中,用于车辆的座椅角度调整装置(seat reclining device)的齿状凹^反或#朿齿板纟皮示例为可以利用已知 方法来制备的凸缘制品。在该已知技术中,在冲压成形机的上 下模之间放置并夹紧盘状板材或薄板坯。其后,使与上模相关 联的冲头朝向限定在下模内的对应的模开口下降预定距离。结 果,板材被冲压成形或被半冲切,由此形成包括中央凹陷体和 外周凸缘的棘齿板。经由环状剪切变形连接部使棘齿板的外周 凸缘与中央体一体地连接。结果,外周凸缘和中央体限定了圆 形开口腔或凹部。此外,在冲头上沿圆周设定两个齿成形边缘。 因此,当薄板坯被冲压成形时,在外周凸缘的内圓周面上可形 成一对齿状部。
通常,可以利用冲压机对如此制造的棘齿板进行后处理, 以修整或冲切外周凸缘的外圆周面。然而,当通过沖压机对棘 齿板进行冲切时,外周凸缘可能会经受大的剪切力。结果,可 能由于塑性流动导致外周凸缘局部变形。外周凸缘的这种变形 可能使形成在外周凸缘的内圆周面上的齿状部变形。这可能导 致齿状部的精度降低或局部损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凸缘制品的 改进的方法和i殳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示教通过沖压板材制造具有外
周凸缘的工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板材进行半冲切, 以在所述外周凸》彖同时地经受从所述凸缘的内表面指向所述凸 缘的外表面或从所述凸缘的外表面指向所述凸缘的内表面的等 静压力的状态下,同时地形成所述外周凸缘的内圆周面和外圆 周面的步骤。进4亍所述半冲切步骤,以形成^f吏所述工件的所述 凸缘与基部互相连接的内连接部、和使所述凸缘与位于所述凸 缘外部的板材部分互相连接的外连接部。此外,进行所述半冲 切步骤,使得所迷外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内连接部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可在对外周凸缘反向地施加等静压力的同时 冲压成形外周凸缘。如此形成的外周凸缘可具有没有变形和破
裂的光滑的外圆周面。因此,无需为了修整外周凸缘的外圆周 面而对如此制造的凸缘制品进行后处理。结果,可以制造外周 凸缘可具有高精度的齿状部的凸缘制品。
在阅读以下详细说明以及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之后,将容易 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l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第 一冲压机的垂直 剖视图,图解板材被布置在下模组件上的状态;
图2 ( A)是第一冲压机的垂直剖视图,图解使上模组件下 降以在上下模组件之间夹紧板材的状态;
图2 (B)是图2 (A)中的被圏出部分的放大图3是第一冲压机的垂直剖视图,图解板材被预成形以形成 预成形板材的状态;
图4 ( A)是第一冲压机的垂直剖视图,图解对预成形板材
进行半沖切以形成中间凹板的状态;
图4 (B)是图4 (A)中的被圏出部分的放大图5是第 一冲压机的垂直剖视图,图解使上模组件返回以从 第 一冲压机移除中间凹板的状态;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第二冲压机的垂直 剖视图,图解中间凹板被布置在下模组件上的状态;
图7是第二冲压机的垂直剖视图,图解使上模组件下降以在 上下模组件之间夹紧中间凹板的状态;
图8是第二冲压;f几的垂直剖浮见图,图解对中间凹丰反进^^冲切 以形成凹冲反的状态;
图9 ( A)是凹板的俯视图;以及
图9 (B)是沿图9 ( A)中的线IX (B) -IX (B)截取的剖 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l至图9 ( B )示出本发明的一个详细的典型实施例,其 中,在图8、图9(A)和图9(B)中,圆盘状齿状凹板W被示 例为可以利用本发明制备的凸缘制品。该凹板W可用于例如限 定用于车辆座椅角度调整装置的锁定机构的壳体。优选通过加 工预先成形的中间齿状凹板(即,中间凸缘制品)W'来形成凹 板(即,凸缘制品或工件)W (图6-8)。此外,优选通过加工 薄板坯或板材M来形成中间凹板W'(图1-5 )。
例如,如图4 ( A )所示,作为 一 次产品(primary product) 的中间凹板W'可优选包括外周凸缘ml 、基部或中央圆形凹陷 (偏移)体m2、以及凸缘外周m3(即,位于凸缘外侧的材料部分或位于工件外侧的材料部分)。如图4(B)最佳地示出的那
