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节螺纹同步攻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3464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节螺纹同步攻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节螺纹同步攻丝装置,属于活节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及塑料管件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及油气输送等领域,而活节属于管件中的主要连接件。如何在保证活节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其生产效率,一直是管件生产企业不断追求的课题。传统的活节加工工艺中,活节的外表面、端面及内孔的加工是在数控车床上完成的,而活节内螺纹的加工是作为单独的工序在攻丝机上完成的。由于各工序是在不同设备上完成的,工件需要重复装夹、定位,这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劳动强度,加工能耗高,增加了制造成本;此外由于活节毛坯在不同设备上的装夹部位不同,必然造成加工基准的偏移,从而很难保证活节前端内孔和后端螺纹的同轴度,影响了活节的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对活节前端内圆、端面加工的同时对活节内螺纹进行同步加工的攻丝装置,活节一次装夹定位,同步加工,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精度。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活节螺纹同步攻丝装置,其包括穿设在数控车床空心主轴内其前端装配有丝锥的攻丝杆和带动攻丝杆旋转的传动机构,所述攻丝杆伸出主轴外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带动攻丝杆旋转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和设在传动杆上的两个分别带有高速齿轮和低速齿轮的电磁离合器,所述高速齿轮和低速齿轮可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杆的传动端与车床主轴箱的次级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数控车床主轴箱的次级传动作为动力,通过齿轮及电磁离合器实现丝锥的高、低速切换。其利用差速原理,通过为丝锥提供高于工件的相对转速或低于工件的相对转速来达到攻丝和退丝的目的。当丝锥的转速高于工件转速时,实现丝锥相对于工件的前向攻丝运动,其攻丝转速即为两者的转速之差;当丝锥的转速低于工件转速时,实现丝锥相对于工件的后向退丝运动,其退丝转速亦为两者的转速之差。由于正向攻丝和反向退丝时丝锥和工件都是做同向旋转运动,避免了频繁的正反转切换,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ο为了便于丝锥顺利攻丝及退丝,本实用新型在攻丝杆的尾端设有可推动攻丝杆前后移动的助推机构。攻丝或退丝时,通过助推机构给丝锥一个向前或向后的外力,可保证丝锥顺利攻丝或退丝。所述助推机构包括设置在攻丝杆上的发信块和可推动发信块的拨杆,所述拨杆与液压油缸连接。拨杆在液压油缸的带动下,拨动发信块并推动攻丝杆移动。为了便于控制攻丝深度,本实用新型对应攻丝杆上的发信块设有用于控制攻丝深度的发信开关。[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可靠,其通过在数控车床的空心主轴内设置前端装配有丝锥的攻丝杆,并通过丝锥与工件间的差速,实现了对活节内螺纹的加工,实现了在数控车床上将活节一次装夹、定位后,对活节前端内圆、端面和后端螺纹同时进行加工。由于各加工工序可同时进行,工件不需要重复装夹、定位,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了活节前端内孔和后端螺纹的同轴度,提高了加工精度,节省了设备投入,降低了能耗,可大大降低制造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信块,2、发信开关1,3、发信开关11,4、齿轮套,5、轴承室,6、第一齿轮, 7、第二齿轮,8、液压油缸,9、箱体,10、拉管,11、攻丝杆,12、卡盘接盘,13、卡盘,14、工件, 15、液压油缸,16、拨杆,17、传动齿轮I,18、电磁离合器,19、低速齿轮,20、高速齿轮,21、传动杆,22、油缸接盘,23、传动齿轮II,24、主轴,25、主轴箱、26、丝锥,27、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所示,包括数控车床,穿设在数控车床的空心主轴M内的攻丝杆11和可带动攻丝杆11旋转的传动机构。所述数控车床为普通数控车床,为现有技术,其采用液压卡盘夹持工件。卡盘13具有中空的内孔,其通过卡盘接盘12与主轴M连接,设在主轴M — 端的液压油缸8通过与卡盘13连接的拉管10控制卡盘13的卡爪27夹持工件14。数控车床的主轴M上设有传动齿轮I 17,主轴箱25内设有与传动齿轮I 17相啮合的次级传动齿轮1123。所述攻丝杆11为一长杆,其前端装配有丝锥沈,该端可伸入卡盘13的内孔,攻丝杆11的另一端伸出主轴M外并通过轴承支承在箱体9的轴承孔内,攻丝杆11的尾端伸出箱体9外,在位于箱体9内的攻丝杆上套有齿轮套4,齿轮套4上套设有齿数不同的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所述带动攻丝杆11旋转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21和设在传动杆21 上的两个分别带有高速齿轮19和低速齿轮20的电磁离合器18。