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套筒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套筒钻孔机。
背景技术:
套筒是上紧或卸松螺丝的一种专用工具。为了使用的方便性,扳手与不同型号尺寸的套筒都能进行配合连接,所以在生产加工套筒时,会将其两端分别开设与扳手相配合的安装孔以及与螺帽相配合的操作孔,从而使其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其中较为常用的套筒的安装孔与操作孔都为内六角孔,在加工时需经过钻底孔和六角冲孔两个步骤。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5397922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打孔装置,主要由电钻夹持装置、试件装载装置、工作台构成;其中工作台上对称设置支柱,支柱上设有刻度值和限位孔;电钻夹持装置经其两端的套筒套接在支柱上,且可沿着支柱上下滑动,通过限位卡环插入支柱限位孔的方式限制的电钻夹持装置的位置;电钻夹持装置的中部设有夹持孔,电钻夹持在该夹持孔内且固定;试件装载装置包括上、下夹板以及用于连接上下夹板的螺杆,螺杆端部有螺纹,可采用螺母结合螺杆的方式固定上下夹板,上下夹板中心均开钻孔孔洞;电钻夹持装置中部的夹持孔、试件装载装置上下夹板的钻孔孔洞、工作台上的清灰孔同轴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只能在将套筒的一端进行钻孔加工完成之后,再把试件装载装置上的套筒重新拆卸安装,使套筒的另一端面朝向钻头,从而再对这一端进行钻孔加工,从而降低了加工效率,并且增加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筒钻孔机,通过转动连接于基座的夹持体,能够使位于夹持体中套筒的两端面均与钻孔呈同轴设置,从而可以在安装完套筒后,一次性对套筒的两端进行钻孔,无需再对套筒拆卸再翻转安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套筒钻孔机,包括安装有钻头的机架、用于夹持套筒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基座、转动连接于基座的夹持体,所述夹持体抵触于套筒的外圆壁,所述基座设有用于转动夹持体实现套筒两端面与钻头呈同轴设置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套筒的一个端面完成钻孔加工之后,只需利用驱动组件来旋转夹持套筒的夹持件,从而使套筒的另一端面与钻孔的轴向呈同轴设置,进而就直接能对套筒的此端进行钻孔加工,省去了工作人员将套筒先拆卸再翻转之后重新安装到夹持体中,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钻孔机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可以一次性对套筒的两端均进行钻孔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设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嵌设且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于夹持体侧面中心,所述转轴旋转带动所述夹持体180度转动实现所夹持的套筒两端与钻头轴向呈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轴被驱动转动时,能够在圆弧槽的限位作用下,实现转轴的定轴转动,并且转轴连接于夹持体侧面的中心处,从而当完成夹持体180度转动之后,就能实现套筒的另一端面依然与钻头的轴向呈同轴设置,进而在不用拆卸套筒的情况下,直接可以对套筒的两端面都进行钻孔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与电机相连接的蜗杆、与蜗杆呈啮合设置的蜗轮,所述蜗轮与转轴同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蜗杆蜗轮来驱动转轴进行转动,蜗轮蜗杆之间的啮合具有一定的自锁性,从而在钻头对套筒进行钻孔加工时,转轴和夹持体可以保持稳定,无法被转动,避免钻孔过程中套筒的位置发生移动,从而提高了套筒的钻孔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体包括相连接的安装板与固定板,所述安装板与固定板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套筒的空腔,所述空腔轴向与钻孔轴向呈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套筒在位于夹持体中时,可以保持与钻头的同轴关系,从而保证了钻孔的加工质量,且使套筒的两端能够由一个钻头来完成钻孔加工;并且安装板与固定板相连接能够对套筒起到一个良好的夹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与