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776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历史上,生产工具所用的材料不断改进,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历史学家曾用器物的材质来标志历史时期,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到17 世纪末被人类明确认识和应用的金属共11种,中华民族在这些金属的发现和生产方面有过重大的贡献。金属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被广泛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金属带也是金属材料制作的一种产物,其用途很广应用于各种自动组装设备,电子零件加工设备,电子元器件及五金小零件。[0003]金属带的冷却装置早已有之,现有技术中如专利文件JP11129017A1,所公开的冷却装置包括多个喷嘴,喷嘴在工作时在金属带之下,然后垂直喷击金属带。该专利喷射嘴设计,并没有错开设置,并且没有控制水量的控制阀,喷射水量不容易控制,所以导致金属带在降温时候不均匀,金属带有些区域冷却的快,有些区域并没有达到该有的降温效果。就从这点来说该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是有待改进。实用新型内容[0004]因现有技术的存在的不足,并且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安装简便,并且冷却效果佳等优点。[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包括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进水总管道、控制水阀、喷淋头,所述进水总管道的等间距设置进水支管,在每个进水支管上端安装有控制水阀,每个进水支管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两股喷淋管道,喷淋管道之间互相平行设置,在喷淋管道的上端面位置等位设置喷淋头,所述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等间距分布设置于基台上,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辊,传动辊与传动辊所在间距位置的下方位为喷淋头。喷淋头可由控制水阀控制水量,来确定给金属带散热的程度。[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喷淋管道的上端面位置上等位设置喷淋头,其喷淋管道上的喷淋头数量为至少为3个。喷淋头数量可以根据金属带的宽度增加或者减少。[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第I个进水支管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其上的喷淋头相互对应,其喷淋管道上设的喷淋头数量设置为N (N > 3);第I个进水支管所在区域为金属带进入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过程中,最先经过之区域,金属带经过时喷淋头启动嗔水。[0008]第2个进水支管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其喷淋管道上的喷淋头数量为N+1 (N > 3);第2个进水支管所在区域为金属带进入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过程中,次之经过之区域,第2进水支管区域的喷淋头喷水的范围与第I进水支管区域的喷淋头喷水的范围错开,以保证金属带的整体的均匀散热。[0009]第奇数个进水支管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其喷淋管道上的喷淋头数量为N; 奇数包括(1、3、5、7…)[0010]第偶数个进水支管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其喷淋管道上的喷淋头数量同为 N+1 (N彡3);偶数包括(2、4、6、8…)根据金属带的长度,来确定进水支管的数量。[0011]喷淋头的数量由上所述交替设置。[0012]以上改进是为了铜带行进过程中,更有效的进行冷却,并且使铜带的各个区域都有良好的冷却效果。并且此改进也在原技术上减小了一倍以上的能效。[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所述进水总管道的直径大于进水支管的直径。这样的设计考虑到整体设备的出水,能均匀稳定的将水分配到进水支管中。[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所述进水支管的直径大于喷淋管道的直径。这样的设计考虑到整体设备的出水,能均匀稳定的将水分配到喷淋管道中。[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所述进水总管道直径为进水支管直径的2-5倍。经过数据测算,以及试验分析,直径比例在这个区间内,出水情况良好,并且冷却效果最优。[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所述每个进水支管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两股喷淋管道,进水支管管道出口在两股喷淋管道正中。将进水支管的管道出口设置这样一个位置, 是考虑到金属带在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中位移过程中,金属带的两侧较之金属带的中心区域散热会快些,所以要求喷淋头在中心区域,喷射水量要大些,已使中心区域的冷却时间和周围区域相近,将进水支管管道出口设置在两股喷淋管道正中这样设计能满足以上所需。


[0017]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主视方向的结构简图;[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左视方向的结构简图[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底部管路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简图;[0020]附图标记列表[0021]10、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1、传动辊;20、进水总管道;21、进水支管;[0022]22、喷淋管道;23、控制水阀;31、喷淋头;41、基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0024]实施例I :[0025]如图I、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包括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进水总管道20,控制水阀23、喷淋头31,进水总管道20的等间距设置进水支管21,在每个进水支管21上端安装有控制水阀23,每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喷淋管道22之间互相平行设置,在喷淋管道22的上端面位置等位设置喷淋头31,所述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等间距分布设置于基台41上,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辊11,传动辊11与传动辊11所在间距位置的下方位为喷淋头31。喷淋头可由控制水阀23控制水量,来确定给金属带散热的程度。[0026]实施例2 [0027]实施例I所述的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所述的喷淋管道22的上端面位置上等位设置喷淋头31,其喷淋管道22上的喷淋头31数量为至少为3个。喷淋头数量可以根据金属带的宽度增加或者减少。[0028]实施例3 [0029]实施例I所述的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第I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其上的喷淋头31相互对应,其喷淋管道22上设的喷淋头31数量设置为N(N ^ 3); 第I个进水支管21所在区域为金属带进入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过程中,最先经过之区域,金属带经过时喷淋头31启动喷水。