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机,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轮罩的自动焊接机。
背景技术:
轮罩又称为叶子板内衬或翼子板内衬,用于汽车车轮的顶部遮挡,可以起到遮挡泥水的作用。一般的轮罩的结构如公开号为CN3618189的中国外观专利或授权公告号为CN20503418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其整体形状呈弧形设置。轮罩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可以参照授权公告号为CN2016468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结构。
在轮罩的制造过程中,轮罩一般是由两个半弧形的半体通过焊接拼接形成的,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焊接机一般为超声波焊接机,例如无锡德众超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前轮罩焊接机。这种焊接机一般包括固定设置的底座,两个半弧形的半体就放置在底座上,在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焊接头,焊接头能够对两个半弧形的半体对接部分进行焊接。
在利用现有的这种焊接机来焊接轮罩的时候,由于其底座是固定设置的,而焊接头是直接设置在底座上方的,这样在对轮罩上下料的时候很不方便焊接头会阻碍上下料,并且,如果稍有操作不当,操作容易将轮罩碰到焊接头从而损坏焊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轮罩的自动焊接机,其不仅方便上下料,而且能够降低焊接机被损坏的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轮罩的自动焊接机,包括放料机构和焊接头机构,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导轨、与所述导轨滑移连接的底座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底座相对导轨滑动的第一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可以在导轨上滑移,那么在上下料的时候,可以通过移动底座使其倾斜远离焊接头机构的下方,从而在上下料的时候不会受焊接头机构的阻碍,这样不仅方便上下料,而且降低了焊接头机构被损坏的概率。而由于焊接头机构本身需要上下滑移,理论上只需使焊接头的滑移间距变大就可以使上下料不受焊接头的干扰,但是如果调大焊接头的滑移间距就会使得焊接头的滑移变得不稳定,从而影响焊接头的焊机质量。而本实用新型这种移动底座的方式就不会对焊接质量造成影响。
较佳的,所述焊接头机构包括滑轨、滑移设置于滑轨上的安装块、驱动所述安装块滑移的第二驱动件以及集成设置于安装块上的焊头、吹气件和弹性压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头、吹气件与弹性压紧组件集成一体,所以其不仅具有焊接功能,而且具有对半体的压紧作用,并且有对焊接位置迅速冷却的作用,使其快速成型,提高加工效率。
较佳的,所述弹性压紧组件包括压杆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杆端部的弹性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块下压的时候,能够使压杆向下动作逐渐靠近底座上的半体,弹性橡胶套与半体接触之后能够对其起到弹性压紧的作用。
较佳的,所述弹性压紧组件包括压杆、滑移连接于压杆端部的弹性橡胶套以及分别与所述压杆和弹性橡胶套固定连接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杆向下移动使弹性橡胶套抵设底座上的半体之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组件对加大压紧力,使得对半体的压紧稳定性更好,并不会使半体受损。
较佳的,所述压杆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弹性橡胶套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口通过气道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压杆还连接有单向进气阀,当压紧组件下压时单向进气阀进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口可以外接气源,当压杆下压的时候,单向进气阀进气,由出气口吹气对焊接热熔的半体快速冷却,使其快速定型。
较佳的,所述气道内设置有阀口,所述单向进气阀包括与所述阀口配合球形阀芯、与球形阀芯固定连接的阀杆,当压紧组件下压时,所述阀杆向上顶起球形阀芯打开阀口进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紧组件下压时,阀杆能够向上顶起球形阀芯打开阀口进气,当压紧组件向上滑移远离底座时,阀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带动球形阀芯。
较佳的,所述底座的滑移方向沿操作者正对方向设置,且所述导轨相对于操作者操作的一端设置有防护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挡板能够将操作者隔离在底座与导轨相对滑移的区域之外,保证了操作者的安全。
较佳的,所述底座的底部通过若干支撑柱连接有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导轨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底座需要具有一定的高度才能方便操作者上下料,因此底座不能太厚,太厚则浪费材料,增大成本,通过若干支撑柱来连接基板和底座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并减轻其重量,方便运输。
较佳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基台,所述底座与所述基台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基座可以更好,那么基座的型号不同就能够对不同型号的轮罩进行焊接,扩大了该焊接机的适用范围。
