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发动机缸体排气侧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119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加工发动机缸体排气侧的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缸体的加工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发动机缸体排气侧的加工,具体为一种用于加工发动机缸体排气侧的夹具。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体的排气侧是连接排气歧管和缸体的部位,对发动机而言,排气侧的加工工艺,是发动机生产中的重点和难点。现有技术中,在加工发动机排气侧时,一般是手动将缸体从外侧装夹,然后用2个圆孔压板将缸体压紧,再用扳手顺时针将2个螺母拧紧以完全固定缸体,其装夹耗时耗力。压板在缸体的外侧对缸体进行压紧,剩余空间小,刀具布置不便,使得对排气侧加工往往需要4台以上加工中心才能完成,企业投入资本大,拆装成本高,资源消耗量大,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限制了发动机的加工和生产规模。为此,如果能够针对汽车发动机设计一套工装,减小装夹的工作强度的同时,增大发动机缸体的外露面积,从而使得单个加工中心能够加工的区域更多、进而减少加工中心的使用量,提高公司单位时间内的加工量与加工效率,降低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发动机缸体排气侧的夹具,以解决装夹效率低,占用空间大的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后,加工缸体的排气侧时仅需要调用2台加工中心即可完成全部的加工任务。相对于现有工艺加工排气侧时需要先后调用8台以上的加工中心,具有显著的效率优化与进步。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资源消耗小,设备利用率高的特点,减轻了企业先期投入的经济负担,加快发动机行业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如下:

一种用于加工发动机缸体排气侧的夹具,包括排气侧拉杆组件、锁紧机构300和压板400。

所述排气侧拉杆组件由底座101、左支撑杆102、右支撑杆103、定位机构组成。其中,

底座101呈L形状,由竖直板和水平板构成。

在底座101的竖直板上设有左支撑杆102、右支撑杆103、和定位机构。

左支撑杆102的一端、右支撑杆103的一端分别与竖直板相连接。在左支撑杆102的另一端、右支撑杆103的另一端分别配有锁紧机构300。

所述定位机构为块体。

所述压板400为矩形块体。在压板400上设有2个异形孔402和1个压点401。压板400上的异形孔402均由圆形孔和椭圆形孔2部分构成。

使用时,将排气侧拉杆组件放置在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上。将与左支撑杆102配套的锁紧机构300、与右支撑杆103配套的锁紧机构300分别取下后,将需要加工的发动机缸体、压板400依次套在左支撑杆102和右支撑杆103上,随后再装配上锁紧机构300,从而将需要加工的发动机缸体夹在排气侧拉杆组件与压板400之间。

进一步说,排气侧拉杆组件中的定位机构包括排气侧第一定位块221、排气侧第二定位块222、排气侧第三定位块223、排气侧第四定位块224、排气侧第五定位块225。其中,

排气侧第一定位块221、排气侧第二定位块222位于左支撑杆102的上方。

排气侧第三定位块223、排气侧第四定位块224、排气侧第五定位块225位于左支撑杆102的下方。

其中,排气侧第三定位块223、排气侧第四定位块224、排气侧第五定位块225呈三角排布。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具,属于从内部对缸体进行装夹的夹具,使得加工空间更大,加工更灵活,装夹更紧凑,更牢固。尤其是压板的哨形孔的设计,装夹的时候,本来需要用拆装2个螺母才能装夹或卸载完成的,这里通过将压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只需要拆装1个螺母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拆装效率。由于装夹方式的灵活,所以仅仅利用2台加工中心对缸体进行加工,便可完成排气侧的加工工序,大幅度降低了资源消耗,设备利用率高,减轻了企业先期投入的经济负担,加快发动机行业的发展。

以我公司G60汽油发动机为例,在投入相同人力、时间的情况下,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具组合后,能够显著改善加工排气侧时的加工效率,发动机缸体外露区域无遮挡面积显著增加,能够采用加工中心在不拆装的情况下连续加工,节约时间、人力。

特别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压板是最大的亮点之一,市场上从没有过的。压板是从外端压紧发动机缸体的夹具,压板压上后,再将支撑杆上面的螺母(锁紧机构)上紧,即可固定发动机缸体。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排气侧拉杆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压板400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参见图1和5,一种用于加工发动机缸体排气侧的夹具,包括排气侧拉杆组件、锁紧机构300和压板400。

