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用弧形板的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特别是圆柱形电梯,需要用到弧形板,弧形板由金属板冲压折弯而成,而现有金属板冲压折弯工艺复杂,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弧形板的折弯装置,其结构合理,能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折弯,且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电梯用弧形板的折弯装置,包括:
平置底架,
固定于底架上的下模,
位于下模正上方、与下模相配合的上模,
以及驱动上模升降的压机;
所述压机包括压杆;
所述下模包括:固定于底架顶面的第一平置支承板,设于第一平置支承板正上方、下凹且供金属板受压贴靠的第一弧板,以及设于第一弧板和第一平置支承板之间、用于支承第一弧板的若干第一竖置支承板;
各第一竖置支承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弧板、第一平置支承板固定;
各第一竖置支承板相互平行,且相邻的两个第一竖置支承板紧密贴靠;
所述上模包括:设于第一弧板正上方、与第一弧板相配合、下凸且可下压金属板的第二弧板,设于第二弧板正上方、与压杆底端固定的第二平置支承板,以及设于第二弧板和第二平置支承板之间、用于支承第二弧板的若干第二竖置支承板;
各第二竖置支承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平置支承板、第二弧板固定;
各第二竖置支承板相互平行,且相邻的两个第二竖置支承板紧密贴靠。
优选的,各第一竖置支承板沿第一弧板的轴向设置。
优选的,各第二竖置支承板沿第二弧板的轴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弧形板的折弯装置,其结构合理,能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折弯,且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折弯装置的使用说明如下:将金属板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启动压机,压杆驱动上模下压,将金属板压紧在下模上,制成弧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用弧形板的折弯装置,包括:
平置底架1,
固定于底架1上的下模2,
位于下模2正上方、与下模2相配合的上模3,
以及驱动上模3升降的压机;
所述压机包括压杆4;
所述下模2包括:固定于底架1顶面的第一平置支承板21,设于第一平置支承板21正上方、下凹且供金属板受压贴靠的第一弧板22,以及设于第一弧板22和第一平置支承板21之间、用于支承第一弧板22的若干第一竖置支承板23;
各第一竖置支承板2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弧板22、第一平置支承板21固定;
各第一竖置支承板23相互平行,且相邻的两个第一竖置支承板23紧密贴靠;
所述上模3包括:设于第一弧板22正上方、与第一弧板22相配合、下凸且可下压金属板的第二弧板31,设于第二弧板31正上方、与压杆4底端固定的第二平置支承板32,以及设于第二弧板31和第二平置支承板32之间、用于支承第二弧板31的若干第二竖置支承板33;
各第二竖置支承板3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平置支承板32、第二弧板31固定;
各第二竖置支承板33相互平行,且相邻的两个第二竖置支承板33紧密贴靠。
优选的,各第一竖置支承板23沿第一弧板22的轴向设置。
优选的,各第二竖置支承板33沿第二弧板31的轴向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