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椭圆状器件的限位结构及作业装置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04701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焊接椭圆状器件的限位结构及作业装置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椭圆状器件焊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焊接椭圆状器件的限位结构及作业装置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椭圆状器件,如温度继电器,的外形结构主要由3部分组成:两个对外连线的引脚、圆形壳体和安装平面(椭圆形),如附图1所示。基于自身的结构特点,现有的焊接方法是:操作人员将温度继电器安装面放在工作平面(桌子)上,左手拿着焊锡丝,右手拿烙铁,进行焊接,除了焊接效率十分低下之外,现有操作方式普遍存在以下缺陷:将温度继电器的安装平面放置于工作平面上焊接,温度继电器外壳接地,同时在焊接上锡时焊锡很容易流到引脚,导致外壳接地而短路失效。

本申请人对现有的温度继电器外形进行分析,分析和总结焊接最佳方式。一种为现有的平放方式,此种方式可以将温度继电器放置平稳,但是焊接时液态焊锡顺着引脚流到外壳上,外壳和温度继电器引脚距离仅有1.75mm,容易造成温度继电器外壳焊接短路。另一种可以采用侧放(如附图2所示),操作时将温度继电器放在桌子上焊接,左手拿着焊锡丝右手拿烙铁,可以有效避免第一种方式产生的缺陷。综合以上两种方式,为保证质量,选择第二种方式进行焊接。但由于温度继电器自身的结构特点所决定,根本无法固定温度继电器。也就是说焊接时无法保证温度继电器不动,不能保证焊接的质量和效率。

除此之外,影响温度继电器焊接质量和效率的因素还有:1.现有温度继电器焊接过程中,焊锡丝容易滚动,温度继电器本身也容易滚动。2.焊接的时候,对外连接的引线剥线长度不确定,焊接有效区域不能得到保证,出现焊接上锡过多或者过少。3.温度继电器焊接上锡的工艺方法没有规定,造成焊锡过多,从而流到外壳上造成短路。4.温度继电器焊接过程中作业者很容易因作业疲劳而漏焊接等,而现有方法焊接后没有合理的错误检查设置,造成温度继电器导线直接松动,没有起到连接作用。

椭圆状器件使用量巨大,现有焊接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导致焊接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而操作的不规范导致继电器的质量不稳定。椭圆状器件通常是安装在产品内部,如果前期不能控制其质量,后期才发现的话,需要返工,工作量非常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椭圆状器件的焊接装置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焊接椭圆状器件的限位机构。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基于所述限位结构,提供一种焊接椭圆状器件的作业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所述作业装置,提供一种椭圆状器件的焊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焊接椭圆状器件的限位结构,包括焊接板和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焊接板的一侧,挡板相对焊接板前后可调节安装配合控制椭圆状器件的安装前后尺寸;所述焊接板上设有与椭圆状器件引脚相适配的引脚固定安装槽。本发明在焊接板上设置与引脚相适配的引脚固定安装槽,将椭圆状器件的引脚卡装于引脚固定安装槽,通过其自身的两个引脚限制其旋转自由度;通过在焊接板一侧设置挡板,限制椭圆状器件的前后移动自由度。采用本发明焊接限位结构,实现了椭圆状器件的侧放焊接,焊接过程中能够有效将焊接区域和外壳有效隔离,避免短路;该结构将椭圆状器件的6个自由度全部限制,保证其焊接时不会移动。定位的方式是通过引脚固定安装槽与引脚适配安装,定位简单快速,适用于每天焊接量比较大的工作需求;焊接完成后,取下椭圆状器件时也极为方便。

所述椭圆状器件为温度继电器等电子元器件。

优选地,所述引脚固定安装槽可设置若干个。所述引脚固定安装槽大于等于2个,优选地为16个、8个或4个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内部打磨处理,以保证不会再定位时将引脚刮伤。所述引脚固定安装槽的个数由需求确定,普通模块一个有3个椭圆状器件,每次可以焊接3个模块的9个椭圆状器件,提高现场生产效率,也可以根据需要多增加个数。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脚固定安装槽设有绝缘护套,进一步防止焊接椭圆状器件时引脚之间出现短路。

优选地,所述引脚固定安装槽为“v”形、“u”形或“凵”形,进一步优选u形槽。

所述焊接板和挡板的固定方式可多选,可以将二者固定于同一个工作平面上。或者所述焊接板设置底部板,将所述挡板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底部板,例如在所述底部板上设置腰型安装孔,将挡板经腰型孔固定安装。或者所述挡板设置底部板,将所述焊接板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底部板,例如在所述底部板上设置腰型安装孔,将焊接板经腰型孔固定安装。

