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机的颗粒体承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129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机的颗粒体承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机的颗粒体承台,包括承箱和颗粒体,承箱的底板上设有漏孔,颗粒体尺寸略大于漏孔尺寸,平铺填充于承箱中。本实用新型的颗粒体承台可以解决片状材料在激光切割过程中的支撑、真空吸附与废屑排除问题,特别是当切割零件很小时也能有效支撑以提高切割精度,同时还降低了激光切割设备的使用维护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机的颗粒体承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片状材料切割的激光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机的颗粒体承台。
【背景技术】
[0002]在服装、皮革、玩具、钣金等行业中,片状材料的切割下料是必需的工序。在实际生产中,片状材料必须得到可靠的支撑,同时要解决切割碎屑的排除问题,对于某些轻薄的材料,还要考虑采用真空吸附固定手段,为此目前此类设备一般采用格栅或网板两种方式解决片状材料的支撑问题。格栅或网板支撑方式目前存在缺点:1)由于网板的材质较薄,长期的激光加工会损伤网板,必须定期更换整块网板,设备使用耗材成本较高,而且网板上不可避免的锋利菱角可能刮伤待加工的材料,影响产品质量,也容易刮伤操作者;2)如果如果格栅和网板的网眼过疏,会造成小零件在切割过程中的歪斜和跌落,影响切割质量和生产效率,而且网眼稀疏的格栅和网板漏气严重,会增加真空吸附的难度。如果格栅和网板的网眼过密,虽然可以解决小零件在切割时的跌落与歪斜问题,但会带来制造格栅和网板的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机的颗粒体承台。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机的颗粒体承台,包括承箱和颗粒体,所述承箱的底板上设有漏孔,所述颗粒体尺寸略大于漏孔尺寸,平铺填充于所述承箱中且承箱无上盖,将颗粒体填充到承箱中与其上沿齐平,然后颗粒体上表面抚平,加工材料放置在颗粒体,这样的构造设计即使从片状材料上裁切下很小的零件,在其切割过程中零件都处于很好的支撑状态,不会向下跌落。由于颗粒体之间有空隙并与承箱的底板上的漏孔连通形成通道,当加工材料需要真空吸附时,只需要在承箱底板上连接抽气装置即可实现真空吸附,而且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粉尘也可以通过颗粒体之间存在的空隙向下排除。
[0006]为了方便颗粒体的铺设,所述颗粒体为具有微弱磁性材料。如采用掺杂有钕铁硼的烧结陶瓷材料或经过磁化的铁砂,它们对激光器输出的激光不敏感,不易受到激光的损伤。
[0007]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颗粒体的形状可以采用球形或椭球形,更有利于颗粒体的铺设。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中的颗粒体承台可以解决片状材料在激光切割过程中的支撑、真空吸附与废屑排除问题,特别是当切割零件很小时也能有效支撑以提高切割精度,同时还降低了激光切割设备的使用维护成本。【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激光切割机的颗粒体承台结构及使用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激光切割机由机架1、X/Y双向导轨及驱动电机、激光器4、颗粒体承台5和微电脑控制器6组成。颗粒体承台5由承箱6和颗粒体7组成,承箱6的底板上设计有漏孔8,颗粒体7填充在承箱6中且承箱6无上盖。将颗粒体7填充到承箱6中与其上沿齐平,然后颗粒体7上表面抚平,加工材料可以直接放置在颗粒体7上面。
[0013]本实用新型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制作:
[0014]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工作台I主要采用金属型材和板材制作,其各部件使用的材料、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与大多数机台设备相同;激光器4可采用各种工业用激光器;颗粒体承台5的承箱6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并底板上开设不能泄露颗粒体的通气孔8 ;颗粒体7采用具有微弱磁性且对激光器输出的激光不敏感的材料制造,如采用掺杂有钕铁硼铁磁材料的烧结陶瓷球或者经过磁化的铁砂,颗粒体7的形状一般为球形或椭球形;将颗粒体7填充到承箱6中与其上沿齐平,然后颗粒体7上表面抚平即可。当加工材料需要真空吸附时,可以在承箱6底板上连接抽气装置即可实现真空吸附。
[0015]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机的颗粒体承台,其特征在于,该颗粒体承台(5)包括承箱(6)和颗粒体(7),所述承箱(6)的底板上设有漏孔(8),所述颗粒体(7)平铺填充于所述承箱(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切割机的颗粒体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体(7)的形状为球形或椭球形。
【文档编号】B23K26/38GK203541855SQ201320394227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4日
【发明者】张以利, 白顺科, 崔群 申请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