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H型钢精轧机组以及大H型钢轧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4090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大H型钢精轧机组以及大H型钢轧机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的大H型钢精轧机组以及大H型钢轧机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大H型钢万能轧机技术为SMS和DANIELI所垄断,SMS采用的U-E-U精轧机组布置方式、X-H孔型;DANIELI采用的U-E-U+UF精轧机组布置方式、X-X孔型。

最早的大H型钢工艺布置均采用跟踪可逆式布置。基本配置为一架开坯机(BD)、一组由一架万能轧机(Ur)及一架轧边机(E)组成的万能粗轧机组,一架万能精轧机(Uf),即BD-UrE-Uf布置。这种布置轧制道次多、产量低、产品质量不高,缺少竞争力。如图2。

20世纪70年代,由于自动控制技术、微张力控制技术的发展,一种投资省、生产品种规格范围较大的串列式可逆轧机工艺布置也出现了,这就是在传统的万能粗轧机组中增加一架万能轧机,在万能精轧机组前增加一架轧边机,万能轧机区呈Ur-E-Ur-E-Uf布置。由于这时的万能粗轧机组具有连轧功能,故产量提高幅度较大。如图3。后来DANIELI将其优化成了1-3-1轧机布置形式,取消了万能精轧机前的轧边机,如图4所示。

与此同时,SMS的X-H轧制工艺生产H型钢技术被推向市场。它取消了万能精轧机组,把第二架万能轧机配置成直腿的“H”形孔型。与配一架独立的精轧机架可逆机组不同的是,X-H轧制工艺只是一组轧机,该机组由一架万能粗轧机(配X孔型),一架轧边机和一架万能精轧(配H孔型)组成。万能轧机之间的水平机架既用于H型钢轧边又用于其它型钢的成型。通常该机架为可移动,并有几个孔槽。与传统轧机布置的区别在于精轧机直接布置在万能粗轧和轧边机后面。是一种占地少、低投资、高效率和竞争力强的工艺生产方式,国内近年新建的几条大H型钢生产均采用了这种工艺。X-H的孔型示意图见图5,X-H轧制工艺布置见图6。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少、效率高的大H型钢精轧机组以及大H型钢轧机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大H型钢精轧机组,所述的精轧机组为往复万能机组,所述的往复万能机组由依次排列的万能粗轧机和万能精轧机组成;其中,轧件在上述的往复万能机组往复轧制一次以上。

优选的,所述的万能粗轧机和万能精轧机间隔5-10米。

优选的,所述的大H型钢为H1000x300以下规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大H型钢轧机系统,所述的轧机系统由粗轧机组和往复万能机组组成;其中,所述的往复万能机组由依次排列的万能粗轧机和万能精轧机组成;其中,轧件在上述的往复万能机组往复轧制一次以上。

优选的,所述的粗轧机组由为万能粗轧机。

优选的,所述的粗轧机组由为两辊可逆粗轧机。

优选的,所述的万能粗轧机和万能精轧机间隔5-10米。

优选的,所述的大H型钢为H1000x300以下规格。。

本实用新型综合在SMS的三机架连轧机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节省厂房和设备等投资,采用UR-UF精轧机组布置方式,UR是将一种将万能孔型和轧边孔型合二为一的孔型轧制技术。该轧机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减少H型钢轧制时产生的腰部偏心(俗称偏振),而这是其他类型工艺难以解决的缺陷。同时可以少建设一台轧边机,也避免了相应的轧辊消耗,经济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H型钢轧机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跟踪可逆式布置轧制工艺布置

图3为现有串列式可逆轧制工艺布置

图4为现有1-3-1轧制工艺布置

图5为现有X-H孔型布置示意图

图6为现有1-3轧制工艺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表并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大H型钢轧机系统的实施例。所述的轧机系统由粗轧机组和往复万能机组组成;其中,所述的往复万能机组由依次排列的万能粗轧机和万能精轧机组成;其中,轧件在上述的往复万能机组往复轧制一次以上。

其中,上述的粗轧机组由为万能粗轧机或两辊可逆粗轧机。

上述的万能粗轧机和万能精轧机间隔5-10米。

上述的大H型钢为H600x200。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钢坯经过加热与粗轧后,轧制成左右对称的狗骨型进入精轧机组,精轧机组为UR-UF布置,轧件在此往复轧制数道次后,完成精轧任务。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