优选地,所述挡板接触椭圆状器件的一面设置有密封条。考虑其会经常压缩,所以弹性密封条厚度也相应增加。同时起到缓冲作用。

优选地,所述焊接板接触椭圆状器件的一面设置有密封条。

在挡板和/或焊接板接触椭圆状器件的一面设置密封条,有效保护椭圆状器件的外观表面。

优选地,所述焊接板采用te003系列焊接板。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焊接椭圆状器件的作业装置,包括底板、限位结构和焊锡丝固定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和焊锡丝固定结构分别安装于底板;所述焊锡丝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架和焊锡丝挂钩,所述焊锡丝挂钩设置于支撑架。

本发明所述作业装置在提供椭圆状器件焊接的限位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焊锡丝的固定结构,实现椭圆状器件和焊锡丝的双定位。

优选地,支撑架包括横梁和支撑横梁两端的立柱,所述立柱一端连接和支撑横梁的两端,立柱的另一端分别安装于底板。

所述焊锡丝挂钩设置在横梁和/或立柱上。优选地,所述焊锡丝挂钩采用不锈钢棒制成,其前端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例如20°。所述焊锡丝挂钩可与支撑架一体化制成,也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可通过焊接或者其他常规的固定方式与底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设置于靠近挡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安装于底板的配合处采用腰型孔的形式,所述焊接板或/和挡板可以在底板上移动调节相互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可以设置若干组的限位结构和焊锡丝固定结构。优选地,所述焊锡丝固定结构上的焊锡丝挂钩为两个,分别相反向地设置于横梁的两端,分别应用于相邻的两组限位结构的配套使用。特别适用于两个人同时在一个桌面操作时使用,结构紧凑,简单方便,高效稳定。组焊前后均可以挂焊锡丝,减少焊锡丝的来回挪动,将焊锡丝固定到工装上,集成一体化,便于员工操作。

基于本发明所述的限位结构和作业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椭圆状器件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所述的限位结构和作业装置;

s2.将需要焊接的椭圆状器件的引脚嵌入所述限位结构的引脚固定安装槽,调整所述限位结构的挡板固定所述椭圆状器件;将焊锡丝卷插入所述焊锡丝挂钩;

s3.结合锡流动方向,规范上锡手法和焊接线束制作,完成焊接操作。

优选地,本发明方法中的焊接处理方式为所穿线束的直径推荐小于或等于0.5平方,采用穿线焊接,即勾焊,保证焊接的可靠性。焊接时套上套管,上锡方向从椭圆状器件引脚开始到线束端。对于需要从两侧引线焊接的椭圆状器件,其焊接时成一个“八”字形,保证其线束焊接后不会影响其螺钉安装。

优选地,本发明方法还包括防错检查步骤s4,以防止因作业疲劳等原因造成的焊接操作不规范。具体地,所述防错检查步骤包括:

s41.焊接完成后,确认上锡饱满无空焊,虚焊等现象,自检标识画在线束外表。

s42.焊接完成后,将套管下移至焊接区域,包住焊接区域后吹缩(对于导线横向焊接的,套管尽量靠近焊点)。

优选地,套管统一定为左边1点,右边定为2点,参考点为椭圆状器件上的温度,个位数远离焊接点,保证制作线束的一致性。

优选地,线束剥线长度为10±1mm,对折长度为4±0.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了简单紧凑的限位结构,科学实现侧放椭圆状器件进行焊接时椭圆状器件的定位方式,通过其自身的两个引脚限制其旋转自由度和上下移动自由度,通过焊接板和挡板限制其前后移动自由度,保证其焊接时不会移动,进一步通过密封件的设置保证在限制椭圆状器件移动的同时外观得到很好地保护。限位结构中的焊接板上设置多个引脚安装固定槽,每次可以焊接3个模块的9个椭圆状器件,甚至更多个,提高现场生产效率,也可以多增加个数。

本发明不仅涉及结构限制椭圆状器件的6个自由度的移动,同时设计了一种作业装置,包括焊锡丝的固定和支撑结构,有效减少焊锡丝的来回挪动,将焊锡丝固定到工装上,集成一体化,便于员工操作,整体作业的效率和技术效果大大提高。

本发明提供限位结构和作业装置将椭圆状器件有效固定和限位后,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焊接线束剥线和对折等处理方式的操作,准确无误,操作简便,有效确定其焊接后的可靠性;还可以很方便地将椭圆状器件上的焊接线束按照八字形方式或者其他理想的方式进行设置,可以有效避开螺钉安装孔位,整体操作起来十分便利,不易因为椭圆状器件走位而无法实现所述操作,或者效率低下。

本发明提供限位结构和作业装置将椭圆状器件有效固定和限位后,椭圆状器件不会到处移动,处于理想的侧放状态,上锡方式可以得到优化,有效减少焊锡的堆积,提供上锡的便利。

本发明提供限位结构和作业装置将椭圆状器件有效固定和限位后,椭圆状器件焊接时的摆放位置统一并便于观察,方便采取后续的防错检查,有效发现焊接上锡是否符合相关工艺标准。

