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薄壁锥形筒加工工装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00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大型薄壁锥形筒加工工装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薄壁锥形筒加工工装及其加工工艺,解决了现有对大型薄壁类壳体工件侧壁加工时存在的加工周期长和加工精确度差的问题。包括在大型薄壁锥形筒(1)的两端设置有环形框,在大端环形框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6个大端压板(4),在大端环形框的孔外环形外侧面上设置有定位芯盘(6),每个大端压板均通过一个定位芯盘拉接螺栓(7)与定位芯盘拉接在一起,在大端压板与大端环形框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大端铜垫片(5),在定位芯盘上外圈上设置有卡接环形框(8),车床卡盘(17)卡接在卡接环形框上,在小端环形框上设置有顶盘(9),车床顶杆与顶盘的中心处顶接在一起。本发明结构简单,通用性好。
【专利说明】大型薄壁锥形筒加工工装及其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薄壁锥形筒的加工工装,特别涉及一种可对大型薄壁锥形筒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进行机加工的工装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在机械加工领域中,对大型薄壁锥形筒的筒壁内外侧面进行加工时容易造成筒体变形,一直是机加过程中的难点,传统的对大型薄壁类壳体工件侧壁加工变形的控制方法是采用反复多次地掉换筒体进行加工的,并附加人工校正,存在加工周期长,机加效率低和加工精确度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 种大型薄壁锥形筒加工工装及其加工工艺,解决了现有对大型薄壁类壳体工件侧壁加工时存在的加工周期长,机加效率低和加工精确度差的技术问题。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大型薄壁锥形筒加工工装,包括大型薄壁锥形筒,在大型薄壁锥形筒的大口端设置有大端环形框,在大型薄壁锥形筒的小口端设置有小端环形框,在大端环形框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6个大端压板,在大端环形框的孔外环形外侧面上设置有定位芯盘,每个大端压板均通过一个定位芯盘拉接螺栓与定位芯盘拉接在一起,在大端压板与大端环形框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大端铜垫片,在定位芯盘上外圈上设置有卡接环形框,车床卡盘卡接在卡接环形框上,在小端环形框上设置有顶盘,车床顶杆与顶盘的中心处顶接在一起。
[0005]一种大型薄壁锥形筒加工工装,包括大型薄壁锥形筒,在大型薄壁锥形筒的大口端设置有大端环形框,在大型薄壁锥形筒的小口端设置有小端环形框,在大型薄壁锥形筒上套接有锥形外套筒,在锥形外套筒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径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在锥形外套筒的外侧壁上沿纵向方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壁厚测试同心圆,在每个壁厚测试同心圆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8个壁厚测试孔;在锥形外套筒的大口端设置有外套大端环形框,在锥形外套筒的小口端设置有外套小端环形框,在小端环形框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上设置有四爪压板,在四爪压板与小端环形框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小端铜垫片,在外套小端环形框的孔外环形外侧面上设置有圆形压板,在圆形压板的中心与四爪压板的中心之间设置有拉杆,车床卡盘卡接在外套小端环形框上,在外套大端环形框的圆形外侧面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三个环形中心架支撑轮,车床顶接端上的环形中心架的内侧面与三个环形中心架支撑轮(19)顶接在一起。
[0006]一种大型薄壁锥形筒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大端环形框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6个大端压板,在大端环形框的孔外环形外侧面上设置定位芯盘,每个大端压板均通过一个定位芯盘拉接螺栓与定位芯盘拉接在一起,在大端压板与大端环形框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之间设置大端铜垫片,在小端环形框上设置顶盘;
第二步、将大型薄壁锥形筒放置在划线平台装置上,在可调支承调节器上用划针及高度游标卡尺找平,在大型薄壁锥形筒的两端划出工件的中心线;
第三步、在车床上用四爪装夹即车床卡盘卡接定位芯盘的外圈上设置的卡接环形框,用车床的中心顶尖顶住顶盘的中心,按线找正中心,粗车外圆锥面;用杠杆表打表找正大型薄壁锥形筒的外圆中心,精车外圆锥面;
第四步、在完成大型薄壁锥形筒的外侧面的加工后,拆卸大型薄壁锥形筒上的夹具,准备下内侧面的加工;
第五步、在大型薄壁锥形筒上套接锥形外套筒,在锥形外套筒的大口端设置有外套大端环形框,在锥形外套筒的小口端设置有外套小端环形框,在小端环形框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上设置四爪压板,在四爪压板与小端环形框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之间设置小端铜垫片,在外套小端环形框的孔外环形外侧面上设置圆形压板,在圆形压板的中心与四爪压板的中心之间设置拉杆,车床卡盘卡接在外套小端环形框上,在外套大端环形框的圆形外侧面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三个环形中心架支撑轮,车床顶接端上的环形中心架的内侧面与三个环形中心架支撑轮顶接在一起;
第六步、用杠杆百分表打表找正大型薄壁锥形筒外圆,使其与机床主轴同心,然后精车大型薄壁锥形筒的内侧面;
