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双螺旋榨油机的出饼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6612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螺旋榨油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双螺旋榨油机的出饼机构。



背景技术:

出饼机构是双螺旋榨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支撑榨油机主轴、调节榨油机中心度和出饼厚度的作用。现有用于双螺旋榨油机的出饼机构存在下述不足:1、榨油机主轴通常是直接搁置在横梁上,长期使用后会造成轴磨损,需要经常添加润滑油及定期更换;2、榨油机主轴不具备定心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双螺旋榨油机的出饼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榨油机中心度和出饼厚度调节方便的特点,可有效降低轴的磨损量,减少轴的更换频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双螺旋榨油机的出饼机构,所述出饼机构共两组,每组所述出饼机构均包括出饼盘、榨油机主轴、支架、一端位于出饼盘内且与出饼盘内壁配合的抵饼头、横梁,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出饼盘和横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榨油机主轴连接的尾轴,所述抵饼头套设在尾轴上,所述尾轴上还套设有平面轴承组件和设有调节丝母的调节丝套,所述平面轴承组件中的紧圈与尾轴为紧配合,所述紧圈抵靠在抵饼头的另一端,所述平面轴承组件中的松圈与尾轴为间隙配合,所述松圈抵靠在调节丝母上,所述尾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支撑轴承组件,所述支撑轴承组件位于支撑轴承套内,所述支撑轴承套设置在横梁内且与横梁紧配合,所述调节丝套与支撑轴承套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出饼盘的内壁及抵饼头一端的外壁为相互配合的锥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丝套与调节丝母为螺纹连接,所述调节丝母在调节丝套上的调节范围为15~35mm。

作为优选,所述松圈与尾轴的间隙量为0.5~2mm。

作为优选,所述平面轴承组件采用单向推力轴承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平面轴承组件的中心线与支撑轴承组件的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设有加油嘴,所述平面轴承组件、支撑轴承套和支撑轴承组件上均设有与所述加油嘴相配合的加油孔。

作为优选,所述榨油机主轴与尾轴的一端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榨油机主轴的端部设置尾轴,并在尾轴上设置平面轴承组件和支撑轴承组件,不仅可有效降低尾轴长期使用后的磨损,而且平面轴承组件和支撑轴承组件还具有定心作用,避免了尾轴的晃动,使得尾轴运行更加稳定;设置在尾轴上的调节丝套可以方便地调节出饼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双螺旋榨油机的出饼机构,共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出饼机构,每组出饼机构均包括出饼盘1、榨油机主轴2、支架4、一端位于出饼盘1内且与出饼盘1内壁配合的抵饼头5、横梁12,所述支架4一端通过螺栓3与出饼盘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横梁12固定连接,所述出饼盘1的内壁及抵饼头5一端的外壁为相互配合的锥面结构。

在出饼盘1和横梁12内分别设有两根榨油机主轴2安装孔(图中未示)和两根尾轴11安装孔(图中未示),且榨油机主轴2安装孔与尾轴11安装孔同心设置,所述榨油机主轴2穿过榨油机主轴2安装孔和尾轴11安装孔内的尾轴11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抵饼头5套设在尾轴11上,所述尾轴11上还套设有平面轴承组件6和设有调节丝母7的调节丝套8,所述平面轴承组件6中的紧圈6a与尾轴11为紧配合,当榨油机主轴2带动尾轴11转动时,紧圈6a随尾轴11转动,所述紧圈6a抵靠在抵饼头5的另一端,所述平面轴承组件6中的松圈6b与尾轴11为间隙配合,间隙量为0.5~2mm,当榨油机主轴2带动尾轴11转动时,松圈6b不会随尾轴11转动,所述松圈6b抵靠在调节丝母7上,所述尾轴11的另一端安装有支撑轴承组件9,所述支撑轴承组件9位于支撑轴承套10内,所述支撑轴承套10设置在尾轴11安装孔内且与横梁12紧配合,所述调节丝套8与支撑轴承套10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丝母7与调节丝套8为螺纹连接,用于调节出饼厚度,调节丝母7在调节丝套8上的调节范围为15~35mm;所述平面轴承组件6的中心线与支撑轴承组件9的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可有效保证榨油机主轴2的水平,对榨油机主轴2起到定心作用,防止榨油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晃动;为保持零部件的润滑,在所述支架4上设有加油嘴(图中未示),在所述平面轴承组件6、支撑轴承套10和支撑轴承组件9上均设有与所述加油嘴相配合的加油孔(图中未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平面轴承组件6采用单向推力轴承组件。

工作时,榨油机主轴2带动尾轴11转动,并同时带动套设在尾轴11上的抵饼头5和紧圈6a一起旋转;当调节丝母7顺时针转动时推动平面轴承组件6前进(图1中由左向右移动),进而推动抵饼头5前进,由于抵饼头5与出饼盘1的配合面为锥形面,抵饼头5前进时,抵饼头5与出饼盘1的间隙会逐步变小;当调节丝母7逆时针旋转时,由出饼盘1中挤出的饼推动抵饼头5后退(图1中由右向左移动),即抵饼头5与出饼盘1的间隙会逐步增大,从而实现对出饼厚度的调节。由于尾轴11的端部安装有支撑轴承组件9,即尾轴11是通过轴承进行转动,因此,可避免尾轴11与横梁12的直接摩擦,从而可有效降低轴的磨损量,减少轴的更换频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