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压延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901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轧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轧机压延机座。

背景技术:
轧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其工作是将待轧制材料通过轧制,得到一定的延展,形成所需要的宽度和厚度。传统的轧机在进行轧制后会出现材料弯曲,表面加工精度不好,轧制后厚度不均匀,表面精度不好、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轧机压延机座。该轧机压延机座能够对上轧辊进行有效调整,确保上轧辊和下轧辊保持平行,保证了轧机的加工精度,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轧机压延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用于调整上轧辊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压力螺杆和第二压下螺杆,所述第一压力螺杆和第二压下螺杆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压下螺杆的下端和第二压下螺杆的下端均与上轧辊连接,所述第一压下螺杆上套有固定套筒和位于所述固定套筒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压下螺杆螺纹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固定套筒与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压下螺杆上套有转动套筒和位于所述转动套筒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压下螺杆螺纹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转动套筒下方连接有供所述第二压下螺杆穿过且与所述第二压下螺杆螺纹连接的蜗轮,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蜗轮转动的蜗杆;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将待轧制材料引导进入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进口引导装置以及用于将轧制后的材料从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引导出来的出口引导装置。上述的一种轧机压延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下螺杆和第二压下螺杆均与套在上轧辊上的上轴承连接。上述的一种轧机压延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引导装置包括进口固定架,所述进口固定架上设置有进口毛毡垫,所述进口毛毡垫上开设有供待轧制材料通过的材料输入通道,所述进口固定架上设置有进口夹板,所述进口夹板的一侧设置有上进口导板和位于所述上进口导板下方的下进口导板,所述上进口导板和下进口导板之间的缝隙与所述材料输入通道相对应。上述的一种轧机压延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引导装置包括出口固定架,所述出口固定架上设置有出口毛毡垫,所述出口毛毡垫上开设有供轧制后的材料通过的材料输出通道,所述出口固定架上设置有出口夹板,所述出口夹板的一侧设置有上出口导板和位于所述上出口导板下方的下出口导板,所述上出口导板和下出口导板之间的缝隙与所述材料输出通道相对应。上述的一种轧机压延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的第一手轮。上述的一种轧机压延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指示传动轴转动角度的刻度盘。上述的一种轧机压延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蜗杆转动的第二手轮。上述的一种轧机压延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筒和蜗轮构成一体式结构。上述的一种轧机压延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分别对第一压下螺杆、第一压下螺杆、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蜗杆、蜗轮、上轧辊和下轧辊进行润滑的多个润滑点。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2、本发明能够降低轧制材料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该轧机压延机座由双压下螺杆同时运动,保证受力均匀,还可通过蜗杆进行微调,在保证轧机加工精度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3、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润滑点,通过这些润滑点,保证机构动作顺利完成的同时,保证了所轧制材料的表面精度。4、本发明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进口引导装置和出口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拉紧螺栓;3—手柄;4—第一手轮;5—第二手轮;6—上轴承;7—上轧辊;8—进口引导装置;8-1—进口固定架;8-2—进口毛毡垫;8-3—材料输入通道;8-4—进口夹板;8-5—上进口导板;8-6—下进口导板;9—下轧辊;10—下轴承;11—出口引导装置;11-1—出口固定架;11-2—出口毛毡垫;11-3—材料输出通道;11-4—出口夹板;11-5—上出口导板;11-6—下出口导板;12—蜗杆;13—蜗轮;14—固定套筒;15—转动套筒;16—第一压下螺杆;17—第二压下螺杆;18—第一传动齿轮;19—第二传动齿轮;20—主动齿轮;21—传动轴;22—刻度盘。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轧机压延机座,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且用于调整上轧辊7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1上的第一压力螺杆16和第二压下螺杆17,所述第一压力螺杆16和第二压下螺杆17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压下螺杆16的下端和第二压下螺杆17的下端均与上轧辊7连接,所述第一压下螺杆16上套有固定套筒14和位于所述固定套筒14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压下螺杆16螺纹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18,所述固定套筒14与支架1连接,所述第二压下螺杆17套有转动套筒15和位于所述转动套筒15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压下螺杆17螺纹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19,所述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轴21,所述传动轴2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8和第二传动齿轮19相啮合的主动齿轮20,所述转动套筒15下方连接有供所述第二压下螺杆17穿过且与所述第二压下螺杆17螺纹连接的蜗轮13,所述支架1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蜗轮13转动的蜗杆12;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待轧制材料引导进入上轧辊7和下轧辊9之间的进口引导装置8以及用于将轧制后的材料从上轧辊7和下轧辊9之间引导出来的出口引导装置11。本实施例中,该轧机压延机座使用时,所述转动套筒15和蜗轮13以及第一传动齿轮18和第二传动齿轮19只转动而不发生上下移动,当需要对上轧辊7进行调整时,转动传动轴21,传动轴21带动主动齿轮20转动,所述主动齿轮20带动第一传动齿轮18和第二传动齿轮19同步转动,在螺纹传动力的作用下,第一压下螺杆16和第二压下螺杆17向上或向下移动,实现对上轧辊7的初步调整。当需要对上轧辊7进行微调时,此时转动蜗杆12,所述蜗杆12带动蜗轮13转动,第二压下螺杆17在与蜗轮13螺纹传动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带动上轧辊7,从而使上轧辊7和下轧辊9平行,能够达到所轧制材料左右厚度均匀的目的。随后通过拉动手柄3,所述手柄3带动拉紧螺栓2将第一压下螺杆16和第二压下螺杆17的位置锁定。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压下螺杆16和第二压下螺杆17均与套在上轧辊7上的上轴承6连接。所述下轧辊9上套有下轴承10。如图3所示,所述进口引导装置8包括进口固定架8-1,所述进口固定架8-1上设置有进口毛毡垫8-2,所述进口毛毡垫8-2上开设有供待轧制材料通过的材料输入通道8-3,所述进口固定架8-1上设置有进口夹板8-4,所述进口夹板8-4的一侧设置有上进口导板8-5和位于所述上进口导板8-5下方的下进口导板8-6,所述上进口导板8-5和下进口导板8-6之间的缝隙与所述材料输入通道8-3相对应。使用时,待轧制材料先通过所述材料输入通道8-3、再经过所述上进口导板8-5和下进口导板8-6之间的缝隙进而进入上轧辊7和下轧辊9之间,通过设置进口毛毡垫8-2能够对待轧制材料的表面进行有效的保护。如图3所示,所述出口引导装置11包括出口固定架11-1,所述出口固定架11-1上设置有出口毛毡垫11-2,所述出口毛毡垫11-2上开设有供轧制后的材料通过的材料输出通道11-3,所述出口固定架11-1上设置有出口夹板11-4,所述出口夹板11-4的一侧设置有上出口导板11-5和位于所述上出口导板11-5下方的下出口导板11-6,所述上出口导板11-5和下出口导板11-6之间的缝隙与所述材料输出通道11-3相对应。使用时,轧制后的材料先通过所述材料输出通道11-3、再经过所述上出口导板11-5和下出口导板11-6之间的缝隙进而进入上轧辊7和下轧辊9之间,通过设置出口毛毡垫11-2能够对轧制后的材料的表面进行有效的保护。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传动轴2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传动轴21转动的第一手轮4。所述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指示传动轴21转动角度的刻度盘22。所述蜗杆1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蜗杆12转动的第二手轮5。所述转动套筒15和蜗轮13构成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分别对第一压下螺杆16、第二压下螺杆17、第一传动齿轮18、第二传动齿轮19、蜗杆12、蜗轮13、上轧辊7和下轧辊9进行润滑的多个润滑点。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