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压钢板制的2片罐用罐体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0789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层压钢板制的2片罐用罐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用于气溶胶罐的2片罐的具有高加工度的、层压钢板制的2片罐用罐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制罐大致区分为2片罐和3片罐。2片罐为由与罐底成一体的罐体和盖子这2个部分构成的罐。3片罐为由罐身、上盖和底盖这3个部分构成的罐。2片罐的罐体,由于不存在焊缝部(焊接部)而外观漂亮,而另一方面,一般要求较高的加工度。3片罐的罐身由于存在焊缝部,相比2片罐外观较差,但一般用较低的加工度就足以制造。因此,在市场上有对小容量且高级产品多使用2片罐、对大容量且低价格产品多使用3片罐的趋势。在这种2片罐中,作为如气溶胶罐一样拉深性的加工度较高且罐的高度方向的延伸度较大的(以下还称作加工度较高)2片罐用罐体的金属原材,一般使用价格高昂且板厚较厚的铝,几乎不使用价格低廉且板厚较薄的镀锡铁皮、无锡钢板等钢板原材。其原因在于,气溶胶2片罐由于加工度非常髙,因而在钢板中难以应用深冲加工、DI加工(DrawandIroning)等高加工,相对于此,在铝等的软质金属材料中能够应用冲击成形法。在这种情况下,如能够使用价格低廉且即使较薄其强度也较高的镀锡铁皮、无锡钢板等钢板原材制造如上所述的加工度较高的2片罐的罐体,其产业意义将非常大。另外,关于加工度较低的普通2片罐,已知有将树脂层压钢板(在本申请中还称作层压钢板)作为原料并利用深冲加工法、DI加工法进行制造的现有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至5公开了树脂被覆金属板的深冲加工法和DI加工法。但是,其中任一项技术都将饮料罐、食品罐等作为目标,不需要如2片气溶胶罐等的高度的加工,是较低加工度的罐体。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特定形状的拉深模具进行层压钢板制的减薄拉深加工而形成罐体的方法。但是,该方法虽然在罐体的加工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地成形,但应用于如气溶胶罐那样加工度较高的罐体时,会在加工过程中在薄膜上产生裂纹、剥离等。并且,专利文献2和3公开了以防止树脂层的剥离或加工后的阻气性为目的,在加工阶段、最终阶段实施热处理的技术。g卩,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取向性热塑性树脂,进行用于缓和内部应力和促进取向结晶化的热处理。该热处理法现已成为在饮料罐等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在专利文献2的正文中,记载了该热处理在进行了再深冲加工的杯的状态下进行,且优选在充分促进被覆树脂的结晶化度的(熔点-5'C)以下,但在其实施例记载的范围内,可知依然只能将加工度较低的作为对象。并且,在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中,公开了将由饱和聚酯和离聚物的复合物构成的树脂设为被覆层,并进行DI加工的例子。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在深冲加工后实施热处理,然后实施DI加工、颈縮加工和翻边加工的加工方法,但在其实施例记载的范围内,可知依然只能将加工度较低的作为对象。并且,在专利文献4和5中记载了在成形为罐后,主要以树脂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对该罐进行热处理而缓和内部应力的方法。但是,由说明书正文和实施例的记载可知,所得到的罐体的加工度依然较低。