样,经由环状剪切变形(内)连接部n2使外周凸缘ml与中央体 m2 —体地、连续地连接。因此,例如,如图5所示,外周凸缘 ml的内圆周面和中央体m2的下表面限定圓形开口腔或凹部 Rl。另外,例如,如图5所示,在外周凸缘ml的内圆周面上限 定两个相对的齿状部mll。另夕卜,如图4 ( B )最佳地示出的那 样,经由环状剪切变形(外)连接部nl使外周凸缘ml与凸缘外 周m3 —体地、连续地连接。此外,连接部nl的厚度可以是O.l 至0.3mm, 优选是0.2mm。
如图8、图9 ( A )和图9 ( B )所示,可优选通过从中间凹 板W'简单地移除或冲切凸缘外周m3来形成作为二次产品(或最 终产品)的凹板W。因此,凹板W可优选包括中央圓形凹陷(偏 移)体m2和外周凸纟彖ml。与中间凹板W'类似,经由环状剪切 变形(内)连接部n2^吏外周凸缘ml与中央体m2 —体地、连续地 连接,使得外周凸^泉ml的内圓周面和中央体m2的下表面限定圓 形开口腔或凹部R1。另外,在外周凸缘ml的内圆周面上限定两 个相对的齿状部mll。
如图l-5所示,可通过利用第一冲压^/Ll由板材M形成中间 凹板W'。其后,如图6-8所示,优选利用第二冲压机2加工中间 凹板W',由此形成凹板W。
例如,如图l所示,第一冲压机l可包括可以相对于第一下 模组件移动的第 一 上模组件。第 一 上模组件可包括第 一 上模基 座U1 。第 一 上模组件还可包括构成第二组冲压构件的环状半沖 切模或冲头23 (即,半沖切器)、构成第一组沖压构件的盘状顶 料板(ejector plate ) 21 (即,第 一偏压构件)、以及构成第三 组冲压构件的环状脱料板22 (即,第二偏压构件)。环状冲头23 与第一上模基座U1的下表面固定地连接,从而与第一上模组件(第一上模基座U1 ) —起移动。顶料板21被封闭地布置在环状
沖头23内。经由弹性构件21a (例如,气体弹簧和压缩弹簧)使 顶料板21可动地安装到第 一 上模基座U1的下表面,以使顶料板 21沿环状冲头23垂直地移动。弹性构件21a被布置和构造成使得 顶料板21通常被向下偏压或施力。脱料板22,皮布置在环状冲头 23的周围,以封闭地包围环状冲头23。与顶剩-斧反21类似,经由 弹性构件22a (例如,气体弹簧和压缩弹簧)使脱料板22可动地 安装到第 一 上模基座U1的下表面,以使脱料^反2 2沿环状冲头2 3 垂直地移动。与弹性构件21a类似,弹性构件22a被布置和构造 成使得脱料板2 2通常被向下偏压或施力。如将 一皮理解的那样, 环状冲头23、顶^牛板21和脱料板22可优选一皮布置和构造成卩吏它 们的下表面通常〗皮此共面。
第一下模组件可包括第一下模基座D1。第一下模组件还可 包括构成第三组冲压构件的环状模12(即,第二模元件)、构成 第二组冲压构件的环状顶料构件13 (即,反偏压构件)、和构成 第一组冲压构件的柱状模ll (即,第一模元件)。环状模12与第 一下模基座D1的上表面固定地连接,从而与第一上模组件的环 状脱料板22对准。可优选在环状模12中限定筒状模开口F1,该 模开口与第一上^t组件的环状冲头23同心。环状模12可优选被 构造成使模开口 Fl的直径比环状冲头23的外径稍大,以容纳环 状冲头23。柱状才莫ll被布置在模开口 Fl内,以与环状沖头23同 轴地对准。也就是说,柱状模ll被布置成与第 一上模组件的顶 料板21垂直相对,从而在模11和才莫12之间形成筒状环状空间。 柱状模11与第一下模基座D1的上表面固定地连接。环状顶料构 件13被布置在模11和12之间的环状空间内,以与模11和模12的 柱状表面都接触。如此布置的顶料构件13与环状冲头23同轴地 对准。也就是i兌,顶料构件13与环状冲头23垂直相对。此外,
经由弹性构件13a (例如,气体弹簧和压缩弹簧)使顶料构件13 可动地安装到第 一下模基座D1的上表面,以使顶料构件13沿环 状模12和柱状模11垂直移动。弹性构件13a被布置和构造成使得 顶料构件13通常被向上偏压或施力。如将被理解的那样,环状 模12和顶料构件13可优选被布置和构造成使它们的上表面通常 4皮;t匕^ @ 。
柱状模ll优选被构造成具有与将要形成在中间凹板W'(凹 板W)内的凹部R1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另外,柱状模ll可 优选被布置和构造成使其上表面(即,模表面)比环状模12和 顶料构件13的上表面(即,模表面)稍低,从而在其间形成高度 差。此外,可在柱状模ll的圆周周围布置齿成形边缘lla。齿成 形边缘lla优选与将要沿外周凸缘ml的内圆周面形成的两个相 对的齿状部mll对应。此外,如图4 ( B )最佳地示出的那样, 顶料构件13可优选具有比环状冲头23的厚度小的厚度。顶料构 件13可以被设计成使得顶料构件13的厚度和环状冲头23的厚度 之差与柱状模ll的齿成形边缘lla的深度大致对应。
