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拨叉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153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拨叉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拨叉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拨叉是一种零件的名字,这种零件可以用来拨动其他零件,一般来说是一种叉形杠杆。一般用于变速机构的调速。拨叉的生产制造过程一般分为下料、加热、锻造成型、切边、精加工等步骤,下料后在中频电炉加热后,将加热后的工件放入模具中进行锻造,锻造是在锻压设备及工(模)具的作用下,使坯料或铸锭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几何尺寸、形状和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原先的成型模具由于定位精度较差,锻压后的锻压件较难从模具上拿掉,导致加工过程效率低下,人工作业强度大。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拨叉成型模具,结构简单,经济适用,加工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拨叉成型模具,包括下模、上模,其特征在于下模中心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中心开有沉槽,沉槽底部设有凸起,凸起的截面为工字形,所述的固定块外侧设有数个导向柱,所述的上模下端面固定有冲头,冲头下端面开有与所述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上模上与所述的导向柱对应位置上设有导向孔。所述的拨叉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槽为四棱锥形,从底部到口部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下模的中间开有从槽底到口部逐渐增大的锥形的沉槽, 沉槽底部尚有工字形的凸起与上模冲头上的凹槽相配合,同时定位精度好,使得锻造后方便卸料,加工效率高,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拨叉成型模具,包括下模1、上模2,下模2中心设有固定块3,固定块3中心开有沉槽4,沉槽4为四棱锥形,从底部到口部逐渐增大,沉槽4底部设有凸起5,凸起5的截面为工字形,固定块3外侧设有数个导向柱6,上模2下端面固定有冲头7,冲头7下端面开有与凸起5相配合的凹槽8,上模2上与导向柱6对应位置上设有导向孔9,便于精准的定位冲头7上的凹槽8下降过程中与凸起5的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拨叉成型模具,包括下模、上模,其特征在于下模中心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中心开有沉槽,沉槽底部设有凸起,凸起的截面为工字形,所述的固定块外侧设有数个导向柱,所述的上模下端面固定有冲头,冲头下端面开有与所述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上模上与所述的导向柱对应位置上设有导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叉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槽为四棱锥形,从底部到口部逐渐增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拨叉成型模具,包括下模、上模,下模中心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中心开有沉槽,沉槽从底部到口部逐渐增大,沉槽底部设有凸起,凸起的截面为工字形,固定块外侧设有数个导向柱,上模下端面固定有冲头,冲头下端面开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上模上与导向柱对应位置上设有导向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下模的中间开有从槽底到口部逐渐增大的沉槽,沉槽底部尚有工字形的凸起与上模冲头上的凹槽相配合,同时定位精度好,使得锻造后方便卸料,加工效率高,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21J13/02GK202151672SQ20112021120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2日
发明者陈瑞道 申请人:安徽安驰锻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