专利文献l:日本特公平7—10639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52672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4832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公昭59—35344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公昭61—22626号公报艮P,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开过任何一个使用层压钢板制造如气溶胶罐那样加工度较高的2片罐的罐体的方法。因此,发明人在尝试进行使用圆形的层压钢板通过DI加工成形为有底筒状后,对其开口部附近部分进行縮径加工的加工度较高的2片罐的制造时,出现了树脂层的剥离和断裂。这是高加工成形中特有的问题,发明人进行研究的结果认为热处理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但是,以往的知识所对应的成形后、成形前的热处理不充分,不能避免在高加工度区域树脂层的剥离。因此,即使简单应用现有技术也不能够解决树脂层剥离的问题。并且,还存在在热处理工序以后的工序中树脂层的可加工性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气溶胶用2片罐那样具有高加工度且没有树脂层的剥离和断裂的、层压钢板制的2片罐用罐体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是对半径Ro的圆形层压钢板进行多段成形而制造2片罐的罐体的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使用覆盖有面取向系数在0.06以下的聚酯树脂的层压钢板,至少得到一次如下成形体的工序设重量变得与最终成形体相同的该层压钢板的半径为R时,高度h、最大半径r和最小半径d满足d《r、0.2《d/R《0.5且1.5《h/(R-r)《2.5;对该成形体,以15(TC以上、该聚酯树脂的熔点以下的温度至少进行一次热处理的工序;和将该进行了热处理的成形体,进一步加工成满足d《r、0.1《d/R《0.25且1.5《h/(R-r)《4的成形体的工序。另外,在该制造方法中,优选的是,该热处理工序的温度在上述温度范围内且在(该聚酯树脂的熔点-30。C)以上,该进行了热处理的成形体的加工条件为d《r、0.1《d/R《0.25且2.0《h/(R-r)《4。并且,在这些制造方法中,优选的是,将该进行了热处理的成形体,在该热处理结束后IO秒以内,冷却至该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点以下的温度。并且,在上述任意一个制造方法中,该面取向系数在0.06以下的聚酯树脂,优选为以选自乙二醇和丁二醇的至少一种二醇和对苯二酸作为聚合主成分的树脂。在这种情况下,该面取向系数在0.06以下的聚酯树脂,进而优选以选自由二甘醇、环己二醇和间苯二甲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副成分的共聚物。并且,在上述任意一个制造方法中,该面取向系数在0.06以下的聚酯树脂,进而优选为还含有作为副相的玻璃化转变点在5'C以下的不相容性(incompatible)树脂的树脂。并且,本发明也是通过上述任一项中记载的方法制造出的2片罐的罐体。并且,本发明的2片罐的制造方法,对层压钢板的圆形板进行多段成形,最终制造高度h、最大半径r、最小半径d(包含r和d相同的情况)的最终成形体,其特征在于,使用覆盖有面取向系数在0.06以下的聚酯树脂的层压钢板,相对于重量变得与最终成形体相同的成形前的圆形板的半径R,在最终成形体的高度h、最大半径r和最小半径d满足0.1《d/R《0.25且1.5《h/(R-r)《4的关系的范围内成形,并且在中间阶段的成形体的高度h、最大半径r、最小半径d(包含r和d相同的情况)相对于上述半径R满足0.2《d/R《0.5且1.5《h/(R-r)《2.5的关系的一次以上的中间成形阶段中,对成形体进行一次以上的使其温度成为15(TC以上、聚酯树脂的熔点以下的加热的热处理。