例如,如图6所示,第二冲压机2可包者舌可以相对于第二下 模组件移动的第二上模组件。上模组件可包括第二上模基座 U2。第二上模组件还可包括柱状冲切模或冲头124 (即,冲切 器)和环状脱料板122 (即,第三偏压构件)。柱状冲头124与第 二上模基座U2的下表面固定地连接,以与第二上模组件(第二 上模基座U2) —起移动。如将被理解的那样,柱状冲头124可 优选具有与第 一 冲压机1的环状冲头2 3的外径相同的外径。此 外,柱状冲头124可优选具有形成在其下表面中的开口腔或凹部 C。凹部C净皮布置和构造成可装配在中间凹^反W'的中央圆形凹陷 体m2上。脱料板122被布置在柱状冲头124的周围,以封闭地包 围柱状冲头124。与第一冲压机1的脱料板22类似,经由弹性构
件122a(例如,气体弹簧和压缩弹簧)使脱料板122可动地安装 到第二上模基座U2的下表面,以使脱料板122沿柱状冲头124垂 直移动。弹性构件122a被布置和构造成使得脱料板122通常被向 下偏压或施力。
第二下模组件可包括第二下模基座D2。第二下模组件还可 包括环状模112(即,第三模元件)。环状模112与第二下模基座 D2的上表面固定地连接,以与第二上^t组件的环状脱料板122 对准。可优选在环状模112中限定柱状模开口 F2,该模开口与 第二上模组件的柱状冲头12 4轴向对准。环状模112可优选具有 与柱状冲头124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内径,使得当第二上模组件下 降时,限定的模开口F2可以封闭地容纳柱状冲头124 (图8)。
现在将说明 <吏用第 一 冲压机1和第二冲压机2制造凹板W的 典型方法。如图1所示,首先,将板材M布置在第一冲压机1的 第一下模组件上。也就是说,将板材M布置在第一沖压机1的环 状模12和顶料构件13上。随后,如图2(A)所示,使第一冲压 机1的第一上模组件的上基座U1移动(下降)直到环状冲头23、 环状脱料板22和顶料板21接触板材M的上表面。结果,在环状 脱料板22和环状模12之间、以及在环状冲头23和顶料构件13之 间夹紧板材M。此时,如图2(B)所示,因为如上所述,柱状 模ll的上表面比环状模12的上表面和顶料构件13的上表面稍低 (即,在其间形成高度差),所以,在板材M和柱状模11的上表 面之间形成空间S 。
其后,如图3所示,使第一上模组件(上基座U1 )进一步 向第一下模组件移动。结果,环状冲头23将抵抗弹性构件13a 的弹性力向下移动,从而通过环状冲头23和环状模12的协作来 预成形(剪切冲压成形)板材M,由此形成作为预成形材料的 预成形板材M'(第一次半沖切步骤)。此时,使顶料板21与环
状冲头23 —起下降。相反地,脱料板22可沿环状冲头23向上移 动,以使弹性构件22a弹性变形。结果,由于变形的弹性构件22a 的弹性力导致向下偏压脱料板2 2 ,从而向预成形的板材M'提供 压力。如将被认识到的那样,可优选持续该预成形操作直到板 材M接触柱状模11的上表面为止。也就是说,使第一上模组件 向下移动直到空间S消失(或减小到零)。因此,预成形的板材 M'可具有凹陷(^扁移)部Ma,该凹陷部Ma具有与空间S对应的 偏移量。
在完成预成形操作之后,如图4(A)所示,使第一上模组 件进一步向第一下模组件移动。结果,环状冲头23将抵抗弹性 构件13a的弹性力而进一步向下移动,从而通过环状冲头23、环 状模12和柱状模11的合作来剪切冲压成形或半冲切预成形板材 M',由此形成作为一次产品的中间凹板W'(第二次半冲切步 骤)。如前所述,如此制造的中间凹^反W'包括经由连接部nl和 n2互相连接的外周凸缘ml 、中央圆形凹陷体m2和凸缘外周m3 (图4(B))。此时,顶料板21和脱料板22均可沿环状冲头23向 上移动,以使弹性构件21a和22a弹性变形。结果,由于变形的 弹性构件21a和22a的弹性力导致可向下偏压顶料板2 1和脱料板 22,从而向中间凹板W'提供压力。此外,因为在柱状模ll的圓 周周围限定齿成形边缘lla,所以,当预成形板材M'被冲压成 形时,同时沿外周凸缘ml的内圆周面形成齿状部mll。
该剪切冲压成形操作可优选持续到连接部nl和n2可分别具 有期望的或预定的厚度。如图4 ( B)最佳地示出的那样,因为 预成形4反材M'的凹陷部Ma具有与空间S对应的偏移量,所以, 连接部nl和n2可分别具有不同的厚度。换句话说,连接部nl的 厚度比连接部n2的厚度小。如将被理解的那样,连接部nl和n2 的厚度差大致等于空间S的高度。
