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自动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563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器自动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器自动装配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一种主要用于静脉输液的一次性医用耗材。输液器是由导管、止液夹、连接管、母针基、母针基盖、泵接管等连接组成。由于输液器是将药物通过静脉直接送入人体血液中,绕开了消化系统,在提高药效的同时也对输液器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减少细菌感染以及加快装配效率,一般都采用机械设备自动装配。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064554.4公开了一种输液器自动组装机,包括一个机架,机架上滑动连接有送料滑台,机架和送料滑台之间设有送料驱动机构,送料滑台的两侧固设有呈对置分布的若干对夹紧工位,送料滑台的进口端设有输液长管上料装置,送料滑台的一侧依次设有流量盒装配装置、开关轮装配装置、输液短管装配装置和过滤器装配装置,送料滑台的另一侧依次设有滴瓶装配装置、二通管装配装置、输液中管装配装置和插瓶针装配装置,送料滑台的出口端还设有能将组装好的输液器组件从夹紧工位上取出的下料装置。但是该专利没有公开对输液器进行检测的装置,无法确定装配完成的输液器是否合格,同时该专利没有公开母针基盖与母针基的装配,无法自动完成整个输液器零部件的装配。

中国专利还公开了输液器其他零部件的装配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284180.1公开了一种输液器的针座与输液管之间的漏气检测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7553260提出一种医用导管与止液夹的组装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036583.3公开了一种医用塑针过滤盖的涂胶方法以及装置。但是这些组装装置都只能完成一种组件的装配,装配自动化程度不高。

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进行研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装配输液器,自动检测输液器是否合格,自动化程度更高的输液器自动装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输液器自动装配装置,包括用以储存导管的存料机构、从存料机构夹取导管的取导管机构、输送导管的输送带机构、用以装配导管的上料机构、成品下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用以装配导管与止液夹的止液夹上料机构、用以装配导管与连接管的连接管上料机构、用以装配导管与母针基的母针基上料机构、用以装配连接管与泵接管的泵接管上料机构、用以装配母针基与母针基盖的母针基盖上料机构。在输送带机构上方相邻连接管上料机构架设用以检测连接管与导管插接长度的插接检测机构,在输送带机构上方相邻泵接管上料机构架设用以检测泵接管与连接管插接长度的插接检测机构,在输送带机构上方 相邻母针基上料机构架设用以检测胶装完成导管的测导通机构。

进一步地,母针基盖上料机构包括输料机构、取料机构,输料机构输送母针基盖到取料机构,取料机构夹持母针基盖到母针基上,拧紧机构把母针基盖装配到母针基上。

在取料机构下方相邻输料机构设置一接料机构,接料机构包括用以容纳母针基盖的错位板、驱动错位板往复运动的接料驱动源。

输料机构包括用以使得母针基有序排列的振动盘、输送已有序排列的母针基盖的滑板,滑板邻近振动盘竖直布置,一端与振动盘出口端相连接,另一端出口对准错位板。

拧紧机构在取料机构下方,其包括伸入母针基盖凹腔的转动件、带动转动件旋转的旋转驱动源。

滑板竖直布置,利用母针基盖的重力作用使得母针基盖落到接料机构上,节约能源并且能够节省工作空间。设置转动件深入母针基盖端部的凹腔中,进而转动件带动母针基盖旋转,使得母针基盖在母针基上拧紧,完成母针基盖与母针基的装配,能够避免母针基盖端面磨损。

进一步地,错位板设置容纳母针基盖的错位槽,错位槽的形状与母针基盖的形状相匹配。滑板开设有供母针基盖滑动的滑道,滑道宽度比母针基盖的直径大比母针基盖的高度小。

进一步地,转动件前端设置转动杆,转动杆端部设置用以同母针基盖十字凹槽相配合的凸起块。

进一步地,插接检测机构包括用以固定连接管的定位组件、固设定位组件的检测机架,定位组件包括用以定位连接管的检测支撑板、用以支撑泵接管的托板、用以校正泵接管以及导管的检测夹指,定位组件上方架设一视觉检测组件,视觉检测组件包括用以对连接管进行拍照的摄像模块、用以调节摄像模块位置的调节平移组件,摄像模块固设于调节平移组件上。设置定位组件使得泵接管以及连接管保持水平,进而利用检测夹指使得泵接管、连接管准确定位。利用视觉检测组件对连接管的插接长度通过摄像模块进行拍照分析,能够准确识别不合格的插接长度,并且避免直接接触连接管使得连接管二次污染。检测机构同时也可以用于连接管与导管的插接长度的检测。

