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冷却系统的凸焊下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86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冷却系统的凸焊下电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凸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冷却系统的凸焊下电极,包括下握杆接头、下握杆、下电极座、下电极头、绝缘套、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由冷却装置、第一回水口和第一进水口组成;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由冷却电极、密封圈、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回水口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安装、清理维护便捷且外观美观;2、通过在下电极座上增加冷却电极、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回水口,使电极头温度降低更快,进而减少电极头和绝缘套的损耗;3、降低绝缘套的更换频率,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解决因绝缘套损坏出现螺栓与电极分流影响凸焊精度的问题,提高凸焊精准和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种具有双冷却系统的凸焊下电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凸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冷却系统的凸焊下电极。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生产过程中有各式各样的焊接手段来满足零件及附件的焊接,其中凸焊就是其中焊接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作为凸焊机重要附件之一的凸焊电极,它的设计、制造是影响能否应用好凸焊工艺的关键因素,由于凸焊电极在工作过程中承受压力和电流,工况相当复杂,工作时间短促、焊接电流较大,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电极材料、形式、工作端面尺寸以及冷却条件对焊接质量及生产率都有重大影响。
[0003]图1所示是当前凸焊下电极所采用的降温结构,但是由于基于NSY承制零件种类的增多,其凸焊制程标件种类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密封螺栓从开始的M6到现在的M8、M10,且J53、J36单车用量也明显增多,密封螺栓焊接区别于其它类型标件,按照目前的方式使用工频焊机需要长时间、大电流,而现有的冷却装置远远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这样就直接导致辅料消耗(下电极、绝缘套)成本增加,及制造可动率下降(更换绝缘套损失工时)。
[0004]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冷却系统的凸焊下电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双冷却系统的凸焊下电极,解决现有传统凸焊下电极焊接效率低、精度低及耗材大的问题,提高凸焊工作效率、焊接精度及降低生产成本。
[0006]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冷却系统的凸焊下电极,包括下握杆接头、下握杆、下电极座、下电极头、绝缘套、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由冷却装置、第一回水口和第一进水口组成;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由冷却电极、密封圈、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回水口组成;所述下握杆接头一端连接下握杆一端;所述下握杆另一端连接下电极座一端;所述下电极座另一端连接下电极头;所述绝缘套安装在电极头上;所述冷却装置贯穿下握杆接头、下握杆与下电极座连接;所述冷却装置与下握杆接头连接端设置第一回水口和第一进水口 ;所述冷却电极安装在下电极座外部,其中密封圈安装在冷却电极和下电极座中间;所述冷却电极一侧设置第二进水口,另一场设置第二回水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二回水口之间采用三通接头进行分流。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二回水口采用橡胶软管连接进水和回水。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双冷却系统的凸焊下电极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安装、清理维护便捷且外观美观;2、通过在下电极座上增加冷却电极、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回水口,使电极头温度降低更快,进而减少电极头和绝缘套的损耗;3、降低绝缘套的更换频率,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解决因绝缘套损坏出现螺栓与电极分流影响凸焊精度的问题,提高凸焊精准和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此种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生产成本低、易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一种带冷却系统的传统凸焊下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冷却系统的凸焊下电极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_下握杆接头、2-下握杆、3-下电极座、4-下电极头、5-绝缘套、6-冷却装置、7-第一回水口、8_第一进水口、9_冷却电极、10-密封圈、11-第二进水口、12-第二回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0014]如图2所示的一种具有双冷却系统的凸焊下电极,包括下握杆接头1、下握杆2、下电极座3、下电极头4、绝缘套5、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第一冷却系统由冷却装置6、第一回水口 7和第一进水口 8组成;第二冷却装置由冷却电极9、密封圈10、第二进水口11和第二回水口 12组成;下握杆接头I 一端连接下握杆2 —端;下握杆2另一端连接下电极座3 —端;下电极座3另一端连接下电极头4 ;绝缘套5安装在电极头4上;冷却装置6贯穿下握杆接头1、下握杆2与下电极座3连接;冷却装置6与下握杆接头I连接端设置第一回水口 7和第一进水口 8 ;冷却电极9安装在下电极座3外部,其中密封圈10安装在冷却电极9和下电极座3中间;冷却电极9 一侧设置第二进水口 11,另一场设置第二回水Π 12。
[0015]其中,第一回水口 7、第一进水口 8和第二进水口 11、第二回水口 12之间采用三通接头进行分流,连接结构简单、无需增加辅助装置,双降温系统工作降温效率高,尤其是冷却电极9上设置第二进水口 11和第二回水口 12接近下电极座3、下电极头4降温更快;第一回水口 7、第一进水口 8和第二进水口 11、第二回水口 12采用橡胶软管连接进水和回水,耐腐蚀、耐高温等化学性质优越,弹性较好耐折使用寿命长。
实施例
[0016]进一步如图2所示利用下电极座3和下电极头4进行凸焊作业时,一方面通过第一冷却系统的冷却装置6、第一回水口 7和第一进水口 8进行通水降温,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冷却系统的冷却电极9、第二进水口 11和第二回水口 12进行通水降温,其中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可采用三通进行分流同时供水,保证降温效果。
[0017]本双冷却凸焊下电极与传统单冷却凸焊下电极经使用对比,进行相同点数的焊接工作后,其绝缘套5所剩的长度是传统单冷却凸焊下电极的I倍以上。
[001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双冷却系统的凸焊下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握杆接头(I)、下握杆 (2)、下电极座(3)、下电极头(4)、绝缘套(5)、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由冷却装置(6)、第一回水口(7)和第一进水口(8)组成;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由冷却电极(9)、密封圈(10)、第二进水口(11)和第二回水口(12)组成;所述下握杆接头(I)一端连接下握杆(2) —端;所述下握杆(2)另一端连接下电极座(3) —端;所述下电极座(3)另一端连接下电极头(4);所述绝缘套(5)安装在电极头(4)上;所述冷却装置(6)贯穿下握杆接头(I)、下握杆(2 )与下电极座(3 )连接;所述冷却装置(6 )与下握杆接头(I)连接端设置第一回水口(7)和第一进水口(8);所述冷却电极(9)安装在下电极座(3)外部,其中密封圈(10)安装在冷却电极(9)和下电极座(3)中间;所述冷却电极(9) 一侧设置第二进水口(11),另一场设置第二回水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冷却系统的凸焊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水口( 7 )、第一进水口( 8 )和第二进水口( 11)、第二回水口( 12 )之间采用三通接头进行分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冷却系统的凸焊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水口(7)、第一进水口(8)和第二进水口(11)、第二回水口(12)采用橡胶软管连接进水和回水。
【文档编号】B23K11/30GK204053218SQ201420440256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6日
【发明者】孙国兰 申请人:南京星乔威泰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