此外,在第一次半冲切步骤和第二次半冲切步骤中,通过
环状冲头23和环状模12进行的半冲切操作将被作为外部半沖切 步骤。相反地,通过环状沖头23和柱状模11进行的半冲切操作 将被作为内部半冲切步骤。如将被理解的那样,内部半沖切步 骤和外部半冲切步骤可分別形成外周凸S彖ml的内圆周面和外 圆周面。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使第 一 上模组件朝向第 一 下模组件下 降来进行剪切冲压成形操作,而不通过使第 一 下模组件朝向第 一上模组件上升来进行剪切冲压成形操作。换句话说,可以利 用第一上模组件的重量来移动环状冲头23,以对预成形板材M' 进行半冲切。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移动环状冲头23所需的附 加力。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剪切冲压成形操作,可以在柱状模ll 和环状4莫12之间神黄向限制中间凹板W'的外周凸缘ml的同时,形 成中间凹板W'的外周凸i彖ml。因此,可以防止外周凸缘ml由 塑性变形引起的弯曲或变形。另外,外周凸缘ml可优选经受径 向向内和径向向外(即,图4 (B)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的等 静压力。因此,外周凸缘ml可具有没有变形和破裂的光滑外表 面。
在完成剪切冲压成形操作之后,如图5所示,使第一上模组 件向上移动,以远离第一下模组件。结果,由于弹性构件21a 和22a的弹性力导致顶料板21和脱料板22将向下返回到它们的 静止位置,使得中间凹板W'与环状冲头23分离。此时,由于弹 性构件13 a的弹性力导致第 一 下模组件的顶料构件13向上返回 到其静止位置,以从第一下模组件的模开口F1向上推中间凹板 W'。从而,在经由顶料构件13支撑外周凸缘ml的状态下,将中 间凹板W'可移除地布置在第 一下模组件上。
然后,通过利用第二冲压机2来加工如此制造的中间凹板
W'。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将中间凹板W'放置在第二冲压才几2 的第二下模组件(环状模112)上,而将外周凸缘ml布置在环 状模112的柱状模开口F2内。此时,凸缘外周m3位于环状模112 上。随后,如图7所示,使第二沖压机2的第二上模组件的上基 座U2移动(下降)直到环状脱料板122接触凸缘外周m3的上表 面。从而,在环状脱料板122和环状模112之间夹紧凸缘外周m3, 使得中间凹板W'净皮不可动地布置在第二下模组件上。
其后,使第二上模组件进一步向第二下模组件移动。结果, 柱状冲头124将向下移动,使得形成在柱状冲头124的下表面中 的凹部C装配到中间凹板W'的中央圆形凹陷体m2上。此时,由 于弹性构件12 2 a的弹性力导致脱料板12 2可向凸缘外周m 3提供 压力,/人而,可以在环状脱;f牛^反122和环^!犬冲莫112之间刚性地 (rigidly)夹紧凸缘外周m3。
随后,如图8所示,使第二上模组件进一步向第二下模组件 移动。结果,柱状冲头124将突出到模开口 F2中,从而接合环 状沖头112。 一旦柱状冲头124与环状冲头112接合,就沿外周凸 缘ml的外圓周面冲切连接外周凸缘ml和凸缘外周m3的连接部 nl,从而形成作为最终产品的凹板W。
此时,因为弹性构件122a进一步弹性变形,所以,由于弹 性构件122a的弹性力导致脱料板122可进一步向凸缘外周m3提 供压力。因此,可以在环状脱料板122和环状模112之间进一步 刚性地夹紧凸缘外周m3 ,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当连接部nl被冲 切时发生变形(塑性变形)。结果,外周凸缘ml可具有没有变 形和破裂的光滑的冲切表面。
此外,因为连接部nl具有如前所述的减小的厚度,所以, 可以通过在连4^部nl上施加有限力来容易地冲切连接部nl。此
外,一旦完成冲切操作,所制造的凹板W可由于重力而落入到环状模112的柱状模开口 F2内。因此,可以通过使第二上模组件简单地返回到其静止位置(最高位置)来从第二沖压机2容易地移除凹才反W。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第一冲压机1中对板材M进行半冲 切,由此形成具有外周凸缘ml的中间凹板W'。此外,当形成中 间凹板W'时,同时沿外周凸缘ml的内圆周面形成齿状部mll。
