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钢副框的钢管对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463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制作钢副框的钢管对焊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对焊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钢副框的钢管对焊机。
背景技术
在钢副框的生产制作工程中,由于每个施工现场情况不同,所设定的钢副框尺寸也不尽相同,如果只采用一根完整的钢管来制作钢副框,必然会产生大量的边角料,产生巨大的浪费,同时,如果制作尺寸较大的钢副框也需要较长的钢管,给生产和运输钢管都带来很多不易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管对焊机,尤其适合用于制作钢副框的钢管对焊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作钢副框的钢管对焊机,包括支架、对焊头、焊后机构。所述的对焊机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的压紧结构固定在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支座、伸缩柄及压紧块,所述的支座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伸缩杆固定在支座上且可以自动伸缩,所述的压紧块固定在伸缩杆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对焊机包括两个压紧结构且以支架为左右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的压紧块为橡胶材质。进一步的,所述的对焊机构包括对焊机底座、对焊机及旋转手臂,所述的对焊机底座与支架滚动连接,旋转手臂固定在对焊机底座上,对焊机与旋转手臂的顶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得整个加工成本低、避免浪费、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底架2、对焊机底座 3、支架4、伸缩杆驱动电机5、伸缩杆6、压紧块7、旋转手臂8、对焊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底架,对焊机底座和对焊机以及压紧机构。对焊机底座可与底架构成滚动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可以随时根据对焊点的位置来调整对焊机。可以采用链条等其它传动方式来使对焊机底座相对于底架移动。对焊机被固定在对焊机底座上,在底座上另外设置了一个可以底座为中心旋转的手臂,可以进一步的准确将对焊机置于设置好的对焊点位置。由图I可以看出,在底架上还固定有一个支座,所述的支座用来连接压紧机构的其它部件和支架。伸缩杆与支座连接在一起,而压紧块则固定在伸缩杆的顶部。伸缩柄可以根据压紧块与钢管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在本实例中,共有两组共四个压紧结构,其中每组压紧结构为沿焊接作业线左右对称。而能够更好的固定所焊接的两根钢管,所以在本实用新型中设计了两组压紧块。压紧块可以采用橡胶等摩擦系数较大且不易对钢管挤压产生形变的材质。伸缩杆的长度可以通过蜗轮蜗杆等方式调节,在本实例中,通过电机带动蜗轮蜗杆结构来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表述,当需要进行钢管对焊时,钢管通过输送带传送至对焊机作业区域,输送带停止传送,这时通过电机传动仅带动一组压紧结构中的一个压紧结构的伸缩杆伸长直到压紧块与钢管接触,并有一定的压力施加在钢管上。所述的压力范围应能 使钢管与压紧块紧密接触且不会使钢管产生任何形变。当一组压紧结构中的一个完成上述动作以后,该组中另一个压紧结构也按照上述步骤完成对钢管的压紧。另一组压紧结构也按照此步骤对实施对焊的另一根钢管完成压紧动作。对焊的两根钢管完成固定以后,通过调节对焊机的底座和电焊机的摇臂,使得焊机能够准确的找到焊接点进行焊接。待焊接作业完成后,输送带继续传送,将已焊接好的钢管移出对焊区域,将待焊接的钢管传送至焊接区域。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制作钢副框的钢管对焊机,包括支架、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对焊机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的压紧结构与支架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管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支座、伸缩柄及压紧块,所述的支座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伸缩杆固定在支座上且可以自动伸缩,所述的压紧块固定在伸缩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管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焊机包括两个压紧结构且以支架为左右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块为橡胶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管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焊机构包括对焊机底座、对焊机及旋转手臂,所述的对焊机底座与支架滚动连接,旋转手臂固定在对焊机底座上,对焊机与旋转手臂的顶部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作钢副框的钢管对焊机,包括支架、对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焊机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的压紧结构与支架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得整个加工成本低、避免浪费、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B23K11/00GK202701583SQ20122026846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
发明者康庄, 刘群, 张宝恒 申请人:天津住宅集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华惠安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