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罐体的制造工序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人进行潜心研究的结果,发现在由树脂层压钢板制造气溶胶用2片罐的罐体那样的高加工度的容器时,并不简单实施逐渐提高加工度的多段成形法,而在成形过程中对满足特定加工条件的中间成形体实施特定的热处理,则即使在加工度更高的后段的成形工序中也能够抑制树脂的剥离和断裂。下面,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罐体的制造工序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表示如下的工序顺序通过深冲加工(包括DI加工)将树脂层压钢板的圆形坯料成形为有底筒状的成形体,进而对上述成形体的开口部附近进行縮径加工,由此制造开口部附近被縮径的2片罐。另外,在本发明中所称的"圆形",只要是能够实施深冲加工、DI加工、縮径加工和/或翻边加工等的形状即可。因此,用于加工的树脂层压钢板,除了圆板状,还包括例如大致圆板状、变形的圆板状或椭圆形的钢板。在图1中,1是加工前的圆形坯料(坯料片),2是罐体的直壁部分(在工序D中未进行縮径加工的直壁部分),3是穹顶部,4是颈部,即进行了縮径加工的直壁部分,5是锥形部,即进行縮径加工后的锥形壁部分。首先,对该圆形坯料1进行1段或多段深冲加工(包括DI加工),成形为具有规定的罐径(半径r:罐外表面的半径)的有底筒状的成形体(工序A)。接着进行将成形体的底部向上方成形为凸状形状而形成穹顶部3的穹顶加工(工序B),并对成形体的开口侧端部进行切边(工序C)。接着在成形体的开口侧部分进行1段或多段縮径加工而将成形体的开口侧部分縮径加工成规定的罐径(半径d;罐外表面的半径),从而得到所希望的最终成形体(2片罐)。图中,Ro是成形前的圆形坯料1的半径(在椭圆的情况下为长径和短径的平均值),h、r及d分别是成形过程中的阶段成形体或最终成形体的高度、最大半径、最小半径,R是重量变得与最终成形体相同时的成形前的圆板状的半径。Ro是从最终成形体计算出的R加上切边量的值,是任意决定的值。但是,被切边的部分为碎屑,因而在工业上要求尽量小,通常在R的10%以下,即便较大也在20%以下。艮卩,多数情况下Ro为R的11.1倍、最大为11.2倍的范围。在实施本发明时,例如使用R=Ro/1.05这个值,可以判断进行中间阶段的热处理的时刻。并且,在制造多个该罐体时,也可以通过试制品得到R。在该2片罐的罐体的制造工序中,在工序A中最大半径r与最小半径d相同,即r=d,在工序D中r〉d。重量变得与最终成形体相同的成形前的圆形板的半径R,可根据最终成形体的测定重量来决定。即,测定最终成形体的重量,并通过计算求出重量与该重量相同的成形前的层压钢板的圆形板的尺寸(半径),将该尺寸作为重量变得与最终成形体相同的成形前的圆形板的半径R。在罐体的制造工序的过程中罐端部被切边,但重量变得与最终成形体相同的成形前的圆形板的半径R排除了切边的影响,因而能够进行更恰当的加工度评价。在如上述对树脂层压钢板的圆形坯料应用深冲加工(包括DI加工)、縮径加工而制成的2片罐中,树脂层在高度方向上延伸而在圆周方向上收縮。在加工度较高的情况下,树脂的变形量变大,导致树脂层的断裂。在本发明中作为加工度的指标,不仅使用表示收縮程度的参量d/R,还使用与罐高方向的延伸率有关的参量h/(R-r)。这是因为,在高加工度区域表现加工度时,除了拉深比,还需要考虑延伸量。sp,通过由收縮程度和延伸程度规定加工度,可以使树脂层的变形幅度定量化。树脂层由于在高度方向上延伸、在圆周方向上收縮而容易剥离,因而除了收縮程度外,高度方向的延伸量也成为重要因素。在本发明中,关于最终制造出的罐体(最终成形体)的加工度,相对于重量变得与最终成形体相同的成形前圆形板的半径R,规定最终成形体的高度h、最大半径r、最小半径d在满足0.1《d/R《0.25且1.5《h/(R-r)《4的罐径的范围内。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层压钢板能够制造出难以用现有技术制造的高加工度的罐体。在现有技术中,难以使用层压钢板制造出同时满足规定收缩程度的参量d/R在0.25以下且规定延伸程度的参量h/(R-r)在1.5以上的高加工度的罐体。因此,在本发明中,将进行制造的罐体的加工度d/R规定在0.25以下,且将h/(R-r)规定在1.5以上。并且,从制造加工度更高的罐体的观点出发,还将成形条件设定为使规定延伸程度的参量h/(R-r)在2.0以上。