进一步地,托板为透明材质制造而成,托板下方设置辅助光源。检测支撑板开设有用以容纳连接管的V型槽。

进一步地,检测机架上端设置用以检测摄像模块位置的感应组件,感应组件包括与摄像模块固连的横板、悬垂在横板下方的感应器、固设的检测机架上端与感应器相配合的感应挡板。

进一步地,测导通机构包括用以定位导管以及母针基的定位机构、用以检测输液器是否导通的检测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用以定位导管的夹管机构、用以定位母针基的夹持机构。

夹管机构包括机架、驱动源、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驱动源驱动与机架相连接的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闭合夹住导管。

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板、夹持驱动源,夹持驱动源驱动夹持板闭合夹住母针基。

检测机构包括能够密封插接母针基的通气杆、连接通气杆的送气组件、驱动通气杆插接母针基的第一平移驱动源、用以检测通气气压变化的传感组件。夹持机构位于夹管机构与检测机构中间。定位机构分别夹持导管和母针基,能够有效固定母针基的位置,方便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依次并排设置第三定位板、开设有V槽的第一定位板、开设有突出块的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部依次并排设置第三定位板、开设有突出块的第二定位板、开设有V槽的第一定位板, 驱动源驱动第二定位板的突出块进入第一定位板的V槽中。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板开设有若干用以引导导管并容纳突出块的V槽,V槽底部开设有用以容纳导管的第一弧形槽。第二定位板开设有若干同V槽相配合的突出块,突出块的端部开设有用以容纳导管的第二弧形槽。设置若干V槽一次能够固定多根导管,提高工作效率。设置第一弧形槽容纳导管,在定位导管的同时,避免导管被压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母针基盖上料机构的滑板竖直布置,利用母针基盖的重力作用使得母针基盖落到接料机构上,节省能源消耗。错位板与滑板相配合,错位板从滑板底端滑过,母针基盖从滑板中依靠重力作用自动落入错位板的错位槽。利用错位板接料,结构简单,接料效果好。本实用新型设置转动件深入母针基盖端部的凹腔中,进而转动件带动母针基盖旋转,使得母针基盖在母针基上拧紧,完成母针基盖与母针基的装配,能够避免母针基盖端面磨损。

2.本实用新型的插接检测机构设置定位组件使得泵接管以及连接管保持水平,进而利用检测夹指使得泵接管、连接管准确定位。本实用新型利用视觉检测组件对连接管的插接长度通过摄像模块进行拍照分析,能够高效、准确识别不合格的插接长度,并且避免直接接触连接管,导致连接管的二次污染。

3.本实用新型的测导通机构通过能够扣合在一起的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定位导管,通过夹持板使得母针基牢固的固定在定位机构上,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三定位板压紧导管使得导管以及插接导管的母针基定位更加紧固,即使有较大的外力作用到母针基上,母针基也不会移动。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分别夹持导管和母针基,能够有效固定母针基的位置,方便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装配输液器,自动检测输液器是否合格,自动化程度更高,结构更加合理,能够有效提高装配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母针基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母针基盖转换一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母针基盖上料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的母针基盖上料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母针基盖上料机构的接料机构与取料机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母针基盖上料机构的接料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母针基盖上料机构的取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母针基盖上料机构的夹指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母针基盖上料机构的拧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母针基盖上料机构的转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插接检测机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插接检测机构的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插接检测机构的定位组件转换一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插接检测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插接检测机构的感应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测导通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测导通机构的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测导通机构的夹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测导通机构的第一定位部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测导通机构的第二定位部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测导通机构的第一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测导通机构的第二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测导通机构的第三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测导通机构的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装配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测导通机构的夹管机构与夹持机构装配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测导通机构的夹持板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测导通机构的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测导通机构的通气杆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母针基结构示意图;

