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缺冲模及冲削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08615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冲缺冲模及冲削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冲缺冲模及冲削加工方法,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7);连接在所述上模座(1)上的冲头(2);连接在所述下模座(7)上的下模(6),所述冲头(2)头部的一侧具有凸出冲头(2)的刃口部的定位柱(9),所述下模(6)具有与所述冲头配合的孔(8)。所述定位柱(9)的凸出高度高于待加工件(5)的厚度,使定位柱(9)插入到所述下模(6)与冲头配合的孔(8)后;或具有与所述下模座(7)连接的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具有供所述定位柱(9)插入的导槽,所述定位柱(9)插入到所述定位板(4)的导槽后,冲头(2)的刃口部才冲削待加工件(5)。
【专利说明】冲缺冲模及冲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冲孔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件边缘冲缺口的冲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冲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工件5需在工件的边缘开半条形孔缺口 10,对薄板或低强度的易冲材料,可采用冲压加工工艺,其工效较高。一般厚板料边缘开缺口的加工工艺有两种:一是使用铣或线切割等机加工方法,此方法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二是使用板料冲裁的工艺,但当钢质工件的厚度达到IOmm以上时,在冲缺口时,需要在模具上安装导柱导套,并且冲头安装辅助装置以避免折断,此方法虽生产效率高,但模具较复杂,冲模容易损坏,成本较高,在产业上的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0003]一方面,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生产效率高、模具简单,冲头使用寿命长的冲模。
[0004]发明人经过研究后发现:针对厚度较大的钢质工件边缘冲孔,冲模容易损坏的原因之一在于冲头冲料时,因冲出的缺口是在工件的边缘,冲头冲裁工件的部位受力大,没有接触工件的部位受力小,存在受力不均,导致产生使冲头偏移轴线的径向力,从而使冲头容易损坏。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冲缺冲模技术方案之一:所述冲缺冲模包括上模座;下模座;连接在所述上模座上的冲头;连接在所述下模座上的下模;所述冲头头部的一侧具有凸出冲头的刃口部的定位柱,所述下模具有与所述冲头配合的孔,所述定位柱的凸出高度高于待加工件的厚度,使定位柱插入到所述下模与冲头配合的孔后,冲头的刃口部才冲削待加工件。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冲缺冲模技术方案之二:所述冲缺冲模,包括上模座;下模座;连接在所述上模座上的冲头;连接在所述下模座上的下模;与所述下模座连接的定位板;所述冲头头部的一侧具有凸出冲头的刃口部的定位柱,所述下模具有与冲头配合的孔,所述定位板具有供所述定位柱插入的导槽,所述定位柱至少插入到所述定位板的导槽后,冲头的刃口部才冲削待加工件。
[0007]发明人经过研究后还发现:在厚度较大的钢质工件边缘冲孔,冲模容易损坏的原因之一在于:冲头冲料时,因冲出的缺口是在工件的边缘,工件相对缺口一方在冲击力的作用,有时存在上挠现象,更易于产生使冲头偏移轴线的径向力,从而使冲头容易损坏。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冲缺冲模改进技术方案之一:在前述技术方案一或2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的冲缺冲模,还具有至少一根与所述上模座连接的具有弹性的压料棒。
[000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冲缺冲模,所述压料棒为聚氨酯压料棒,数量为两根。
[0010]工作时,上模座带动冲头下冲,凸出冲头的刃口部的定位柱首先进入定位板的导槽或/和下模与所述冲头配合的孔中,冲头冲料时,冲裁工件的部位受力大,没有接触工件的部位受力小,导致冲头受到使之偏移轴线的径向力,而首先进入定位板的导槽或/和下模中的定位柱,使冲头受到一个反向的支撑力,可避免冲头的折断。冲头完全下行,冲出缺口,料豆排出。冲头回程,取出工件,冲裁完成。
[0011]进一步改进方案中,在定位柱进入定位板的导槽或/和下模与所述冲头配合的孔中后,压料棒压住工件后,冲头再继续下冲冲料。
[0012]另一方面,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生产效率高、冲头使用寿命长的冲削加工方法。
[001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冲削加工方法技术方案之一:所述冲削加工方法采用一种冲缺冲模冲削,所述冲缺冲模包括上模座;下模座;连接在所述上模座上的冲头;连接在所述下模座上的下模,所述冲头头部的一侧具有凸出冲头的刃口部的定位柱,所述下模具有与所述冲头配合的孔,所述定位柱的凸出高度高于待加工件的厚度,冲削加工时包括以下过程:上模座和冲头向下模座方向移动,使定位柱插入到所述下模与冲头配合的孔后,冲头的刃口部才冲削待加工件。
[0014]本发明提供的冲削加工方法技术方案之二:所述冲削加工方法采用一种冲缺冲模冲削,所述冲缺冲模包括上模座;下模座;连接在所述上模座上的冲头;连接在所述下模座上的下模;与所述下模座连接的定位板,所述冲头头部的一侧具有凸出冲头的刃口部的定位柱,所述下模具有与冲头配合的孔,所述定位板具有供所述定位柱插入的导槽,冲削加工时包括以下过程:上模座和冲头向下模座方向移动,使定位柱至少插入到所述定位板的导槽后,冲头的刃口部才冲削待加工件。
[0015]本发明提供的冲削加工方法改进技术方案之一:所述冲缺冲模还具有至少一根与所述上模座连接的具有弹性的压料棒,冲削加工时,压料棒压住待加工件后,冲头的刃口部才冲削待加工件。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冲缺冲模,冲头冲料时,凸出冲头的刃口部的定位柱首先进入定位板的导槽或/和下模与所述冲头配合的孔中,使冲头受到一个反向的支撑力,在冲头受到使之偏移轴线的径向力时,可避免冲头的折断,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产
