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件拉伸切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838阅读:1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形件拉伸切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钣金拉伸件模具类,具体涉及一种圆形件拉伸切边模具。
背景技术
钣金拉伸件凸缘切边,是拉伸的钣金件常见的一种加工工艺,现有技术领域采用的设备是将拉伸完带凸缘的工件后,用旋转的专用切口机进行切边,但存在以下缺陷切口边不整齐、拉伸表面不光滑,品质难保证;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切口切片寿命较短, 易损坏,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件拉伸切边模具,解决切口边不整齐、拉伸表面不光滑;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切口切片寿命较短,易损坏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形件拉伸切边模具,它包括上模部分、拉伸切边部分、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上垫板、上垫块、上夹板、上脱板、脱背板,各部件之间采用固定连接;下模部分包括下垫板、下模座,下垫板与下模座固定连接,下模部分固定设置在机器的工作平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切边部分包括外侧切公、内侧切公、拉伸公、侧切模板,外侧切公固定设置在上垫板上,内侧切公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拉伸公、侧切模板,侧切模板固定在下垫板上。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它还包括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下脱板和上顶杆,下脱板设置在拉伸公两侧,下脱板上设有凹槽,上顶杆设置在该凹槽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形件拉伸切边模具,其有益效果在于,使模具结构得到完善, 可将生产效率提高2倍;减少了一套模具,降低开模费用,减少成本,取得经济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1.外侧切公;2.上垫板;3.上垫块;4.上夹板;5.脱背板;6.上脱板;7.下脱板;8.拉伸公;9.内侧切公;10.下垫板;11.上顶杆;12.下模座;13.侧切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形件拉伸切边模具,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圆形件拉伸切边模具,它包括上模部分、拉伸切边部分、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上垫板2、上垫块3、上夹板4、上脱板6、脱背板5,各部件之间采用固定连接;下模部分包括下垫板10、下模座12,下垫板10与下模座12固定连接,下模部分固定设置在机器的工作平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切边部分包括外侧切公1、内侧切公9、拉伸公8、侧切模板13,外侧切公1固定设置在上垫板2上,内侧切公9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拉伸公8、侧切模板13,侧切模板13固定在下垫板10上。它还包括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下脱板7和上顶杆11,下脱板7设置在拉伸公8两侧,下脱板7上设有凹槽,上顶杆 11设置在该凹槽中。 将准备好的工序件依管位于下脱板7上放好,上模下行,外侧切公1在内导柱的导向下接触下脱板7,压紧工序件,下脱板7随着下行,拉伸公8开始工作把工序件拉至内侧切公9内,开始拉伸工作,上模继续下行,拉伸公8拉着工序件推动上脱板6和脱背板5 —起上行,弹簧压缩,继续进行拉伸工作;上模继续下行,外侧切公1开始接触侧切模板13,通过侧切模板13与外侧切公1的间隙,上模继续下行直至侧切工作结束,拉伸工作也随着结束; 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上模开始在上顶杆11推着下脱板7上行的作用下上行,使上模与下模逐步分离,拉伸侧切好的工件在下脱板7与上脱板6的作用下脱于下脱板7上,完成整个工序。
权利要求1.一种圆形件拉伸切边模具,它包括上模部分、拉伸切边部分、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上垫板、上垫块、上夹板、上脱板、脱背板,各部件之间采用固定连接;下模部分包括下垫板、下模座,下垫板与下模座固定连接,下模部分固定设置在机器的工作平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切边部分包括外侧切公、内侧切公、拉伸公、侧切模板,外侧切公固定设置在上垫板上,内侧切公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拉伸公、侧切模板,侧切模板固定在下垫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件拉伸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下脱板和上顶杆,下脱板设置在拉伸公两侧,下脱板上设有凹槽,上顶杆设置在该凹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形件拉伸切边模具,它包括上模部分、拉伸切边部分、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上垫板、上垫块、上夹板、上脱板、脱背板,各部件之间采用固定连接;下模部分包括下垫板、下模座,下垫板与下模座固定连接,下模部分固定设置在机器的工作平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切边部分包括外侧切公、内侧切公、拉伸公、侧切模板,外侧切公固定设置在上垫板上,内侧切公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拉伸公、侧切模板,侧切模板固定在下垫板上。它还包括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下脱板和上顶杆,下脱板设置在拉伸公两侧,下脱板上设有凹槽,上顶杆设置在该凹槽中。使生产效率提高2倍,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021287SQ20112009530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
发明者冷飞, 李秋, 王宝和, 王承勤 申请人:青岛胜汇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