第七步、在锥形外套筒的外侧壁上沿纵向方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壁厚测试同心圆,在每个壁厚测试同心圆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8个壁厚测试孔,用壁厚测量仪通过测试同心圆上的8个壁厚测试孔检查锥筒壁厚,直到壁厚合格为止。
[0007]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大型薄壁锥筒类壳体变形壁厚难控制、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用性好,节约生产成本,壁厚控制精度高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加工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外侧面的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加工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内侧面的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加工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内侧面的时的工装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大型薄壁锥形筒加工工装,包括大型薄壁锥形筒I,在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大口端设置有大端环形框2,在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小口端设置有小端环形框3,在大端环形框2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6个大端压板4,在大端环形框2的孔外环形外侧面上设置有定位芯盘6,每个大端压板4均通过一个定位芯盘拉接螺栓7与定位芯盘6拉接在一起,在大端压板4与大端环形框2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大端铜垫片5,在定位芯盘6上外圈上设置有卡接环形框8,车床卡盘17卡接在卡接环形框8上,在小端环形框3上设置有顶盘9,车床顶杆与顶盘9的中心处顶接在一起。
[0010]一种大型薄壁锥形筒加工工装,包括大型薄壁锥形筒I,在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大口端设置有大端环形框2,在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小口端设置有小端环形框3,在大型薄壁锥形筒I上套接有锥形外套筒10,在锥形外套筒10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径向加强筋11和纵向加强筋20,在锥形外套筒10的外侧壁上沿纵向方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壁厚测试同心圆,在每个壁厚测试同心圆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8个壁厚测试孔18 ;在锥形外套筒10的大口端设置有外套大端环形框14,在锥形外套筒10的小口端设置有外套小端环形框21,在小端环形框3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上设置有四爪压板12,在四爪压板12与小端环形框3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小端铜垫片13,在外套小端环形框21的孔外环形外侧面上设置有圆形压板15,在圆形压板15的中心与四爪压板12的中心之间设置有拉杆16,车床卡盘17卡接在外套小端环形框21上,在外套大端环形框14的圆形外侧面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三个环形中心架支撑轮19,车床顶接端上的环形中心架的内侧面与三个环形中心架支撑轮19顶接在一起。
[0011]一种大型薄壁锥形筒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大端环形框2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6个大端压板4,在大端环形框2的孔外环形外侧面上设置定位芯盘6,每个大端压板4均通过一个定位芯盘拉接螺栓7与定位芯盘6拉接在一起,在大端压板4与大端环形框2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之间设置大端铜垫片5,在小端环形框3上设置顶盘9 ;
第二步、将大型薄壁锥形筒I放置在划线平台装置上,在可调支承调节器上用划针及高度游标卡尺找平,在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两端划出工件的中心线;
第三步、在车床上用四爪装夹即车床卡盘17卡接定位芯盘6的外圈上设置的卡接环形框8,用车床的中心顶尖顶住顶盘9的中心,按线找正中心,粗车外圆锥面;用杠杆表打表找正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外圆中心,精车外圆锥面;
第四步、在完成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外侧面的加工后,拆卸大型薄壁锥形筒I上的夹具,准备下内侧面的加工;
第五步、在大型薄壁锥形筒I上套接锥形外套筒10,在锥形外套筒10的大口端设置有外套大端环形框14,在锥形外套筒10的小口端设置有外套小端环形框21,在小端环形框3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上设置四爪压板12,在四爪压板12与小端环形框3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之间设置小端铜垫片13,在外套小端环形框21的孔外环形外侧面上设置圆形压板15,在圆形压板15的中心与四爪压板12的中心之间设置拉杆16,车床卡盘17卡接在外套小端环形框21上,在外套大端环形框14的圆形外侧面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三个环形中心架支撑轮19,车床顶接端上的环形中心架的内侧面与三个环形中心架支撑轮19顶接在一起;
第六步、用杠杆百分表打表找正大型薄壁锥形筒I外圆,使其与机床主轴同心,然后精车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内侧面;
