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成型方法

文档序号:301020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零件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冲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零件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冲压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车辆中的许多覆盖件和内部板件都 是利用模具冲压而成的。然而车辆中有些零件,由于形状所限,在加工成型
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图l中所示的零件,该零件的A处包括 主平面1和与主平面1相连且互成夹角的立面2。
这种零件当在成型过程中对其进行切边时,如图2所示,由于各个面的 切边方向都是垂直于各面的,如图中箭头所示,因此如果选择在一步工序中 对这两个面同时进行切边,即从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切边,那么在这两个面的 交界处,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模具的切边刃口相互干涉的情况。
而如果为避免模具的切边刃口发生相互干涉而选择通过两步切边工序 来分别对这两个面进行切边,那么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将直接导致零件的 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避免模具的切边刃口相互干涉,同时又 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零件的制造成本的零件成型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零件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制件进行冲孔,以形 成过渡孔,其中所述制件包括主平面、与主平面相连且互成夹角的立面、从 主平面延伸的第一工艺补充面、以及从立面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工艺补充面一 体相连的第二工艺补充面,所述过渡孔位于第一工艺补充面和第二工艺补充
面的交界处并位于主平面和立面的交界处的边缘;b)对制件进行切边,以 沿垂直于主平面的第一方向将所述第一工艺补充面切去,并沿垂直于立面的 第二方向将所述第二工艺补充面切去。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零件成型方法成型具有互成夹角的主平面和立面的 零件,不仅可以避免在对两个面同时进行切边时模具的切边刃口发生相互干 涉,而且由于不必将切边工序分成两步来完成,因此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且明显降低了零件的制造成本。


图1为本发明针对的具有两个互成夹角的面的零件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所示零件的A处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示意性地表示出了现有
技术在对两个互成夹角的面同时进行切边时模具的切边刃口发生相互干涉
的情况;
图3为表示在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成型方法成型图1所示零件时,成型零 件的中间状态的示意图4为图3中B处的剖面示意图,其中表示出了对于过渡孔的尺寸的设
计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零件成型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零件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制件进行冲孔,以形 成过渡孔5。其中,所述制件如图3所示,包括主平面l、立面2、第一工艺 补充面3以及第二工艺补充面4。所述立面2与主平面1相连且互成夹角, 二者均为所要形成的最终零件的组成部分。所述第一工艺补充面3为从主平 面l延伸出的工艺补充部分,不是所要形成的最终零件的一部分,需要在后
续的切边工序中将其切除。所述第二工艺补充面4为从立面2延伸出并与所 述第一工艺补充面3 —体相连的工艺补充部分,也不是所要形成的最终零件 的一部分,同样需要在后续的切边工序中将其切除。通过该冲孔步骤形成的 所述过渡孔5位于第一工艺补充面3和第二工艺补充面4的交界处并位于主 平面1和立面2的交界处的边缘,也就是说,所述过渡孔5的靠近主平面1 和立面1一侧的边缘即为主平面1和立面2的交界处的边缘,当冲出过渡孔 5之后,相当于主平面1和立面2的交界处已经完成切边。
之后,进行步骤b):对冲孔后的制件进行切边,以沿垂直于主平面1 的第一方向将所述第一工艺补充面3切去,并沿垂直于立面2的第二方向将 所述第二工艺补充面4切去,从而得到最终需要的工序零件。由于通过形成 过渡孔5,所述主平面1和立面2的交界处已经完成了切边,切去了不需要 的工艺补充部分,因此在步骤b)进行切边时,过渡孔5所在处就无需再进 行切边,所以沿第一方向冲切第一工艺补充面3的切边刃口和沿第二方向冲 切第二工艺补充面4的切边刃口就可以隔开过渡孔5进行冲裁,这样就可以 避免沿两个方向冲切的模具的两个切边刃口发生相互干涉。同时,由于不必 将切边工序分成两步来完成,可以仅在一步工序中同时沿两个方向进行冲 切,因此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由于不必增加一步切边工序,所以也明 显降低了零件的制造成本。
通常,所述过渡孔5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各种形状,如长方形、长圆形、 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等等,优选为长方形或长圆形。这样过渡孔5的靠近 主平面1和立面1一侧的长边即为主平面1和立面2的交界处的切边边缘。
并且,优选情况下,可以利用公式Ui广(b2+c2—2bccwA) 1/2来设计 所述过渡孔5的最小长度Lmin,如图4所示,其中b表示沿所述第一方向切 去所述第一工艺补充面3的切入深度,c表示沿所述第二方向切去所述第二 工艺补充面4的切入深度,A表示两个冲切方向,即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
向之间的夹角,也即主平面1和立面2之间所夹的锐角。
由于在步骤a)中进行冲孔的制件即可以直接商购得到,也可以由毛坯 板料通过拉延造型工艺而制得,因此优选情况下,所述零件成型方法还包括 步骤c):在对制件进行冲孔之前,先将板料拉延造型成包括所述主平面l、 立面2、第一工艺补充面3以及第二工艺补充面4的制件。也就是说,在此 情况下,所述零件成型方法顺序包括三个步骤拉延造型、冲孔、以及切边, 从而将毛坯板料成型为所需形状的零件。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种避免两个刃口相互干涉的方法同样也可以适用 于在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翻边加工的情况。此时,与形成过渡孔相类似的,只 需在进行正式翻边之前,增加一步形成过渡翻边区域的步骤,即可避免正式 翻边时沿两方向冲压的两个翻边刃口发生相互干涉。
权利要求
1. 一种零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制件进行冲孔,以形成过渡孔(5),其中所述制件包括主平面(1)、与主平面(1)相连且互成夹角的立面(2)、从主平面(1)延伸的第一工艺补充面(3)、以及从立面(2)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工艺补充面(3)一体相连的第二工艺补充面(4),所述过渡孔(5)位于第一工艺补充面(3)和第二工艺补充面(4)的交界处并位于主平面(1)和立面(2)的交界处的边缘;b)对制件进行切边,以沿垂直于主平面(1)的第一方向将所述第一工艺补充面(3)切去,并沿垂直于立面(2)的第二方向将所述第二工艺补充面(4)切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成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c): 在对制件进行冲孔之前,先将板料拉延造型成包括所述主平面(1)、立面(2)、 第一工艺补充面(3)以及第二工艺补充面(4)的制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零件成型方法,其中,所述过渡孔(5)为 长方形或长圆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件成型方法,其中,所述过渡孔的最小长度Lmin =(^+J—2bccoyA) 1/2,其中b表示沿所述第一方向切去所述第一工艺补充面(3) 的切入深度,c表示沿所述第二方向切去所述第二工艺补充面(4)的切入 深度,A表示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
全文摘要
一种零件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制件进行冲孔,以形成过渡孔,其中所述制件包括主平面、与主平面相连且互成夹角的立面、从主平面延伸的第一工艺补充面、以及从立面延伸并与第一工艺补充面一体相连的第二工艺补充面,过渡孔位于第一工艺补充面和第二工艺补充面的交界处并位于主平面和立面的交界处的边缘;b)对制件进行切边,以将第一工艺补充面和第二工艺补充面切去。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零件成型方法成型具有互成夹角的主平面和立面的零件,不仅可以避免在对两个面同时进行切边时模具的切边刃口发生相互干涉,而且由于不必将切边工序分成两步来完成,因此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明显降低了零件的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21D28/24GK101376147SQ200710147648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1日
发明者河 黄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