综合来看,本发明结构、装置和方法通过简单易行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焊接时融化的焊锡流到椭圆状器件外壳上造成短路失效问题,工装集成一体化,便于员工操作,现场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温度继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2侧放的温度继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3焊接椭圆状器件的限位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4焊接椭圆状器件的作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焊接椭圆状器件的工装示意图。

图6剥线穿过引脚对折处理。

图7焊接上锡方向箭头示意图。

图8“八”字形焊接示意图。

图9“八”字形焊接示意图。

其中,1为引脚,2为圆形壳体,3为安装平面,4为焊接板,5为挡板,6为底部板,7为引脚安装固定槽,8为底板,9为焊锡丝固定结构支撑架的横梁,10为焊锡丝固定结构支撑架的立柱,11为焊锡丝挂钩,12为底板的支撑脚,13为焊锡丝卷,14为椭圆状器件,15为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以下实施例的椭圆状器件以温度继电器为例。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焊接椭圆状器件的限位结构,包括焊接板4和挡板5,所述挡板5设置于焊接板4的一侧,挡板5安装的时候可相对焊接板4前后可调节安装配合控制椭圆状器件的安装前后尺寸;所述焊接板4上设有与椭圆状器件引脚相适配的引脚固定安装槽6。本发明在焊接板4上设置与引脚相适配的引脚固定安装槽6,将椭圆状器件的引脚卡装于引脚固定安装槽6,通过其自身的两个引脚限制其旋转自由度;通过在焊接板4一侧设置挡板5,限制椭圆状器件的前后移动自由度。采用本发明焊接限位结构,实现了椭圆状器件的侧放焊接,焊接过程中能够有效将焊接区域和外壳有效隔离,避免短路;该结构将椭圆状器件的6个自由度全部限制,保证其焊接时不会移动。定位的方式是通过引脚固定安装槽6与引脚适配安装,定位简单快速,适用于每天焊接量比较大的工作需求;焊接完成后,取下椭圆状器件时也极为方便。

优选地,所述引脚固定安装槽6内部打磨处理,以保证不会再定位时将引脚刮伤。所述引脚固定安装槽6的个数由需求确定,普通模块一个有3个椭圆状器件,每次可以焊接3个模块的9个椭圆状器件,提高现场生产效率,也可以根据需要多增加个数。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脚固定安装槽6设有绝缘护套(图中未标示),进一步防止焊接椭圆状器件时引脚之间出现短路。

所述引脚固定安装槽6可以为“v”形、“u”形或“凵”形,进一步优选u形槽。

所述焊接板5和挡板4的固定方式可有多种方式,可以将二者固定于同一个工作平面上。或者所述焊接板4设置底部板7,将所述挡板5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底部板7,例如在所述底部板7上设置腰型安装孔,将挡板5经腰型孔固定安装。或者所述挡板5设置底部板7,将所述焊接板4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底部板7,例如在所述底部板7上设置腰型安装孔,将焊接板4经腰型孔固定安装。

所述挡板接触椭圆状器件的一面设置有密封条。考虑其会经常压缩,所以弹性密封条厚度也相应增加。同时起到缓冲作用。

所述焊接板接触椭圆状器件的一面设置有密封条。在挡板和/或焊接板接触椭圆状器件的一面设置密封条,有效保护椭圆状器件的外观表面。

所述焊接板可以采用te003系列焊接板。

采用本发明简单紧凑的限位结构可科学实现侧放椭圆状器件进行焊接时椭圆状器件的定位方式,通过其自身的两个引脚限制其旋转自由度和上下移动自由度,通过焊接板和挡板限制其前后移动自由度,保证其焊接时不会移动,进一步通过密封件的设置保证在限制椭圆状器件移动的同时外观得到很好地保护。限位结构中的焊接板上设置多个引脚安装固定槽,每次可以焊接3个模块的9个椭圆状器件,甚至更多个,提高现场生产效率,也可以多增加个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椭圆状器件的焊接作业装置,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限位结构,还设计包括了焊锡丝的固定和支撑结构,有效减少焊锡丝的来回挪动,将焊锡丝固定到工装上,集成一体化,便于员工操作,整体作业的效率和技术效果大大提高。本实施例所述作业装置在提供椭圆状器件焊接的限位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焊锡丝的固定结构,实现椭圆状器件和焊锡丝的双定位。

所述焊接椭圆状器件的作业装置如附图4所示,包括底板8、限位结构和焊锡丝固定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和焊锡丝固定结构分别安装于底板8;所述焊锡丝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架和焊锡丝挂钩11,所述焊锡丝挂钩11设置于支撑架。