这是因为,如果是规定收縮程度的参量d/R在0.1以下或规定延伸程度的参量h/(R-r)超过4的较高的加工度,则即使能成形也会白白地增加成形段数,或随着加工硬化达到板的延伸极限而出现板断裂的问题。因此,关于进行制造的罐体的加工度,规定为0.1《d/R且h/(R-r)《4。另外,作为本发明对象的多段成形是深冲加工、DI加工、縮径加工中的任意一项加工或它们的组合加工。在包含缩径加工的情况下,最终成形体的尺寸d为r〉d。在不包含縮径加工的情况下,最终成形体的尺寸为r=d(r、d为最终成形体的罐径)。在本发明中,原材的层压钢板优选为覆盖有聚酯树脂的钢板。这是因为钢板的价格比铝等低廉,经济性优良。钢板使用普通的无锡钢板、镀锡铁皮等即可。无锡钢板例如优选在表面具有附着量为50200mg/m2的金属铬层和以金属铬换算的附着量为330mg/m2的铬氧化物层的无锡钢板。镀锡铁皮优选为具有0.515g/m2的镀敷量的镀锡铁皮。板厚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可以应用例如0.150.30mm范围的钢板。并且,如果不考虑经济性,本技术也能够简单应用于铝原材。并且,将该树脂层限定为聚酯树脂的原因在于,树脂层追随加工时需要热塑性,而且从延伸率和强度的平衡良好的角度考虑,设为聚酯树脂。作为本发明对象的加工区域是加工度比以往更严格的区域,特别是罐圆周方向的收縮较大的区域。在这种加工区域中,薄膜不仅在圆周方向上较大地收縮,在罐体的高度方向上也较大地延伸,其结果是膜厚也增减,从而产生三维变形。因此,在中途阶段不进行热处理时,不能避免内部应力的显著增加引起的树脂层的剥离。但是在成形的中途阶段实施热处理时,虽然对内部应力的缓和有效,但因取向结晶化而可加工性变差。即,实施热处理时,薄膜的结晶化根据取向状态而被促进。其结果,圆周方向的分子主链密度降低,圆周方向结合力降低,容易产生薄膜的断裂。因此,虽然需要热处理,但也不能无限制地进行。本发明人査明了通过特别指定热处理的时刻和热处理条件,可以恢复与基底的附着性,并且可以将可加工性的变差抑制在最低限度,因而可以得到在其后的加工中也没有薄膜剥离或裂缝等产生的良好的罐体。在本发明中,将热处理的时刻规定为中间阶段的成形体的高度h、最大半径r、最小半径d(包括r和d相等的情况)相对于重量变得与最终成形体相同的成形前圆形板的半径R满足0.2《d/R《0.5且1.5《h/(R-r)《2.5的关系的中间成形阶段。其原因在于,加工度在该范围时,从防止该树脂层的断裂和剥离的观点出发,能够最有效地进行热处理。S卩,如果在加工度较低的阶段进行热处理,则不仅上述效果由于内部应力不高的阶段中的内部应力缓和而较小,而且促进该树脂的取向结晶化,从而可加工性也变差。并且,如果在加工度过高的阶段中进行热处理,则该树脂的附着力降低,其结果是有产生剥离的可能性。由此,热处理的时刻非常重要,如上所述地确定了加工度的上下限。热处理可在图1的制造工序的工序A和工序D中任意一个或两个中进行。关于上述热处理的时刻,包括r和d相同的情况是因为,在包括縮径加工的罐的制造工序中,在工序A中进行热处理的情况也有效,或者在不包含縮径加工的罐的制造工序中,r和d变成相同的直径。这种热处理可根据内部应力缓和的必要性进行多次。在本发明中确定的热处理温度条件用于缓和由加工产生的内部应力。具体来说是附着力的恢复。树脂层在加工进行时,积累加工引起的内部应力。该内部应力是延伸时要收縮、被收縮时要延伸的力。树脂层因该力而要变形,但由与基底钢板的附着支撑而处于不能变形的状态。因此,内部应力因加工而积累,当相比附着力变得相对较大时,树脂层被剥离。并且树脂和基底钢板之间的附着力变弱时,即使是较低的加工度,树脂也变得容易剥离。为了缓和内部应力,树脂层的分子必须要成为在一定程度可以活动的状态。从这个观点来说,需要玻璃化转变点(Tg)以上的温度,但即使是玻璃化转变点以上的温度,如果温度过低,则处理时间过长而不现实。从这个角度考虑,将热处理的下限温度确定为非晶体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开始流动的15(TC。将上限温度规定为聚酯树脂的熔点的原因在于,如果超过聚酯树脂的熔点,则薄膜熔融,薄膜表面的树脂流动而使薄膜的表面变粗糙,其结果不仅破坏外观,而且还降低薄膜强度,从而对之后的可加工性也产生影响。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中,将热处理的下限温度进一步规定为(聚酯树脂的熔点-30'C)的原因在于,该温度由于接近熔点而是在热处理中难以推进取向结晶化的温度区域,从可加工性的观点出发是更优选的温度区域。