较佳的,所述基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底座卡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可以直接卡设在容置槽内,拆装都很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方便上下料;2.本实用新型的受损率低;3.本实用新型对轮罩的焊接成型效率高;4.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半体焊接为轮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左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右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局部爆炸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6为图5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的压紧组件的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的压紧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1、轮罩;11、半体;111、通孔;2、顶架;21、第二气缸;22、超声波焊头;23、吹气管;24、弹性压紧组件;241、上压杆;2411、进气口;242、下压杆;243、弹簧;244、弹性橡胶套;2441、下开口;2442、出气口;245、气道;246、球状阀芯;247、阀杆;3、基板;31、支撑柱;32、基台;321、容置槽;33、底座;34、侧支撑座;35、侧固定柱;4、红外传感器;5、导轨;6、第一气缸;7、防护挡板;8、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用于轮罩的自动焊接机,用来焊接成型轮罩1,轮罩1由两个半体11焊接形成,轮罩1的结构参见图1。
参见图2,该用于轮罩1的自动焊接机的底部为两根导轨5,导轨5上滑移连接有基板3,基板3由第一气缸6驱动,第一气缸6可以为活塞杆式气缸或者是无杆气缸。在基板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若干跟支撑柱31,支撑柱31的顶端设置有基台32,基台32上设置有底座33,在基板3的两侧位置设置有侧支撑座34。底座33的顶面呈弧形设置,底座33与侧支撑座34共同对轮罩1形成支撑。在底座33的正上方是顶架2,顶架2上设置有第二气缸21,第二气缸21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焊头22和吹气管23。另外,参见图3,还可以看到在第二气缸21的活塞杆的端部还设有弹性压紧组件24。在基板3的前侧位置设置有侧固定柱35,侧固定柱35上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这是因为在半体11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安装在汽车上的通孔111,该通孔111是在该焊接前一工序进行,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前一工序往往会出现遗漏打孔的问题,那么在该焊接工序中,增加一个红外传感器4以检测是否有打孔,当红外传感器4检测到通孔111时则能够启动焊接程序,当红外传感器4被遮挡时,则不能启动焊接程序。
参见图4,在基台32的顶面设置有容置槽321,底座33可以卡接在容置槽321内,另外,参见图5,在底座33的侧面与基台32的顶面之间形成有间隙8,这样,在需要将底座33从基台32上拆下时,能够方便操作者的手部插入,从而轻松的将底座33抬起。
参见图6和图7,弹性夹紧组件包括上压杆241和下压杆242,上压杆241粗于下压杆242,这样在下压杆242与上压杆241的连接处形成台阶,在下压杆242上套设有弹簧243,弹簧243的上端刚好抵设固定连接于台阶处,弹簧243的下端固定连接弹性橡胶套244,弹性橡胶套244呈中空设置并且其下端具有下开口2441,其上端套设于下压杆242山。
该用于轮罩1的自动焊接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上料时,即需要将两个半体11放置到底座33和侧支撑座34上,首先由第一气缸6动作,将基板3滑移至靠近防护挡板7的位置,然后将半体11分别放置到两端的两个支撑部上,然后第一气缸6动作,使整个放料机构回位至远离防护挡板7的位置,此时中间承压部位于超声波焊头22的正下方。然后第二气缸21动作向下伸出,使焊接头对半体11进行焊接,在此过程中,弹性橡胶套244抵设于半体11的表面对对其逐渐增大施力,从而使其稳定的固定在底座33上。待焊接完成后,第二气缸21复位动作,使超声波焊接头逐渐远离底座33,完成焊接,此时,第一气缸6同步动作向外滑移,将底座33滑移至靠近防护挡板7的一侧,然后操作者将焊接完成的轮罩1从底座33上拆下,然后装上新的半体11,进入下一次循环。
实施例二:一种用于轮罩1的自动焊接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压紧组件的结构不同,参见图8,在上压杆241与下压杆242的内部设置有气道245,上压杆24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气道245连通的进气口2411,气道245的横截面呈阶梯形设置,在中间位置形成有阀口,在阀口处设置有球状阀芯246,球状阀芯246的底端设置有阀杆247,阀杆247伸出弹性橡胶套244的下开口2441外。在弹性橡胶套244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2442。
当第二气缸21向下驱动时,阀杆247的底端能够抵设到半体11,然后使阀杆247将球状阀芯246向上定位,使得阀口通气,此时气体可以通过进气口2411经过气道245从出气口2442排出对焊接位置进行吹气,使焊接位置快速冷却定型。该过程中,弹性橡胶套244能够对半体11进行压紧。
以上实施例中,第一气缸6与第二气缸21均可以替换为液压缸,但由于气缸的动作迅速,所以优先使用气缸。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