图31为输液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存料机构,2-取导管机构,3-止液夹上料机构,4-连接管上料机构,5-母针基上料机构,6-泵接管上料机构,7-成品下料机构,8-输送带机构,10-测导通机构,11-母针基盖上料机构,12-插接检测机构,101-机架,1010-母针基,1011-导通滑轨,1012-固定板,1013-导管,1020-夹管机构,102-第一定位部,1021-第一安装板,1022-驱动源一,103-第二定位部,1031-第二安装板,1032-驱动源二,104-第一定位板,1041-V槽,1042-第一弧形槽,105-第二定位板,1051-突出块,1052-第二弧形槽,106-第三定位板,10-螺孔,108-夹持机构,1081-夹持板,10811-变径槽,1083-滑道,1084-夹持部,109-检测机构,1091-检测支架,1092-减压阀,1093-集气管,1094-通气板,1095-通气杆,10951-缩径腔,10952-挡圈,1096-传感组件,1097-第一平移驱动源,1098-承载板,111-输料机构,11-振动盘,1112-滑板,11121-滑动腔,112-接料机构,1122-错位板,11221-错位槽,11222-连接板,1123-接料驱动源,1124-滑轨,113-取料机构,1131-支架,1132-平移板,1133-升降驱动源,1134-升降架,1135-夹指驱动源,1136-夹指,1137-第二平移驱动源,114-底座,115-母针基盖,1151-十字凹槽,1152-凹腔,116-拧紧机构,1161-旋转驱动源,1162-支撑板,1163-转动件,11631-转动杆,11632-凸起块,1164-移动板,1166-移动驱动源,121-定位组件,1211-托板,1212-检测支撑板,1213-托板驱动源,1214-支撑驱动源,1215-托架,1216-检测承载板,1217-检测夹指,1218-第三平移驱动源,122-视觉检测组件,1221-摄像模块,1223-光源,1224-辅助光源,123-检测机架,1231-底板,126-泵接管,1261-连接管,124-调节平移组件,1241-安装板,1242-调节板,1243-调节底板,1244-电缸,125-感应组件,1251-感应器,1252-感应挡板,1253-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输液器自动装配装置,包括用以储存导管1013的存料机构1、从存料机构1夹取导管的取导管机构2、输送导管的输送带机构8、用以装配导管的上料机构、成品下料机构7,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用以装配导管与止液夹的止液夹上料机构3、用以装配导管与连接管1261的连接管上料机构4、用以装配导管与母针基1010的母针基上料机构5、用以装配连接管与泵接管126的泵接管上料机构6、用以装配母针基与母针基盖115的母针基盖上料机构11;在输送带机构8上方相邻连接管上料机构4架设用以检测连接管与导管插接长度的插接检测机构12,在输送带机构8上方相邻泵接管上料机构6架设用以检测泵接管与连接管插接长度的插接检测机构12,在输送带机构8上方相邻母针基上料机构5架设用以检测胶装完成导管的测导通机构10。

如图2-3所示,母针基盖115为帽状结构,内部设置与母针基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为方便装配,母针基盖的外端设置十字凹腔1152和凹腔1152。

如图4-11所示,母针基盖上料机构,包括输料机构111、取料机构113,在取料机构113下方相邻输料机构111设置一接料机构112。输料机构111输送母针基盖115到接料机构112,取料机构113从接料机构112夹持母针基盖并运到母针基上,进而拧紧机构116把母针基盖装配到母针基上。

所述接料机构112包括用以容纳母针基盖115的错位板1122、驱动错位板1122往复运动的接料驱动源1123。所述错位板1122设置容纳母针基盖115的错位槽11221,所述错位槽11221的形状与母针基盖115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错位板1122下端固设一连接板11222,所述连接板与接料驱动源1123的活动端螺接,所述接料驱动源1123固设于一底座114上。所述底座114与错位板1122通过滑轨1124滑动连接。所述滑轨1124穿设连接板11222,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所述输料机构111包括用以使得母针基有序排列的振动盘1111、输送已有序排列的母针基盖115的滑板1112,所述滑板1112邻近振动盘1111竖直布置,一端与振动盘1111出口端相连接,另一端出口对准错位板1122。所述滑板1112开设有供母针基盖115滑动的滑道,所述滑道宽度比母针基盖115的直径大比母针基盖115的高度小。所述滑道下端出口连接一滑动腔11121。