所述高速齿轮19和低速齿轮20可分别与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啮合。传动杆21的传动端与传动齿轮II 23的传动轴连接。在攻丝杆11的尾端设有发信块1,对应于发信块1设有两个发信开关发信开关I 2和发信开关II 3。对应于发信块1还设有可推动发信块1的拨杆16,拨杆16与液压油缸15连接。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攻丝杆与车床主轴的转速差来实现前向攻丝与后向退丝的。其工作过程是车床主轴M带动工件14旋转(此时,可在前端对工件前端内圆、端面灯等进行车削加工),主轴M通过传动齿轮I 17和传动齿轮1123将动力传递给传动杆21。传动杆21通过电磁离合器18和相应的齿轮传动攻丝杆11带动丝锥旋转。其中,电磁离合器18 有三种吸合状态传动杆21与低速齿轮19吸合、传动杆21与高速齿轮20吸合、传动杆21 与低速齿轮19和高速齿轮20都脱开。当电磁离合器处于脱开状态时,低速齿轮19和高速齿轮20都不旋转,攻丝杆11处于游离状态;当电磁离合器处于高速吸合状态时,旋转动力通过高速齿轮20传递给第二齿轮7,再通过齿轮套4传递给攻丝杆11,此时由于攻丝杆11的旋转速度高于主轴M的旋转速度,在拨杆16的正向助力下,攻丝杆11实现对工件14的正向攻丝;当电磁离合器处于低速吸合状态时,旋转动力通过低速齿轮19传递给第一齿轮 6,再通过齿轮套4传递给攻丝杆11,此时由于攻丝杆11的旋转速度低于主轴M的旋转速度,在拨杆16的反向助力下,攻丝杆11实现从工件14的反向退丝。两个发信开关分别用于检测攻丝杆11的前后位置,控制系统根据发信开关发出的信号控制电磁离合器的高低速吸合以及拨杆16的正向或反向助力,以便实现正向攻丝和反向退丝。其中,位于前端的发信开关II 3用于控制攻丝的深度,位于后端的发信开关I 2用于控制退丝的终点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部分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一次装夹、定位后,可对活节前端内圆、端面和后端螺纹同时进行加工,大幅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了加工精度。
权利要求1.一种活节螺纹同步攻丝装置,其特征是其包括穿设在数控车床空心主轴04)内其前端装配有丝锥的攻丝杆(11)和带动攻丝杆(11)旋转的传动机构,所述攻丝杆(11)伸出主轴04)外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所述带动攻丝杆(11)旋转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和设在传动杆上的两个分别带有高速齿轮(19)和低速齿轮 (20)的电磁离合器(18),所述高速齿轮(19)和低速齿轮OO)可分别与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啮合,传动杆的传动端与车床主轴箱的次级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节螺纹同步攻丝装置,其特征是在攻丝杆(11)的尾端设有可推动攻丝杆(11)前后移动的助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节螺纹同步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助推机构包括设置在攻丝杆(11)上的发信块(1)和可推动发信块(1)的拨杆(16),所述拨杆(16)与液压油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节螺纹同步攻丝装置,其特征是对应攻丝杆(11)上的发信块(1)设有用于控制攻丝深度的发信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节螺纹同步攻丝装置,属于活节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穿设在数控车床空心主轴(24)内其前端装配有丝锥的攻丝杆(11)和带动攻丝杆(11)旋转的传动机构,所述攻丝杆(11)伸出主轴(24)外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所述带动攻丝杆(11)旋转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21)和设在传动杆(21)上的两个分别带有高速齿轮(19)和低速齿轮(20)的电磁离合器(18),所述高速齿轮(19)和低速齿轮(20)可分别与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啮合,传动杆(21)的传动端与车床主轴箱的次级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在数控车床上对活节前端内圆、端面和后端螺纹同时进行加工,可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
文档编号B23B11/00GK201950305SQ20112004130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8日
发明者周长涛, 孙效卫, 左毅 申请人:周长涛, 孙效卫, 左毅, 济南圣多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