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03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位夹具,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顶部连接有第三斜面,第二斜面顶部连接有第四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的夹角大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夹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构成承载工件的第一V形承载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构成承载工件的第二V形承载面,且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的夹角大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夹角,如此使得该定位夹具可满足对不同尺寸工件的定位加工,适用范围广,克服了传统定位夹具的单一使用问题,避免了生产中不同尺寸工件需更换不同定位夹具的繁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制作成本和空间占有率,且该定位夹具易成型。
【专利说明】一种定位夹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打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尺寸工件的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0002]在激光打标领域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时,主要是依靠手工和定位夹具对工件进行定位,以保证加工精度,可见要提高工件的加工精确度和效率,定位夹具的作用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的定位夹具尺寸单一,应用范围很局限,即只能对特定尺寸的工件进行定位加工,如此生产车间必须具备各种开口大小的定位夹具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导致定位夹具频繁更换,利用率不高,增加了制造成本,且占据空间大,使资源不能有效利用;每更换一个工件,就需更换与此对应的定位夹具,使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增加了人力劳动成本。
[0003]因此一种结构简单、且可适用于不同尺寸工件的定位夹具成为发明人所关注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以上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多尺寸工件的定位夹具,提高了适用范围和加工效率,节省了制作成本。
[000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位夹具,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顶部连接有第三斜面,第二斜面顶部连接有第四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的夹角大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夹角。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7]本实用新型在座体上开设定位槽,且在定位槽的第一斜面顶部连接有第三斜面,在第二斜面顶部连接有第四斜面,且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的夹角大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夹角,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构成承载工件的第一承载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构成承载工件的第二承载面,如此使得该定位夹具可满足对不同尺寸工件的定位加工,适用范围广,克服了传统定位夹具结构复杂且单一使用的问题,避免了生产中不同尺寸工件需更换不同定位夹具的繁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制作成本和空间占有率,且该定位夹具结构非常简单、制作时易成型。
[0008]使用时根据工件的具体尺寸而选择放置在与其匹配的承载面上,实现了定位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夹角为80°至100°。
[0010]更优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夹角为90°,用于定位尺寸较小的工件。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的夹角为130°至170°。
[0012]更优的,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的夹角为150°,用于定位尺寸较大的工件。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底部之间通过一过渡槽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过渡槽形成为U形的凹槽。
[0015]该定位夹具易成型,U形过渡槽的设计提高了夹具的视觉美感和柔和性。
[0016]优选的,所述座体的至少一侧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上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为多个,且沿台阶结构等距离设置。
[0017]台阶结构使定位夹具被稳定地被固定在载物台上,以更好的定位工件,保证了切割加工工件时的稳定性,避免了切割过程中的晃动而引起加工误差增大的问题。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三斜面连接处平滑过渡,第二斜面和第四斜面连接处平滑过渡。
[0019]平滑流线型设计使得工件取放时不易受到碰撞,进一步保证了工件的完整性和操作安全性。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的表面为光滑表面。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互对称设置,形成为V形结构;所述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相互对称设置,形成为V形结构。
[0022]优选的,所述第三斜面的斜度大于第一斜面的斜度,所述第四斜面的斜度大于第二斜面的斜度。所述斜度具体指的是各斜面与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
[0023]优选的,所述第三斜面的顶部和第四斜面的顶部为平台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夹具的侧视图;
[00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夹具的截面图;
[00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夹具的俯视图;
[00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夹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0030]参照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定位夹具,包括座体I,所述座体I上方开口形成承载工件的一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21和第二斜面22,第一斜面21和第二斜面22以座体长度方向的纵向中心轴线ο呈对称设置,第一斜面21和第二斜面22的底部之间通过条形凹槽4过渡连接,凹槽4为U形结构。第一斜面21和第二斜面22形成为承载工件的第一 V形承载面。所述第一斜面21顶部连接有第三斜面31,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三斜面31的斜度大于第一斜面21的斜度,第一斜面21和第三斜面31的连接处平滑过渡。第二斜面22顶部连接有第四斜面32,所述第四斜面32的斜度大于第二斜面22的斜度,第二斜面22和第四斜面32的连接处平滑过渡。第三斜面31和第四斜面32同样以座体长度方向的纵向中心轴线ο呈对称设置,形成为承载工件的第二 V形承载面。以上所述斜面的斜度具体指的是各斜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第三斜面31和第四斜面32组成的V形结构的夹角大于第一斜面21和第二斜面22组成的V形结构的夹角。第一斜面21和第二斜面22的夹角为80°至100°。所述第三斜面31和第四斜面32的夹角为130°至17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面21和第二斜面22的夹角为90°,第三斜面31和第四斜面32的夹角为150°。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的顶部为平台状。在座体I的至少一侧设有台阶结构5,台阶结构5的高度低于座体I的高度,且台阶结构5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条形装配孔51,通过装配孔51将座体I稳定地固定在载物台上或其他地方。
[0031]参照附图5所示,在使用时,根据待加工工件的具体尺寸大小选择将其放置在由第一斜面21和第二斜面22形成的第一 V形承载面上或者放置在由第三斜面31和第四斜面32形成的第二 V形承载面上。当待加工工件为尺寸较小的圆柱棒工件7时,将工件7放置在第一承载面上,第一斜面21和第二斜面22对工件7上的两点进行定位从而将工件7稳定地定位在座体I上对其进行加工。当待加工工件为尺寸较大的圆柱盘状工件6时,将工件6放置在第二承载面上,第三斜面31和第四斜面32对工件6上的两点进行定位从而将工件6稳定地定位在座体I上对其进行加工。该双V型定位夹具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一个夹具可对多种尺寸的工件进行定位,适用范围广,省时省力,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0032]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顶部连接有第三斜面,第二斜面顶部连接有第四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的夹角大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夹角为80。至 100。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的夹角为130。至 170。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底部之间通过一过渡槽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槽形成为U形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至少一侧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上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为多个,且沿台阶结构等距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三斜面连接处平滑过渡,第二斜面和第四斜面连接处平滑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的表面为光滑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互对称设置,形成为V形结构;所述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相互对称设置,形成为V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斜面的斜度大于第一斜面的斜度,所述第四斜面的斜度大于第二斜面的斜度。
【文档编号】B23K26/70GK204262599SQ201420698014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9日
【发明者】徐强 申请人:广州创乐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