由此可进行加工度更高的罐体(最终成形体)的制造。关于热处理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确认了通过电炉、煤气炉、红外炉、感应加热器等可得到相同的效果。并且,加热速度、加热时间可考虑内部应力的缓和引起的正效果和取向结晶化引起的负效果两方面而适当选择。加热速度越快越有效,加热时间的基准为15秒60秒左右。热处理结束后在10秒以内冷却至玻璃化转变点以下的温度的原因在于,容易避免在冷却中产生成为可加工性的阻碍原因的球状结晶。在本发明中实施的加工区域是指,由于圆周方向的收縮和罐高方向的延伸变大而树脂向罐高方向的取向容易变大的区域。已确定为了使树脂层追随本发明中规定的高加工度的变形,层压钢板的初始取向也很重要。S卩,由2轴延伸等制成的薄膜在面方向上取向,但在层压后也处于取向较高的状态时,不能追随加工,会断裂。从这种观点出发,在本发明中将面取向系数规定在0.06以下。并且,在本发明的层压层中使用的树脂,可由二羧酸和二醇的縮聚得到。其中,优选以选自乙二醇和丁二醇的至少一种二醇和对苯二酸作为聚合主成分的树脂。在这里,"聚合主成分"是指占在层压层中使用的树脂的70100mol%,优选为85mol。/。以上,更加优选为92moP/。以上。该树脂也可以优选使用以选自由二甘醇、环己二醇和间苯二甲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副成分的共聚物。并且这些树脂都优选以面取向系数在0.06以下的聚酯树脂作为主相,并且在其副相中含有与主相不相容且玻璃化转变点在5'C以下的树脂的树脂,更优选为-20'C以下。将面取向系数规定如上的原因在于,面取向系数超过0.06时有可加工性变差的趋势。将聚酯树脂的树脂种类规定如上的原因在于,树脂的延伸率与强度的平衡适合在本发明中确定的加工。使用延伸性不足的树脂,有时不能加工成在本发明中规定的加工度,使用强度不足的树脂,有时树脂因与金属模具之间的滑动而断裂。并且,以上述树脂作为主相,并且含有与主相不相容且玻璃化转变点在5'C以下的树脂作为副相的原因在于,通过不相容部分(副相)变形,具有缓和取向本身或缓和取向引起的内部应力的效果。此时,不相容部分(副相)优选容易变形的树脂,为此,优选玻璃化转变点在5'C以下的树脂。作为上述与主相不相容且玻璃化转变点在5"C以下的树脂,可列举聚丙烯、聚乙烯及这些的酸改性物或离聚物、聚-4-甲基戊烯-l、聚异丁烯、聚偏氯乙烯、聚丙烯酸乙酯、聚丁二烯等,其中可优选使用选自聚丙烯、聚乙烯及这些的酸改性物或离聚物中的一种以上。为了发现上述效果,主相和副相混合的混合树脂中副相的体积比率优选为3vol。/。以上、30vol。/。以下。在3voiy。以上时容易发现副相的效果,在30voin/。以下时副相颗粒容易稳定地存在于树脂层中。在本发明中规定的层压钢板,可以在树脂层中添加颜料、润滑剂、稳定剂等添加剂而使用,也可以将具有其他功能的树脂层配置成本发明中规定的树脂层的上层或其与基底钢板的中间层。树脂层的膜厚虽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优选为10um以上50um以下。这是因为在薄膜层压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不足10!xm的薄膜成本很髙,并且,虽然膜厚越厚可加工性越优良,但价格变高,在超过50um的情况下,对可加工性的贡献饱和而且价格变高。在本发明中规定的层压钢板,在钢板的至少一侧表面上覆盖有本发明中规定的树脂层即可。对钢板层压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可以适当选择使2轴延伸薄膜或无延伸薄膜热压接的热压接法、使用T模等而直接在钢板上形成树脂层的挤出法等,确认任意一种方法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效果。使用面取向系数较高的2轴延伸薄膜制作这种层压钢板时,提高层压时的温度,充分地熔化取向结晶即可。或者,由挤出法制成的薄膜几乎没有取向,因而从该观点出发优选挤出法。同样,在钢板上直接层压熔融树脂的直接层压法也由于相同理由而优选。