品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待加工件及加工缺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冲缺冲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冲缺冲模的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实施例冲缺冲模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8]如图2至图4所示的冲缺冲模,具有上模座1、下模座7,冲头2和两根聚氨酯压料棒3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上模座I上,压料棒3位于冲头2远离待加工件5的加工缺口 10一侧,下模6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下模座7上,定位板4与所述下模座7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冲头2头部的一侧具有凸出冲头2的刃口部的定位柱9,所述下模6具有与冲头配合的孔8,所述定位板4具有供所述定位柱9插入的导槽,导槽与孔8的位置配合,所述定位柱9插入到所述定位板4的导槽后,可继续插入与冲头配合的孔8中,定位柱9插入到所述定位板4的导槽后,冲头2的刃口部才冲削待加工件5,冲出缺口 10。
[0019]在其它实施例中,冲缺冲模具有上模座1、下模座7,冲头2和两根具有弹性的压料棒3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上模座I上,压料棒3位于冲头2远离待加工件5的加工缺口 10一侧,下模6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下模座7上,所述冲头2头部的一侧具有凸出冲头2的刃口部的定位柱9,所述下模6具有与冲头配合的孔8,所述定位柱9的凸出高度高于待加工件5的厚度,使定位柱9插入到所述下模6与冲头配合的孔8后,冲头2的刃口部才冲削待加工件5,冲出缺口 10。
[0020]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优选实施方式,还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和说明书限定的精神内,进行多种形式的变换和改进,能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并取得预期的技术效果,故不重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或联想到的所有方案,只要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之内,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冲缺冲模,包括上模座(I);下模座(7);连接在所述上模座(I)上的冲头(2);连接在所述下模座(7)上的下模(6),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2)头部的一侧具有凸出冲头(2)的刃口部的定位柱(9),所述下模(6)具有与所述冲头配合的孔(8),所述定位柱(9)的凸出高度高于待加工件(5)的厚度,使定位柱(9)插入到所述下模(6)与冲头配合的孔(8)后,冲头(2)的刃口部才冲削待加工件(5)。
2.—种冲缺冲模,包括上模座(I);下模座(7);连接在所述上模座(I)上的冲头(2);连接在所述下模座(7)上的下模(6);与所述下模座(7)连接的定位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2)头部的一侧具有凸出冲头(2)的刃口部的定位柱(9),所述下模(6)具有与冲头配合的孔(8),所述定位板(4)具有供所述定位柱(9)插入的导槽,所述定位柱(9)至少插入到所述定位板(4)的导槽后,冲头(2)的刃口部才冲削待加工件(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缺冲模,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至少一根与所述上模座(I)连接的具有弹性的压料棒(3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缺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棒(3)为聚氨酯压料棒,数量为两根。
5.—种冲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米用一种冲缺冲模冲削,所述冲缺冲模包括上模座(I);下模座(7);连接在所述上模座(I)上的冲头(2);连接在所述下模座(7)上的下模(6),所述冲头(2)头部的一侧具有凸出冲头(2)的刃口部的定位柱(9),所述下模(6)具有与所述冲头配合的孔(8),所述定位柱(9)的凸出高度高于待加工件(5)的厚度,冲削加工时包括以下过程:上模座(I)和冲头(2 )向下模座(7 )方向移动,使定位柱(9 )插入到所述下模(6)与冲头配合的孔(8)后,冲头(2)的刃口部才冲削待加工件(5)。
6.—种冲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米用一种冲缺冲模冲削,所述冲缺冲模包括上模座(I);下模座(7);连接在所述上模座(I)上的冲头(2);连接在所述下模座(7)上的下模(6);与所述下模座(7)连接的定位板(4),所述冲头(2)头部的一侧具有凸出冲头(2)的刃口部的定位柱(9),所述下模(6)具有与冲头配合的孔(8),所述定位板(4)具有供所述定位柱(9 )插入的导槽,冲削加工时包括以下过程:上模座(I)和冲头(2 )向下模座(7 )方向移动,使定位柱(9)至少插入到所述定位板(4)的导槽后,冲头(2)的刃口部才冲削待加工件(5)。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冲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缺冲模还具有至少一根与所述上模座(I)连接的具有弹性的压料棒(3),冲削加工时,压料棒(3)压住待加工件(5)后,冲头(2)的刃口部才冲削待加工件(5)。
【文档编号】B21D28/02GK103639264SQ201310604414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谭景林, 郑克宇, 谭刚, 易建忠, 杨志成 申请人:长沙仙达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