另夕卜,在第二沖压机2中冲切中间凹4反W'的连4妻部nl ,以 使凸缘外周m3与外周凸缘ml分开,由此形成凹板W。如前所述, 因为不需要在连4妻部nl上施加大的力就可以容易地冲切连接部 nl,所以,该冲切操作不会导致形成在外周凸缘ml的内圓周面 上的齿状部m 11的精度降低或局部损坏。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第一冲压机1和第二冲压机2 来分別完成半冲切操作和冲切操作。因此,不必使用如专用切 割机等附加机器。结果,可以减少凹板W的制造步骤和制造成 本。
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对本发明进行各 种修改或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第一沖压机1和第 二冲压机2 (两个)进行半冲切操作和冲切操作。然而,可以使 用单个通用的冲压机进行半冲切才喿作和冲切才喿作。例如,可以 仅使用冲压机l进行半冲切操作和冲切操作。在该情况下,第一 冲压机l被设计成在完成半冲切操作之后,可以用第二上模组 件和第二下模组件(第二上模基座U2和第二下模基座D2)任选 地代替第一上模组件和第一下模组件(第一上模基座U1和第一 下模基座D1)。作为选择,第一冲压机l被设计成包括第二上模 组件和第二下模组件(第二上模基座U2和第二下模基座D2)。 另外,第二上模组件和第二下模组件可以分别与第 一上模组件
和第一下模组件组合。例如,可以使用第一上模基座U1和第一 下模基座D1作为共用的上下模基座,而省略第二上模基座U2
和第二下模基座D2。
已经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该详细的 说明仅是为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示教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 面的进一步的细节,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仅权利要 求书限定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在广泛意义上理解,上 述详细说明所公开的特征和步骤的组合对实施本发明来说并不 是必须的,而仅是为了特别说明本发明的典型例子的细节。而 且,可以用未具体列举的方式来组合本说明书中示教的各种特 征,以获得本发明的其它有用的实施例。
在美国专利No.6,907,764中发现凸缘制品的制造方法的其 它例子,该美国专利的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过冲压板材制造具有外周凸缘的工件的方法,其包括对所述板材进行半冲切,以在所述外周凸缘同时地经受从所述凸缘的内表面指向所述凸缘的外表面或从所述凸缘的外表面指向所述凸缘的内表面的等静压力的状态下,同时地形成所述外周凸缘的内圆周面和外圆周面,其中,进行所述半冲切步骤,以形成使所述工件的所述凸缘与基部互相连接的内连接部、和使所述凸缘与位于所述凸缘外部的板材部分互相连接的外连接部,以及进行所述半冲切步骤,使得所述外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内连接部的厚度。
2. —种通过沖压板材制造工件的方法,所述工件具有相互 一体形成并且相互偏移的外周凸缘和基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利用夹紧所述基部的第一组冲压构件和夹紧所述外周行内部半冲切;以及在进行所述内部半冲切步骤的同时,通过附加利用在可以 限定所述外周凸缘的轮廓的位置处夹紧所述板材的第三组冲压 构件,沿所述板材的厚度方向对所述板材进行夕I、部半冲切,其中,所述外部半沖切步骤比所述内部半冲切步骤的冲切程度大。
3. —种通过冲压板材制造具有外周凸缘的工件的方法,其 包括对所述板材进行第 一 次半冲切,使得可以沿所述板材的厚 度方向偏移工件成形部;在完成所述第一次半冲切步骤之后,对所述板材进行第二 次半冲切,使得可以沿与所述第 一 次半冲切步骤的方向相同的 方向进 一 步偏移与所述外周凸缘对应的部分,其中,在保持位于所述工件的外部的板材部分与在所述第 一次半冲切步骤中形成的所述工件成形部的相对位置的同时, 进行所述第二次半冲切步骤。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下模组 件和被布置成与所述下模组件相对的上模组件进行冲压步骤, 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保持所述基部的下表面的第 一模元件和保持 被布置在所述凸缘外部的板材部分的下表面的第二模元件,所 述第一模元件的模表面低于所述第二模元件的模表面,由此在 其间形成高度差,以及其中,在所述第一次半冲切步骤中,面向所述基部和凸缘 外周的所述上模组件冲压所述板材,直到所述板材的所述下表 面接触所述第 一 模元件的所述模表面和所述第二模元件的所述 模表面,使得所述工件成形部偏移所述高度差。