实施例1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层压钢板的制作"使用厚度为0.20mm的T4CA的TFS(金属Cr层120mg/m2,Cr氧化物层换算为金属Cr为10mg/m2),利用薄膜层压法(薄膜热压接法)或直接层压法(直接挤出法)对该原板形成各种树脂层。其中,关于薄膜层压,实施使用2轴延伸薄膜的层压和使用无延伸薄膜的层压这两种。在金属板的两表面分别层压厚度为25um的薄膜而制成层压钢板。如下所述计算出覆盖在上述制成的层压钢板上的聚酯树脂薄膜的面取向系数。"面取向系数的测定"使用阿贝折射计,在光源为钠D线、中间液为二碘甲烷、温度为25'C的条件下测定折射率,求出薄膜面的纵向的折射率Nx、薄膜面的横向的折射率Ny、薄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从下式计算出面取向系数Ns。面取向系数(Ns)=(Nx+Ny)/2-Nz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和制造出的层压钢板的内容如表1所示。表1记载的树脂种类如下-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I(1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间苯二甲酸共聚物(间苯二甲酸共聚比率12mol%)PET-I(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间苯二甲酸共聚物(间苯二甲酸共聚比率5mo1。/。)PET-PBT(6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比率60mo1。/。)PET-DE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甘醇共聚物PET-CHDM: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环己二醇共聚物PET-PE:主相为PET,副相为聚乙烯(Tg:-125。C)且含量为15vol%PET-PP:主相为PET,副相为聚丙烯(Tg:-20°0且含量为13vol%PET-IO:主相为PET,副相为离聚物(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Zn中和物,Tg:-30°(:以下)且含量为14vol%层压法如下薄膜热压接法l-对由2轴延伸法制成的薄膜,在将钢板加热至(树脂的熔点+10°C)的状态下,用夹持辊进行热压接,接着在7秒以内通过水冷方式进行冷却。薄膜热压接法2:对无延伸薄膜,在将钢板加热至(树脂的熔点+10'C)的状态下,用夹持辊进行热压接,接着在7秒以内通过水冷方式进行冷却。直接挤出法用挤出机将树脂颗粒混炼、熔融,用T模供给到移动中的钢板上而进行覆盖,接着用8(TC的冷却辊对覆盖有树脂的钢板进行辊隙冷却,进而通过水冷方式进行冷却。比较例的涂装钢板,涂敷环氧类热固树脂,以22(TC加热10分钟而形成厚度为8um的涂膜。(罐体成形)利用制作出的样品钢板,依据图1所示的制造工序,按以下顺序制作罐体(最终成形体)。中间成形体(工序C)及最终成形体(工序D)的形状如表2所示。工序A的深冲加工以5阶段进行,工序D的縮径加工以7阶段进行。热处理在工序A至工序D的中途阶段进行,利用红外线式加热炉对罐体进行加热,热处理结束后进行水冷。热处理的时刻(实施热处理时的罐体的加工度)和热处理条件如表3所示。在表2中,最终成形体(工序D)的h、r、d、ha、hc、R分别为最终成形体的直到开口端部为止的高度、罐体(2)的半径、颈部3的半径、罐体(2)的高度、颈部3的高度、重量变得与最终成形体相同时的成形前的圆形板坯料的半径(参照图1)。如下所述求出圆形板坯料的半径R。测定成形前坯料板的重量和切边工序后最终成形体的重量,根据该测定结果,求出重量变得与最终成形体相同时的成形前坯料板的半径,将该半径作为重量变得与最终成形体相同时的成形前的圆形板坯料的半径R。1)切料(坯料板的直径66mm4)和82mm4>)2)深冲加工和减薄拉深加工(工序A)通过5段的深冲加工,制作罐体的半径r、高度h在r/R:0.230.47、h/(R-r):1.503.05的范围的罐体(中间成形体)。并且,为了制作所希望的罐体而同时适当地采用减薄拉深加工。