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主轴尾端防漏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401阅读:9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控车床主轴尾端防漏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数控数控车床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车床主轴尾端防漏油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经济型数控车床的主轴前后轴承,由于转速不高,都采用稀油润滑,润滑油通过油泵,经由油管到主轴前后轴承处,对运转的主轴前后轴承进行冷却和润滑,由于主轴前后轴承都靠近主轴箱体的外沿,通过法兰盘紧固或预紧,法兰盘与主轴轴承或主轴轴承之间的安装盒之间不可避免有间隙,这时,防止润滑油漏油尤为重要。传统防止方式主要有迷宫式法兰盘、甩油盘等,效果各异,其中迷宫式密封存在结构复杂、加工繁琐等缺点,而甩油盘存在油量过大时甩油效果不佳的现象。 以数控车床CJK6136C主轴后轴承处为例,传统的车床在主轴尾端轴承上设置有回油孔,但在实际应用中,不但不能达到将润滑油回到主轴箱的目的,还由于主轴尾端端面轴承的转动,将箱体内的油雾搅动形成压力通道,通过该回油孔向外散发压力的通道,将油雾和本应该回到主轴箱内的润滑油通过该油孔向外泄漏,造成主轴尾端法兰盘不能封闭润滑油的情形。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数控车床主轴尾端防漏油系统,结合空气动力学原理,通过阻隔箱体内气流的运转方向,达到打断油雾形成压力的通道,最终实现回油孔顺利回油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数控车床主轴尾端防漏油系统,包括设于主轴尾端上含有主轴后轴承进油孔和主轴后轴承回油孔的轴承座,在与该轴承座相邻且处于车床主轴箱内侧的主轴上设有主轴后端面轴承,其中,在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分别与所述主轴后轴承进油孔和/或主轴后轴承回油孔之间设有一挡油环。进一步的,所述挡油环为一半圆环;所述挡油环固连于所述轴承座上。具体地,所述挡油环包括与所述轴承座固连的安装部及与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同中轴线设置的挡油部,该挡油部至少覆盖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上的滚珠钢架部分。在所述轴承座内通过一主轴后法兰将一主轴后轴承定位于所述轴承座内,在该主轴后法兰与主轴之间设置有主轴后甩油盘,该主轴后甩油盘通过主轴端部的紧固螺栓限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主轴后端面轴承和轴承座上的主轴后轴承进油孔和主轴后轴承回油孔之间分别设置挡油环,或者在主轴后端面轴承和轴承座上的主轴后轴承进油孔或主轴后轴承回油孔之间设置挡油环,阻隔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的转动引起的油雾气流运转方向,打断油雾通过主轴后轴承进油孔和/或主轴后轴承回油孔向外散发的压力通道,避免本应该回到主轴箱的润滑油或润滑油雾通过该压力通道向外泄漏,实现回油孔顺利回油的目的,进而防止了该主轴尾端的漏油情形。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实用新型在主轴后端面轴承与主轴后轴承进油孔之间设挡油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主轴后端面轴承与主轴后轴承回油孔之间设挡油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主轴后端面轴承与主轴后轴承进油孔和主轴后轴承回油孔 之间分别设挡油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挡油环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如图I至图3所示的数控车床主轴尾端防漏油系统包括设于主轴14尾端上含有主轴后轴承进油孔112和主轴后轴承回油孔111的轴承座11,在与该轴承座11相邻且处于车床主轴箱10内侧的主轴14上设有主轴后端面轴承17,其中,在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17分别与所述主轴后轴承进油孔112和/或主轴后轴承回油孔111之间设有一挡油环20。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轴尾端系统包括轴承座11及处于所述主轴箱10内侧且与所述轴承座11相邻的主轴后端面轴承17,在所述轴承座11内通过一主轴后法兰12将一主轴后轴承16定位于所述轴承座11内,在该主轴后法兰12与主轴14之间设置有主轴后甩油盘15,该主轴后甩油盘15通过主轴14端部的紧固螺栓13限位。传统的主轴尾端系统的主轴后端面轴承17转动将搅动所述主轴箱10内的润滑油或润滑油雾,形成至主轴后轴承进油孔112或主轴后轴承回油孔111的向外散发压力的通道,使得油雾和本应回到主轴箱10内的润滑油通过该通道上的油孔向外泄漏,造成主轴尾端法兰盘不能封闭润滑油的结果。