第七步、在锥形外套筒10的外侧壁上沿纵向方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壁厚测试同心圆,在每个壁厚测试同心圆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8个壁厚测试孔18,用壁厚测量仪通过测试同心圆上的8个壁厚测试孔18检查锥筒壁厚,直到壁厚合格为止。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型薄壁锥形筒加工工装,包括大型薄壁锥形筒(1),在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大口端设置有大端环形框(2),在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小口端设置有小端环形框(3),其特征在于,在大端环形框(2)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6个大端压板(4),在大端环形框(2 )的孔外环形外侧面上设置有定位芯盘(6 ),每个大端压板(4 )均通过一个定位芯盘拉接螺栓(7)与定位芯盘(6)拉接在一起,在大端压板(4)与大端环形框(2)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大端铜垫片(5),在定位芯盘(6)上外圈上设置有卡接环形框(8),车床卡盘(17)卡接在卡接环形框(8)上,在小端环形框(3)上设置有顶盘(9),车床顶杆与顶盘(9)的中心处顶接在一起。
2.一种大型薄壁锥形筒加工工装,包括大型薄壁锥形筒(1),在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大口端设置有大端环形框(2),在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小口端设置有小端环形框(3),其特征在于,在大型薄壁锥形筒(I)上套接有锥形外套筒(10),在锥形外套筒(10)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径向加强筋(11)和纵向加强筋(20),在锥形外套筒(10)的外侧壁上沿纵向方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壁厚测试同心圆,在每个壁厚测试同心圆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8个壁厚测试孔(18);在锥形外套筒(10)的大口端设置有外套大端环形框(14),在锥形外套筒(10)的小口端设置有外套小端环形框(21),在小端环形框(3)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上设置有四爪压板(12),在四爪压板(12)与小端环形框(3)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小端铜垫片(13),在外套小端环形框(21)的孔外环形外侧面上设置有圆形压板(15),在圆形压板(15)的中心与四爪压板(12)的中心之间设置有拉杆(16),车床卡盘(17)卡接在外套小端环形框(21)上,在外套大端环形框(14)的圆形外侧面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三个环形中心架支撑轮(19),车床顶接端上的环形中心架的内侧面与三个环形中心架支撑轮(19)顶接在一起。·
3.一种大型薄壁锥形筒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大端环形框(2)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6个大端压板(4),在大端环形框(2 )的孔外环形外侧面上设置定位芯盘(6 ),每个大端压板(4 )均通过一个定位芯盘拉接螺栓(7)与定位芯盘(6)拉接在一起,在大端压板(4)与大端环形框(2)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之间设置大端铜垫片(5),在小端环形框(3)上设置顶盘(9); 第二步、将大型薄壁锥形筒(I)放置在划线平台装置上,在可调支承调节器上用划针及高度游标卡尺找平,在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两端划出工件的中心线; 第三步、在车床上用四爪装夹即车床卡盘(17)卡接定位芯盘(6)的外圈上设置的卡接环形框(8),用车床的中心顶尖顶住顶盘(9)的中心,按线找正中心,粗车外圆锥面;用杠杆表打表找正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外圆中心,精车外圆锥面; 第四步、在完成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外侧面的加工后,拆卸大型薄壁锥形筒(I)上的夹具,准备下内侧面的加工; 第五步、在大型薄壁锥形筒(I)上套接锥形外套筒(10),在锥形外套筒(10)的大口端设置有外套大端环形框(14),在锥形外套筒(10)的小口端设置有外套小端环形框(21 ),在小端环形框(3)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上设置四爪压板(12),在四爪压板(12)与小端环形框(3的孔内环形内侧面之间设置小端铜垫片(13),在外套小端环形框(21)的孔外环形外侧面上设置圆形压板(15),在圆形压板(15)的中心与四爪压板(12)的中心之间设置拉杆(16),车床卡盘(17)卡接在外套小端环形框(21)上,在外套大端环形框(14)的圆形外侧面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三个环形中心架支撑轮(19),车床顶接端上的环形中心架的内侧面与三个环形中心架支撑轮(19)顶接在一起; 第六步、用杠杆百分表打表找正大型薄壁锥形筒(I)外圆,使其与机床主轴同心,然后精车大型薄壁锥形筒(I)的内侧面; 第七步、在锥形外套筒(10)的外侧壁上沿纵向方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壁厚测试同心圆,在每个壁厚测试同心圆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8个壁厚测试孔(18),用壁厚测量仪通过测试同心圆上的8个壁厚测试孔(18`)检查锥筒壁厚,直到壁厚合格为止。
【文档编号】B23B1/00GK103706809SQ201310680412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4日
【发明者】程莲香, 田军文, 庞峰, 申孝立, 耿莹晶, 李鹏飞, 崔秀梅 申请人: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