3)罐底部的穹顶加工(工序B)在罐底部进行深度为6mm的半球状的拉伸加工。4)切边加工(工序C)将罐上端部切边2mm左右。5)圆筒上部的縮径加工(工序D)在圆筒上部实施縮径加工,具体来说,以将开口端部压在内表面锥形的模具上而进行縮径的模具颈(,Y冬7夕)方式实施,制作出表2所示的最终罐体形状的罐体。如下所述地评价以上述顺序制作的罐体的薄膜层的附着性、可加工性、外观。评价结果一并记载在表3中。(附着性试验)将罐体沿罐高方向剪切成大致长方形,以使圆周方向的宽度成为15mm,在该罐高方向将距底面10mm的位置,在圆周方向上沿直线仅剪切钢板。结果,制成由以剪切位置为界到罐高方向底面侧10mm部分和剩余部分构成的试验片。在10mm的部分连接(焊接)宽度为15mm、长度为60mm的钢板,拿住60mm钢板部分,使剩余部分的薄膜从断裂位置剥离10mm左右。围绕薄膜剥离的部分和60mm钢板部分而在180°方向实施剥离试验。将观测到的剥离强度的最小值作为附着性的指标。剥离强度不足4N/15mm:X4N/15mm以上〇(薄膜可加工性评价)以距罐上端10mm的位置为中心,粘贴开出15mm4)的小窗的封条,使测定面积成为15mm4)。接着,将小窗部分浸渍到电解液(KC1:5%溶液、温度为常温)中,在钢板和电解液之间施加6.2V的电压。根据此时测定出的电流值如下所述地进行评价。(电流值)O.lmA以下◎超过0.1mA、1.0mA以下〇超过1.0mA:X(外观评价)目测评价制作出的罐的颈部的外观。确认表面粗糙的情况X确认表面不粗糙的情况〇(评价结果)罐体C1C12及C14C3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薄膜附着性、可加工性和外观都良好。罐体C13虽然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冷却时间脱离第三发明范围的例子。薄膜可加工性、附着性和外观都合格,但可加工性的评价为〇。罐体C31,在树脂层上涂敷了本发明范围外的热固性的涂料。可加工性、附着性和外观全部为X。罐体C32,热处理温度脱离本发明范围上限。外观为X。罐体C33C35,热处理的时刻脱离本范围的规定。可加工性的评价为〇,附着性的评价为X。罐体C36,面取向系数脱离本发明范围。薄膜可加工性为X。罐体C37,热处理温度脱离本发明范围下限。薄膜附着性为X。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将层压钢板作为原材,制造没有树脂层的剥离和断裂且高加工度的2片罐用罐体。本发明的2片罐用罐体,可以优选作为如气溶胶罐等高加工度的2片罐的罐体而使用。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column></row><table>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2</column></row><table>*)坯料直径R是从最终成形体的重量换算的坯料直径。**)罐体的板厚最小部分的板厚/坯料板的板厚。均为钢板厚度表3(*热处理结束后直到冷却至Tg以下的温度为止的时间)<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3</column></row><table>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制造出具有髙加工度且没有树脂层的剥离和断裂的层压钢板制的2片罐用罐体。层压钢板,由于在价格低廉且虽然较薄但强度高的镀锡铁皮、无锡钢板等钢板上覆盖了树脂薄膜,因而能够兼具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等并且价格低廉地提供如气溶胶罐等高加工度的2片罐的罐体等。因此,产业意义非常高。权利要求1.一种对半径R0的圆形层压钢板进行多段成形而制造2片罐用罐体的方法,包括如下工序使用覆盖有面取向系数在0.06以下的聚酯树脂的层压钢板,至少得到一次如下成形体的工序设重量变得与最终成形体相同的该层压钢板的半径为R时,高度h、最大半径r和最小半径d满足d≤r、0.2≤d/R≤0.5且1.5≤h/(R-r)≤2.5;对该成形体,以150℃以上、该聚酯树脂的熔点以下的温度至少进行一次热处理的工序;和将该进行了热处理的成形体,进一步加工成满足d≤r、0.1≤d/R≤0.25且1.5≤h/(R-r)≤4的成形体的工序。