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冷式铰挤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77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内冷式铰挤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内冷式铰挤刀,包括刀柄部、刀体部和刀头部,在刀柄部、刀体部、刀头部的中心处设有冷却介质供入孔,在刀头部上镶嵌有硬质合金刀头,所述的硬质合金刀头的回转直径包括三段,其中最前端的A段圆柱形回转直径D1与后部的C段圆柱形回转直径D2之间通过中间锥面B过渡,D1小于D2。对工件的孔进行加工时先由前面的A段进行铰削,由于有进刀的动作,后面的C段直径稍大,通过C段可对孔的内表面进行挤压,提高其光洁度和表面的强度和刚度,即C段不对孔进行铰削,在C段上的合金刀头的切削刃为圆滑状,只挤压工件孔内表面。利用本刀具加工的孔内表面光滑程度明显提高,并加强了内表面的强度和刚度。
【专利说明】内冷式铰挤刀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铰刀,特别是一种内冷式铰挤刀,属于一利机加工刀具,用于铰削工件上的孔。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铰刀包括后边的刀柄部、中间的刀体部和前边的刀头部,在刀柄部、刀体部、刀头部的中心处设有冷却介质供入孔,在刀头部上镶嵌有硬质合金刀头,硬质合金刀头的回转直径是一致的,刀刃只通对工件上的孔进行铰削,对孔的内侧表面不产生挤压力,孔内表面的光洁度受限,并表面硬度没有加强。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但可对工件的孔进行铰削,还可对铰削后的孔内表面进行挤压,提高其表面光洁度、表面强度和刚度的内冷式铰挤刀,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发明的内冷式铰挤刀,包括刀柄部、刀体部和刀头部,在刀柄部、刀体部、刀头部的中心处设有冷却介质供入孔,在刀头部上镶嵌有硬质合金刀头,所述的硬质合金刀头的回转直径包括三段,其中最前端的A段圆柱形回转直径Dl与后部的C段圆柱形回转直径D2之间通过中间锥面B过渡,Dl小于D2。
[0005]所述的D2-D1= (0.0042-0.0046) h,其中h为中间锥面B的轴向长度。
[0006]本发明的内冷式铰挤刀,对工件的孔进行加工时先由前面的A段进行铰削,由于有进刀的动作,后面的C段直径稍大,通过C段可对孔的内表面进行挤压,提高其光洁度和表面的强度和刚度,即C段不对孔进行铰削,在C段上的合金刀头的切削刃为圆滑状,只挤压工件孔内表面。利用本刀具加工的孔内表面光滑程度明显提高,并加强了内表面的强度和刚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的具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刀头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2所示:本刀具包括刀柄部3、刀体部2和刀头部1,在刀柄部3、刀体部2、刀头部I的中心处设有冷却介质供入孔4。在刀头部I上镶嵌有硬质合金刀头。硬质合金刀头的回转直径包括三段,其中最前端的A段圆柱形回转直径Dl与后部的C段圆柱形回转直径D2之间通过中间锥面B过渡,Dl小于D2。D2-D1= (0.0042-0.0046)h,最佳为0.0044h,其中h为中间锥面B的轴向长度。A段和C段的轴向长度根据孔的设计要求确定即可,A段只要能完成铰削加工即可,C段能对铰削后的孔内表面进行提高光洁度和强度及刚度的处理即可。在C段后边可有一段后锥面5。
[0009] 本发明的内冷式铰挤刀,对工件的孔进行加工时先由前面的A段进行铰削,由于有进刀的动作,后面的C段直径稍大,通过C段可对孔的内表面进行挤压,提高其光洁度和表面的强度和刚度,即C段不对孔进行铰削,利用本刀具加工的孔内表面光滑程度明显提高,并加强了内表面的强度和刚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内冷式铰挤刀,包括刀柄部(3)、刀体部(2)和刀头部(I),在刀柄部(3)、刀体部(2)、刀头部(I)的中心处设有冷却介质供入孔(4),在刀头部(I)上镶嵌有硬质合金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合金刀头的回转直径包括三段,其中最前端的A段圆柱形回转直径Dl与后部的C段圆柱形回转直径D2之间通过中间锥面B过渡,Dl小于D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式铰挤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2-D1K0.0042-0.0046)h,其中h为中间锥面B的轴向长度。
【文档编号】B23D77/12GK103495774SQ201310452124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孙吉川, 王俊义 申请人:大连机床(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