支撑架包括横梁9和支撑横梁两端的立柱10,每根立柱10的一端连接和支撑横梁的一端,另一端安装于底板8。

所述焊锡丝挂钩11设置在横梁9和/或立柱10上。所述焊锡丝挂钩可以采用不锈钢棒制成,其前端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例如20°。所述焊锡丝挂钩11可与支撑架一体化制成,也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可通过焊接或者其他常规的固定方式与底板8固定。

所述支撑架设置于靠近挡板5的一侧。

所述限位结构安装于底板8的配合处采用腰型孔的形式,所述焊接板或/和挡板可以在底板8上移动调节相互之间的距离。

所述底板8还可以设置有支撑脚12,使得底板下部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安装操作。

实施例3

其他同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底板8上可以设置若干组的限位结构和焊锡丝固定结构。而且,所述焊锡丝固定结构上的焊锡丝挂钩11为两个,分别相反向地设置于横梁9的两端,分别应用于相邻的两组限位结构的配套使用。特别适用于两个人同时在一个桌面操作时使用,结构紧凑,简单方便,高效稳定。组焊前后均可以挂焊锡丝,减少焊锡丝的来回挪动,将焊锡丝固定到工装上,集成一体化,便于员工操作。

实施例4本发明限位结构和作业装置的应用

基于实施例1所述的限位结构和实施例2及实施例3所述的作业装置,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椭圆状器件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所述的限位结构和作业装置;

s2.将需要焊接的椭圆状器件的引脚嵌入所述限位结构的引脚固定安装槽,调整所述限位结构的挡板固定所述椭圆状器件;将焊锡丝卷插入所述焊锡丝挂钩;安装好的工装如附图5所示。

s3.结合锡流动方向,规范上锡手法和焊接线束制作,完成焊接操作。

本发明方法中的焊接处理方式为所穿线束的直径推荐小于或等于0.5平方,采用穿线焊接,即勾焊,保证焊接的可靠性。焊接时套上套管,上锡方向从椭圆状器件引脚开始到线束端,见附图7所示箭头方向。对于需要从两侧引线焊接的椭圆状器件,其焊接时成一个“八”字形,附图8和图9所示。保证其线束焊接后不会影响其螺钉安装。

本发明方法还包括防错检查步骤s4,以防止因作业疲劳等原因造成的焊接操作不规范。具体地,所述防错检查步骤包括:

s41.焊接完成后,确认上锡饱满无空焊,虚焊等现象,自检标识画在线束外表。

s42.焊接完成后,将套管下移至焊接区域,包住焊接区域后吹缩(对于导线横向焊接的,套管尽量靠近焊点)。

在操作的时候,套管统一定为左边1点,右边定为2点,参考点为椭圆状器件上的温度,个位数远离焊接点,保证制作线束的一致性。

线束剥线长度为10±1mm,对折长度为4±0.5mm。如附图6所示剥线穿过引脚对折处理。

本发明设计了简单紧凑的限位结构,科学实现侧放椭圆状器件进行焊接时椭圆状器件的定位方式,通过其自身的两个引脚限制其旋转自由度和上下移动自由度,通过焊接板和挡板限制其前后移动自由度,保证其焊接时不会移动,进一步通过密封件的设置保证在限制椭圆状器件移动的同时外观得到很好地保护。限位结构中的焊接板上设置多个引脚安装固定槽,每次可以焊接3个模块的9个椭圆状器件,甚至更多个,提高现场生产效率,也可以多增加个数。

本发明不仅涉及结构限制椭圆状器件的6个自由度的移动,同时设计了一种作业装置,包括焊锡丝的固定和支撑结构,有效减少焊锡丝的来回挪动,将焊锡丝固定到工装上,集成一体化,便于员工操作,整体作业的效率和技术效果大大提高。

本发明提供限位结构和作业装置将椭圆状器件有效固定和限位后,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焊接线束剥线和对折等处理方式的操作,准确无误,操作简便,有效确定其焊接后的可靠性;还可以很方便地将椭圆状器件上的焊接线束按照八字形方式或者其他理想的方式进行设置,可以有效避开螺钉安装孔位,整体操作起来十分便利,不易因为椭圆状器件走位而无法实现所述操作,或者效率低下。

本发明提供限位结构和作业装置将椭圆状器件有效固定和限位后,椭圆状器件不会到处移动,处于理想的侧放状态,上锡方式可以得到优化,有效减少焊锡的堆积,提供上锡的便利。

本发明提供限位结构和作业装置将椭圆状器件有效固定和限位后,椭圆状器件焊接时的摆放位置统一并便于观察,方便采取后续的防错检查,有效发现焊接上锡是否符合相关工艺标准。

本发明结构、装置和方法通过简单易行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焊接时融化的焊锡流到椭圆状器件外壳上造成短路失效问题,工装集成一体化,便于员工操作,现场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