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2片罐用罐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处理工序的温度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范围内且在(所述聚酯树脂的熔点-30'C)以上,所述进行了热处理的成形体的加工条件为d《r、0.1《d/R《0.25且2.0《h/(R陽r)《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片罐用罐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进行了热处理的成形体,在所述热处理结束后IO秒以内,冷却至所述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点以下的温度。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2片罐用罐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面取向系数在0.06以下的聚酯树脂为以选自乙二醇和丁二醇的至少一种二醇和对苯二酸作为聚合主成分的树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2片罐用罐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面取向系数在0.06以下的聚酯树脂为以选自由二甘醇、环己二醇和间苯二甲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副成分的共聚物。6.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2片罐用罐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面取向系数在0.06以下的聚酯树脂,还含有作为副相的玻璃化转变点在5t:以下的不相容性的树脂。7.—种2片罐用罐体,其通过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制造。8.—种2片罐的制造方法,对层压钢板的圆形板进行多段成形,最终制造高度h、最大半径r、最小半径d(包含r和d相同的情况)的最终成形体,其特征在于,使用覆盖有面取向系数在0.06以下的聚酯树脂的层压钢板,相对于重量变得与最终成形体相同的成形前的圆形板的半径R,在最终成形体的高度h、最大半径r和最小半径d满足0.1《d/R《0.25且1.5《h/(R-r)《4的关系的范围内成形,并且在中间阶段的成形体的高度h、最大半径r、最小半径d(包含r和d相同的情况)相对于上述半径R满足0.2《d/R《0.5且1.5《h/(R-r)《2.5的关系的一次以上的中间成形阶段中,对成形体进行一次以上的使其温度成为15(TC以上、聚酯树脂的熔点以下的加热的热处理。全文摘要对半径R<sub>0</sub>的圆形层压钢板进行多段成形而制造2片罐的罐体的方法,包括如下工序使用覆盖有面取向系数在0.06以下的聚酯树脂的层压钢板,至少得到一次如下成形体的工序设重量变得与最终成形体相同的该层压钢板的半径为R时,高度h、最大半径r和最小半径d满足d≤r、0.2≤d/R≤0.5且1.5≤h/(R-r)≤2.5;对该成形体,以150℃以上、该聚酯树脂的熔点以下的温度至少进行一次加热的工序;和将该进行了热处理的成形体,进一步加工成满足d≤r、0.1≤d/R≤0.25且1.5≤h/(R-r)≤4的成形体的工序。通过该方法,可以容易且价格低廉地得到不发生树脂层的剥离和断裂的层压钢板制的2片罐用罐体。文档编号B21D51/26GK101232959SQ20068002772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申请日期2006年8月10日优先权日2005年8月12日发明者久保启,安江良彦,小岛克己,岩佐浩树,西原友佳申请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