5. —种通过冲压板材制造工件的方法,所述工件具有相互 一体形成并且相互偏移的外周凸缘和基部,所述方法包括设置夹紧所述基部的第一组冲压构件、夹紧所述外周凸缘 的第二组冲压构件、以及在可以限定所述外周凸缘的轮廓的位 置处夹紧所述板材的第三组冲压构件;沿所述板材的厚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三组冲压构件移动所 述第 一组冲压构件和所述第二组冲压构件,由此对所述板材进 行第三次半冲切;在与所述第三次半冲切步骤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相对于所 述第 一 组冲压构件和所述第三组冲压构件进 一 步移动所述第二 组冲压构件,由此对所述板材进行第四次半冲切,其中,所述第三次半冲切步骤和所述第四次半冲切步骤持 续到连接所述外周凸缘和所述板材的连接部具有预定的薄的厚 度为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初始状态, 所述第一组冲压构件中的冲压构件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三组冲 压构件中的冲压构件之间的距离大,以及使各组冲压构件中的 冲压构件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减小距离差,由此进行所述第三次冲压步骤。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凸 缘环状地环绕所迷基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周 凸缘的内表面处限定齿状部。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 向所述外周凸缘的表面施加外力来冲切所述外连接部。
10. —种通过使用下模组件和被布置成与所述下模组件相 对的上模组件冲压板材来制造工件的方法,所述工件具有环状 外周凸缘和被所迷外周凸缘环绕的基部,所述外周凸缘和所述 基部相互一体形成并且相互偏移,所述下才莫组件包括保持所述基部的下表面的第 一 模元件;保持凸缘外周的下 表面的第二模元件;以及垂直可动地容纳在所述第一模元件和 所述第二模元件之间、并且被构造成向上偏压所述外周凸缘的 下表面的反偏压构件,所述第一模元件的冲压表面与所述第二 模元件的冲压表面不同,由此在其间形成高度差,所述上模组 件包括对所述基部的上表面施压的第 一偏压构件、对所述凸缘外 周的上表面施压的第二偏压构件、以及对所述外周凸缘的上表 面进行半冲切的环状冲头,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所述第 一 偏压构件和所述环状冲头对与工件成形部对 应的所述板材按期望深度进行半冲切;在通过所述第一偏压构件冲压所述基部的所述上表面、通 过所述第二偏压构件冲压所述凸缘外周的所述上表面、以及经 由所述反偏压构件向上偏压所述外周凸缘的所述下表面的同 时,使用所述环状冲头对所述外周凸缘的所述上表面进行半冲 切,以及使用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模元件的圓周周围的齿成形边缘, 沿所述外周凸缘的内圆周面成形齿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向所述外周凸缘的表面施加外力来冲切连接部。
全文摘要
示教通过冲压板材(M)制造具有外周凸缘(m1)的工件(W)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对材料进行半冲切,以在外周凸缘(m1)同时经受从凸缘内表面指向凸缘外表面或从凸缘外表面指向凸缘内表面的等静压力的状态下,同时形成外周凸缘(m1)的内外圆周面。
文档编号B21D28/10GK101208163SQ20068002308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日
发明者牛田公平, 藤村四郎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