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丝扶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0302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电极丝扶丝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极丝扶丝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极丝扶丝器的放电加工的稳定性差,加工效率低效,钢丝绳的连接方法复杂。

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电极丝扶丝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极丝扶丝器,其放电加工的稳定性高和加工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极丝扶丝器,其包括:主轴、扶丝配重板、导轨组件、直线导轨、滑轮、滑轮线轴、吊绳、扶丝连接板、扶丝绳连接板、以及气动旋转头,其中所述直线导轨沿竖直方向安装在主轴上,所述导轨组件安装在直线导轨上,所述扶丝配重板安装在导轨组件上,所述滑轮安装在扶丝配重板上,所述滑轮线轴安装在主轴上,所述吊绳一端与滑轮线轴固定连接,所述吊绳另一端与扶丝绳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扶丝绳连接板与气动旋转头连接,所述扶丝连接板固定在扶丝配重板上,所述气动旋转头带动扶丝绳连接板拉动吊绳沿滑轮转动,从而带动导轨组件沿竖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扶丝配重板及扶丝连接板沿竖直方向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该装置对放电中的细小电极进行位置限制减小电极在放电过程中的摆动,提高放电加工的稳定性和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丝扶丝器还包括扶丝座和扶丝嘴,所述扶丝座连接在扶丝连接板末端,所述扶丝座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扶丝座的安装孔,所述扶丝嘴安装于安装孔,且向下延伸超出扶丝座。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线轴位于直线导轨和导轨组件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扶丝连接板自扶丝配重板倾斜向下延伸,所述扶丝绳连接板倾斜向上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丝扶丝器还包括连接在扶丝绳连接板和气动旋转头之间的T形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扶丝罩,所述扶丝罩将扶丝配重板、导轨组件、直线导轨、滑轮遮罩于其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电极丝扶丝器设有用以遮罩主轴的主轴不锈钢罩。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旋转头外包设有旋转头罩。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的底端连接有主轴连接板以及自主轴连接板倾斜向下延伸的Z形导向器。

进一步地,所述扶丝连接板延伸出扶丝罩,所述扶丝座位于Z形导向器的正上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极丝扶丝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极丝扶丝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极丝扶丝器省略主轴不锈钢罩和旋转头罩后的立体图。

图4是如图3所示省略主轴后的立体图。

图5是如图4所示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极丝扶丝器100,其包括:主轴11、扶丝配重板12、导轨组件13、直线导轨14、滑轮15、滑轮线轴16、吊绳17、扶丝连接板18、扶丝绳连接板19、以及气动旋转头20。

所述直线导轨14沿竖直方向安装在主轴11上,所述导轨组件13安装在直线导轨14上。所述扶丝配重板12安装在导轨组件13上,所述滑轮15安装在扶丝配重板12上,所述滑轮线轴16安装在主轴11上。所述吊绳17一端与滑轮线轴16固定连接,所述吊绳17另一端与扶丝绳连接板19固定连接。所述扶丝绳连接板19与气动旋转头20连接,所述扶丝连接板18固定在扶丝配重板12上。所述气动旋转头20带动扶丝绳连接板19拉动吊绳17沿滑轮转动,从而带动导轨组件13沿竖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扶丝配重板12及扶丝连接板18沿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电极丝扶丝器100还包括扶丝座21和扶丝嘴22,所述扶丝座21连接在扶丝连接板18末端。所述扶丝座21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扶丝座的安装孔,所述扶丝嘴22安装于安装孔,且向下延伸超出扶丝座21。

所述滑轮线轴16位于直线导轨14和导轨组件13的上方。所述扶丝连接板18自扶丝配重板12倾斜向下延伸,所述扶丝绳连接板18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电极丝扶丝器100还包括连接在扶丝绳连接板18和气动旋转头20之间的T形连接板23。所述主轴11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扶丝罩24,所述扶丝罩24将扶丝配重板12、导轨组件13、直线导轨14、滑轮15遮罩于其内。

所述主轴11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电极丝扶丝器100设有用以遮罩主轴11的主轴不锈钢罩25。所述气动旋转头20外包设有旋转头罩26。所述主轴11的底端连接有主轴连接板27以及自主轴连接板27倾斜向下延伸的Z形导向器28。所述扶丝连接板18延伸出扶丝罩24,所述扶丝座21位于Z形导向器28的正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该装置对放电中的细小电极进行位置限制减小电极在放电过程中的摆动,提高放电加工的稳定性和加工效率。该装置巧妙的运用了动滑轮的行程是定滑轮行程的一半的原理。达到了扶丝摇杆的行程始终是Z轴行程移动行程的一半。使得扶丝摇杆始终在电极丝有效长度下三分之一处的理想位置。使用了直线导轨,减小了滑动摩擦力可利用扶丝摇杆自身的重量下滑。简洁钢丝绳的连接方法。扶丝摇杆采用通常的万能表座连杆改制。定位方便、取用扶丝功能简单实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