本数控车床主轴尾端防漏油系统的关键点在于,在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17与所述主轴后轴承进油孔112和/或主轴后轴承回油孔111之间设挡油环20,阻隔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17运转引起的气流运转方向,打断油雾或润滑油形成的压力通道,使得主轴后轴承回油孔111可顺利回油。进而避免了主轴尾端法兰盘不能封闭润滑油的情形。所述挡油环20如图I至图5,该挡油环20为一半圆环。且该挡油环20固连于所述轴承座11的端面上。该挡油环20包括与所述轴承座11固连的安装部及201与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17同中轴线设置的挡油部202,该挡油部202至少覆盖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17上的滚珠钢架部分。对于油雾及润滑油形成的压力通道主要是由主轴后端面轴承17运转时甩油形成的,该主轴后端面轴承17的甩油位置主要是由滚珠钢架部分甩出,因此,将所述挡油环20的挡油部202覆盖该主轴后端面轴承17的滚珠钢架部分,打断该主轴后端面轴承17运转时形成的压力通道。对于本防漏油系统中的挡油环20的在系统中的设置,可以有如图I所述的将挡油环20设于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17与轴承座11上的主轴后轴承进油孔112之间。也可以为图3中所述的将两个挡油环20分别设于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17与轴承座11上的主轴后轴承进油孔112、主轴后轴承回油孔111之间,或者设置一挡油环20同时阻隔在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17与轴承座11上的主轴后轴承进油孔112、主轴后轴承回油孔111之间。优选如图2中的在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17与轴承座11中的主轴后轴承回油孔111之间设挡油环20,通过该挡油环20阻隔在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17与轴承座11上的主轴后轴承回油孔111之间的压力通道,实现该主轴后轴承回油孔111的顺利回油,进而确保主轴尾端在实际工作时避免漏油的情形。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车床主轴尾端防漏油系统,包括设于主轴尾端上含有主轴后轴承进油孔和主轴后轴承回油孔的轴承座,在与该轴承座相邻且处于车床主轴箱内侧的主轴上设有主轴后端面轴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与所述主轴后轴承进油孔和/或主轴后轴承回油孔之间设有一挡油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控车床主轴尾端防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环为一半圆环。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数控车床主轴尾端防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环固连于所述轴承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车床主轴尾端防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环包括与所述轴承座固连的安装部及与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同中轴线设置的挡油部,该挡油部至少覆盖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上的滚珠钢架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控车床主轴尾端防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座内通过一主轴后法兰将一主轴后轴承定位于所述轴承座内,在该主轴后法兰与主轴之间设置有主轴后甩油盘,该主轴后甩油盘通过主轴端部的紧固螺栓限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主轴尾端防漏油系统,包括设于主轴尾端上含有主轴后轴承进油孔和主轴后轴承回油孔的轴承座,在与该轴承座相邻且处于车床主轴箱内侧的主轴上设有主轴后端面轴承,其中,在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与所述主轴后轴承进油孔和/或主轴后轴承回油孔之间设有一挡油环。通过在主轴后端面轴承和轴承座上的主轴后轴承进油孔和/或主轴后轴承回油孔之间分别设置挡油环,以阻隔所述主轴后端面轴承的转动引起的油雾气流运转方向,打断油雾通过主轴后轴承进油孔和/或主轴后轴承回油孔向外散发的压力通道,避免本应该回到主轴箱的润滑油或润滑油雾通过该压力通道向外泄漏,实现回油孔顺利回油的目的,进而防止了该主轴尾端的漏油情形。
文档编号B23Q11/12GK202715835SQ20122041110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林健, 钟江明, 刘军 申请人:重庆九源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