所述取料机构113包括架设于接料机构上方的支架1131、用以夹持母针基盖115的夹指1136、驱动夹指1136开合的夹指驱动源1135。所述支架1131上端滑动连接一平移板1132,所述平移板1132螺接一第二平移驱动源1137的活动端,其下端垂设用以带动夹指1136升降的升降驱动源1133。所述升降驱动源1133的活动端通过一升降架1134连接夹指驱动源1135,所述夹指驱动源1135的活动端连接夹指1136。所述升降架1134为T型,其上端螺接升降驱动源1133,其侧面螺接夹指驱动源1135。

所述拧紧机构116在取料机构下方,其包括伸入母针基盖凹腔1152的转动件1163、带动转动件1163旋转的旋转驱动源1161。所述拧紧机构116设置一移动驱动源1166,所述移动驱动源1166固设在底座上,其活动端连接一移动板1164,所述移动板1164上端固设支撑板1162,所述支撑板1162穿设旋转驱动源1161,所述旋转驱动源1161前端固连转动件1163。所述转动件1163前端设置转动杆11631,所述转动杆11631端部设置用以同母针基盖十字凹槽1151相配合的凸起块11632。

如图12-16所示,插接检测机构,包括用以固定连接管1261的定位组件121、固设定位组件121的检测机架123。所述定位组件121包括用以定位连接管的检测支撑板1212、用以支撑泵接管126的托板1211、用以校正泵接管126以及导管的检测夹指1217。所述检测机架123下端面固设一底板1231,所述底板1231上端面固设托板驱动源1213、支撑驱动源1214。所述托板驱动源1213的活动端螺接一托架1215,所述托架1215上端与托板1211固连,所述托架1215中间安装辅助光源1224,所述托板1211为片状透明材质制造而成。所述支撑驱动源1214的活动端与检测支撑板1212螺接,所述检测支撑板1212开设有用以容纳连接管1261的V型槽。所述检测机架123相邻托板1211架设一第三平移驱动源1218,所述第三平移驱动源1218活动端螺接一检测承载板1216,所述检测承载板1216固设检测夹指驱动源,所述检测夹指驱动源活动端固连检测夹指1217。

所述定位组件121上方架设一视觉检测组件122,所述视觉检测组件122包括用以对连接管1261进行拍照的摄像模块1221、用以调节摄像模块1221位置的调节平移组件124,所述视觉检测组件122在检测机架123中间上架设光源1223。所述调节平移组件124固设在检测机架123上端,所述调节平移组件124包括固设在检测机架123上端的电缸1244、与电缸1244活动端连接的调节底板1243、与调节底板1243螺接的调节板1242、固设在调节板1242上的安装板1241,所述摄像模块1221固设在安装板1241上。所述摄像模块1221连接有用于分析摄像模块1221所拍摄照片的分析控制模块。

所述检测机架123上端设置用以检测摄像模块1221位置的感应组件125,所述感应组件125包括与摄像模块1221固连的横板1253、悬垂在横板1253下方的感应器1251、固设的检测机架123上端与感应器1251相配合的感应挡板1252。所述感应挡板1252设置与连接管1261位置相对应的U型通槽。所述感应器1251可以是光纤感应器1251、红外感应器1251,优选地是红外感应器1251。

如图17-18所示,测导通机构,包括用以定位导管1013以及母针基1010的定位机构、用以检测母针基是否导通的检测机构109,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以定位导管的夹管机构1020、用以定位母针基的夹持机构108。所述夹持机构108位于夹管机构1020与检测机构109中间。

