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胀力铰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306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胀力铰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削工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铰刀的刀片的外径 可调的胀力铰刀。
背景技术
工业上使用的铰刀,要求铰出的工件孔的精密度很高,误差极小,
目前使用的铰刀(参见图l), 一般包括有刀柄l、刀身2、刀头3组成 的一体式结构的杆状的铰刀基体,在刀头3的外表面周向均布有刀片 4,在相邻的两个刀片4之间设置有排销槽5,安装刀片4的刀头3部 分的铰刀基体为实心结构,其不足之处有 一是铰刀在铰了一定数量 的孔后,刀片4的外表面(即刀锋)会逐渐磨损,不能保证被加工工 件的孔的公差,磨损后的铰刀继续加工工件会造成加工的所有的产品 不合格,形成次品或废品;二是现有铰刀的寿命短,铰刀磨损至不符 合要求后就要将铰刀报废,这样,每年要消耗大量的硬质合金铰刀, 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和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即便是不报废,也要将铰 刀加热后将钨钢制作的刀片往外移,待冷却后再将刀片磨至需要的精 度要求,这样即费时间,加工费用又大;三是刀片4在铰刀基体上的 径向尺寸不能调节,使加工工件的孔径的精度逐步下降;四是现有铰 刀切削加工后使刀片的刃口磨损变宽,使铰刀承受的负荷大,易出现 嘣刀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铰刀之刀片的外径可 调、加工时对铰刀产生的负荷小、加工精度高的胀力铰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胀力铰刀,包括有刀柄、刀身、刀头为一体式结构的杆状的 铰刀基体,在刀头的外表面周向均布有刀片,在相邻的两个刀片之间 设置有排销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铰刀基体上的刀身和刀头的中 心沿轴向设置有孔,所述的孔在刀头附近自内向外直至刀头的外端的 直径逐步加大形成锥形孔,在锥形孔内设置有与锥形孔配合的可调整 铰刀外径的锥形销。
上述的锥形销在锥面与两端面的结合处分别设置有圆滑的倒角或 直角倒角。
上述的锥形孔和锥形销的锥度为1: 10 200。 上述的锥形孔和锥形销的锥度为1: 40 60。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 本实用新型的刀片在铰刀上的径向位置可调,当刀片因磨损而 超过规定值后,可调整刀片在铰刀上的径向位置,使其符合铰孔尺寸, 进而延长了铰刀的使用寿命, 一般相比现有铰刀的使用寿命高7倍以 上;
2、 用本实用新型加工的铰孔的精度高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刀片在 铰刀上的径向位置可调,只要铰刀略有磨损,即可将锥形销向锥形孔 内推进,使铰刀基体的刀头部分受力向外膨胀,使刀片的刃口相对外 移,使加工的工件孔径达到高精度的要求;
3、 减少或避免了嘣刀现象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铰刀之刀片刃口在 实际加工零件磨损后变宽,经过调节并将刀刃的刃口重新磨窄(可手 工在砂轮上磨),使刃口始终处于最佳的切削状态,使切削时的负荷小, 减少或避免了嘣刀现象;
4、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刀片磨损后可调,对制作较刀的原始精度要 求不高,根据用户的需求,用锥形销调整使其达到实际所需要的精度
4即可;
5、本实用新型适宜在机床上做各种规格的铰刀,对不同孔径及精 度要求的工件进行铰孔。

图1是现有技术中铰刀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3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锥形销时的铰刀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锥形销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3—6:
一种胀力铰刀,包括有刀柄101、刀身102、刀头103为一体式结 构的杆状的铰刀基体IO,在刀头103的外表面周向均布有刀片20,在 相邻的两个刀片20之间设置有排销槽103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铰 刀基体10上的刀身102和刀头103的中心沿轴向设置有孔1031,所述 的孔1031在刀头103附近自内向外直至刀头103的外端的直径逐步加 大形成锥形孔1032,在锥形孔1032内设置有与锥形孔1032配合的可 调整铰刀外径的锥形销30。
上述的锥形销30在锥面与两端面的结合处分别设置有圆滑的倒 角301、 302或直角倒角。
上述的锥形孔1032和锥形销30的锥度为1: 10 200,即上、 下两底圆的直径差D2—D1与锥销长度H之比值(D2—Dl) : H=l: 10 200;上述的锥形孔1032的长度为L;.
上述的锥形孔1032和锥形销20的锥度为1: 40 6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机床上,即可按常规的 铰孔工艺对工件进行铰孔,加工一批工件后,可分别对工件铰孔的孔 径及铰刀之刀片刃口的外径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所铰的孔径小于规定
值时,用可敲打工具在锥形销30的外端面居中向内敲打锥形销30,使 锥形销30向锥形孔1032内推进,以便将刀片所在的铰刀基体10之刀 头103的外径撑大,即可使刀片刃口的外径撑大,直至刀片刃口的外 径符合对工件铰孔的要求,再加工一批工件后一-再检测一-再敲打锥 形销30,使刀片刃口的外径撑大,依次类推,可使铰刀多次被调整铰 孔精度后使用,大大延长了铰刀的使用寿命,为企业减少铰刀的购买 成本及购买铰刀、更换铰刀所占用的时间,而且可根据用户对某工件 的高精度要求,随时调整铰刀的精度,调整便捷迅速,使用方便。
铰刀的用量在机械零件加工中具有庞大的消耗量,特别是近年来, 工业行业的蓬勃发展,对铰刀的需求量大幅上升,精度可调、寿命长、 效益高的胀力铰刀的实用新型成功,给机械加工行业将带来新的希望 和生机,可节约大量的金属资源,满足生产需求,为社会创造更大的 经济和社会效益。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依此限制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 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胀力铰刀,包括有刀柄、刀身、刀头为一体式结构的杆状的铰刀基体,在刀头的外表面周向均布有刀片,在相邻的两个刀片之间设置有排销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铰刀基体上的刀身和刀头的中心沿轴向设置有孔,所述的孔在刀头附近自内向外直至刀头的外端的直径逐步加大形成锥形孔,在锥形孔内设置有与锥形孔配合的可调整铰刀外径的锥形销。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胀力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 形销在锥面与两端面的结合处分别设置有圆滑的倒角或直角倒角。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胀力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 形孔和锥形销的锥度为l: 10 200。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胀力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 形孔和锥形销的锥度为1: 40 6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削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胀力铰刀,包括有刀柄、刀身、刀头为一体式结构的杆状的铰刀基体,在刀头的外表面周向均布有刀片,在相邻的两个刀片之间设置有排销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铰刀基体上的刀身和刀头的中心沿轴向设置有孔,所述的孔在刀头附近自内向外直至刀头的外端的直径逐步加大形成锥形孔,在锥形孔内设置有与锥形孔配合的可调整刀片外径的锥形销,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一般相比现有铰刀的使用寿命高7倍以上,加工的精度高,减少或避免了崩刀现象,刀片磨损后可调,对制作铰刀的原始精度要求不高,适宜对不同孔径及精度要求的工件进行铰孔。
文档编号B23D77/00GK201324890SQ20082019969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3日
发明者江于林 申请人:江于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