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浆泵空气包毛坯的锻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28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浆泵空气包毛坯的锻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泥浆泵空气包毛坯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它由下模、上模和冲模构成,下模的中部设有半球形内腔,在半球形内腔的底部设有下通孔,上模的中部设有锥台形内腔,锥台形内腔的上部设有上通孔,上模对扣在下模的上部,半球形内腔的上沿圆面的直径与锥台形内腔的下沿圆面的直径相同,冲模的上部为锥台状,下部为圆柱状,与泥浆泵空气包毛坯的内腔形状相同。该一种泥浆泵空气包毛坯的锻造模具,锻造工艺简单,只用一火就能锻造成形,毛坯质量好,节省了材料及加工工时,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泥浆泵空气包毛坯的锻造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造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泥浆泵空气包毛坯的锻造模具。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泥浆泵空气包的锻造方式是将材料锻造成具有通孔的筒体,如图1所示,然后用模具进行杀孔成毛坯,如图2,这种加工方式的缺陷在于:将筒体锻成球体时,内孔皱褶缺陷较多,去除较困难,锻造工艺复杂,所用锻造火次为3火,增加了加工工时,加工难度大,提高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造工艺简单,只用一火就能锻造成形,毛坯仿形效果好,节省材料及加工工时,降低加工难度,减少加工成本的泥浆泵空气包毛坯的锻造模具。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泥浆泵空气包毛坯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它由下模、上模和冲模构成,下模的中部设有半球形内腔,在半球形内腔的底部设有下通孔,上模的中部设有锥台形内腔,锥台形内腔的上部设有上通孔,上模对扣在下模的上部,半球形内腔的上沿圆面的直径与锥台形内腔的下沿圆面的直径相同,冲模的上部为锥台状,下部为圆柱状,与泥浆泵空气包毛坯的内腔形状相同。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锻造工艺简单,只用一火就能锻造成形,毛坯质量好,节省了材料及加工工时,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传统锻造半成品示意图。
[0007]图2为传统锻造毛坯示意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锻造的毛坯结构剖视示意图。
[000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0]图中:1、下模;2、上模;3、冲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照图4制作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如图3的泥浆泵空气包毛坯。该一种泥浆泵空气包毛坯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它由下模1、上模2和冲模3构成,下模I的中部设有半球形内腔,在半球形内腔的底部设有下通孔,上模2的中部设有锥台形内腔,锥台形内腔的上部设有上通孔,上模2对扣在下模I的上部,半球形内腔的上沿圆面的直径与锥台形内腔的下沿圆面的直径相同,冲模3的上部为锥台状,下部为圆柱状,与泥浆泵空气包毛坯的内腔形状相同。
[0012]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材料镦粗拔长成圆柱体,放入下模I内镦粗坯料,扣上上模2,注意使上模2和下模I对齐,不能错模,从上模2的锥台形内腔上部的上通孔处用冲模3冲孔成型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泥浆泵空气包毛坯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它由下模(I)、上模(2)和冲模(3)构成,下模(I)的中部设有半球形内腔,在半球形内腔的底部设有下通孔,上模(2)的中部设有锥台形内腔,锥台形内腔的上部设有上通孔,上模(2)对扣在下模(I)的上部,半球形内腔的上沿圆面的直径与锥台形内腔的下沿圆面的直径相同,冲模(3)的上部为锥台状,下部为圆柱状,与泥浆泵空气包毛坯的内腔形状相同。
【文档编号】B21J13/02GK203830624SQ201420238177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2日
【发明者】李强 申请人:莱芜锻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