[0030]第2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其喷淋管道22上的喷淋头31 数量为N+1 (N彡3);第2个进水支管21所在区域为金属带进入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 10过程中,次之经过之区域,第2进水支管21区域的喷淋头31喷水的范围与第I进水支管 21区域的喷淋头31喷水的范围错开,以保证金属带的整体的均匀散热。[0031]第奇数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其喷淋管道22上的喷淋头 31数量为N;奇数包括(1、3、5、7…)[0032]第偶数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其喷淋管道22上的喷淋头 31数量同为N+1 (N彡3);偶数包括(2、4、6、8…)根据金属带的长度,来确定进水支管的数量。[0033]喷淋头31的数量由上所述交替设置。[0034]以上改进是为了铜带行进过程中,更有效的进行冷却,并且使铜带的各个区域都有良好的冷却效果。并且此改进也在原技术上减小了一倍以上的能效。[0035]实施例4 [0036]实施例I所述的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所述进水总管道20的直径大于进水支管21的直径。这样的设计考虑到整体设备的出水,能均匀稳定的将水分配到进水支管中。[0037]实施例5 [0038]实施例4所述的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所述进水支管21的直径大于喷淋管道 22的直径。这样的设计考虑到整体设备的出水,能均匀稳定的将水分配到喷淋管道中。[0039]实施例6 [0040]实施例4所述的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所述进水总管道20直径为进水支管21 直径的2-5倍。经过数据测算,以及试验分析,直径比例在这个区间内,出水情况良好,并且冷却效果最优。[0041]实施例7:[0042]实施例I所述的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所述每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进水支管21管道出口在两股喷淋管道22正中。将进水支管的管道出口设置这样一个位置,是考虑到金属带在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中位移过程中,金属带的两侧较之金属带的中心区域散热会快些,所以要求喷淋头在中心区域,喷射水量要大些,已使中心区域的冷却时间和周围区域相近,将进水支管管道出口设置在两股喷淋管道正中这样设计能满足以上所需。[0043]实施过程[0044]首先将金属带放入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由传动辊11带动金属带向前位移,同时启动控制水阀23,水由进水总管道20进入进水支管21,随后金属带进入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由传动辊11带动金属带进行传动,设置在传动辊11下方的喷淋头31 启动喷水,喷淋头31在中心区域,喷射水量要比两边的喷淋头31水量大些,第奇数个进水支管21与第偶数个进水支管21上均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其喷淋管道22上的喷淋头31 错位设置,金属带在行进过程中,经过第奇数个进水支管21区域及第偶数个进水支管21区域,所受到淋喷区域为互补,使整块金属带表面都可以受到淋喷,以保证金属带的整体的均匀散热,这样放置,节省了用水量和设备的成本,进水总管道20的直径大于进水支管21的直径,进水支管21的直径大于喷淋管道22的直径,这样的设计考虑到整体设备的出水,能均匀稳定的将水分配到水管中。[004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安装简便,并且冷却效果佳等优点,喷淋头的设置可由控制水阀控制水量,来确定给金属带散热的程度,喷淋头喷水的范围错开,以保证金属带的整体的均匀散热。[004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包括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进水总管道(20),控制水阀(23)、喷淋头(31),其特征在于进水总管道(20)的等间距设置进水支管(21),在每个进水支管(21)上端安装有控制水阀(23),每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喷淋管道(22)之间互相平行设置,在喷淋管道(22)的上端面位置等位设置喷淋头(31 ),所述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等间距分布设置于基台(41)上,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 )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辊(11),传动辊(11)与传动辊(11)所在间距位置的下方位为喷淋头(3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淋管道(22)的上端面位置上等位设置喷淋头(31),其喷淋管道(22)上的喷淋头(31)数量为至少为3个。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I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其上的喷淋头(31)相互对应,其喷淋管道(22)上设的喷淋头(31)数量设置为N (N彡3); 第2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其喷淋管道(22)上的喷淋头(31)数量为 N+l (N ^ 3); 第奇数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其喷淋管道(22)上的喷淋头(31)数量为N (N ^ 3); 第偶数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其喷淋管道(22)上的喷淋头(31)数量同为N+l (N ^ 3); 喷淋头(31)的数量由上所述交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管道(20)的直径大于进水支管(21)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支管(21)的直径大于喷淋管道(22)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管道(20)直径至少为进水支管(21)直径的2倍。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进水支管(21)管道出口在两股喷淋管道(22)正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包括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进水总管道、控制水阀、喷淋头,进水总管道的等间距设置进水支管,在每个进水支管上端安装有控制水阀,每个进水支管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两股喷淋管道,喷淋管道之间互相平行设置,在喷淋管道的上端面位置等位设置喷淋头,所述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等间距分布设置于基台上,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辊,传动辊与传动辊所在间距位置的下方位为喷淋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安装简便,并且冷却效果佳等优点。
文档编号B21B45/02GK202803782SQ20122051215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8日
发明者王建立, 马万军, 汪德强, 马吉苗, 岑顺峰, 杨群央, 孙定煊, 沈立邦, 陈国平, 陆群, 王燕萍 申请人: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