固定板朝向空腔的侧面均设有V形槽,所述V形槽与套筒外壁呈抵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V形槽的设置能够抵触于套筒的外壁,从而使套筒在被旋转的钻头所转动钻孔时,可以使套筒不会在空腔中被带动旋转,使套筒能够稳定地置于夹持体中,进而就能实现较好的钻孔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与固定板均沿基座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V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个夹持体能够夹持若干个套筒,当每次安装满一个夹持体后,使钻头能够对多个套筒进行依次钻孔加工,避免了单个夹持单个加工所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进而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与安装板之间连接有紧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固定板和安装板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套筒的上料与下料,并且使固定板能够对套筒起到一个夹紧作用,使其在钻孔加工过程中保持一个稳定地夹持效果,从而获得更好的钻孔加工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蜗轮蜗杆的驱动作用,实现了两个相连接的安装板与固定板可以在转轴的带动下发生180度旋转,从而就能对若干个套筒在一次上料之后对其两端进行钻孔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架;2、钻头;3、夹持组件;31、基座;32、夹持体;321、固定板;322、安装板;4、圆弧槽;5、转轴;6、驱动组件;61、电机;62、蜗杆;63、蜗轮;7、夹持平台;8、空腔;9、紧固件;10、V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套筒钻孔机,参照图1-2所示,包括一个机架1,在机架1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钻头2,一个用于对套筒进行底孔加工,另一个用于完成内六角孔的加工;在机架1位于两个钻头2的下方设有一个夹持平台7,夹持平台7能够沿着机架11的长度进行运动,从而可以使其位于不同钻头2下进行不同的钻孔加工。
在夹持平台7上设有一个为“凹”字形的基座31,基座31的长度方向与机架1的长度方向呈平行设置;在基座3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圆弧槽4,在圆弧槽4中嵌设且转动连接有一根圆柱转轴5,转轴5的轴向与基座31的长度方向呈平行设置;两个转轴5之间连接有一个长方体安装板322,转轴5连接于安装板322长度方向两侧面的中心处;沿着安装板322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个向内凹陷的V形槽10,V形槽10的槽深呈竖直设置;在安装板322的一侧面上利用紧固件9连接有一块长方体固定板321,固定板321沿其长度方向也均匀设置有向内凹陷的V形槽10;固定板321与安装板322表面呈紧贴设置,形成一个夹持体32,两者V形槽10呈相对设置且构成一个用于夹持套筒的空腔8,当套筒位于空腔8中时,套筒的轴向呈竖直设置,且与钻头2的轴向呈同轴设置;夹持体32位于“凹”字形基座31所形成的凹槽内,基座31凹槽的两侧面设有弹性膨胀块,当夹持体32转动嵌设到凹槽内时,弹性膨胀块将会对夹持体32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起到抵触作用,从而使套筒在加工过程中不会随着转轴5发生移动。
在基座31上安装有一个电机61,电机61的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一根蜗杆62,蜗杆62转动连接于基座31,蜗杆62上啮合设置有一个蜗轮63,蜗轮63的轴向与转轴5同轴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拆卸固定板321,在每一个V形槽10中均放置嵌设待钻孔套筒,从而再利用紧固件9将固定板321固定到安装板322上,从而对套筒起到一个抵触夹紧作用;继而移动滑移平台,使套筒的轴向与用于钻底孔的第一个钻头2轴向呈同轴设置,从而启动钻头2,对套筒进行钻孔加工,再将滑移平台沿着机架1的长度方向进行平移,依次对个套筒进行钻底孔加工,完成钻底孔加工后,启动电机61,利用蜗杆62蜗轮63的传动,使转轴5发生转动,转轴5带动夹持体32翻转180度,从而使套筒的另一端与钻头2轴向呈同轴设置,使钻底孔钻头2对套筒的另一端进行钻孔加工;完成套筒两端的钻底孔加工后,将滑移平台继续移动,使套筒的轴向与加工内六角孔的钻头2轴向呈同轴设置,从而利用转轴5带动夹持体32的翻转效果,实现套筒两端的内六角钻孔加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