如图19-25所示,所述夹管机构1020包括机架101、驱动源、第一定位部102、第二定位部103,驱动源驱动与机架101相连接的第一定位部102、第二定位部103闭合夹住导管1013。所述第一定位部102的第一安装板1021下端面依次并排设置第三定位板106、开设有V槽1041的第一定位板104、开设有突出块1051的第二定位板105,第二定位部103的第二安装板1031上端面依次并排设置第三定位板106、开设有突出块1051的第二定位板105、开设有V槽1041的第一定位板104。所述第一定位部102、第二定位部103分别包括若干组并排设置的第一定位板104、第二定位板105。第一定位部102、第二定位部103分别滑动连接用以夹持母针基1010的夹持板1081,所述夹持板1081开设容纳夹持板1081的凹槽。

所述第一定位板104开设有若干用以引导导管1013并容纳突出块1051的V槽1041,所述V槽1041 底部开设有用以容纳导管1013的第一弧形槽1042。所述第二定位板105开设有若干同V槽1041相配合的突出块1051,所述突出块1051的端部开设有用以容纳导管1013的第二弧形槽1052。所述第一定位部102的第三定位板106延伸至第一定位部102的第一弧形槽1042下方,所述第二定位部103的第三定位板106延伸至第二定位部103的第二弧形槽1052上方,用以压紧导管1013。

所述第一定位部102、第二定位部103分别通过导通滑轨1011与机架101滑动连接。驱动源驱动所述第一定位部102的突出块1051进入第二定位部103的V槽1041中同时第二定位部103的突出块1051进入第一定位部102的V槽1041中,进而第一弧形槽1042与第二弧形槽1052相扣合夹住导管1013。

所述驱动源包括:驱动第一定位部102的驱动源一1022、驱动第二定位部103的驱动源二1032。所述驱动源一1022固设在机架101上端,其活动端与第一定位部102的上端螺接,所述驱动源二1032固设在机架101下端,其活动端与第二定位部103的下端螺接。所述驱动源为气缸。

所述第一定位板104、第二定位板105、第三定位板106在相同位置分别开设有螺孔107,螺栓穿设三者的螺孔107使得三者紧固连接在一起。

如图26-27所示,所述夹持机构108包括夹持板1081、夹持驱动源,夹持驱动源驱动夹持板1081闭合夹住母针基。所述夹持板1081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分别固连一夹持部1084,两个夹持部1084端部分别与一夹持驱动源的活动端固连,用以驱动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相闭合。夹持部1084通过滑道1083与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滑动连接。上下两个夹持驱动源固设于机架的固定板1012上。所述夹持板1081的凹槽为变径槽10811,所述变径槽10811的形状与母针基1010的外形相匹配。

如图28-29所示,所述检测机构109包括能够密封插接母针基的通气杆1095、连接通气杆1095的送气组件、驱动通气杆1095插接母针基的第一平移驱动源1097、用以检测通气气压变化的传感组件1096。所述检测机构109邻近夹持机构108设置检测支架1091,所述检测支架1091上端面滑动连接承载板1098。所述承载板1098上端固设通气板1094,相邻通气板1094固设传感组件1096,承载板1098下端与第一平移驱动源1097的活动端螺接。机架侧面设置减压阀1092,所述减压阀1092一端与送气组件相连接,另一端连接集气管1093。所述集气管1093设有两个出口端,一端连接传感组件1096,另一端连接集气杆。所述通气杆1095穿设于一通气板1094上,所述通气板1094与第一平移驱动源1097的活动端螺接。所述通气杆1095前端为缩径腔10951,中间设有挡圈10952。所述传感组件1096包括用以测试气压的压力计、显示压力的压力显示器。