所述排气侧拉杆组件由底座101、左支撑杆102、右支撑杆103、定位机构组成。其中,

参见图3,底座101呈L形状,由竖直板和水平板构成。

在底座101的竖直板上设有左支撑杆102、右支撑杆103、和定位机构。

左支撑杆102的一端、右支撑杆103的一端分别与竖直板相连接。在左支撑杆102的另一端、右支撑杆103的另一端分别配有锁紧机构300。

所述定位机构为块体。

参见图6,所述压板400为矩形块体。在压板400上设有2个异形孔402和1个压点401。压板400上的异形孔402均由圆形孔和椭圆形孔2部分构成。

使用时,将排气侧拉杆组件放置在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上。将与左支撑杆102配套的锁紧机构300、与右支撑杆103配套的锁紧机构300分别取下后,将需要加工的发动机缸体、压板400依次套在左支撑杆102和右支撑杆103上,随后再装配上锁紧机构300,从而将需要加工的发动机缸体夹在排气侧拉杆组件与压板400之间。

参见图1和2,进一步说,排气侧拉杆组件中的定位机构包括排气侧第一定位块221、排气侧第二定位块222、排气侧第三定位块223、排气侧第四定位块224、排气侧第五定位块225。其中,

排气侧第一定位块221、排气侧第二定位块222位于左支撑杆102的上方。

排气侧第三定位块223、排气侧第四定位块224、排气侧第五定位块225位于左支撑杆102的下方。

其中,排气侧第三定位块223、排气侧第四定位块224、排气侧第五定位块225呈三角排布。

参见图1、2、3和4,进一步说,排气侧第一定位块221的顶部、排气侧第二定位块222的顶部分别设有一个水平的平面。

参见图1、2、3和4,进一步说,排气侧第四定位块224的左侧、排气侧第五定位块225的右侧均为竖直的平面。排气侧第四定位块224的左侧平面、排气侧第五定位块225的右侧平面均与底座101的水平板垂直。排气侧第四定位块224的左侧平面、排气侧第五定位块225的右侧平面均与底座101相互平行。

参见图1、2、3和4,进一步说,排气侧第一定位块221由圆柱体和锥形凸台两部分构成。构成排气侧第一定位块221的圆柱体的轴向一侧端面与竖直板相连接,另一侧端面与构成排气侧第一定位块221的锥形凸台的圆形底面相连接。

参见图1、2、3和4,进一步说,排气侧第二定位块222由圆柱体和锥形圆台两部分构成。构成排气侧第二定位块222的圆柱体的轴向一侧端面与竖直板相连接,另一侧端面与构成排气侧第二定位块222的锥形凸台的圆形底面相连接。在排气侧第一定位块221的锥形凸台上、排气侧第二定位块222的锥形凸台上分别开有3个孔。

参见图1、2、3和4,进一步说,排气侧第三定位块223由圆柱体和圆锥体两部分构成。构成排气侧第三定位块223的圆柱体的轴向一侧端面与竖直板相连接,另一侧端面与构成排气侧第三定位块223的圆锥体的圆形底面相连接。在排气侧第三定位块223的圆锥体上开有4个孔。

参见图1、2、3和4,进一步说,排气侧第四定位块224由圆柱体和圆锥体两部分构成。构成排气侧第四定位块224的圆柱体的轴向一侧端面与竖直板相连接,另一侧端面与构成排气侧第四定位块224的圆锥体的圆形底面相连接。

参见图1、2、3和4,进一步说,排气侧第五定位块225由圆柱体和圆锥体两部分构成。构成排气侧第五定位块225的圆柱体的轴向一侧端面与竖直板相连接,另一侧端面与构成排气侧第五定位块225的圆锥体的圆形底面相连接。

在排气侧第四定位块224的圆锥体、排气侧第五定位块225的圆锥体上分别开有3个孔。排气侧第一定位块221与排气侧第二定位块222相对于竖直板水平方向的中线对称。排气侧第四定位块224与排气侧第五定位块225相对于竖直板水平方向的中线对称。

参见图1和3,进一步说,左支撑杆102、右支撑杆103、定位机构均安装在朝向水平板一侧的竖直板上。左支撑杆102、右支撑杆103的长度均为300~600mm之间。

与左支撑杆102相连的锁紧机构300由1个固定螺母构成。与右支撑杆103相连的锁紧机构300由2个固定螺母构成。与右支撑杆103相连的固定螺母的长度均小于与左支撑杆102相连的固定螺母长度。

压点401位于压板400的中心上。2个异形孔402位于压点的两侧,且相对于压板400的中心互中心为对称图形。构成异形孔202的圆孔的直径不小于40mm,构成异形孔202的长条孔的宽度不大于20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