如图30所示,母针基的结构。

如图31所示,输液器是由导管1013、止液夹132、连接管1261、母针基1010、母针基盖115、泵接管126等连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大量导管放置在存料机构,取导管机构从存料机构上夹取导管放置到输送带机构8上,输送带机构8带动导管平移,止液夹上料机构把止液夹装配到输送带机构8上的导管一端,装配完成后输送带机构8带动导管继续平移。进而连接管上料机构把连接管装配到导管的另一端,装配完成后,输送带机构8带动导管继续平移。进而插接检测机构对连接管与导管的插接长度进行检测,不合格舍弃,合格的导管继 续平移。进而母针基上料机构把母针基装配到导管上,泵接管上料机构把泵接管装配到连接管上,装配完成后,输送带机构8带动导管继续平移。进而插接检测机构对泵接管与连接管的插接长度进行检测,不合格舍弃,合格的导管继续平移。进而测导通机构对装配完成的导管测试是否导通或者漏气,不合格舍弃,合格的导管继续平移。进而母针基盖上料机构把母针基盖装配到母针基上,完成后,成品下料机构把已经装配完成的输液器运走。

母针基盖上料机构把母针基盖装配到母针基的工作原理:

母针基盖1155从振动盘1111中振出,有序的进入滑道中,母针基盖115从滑道中自由落下,囤积在滑动腔11121内,接料驱动源1123驱动错位板1122从滑板1112下端滑过,母针基盖115落入错位槽11221中,接料驱动源错位板返回到夹指下方,升降驱动源驱动夹指下降使得母针基盖115落入夹指的夹持范围内,夹指驱动源驱动夹指闭合夹住母针基盖115,升降驱动源带动夹指上升,第二平移驱动源驱动夹指平移到母针基夹持机构上,使得母针基盖与母针基靠在一起,移动驱动源1166驱动转动件1163平移插入母针基盖的凹腔1152中,并使得凸起块11632进入十字凹槽1151中,夹指驱动源驱动夹指打开,旋转驱动源1161驱动转动件1163转动,转动件1163带动母针基盖旋转,把母针基盖拧紧到母针基上,完成母针基盖115与母针基的装配。

插接检测机构对泵接管与连接管的插接长度进行检测的工作原理:

调节平移组件124的电缸1244驱动摄像模块1221移动,当与摄像模块1221固连的感应器1251移动到感应挡板1252的U型槽时,发送信号给分析控制模块。同时输送带驱动连接管1261以及泵接管126平移到摄像模块1221下方,托板驱动源1213驱动托板1211上升托起泵接管126,使得泵接管126保持水平,支撑驱动源1214驱动检测支撑板1212上升,连接管1261落入检测支撑板1212的V型槽中。进而,第三平移驱动源1218驱动检测夹指1217平移使得泵接管落入检测夹指1217的夹持范围内,检测夹指驱动源驱动检测夹指1217闭合夹持泵接管,校正泵接管的位置,使得泵接管能够准确对准摄像模块1221。进而分析控制模块控制摄像模块1221对连接管1261进行拍照并对拍好的照片进行分析对比,看插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要求,输送带输送连接管1261到下一装配工位,如果不符合要求,输送带输送连接管1261到取管装置进行舍弃。

测导通机构对装配完成的导管测试是否导通的工作原理:

运输已经装配有母针基1010的导管1013到第一定位部102、第二定位部103有效夹持范围内,由于母针基1010定位机构位置不变,导管1013的运输位置可预先设定,使得导管1013正好对着第一弧形槽1042、第二弧形槽1052。即使导管1013移动位置有误差,由于第一定位板104设有V槽1041,能够引导有偏移的导管1013落入第一弧形槽1042中。进而驱动源一1022驱动第一定位部102下降、驱动源二1032驱动第二定位部103上升,同时由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02的第三定位板106延伸至第一定位部102的第一弧形槽1042下方,所述第二定位部103的第三定位板106延伸至第二定位部103的第二弧形槽1052上方。当第一定位部102与第二定位部103相扣合夹住导管1013时,母针基1010进入夹持板1081的凹槽内,上下两个夹持驱动源驱动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闭合,使得母针基1010固定于夹持板1081的凹槽内,完成母针基1010的定位,同时上下两个第三定位板106挤压导管1013,使得导管1013以及插接导管1013的母针基1010定位更加紧固,即使有较大的外力作用到母针基1010上,导管1013也不会 移动。第一平移驱动源1097驱动集气管1093插接母针基,送气组件通过集气管1093送气,集气杆对母针基通气,压力计检测气压变化,压力显示器显示气压变化,并根据预定的标准值,判断母针基与导管胶接是否合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