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刀刃环槽车刀结构及其车刀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5004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多刀刃环槽车刀结构及其车刀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与切削刀具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多刀刃环槽车刀结构及其车刀片。



背景技术:

按,一般欲在套筒上进行着色、滚花、压字或其他外观美化的作业时,需先在该套筒上切削出一环槽,以在该环槽内进行着色、滚花或压花,不仅能增进外观的美化,更不影响套筒的功能。

惟,欲在该套筒上切削出环槽,一般借由专用于切削环槽的车刀进行,现今专用于切削环槽的车刀结构主要概分为二种,一种是将车刀片硬焊于车刀杆上的车刀型式,惟此种车刀型式仅具有一刀刃可供使用,在此一刀刃磨损后,便必须将整组(车刀片及车刀杆)淘汰丢弃,而有着浪费耗材的问题,因此在产业界内已逐渐地不被使用,另一种可替换车刀片的车刀型式,虽然此种车刀片的两端皆具有刀刃,以在一端的刀刃磨损不堪使用时,能调转车刀片以使用另一端的刀刃,进而达到能增加总体使用次数与减少耗材用量的目的。但,此种专用于切削环槽且具有二刀刃可调换的可替换式车刀片,就现今产业界在节省耗材的准则下,仍具有可改善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改善先前技术中,习知用于切削环槽的车刀有着切削次数的总量不佳及浪费耗材等问题;缘此,本实用新型乃提供一种多刀刃环槽车刀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多刀刃环槽车刀结构,包含有:

一车刀杆,该车刀杆一端的一侧凹陷有一容槽,该容槽中具有一螺孔;

一车刀片,具有一车刀片本体及一贯孔,该车刀片本体具有一底端面、一位于该底端面相对端上的顶端面、一连接于该底端面与该顶端面一端间的前端面、一连接于该底端面与该顶端面另一端间的后端面、一受该底端面、顶端面、前端面及后端面所围绕连接的第一侧面及一位于该第一侧面相对侧面上的一第二侧面,该底端面与该前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一刀刃,该底端面与该后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二刀刃,该顶端面与该前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三刀刃,该顶端面与该后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四刀刃,该贯孔贯穿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

一锁接件,穿经该贯孔并与该螺孔螺接,以将该车刀片与该车刀杆进行固定连结,使至少一刀刃外露于该容槽外。

进一步,该容槽为由一底壁、一边壁及一侧壁所共同围绕而成的开放空间,该螺孔开设于该侧壁上。

进一步,该底壁为斜面。

进一步,该底壁为水平面。

进一步,该边壁上凸起有一锥形凸部;该车刀片的前端面凹陷有一前端锥形槽,该车刀片的后端面凹陷有一后端锥形槽,以由该锥形凸部与该前端锥形槽及该后端锥形槽中的任一进行对接。

进一步,该底壁与该边壁的交会点凹陷形成有一第一减压槽,该边壁与该侧壁的交会点凹陷形成有一第二减压槽。

进一步,该底端面邻接该第一刀刃处形成有一第一退屑槽,该底端面邻接该第二刀刃处形成有一第二退屑槽,该顶端面邻接该第三刀刃处形成有一第三退屑槽,该顶端面邻接该第四刀刃处形成有一第四退屑槽。

进一步,该底端面与该第一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该底端面与该第二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该顶端面与该第一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该顶端面与该第二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

进一步,该锁接件为一沉头螺丝,该锁接件自该车刀片的贯孔穿入,并以其头部抵压于该车刀片上,而由其身部螺接于该车刀杆的螺孔中。

一种多刀刃环槽车刀结构的车刀片,包含有:

一车刀片本体,该车刀片本体具有一底端面、一位于该底端面相对端上的顶端面、一连接于该底端面与该顶端面一端间的前端面、一连接于该底端面与该顶端面另一端间的后端面、一受该底端面、顶端面、前端面及后端面所围绕连接的第一侧面及一位于该第一侧面相对侧面上的一第二侧面,该底端面与该前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一刀刃,该底端面与该后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二刀刃,该顶端面与该前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三刀刃,该顶端面与该后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四刀刃;

一贯孔,贯穿该车刀片本体的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

进一步,该前端面凹陷有一前端锥形槽,该后端面凹陷有一后端锥形槽。

进一步,该底端面邻接该第一刀刃处形成有一第一退屑槽,该底端面邻接该第二刀刃处形成有一第二退屑槽,该顶端面邻接该第三刀刃处形成有一第三退屑槽,该顶端面邻接该第四刀刃处形成有一第四退屑槽。

进一步,该底端面与该第一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该底端面与该第二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该顶端面与该第一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该顶端面与该第二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车刀片在使用状态下,由其一刀刃(如第一刀刃)进行切削,其余刀刃(如第二刀刃、第三刀刃及第四刀刃)则被限位于该车刀杆的容槽内,除可避免该车刀片受作用力而转动或移动外,更可在原进行切削用的第一刀刃产生磨损而不堪使用时,将该锁接件旋离,并将该车刀片进行调转,而改由第二刀刃、第三刀刃或第四刀刃中的任一刀刃进行切削作业;如此一来,不仅能稳固地将该车刀片结合于该车刀杆上,更能最大化地使用该车刀片,以减少耗材的用量。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刀片总共具有四个刀刃能供切削出环槽;借此,能提供更多次的切削,以达到最大化的使用次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经由本实用新型进行切削环槽后的套筒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1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图;

图12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符号说明】

第一较佳实施例:

多刀刃环槽车刀结构100 车刀杆10

容槽11 底壁111

边壁112 侧壁113

螺孔12 第一减压槽114

第二减压槽115 车刀片20

车刀片本体29 底端面21

顶端面22 前端面23

后端面24 第一侧面25

第二侧面26 第一刀刃211

第二刀刃212 第三刀刃213

第四刀刃214 第一退屑槽215

第二退屑槽216 第三退屑槽217

第四退屑槽218 倒角231

贯孔27 锁接件30

套筒90 环槽91

第二较佳实施例:

多刀刃环槽车刀结构200 车刀杆40

容槽41 底壁411

边壁412 锥形凸部419

车刀片50 前端面53

后端面54 前端锥形槽531

后端锥形槽541 第一刀刃511

锁接件60 套筒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 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其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以下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刀刃环槽车刀结构100,其主要包含有一车刀杆10、一车刀片20及一锁接件30,其中:

请参阅图1至图3,该车刀杆10,为一长条状杆体,该车刀杆10的一端自一侧向内凹陷有一容槽11,该容槽11为由一底壁111、一边壁112及一侧壁113所共同围绕而成的开放空间,该侧壁113上开设有一螺孔12,该底壁111为朝开放端向下倾斜的斜面,该底壁111与该边壁112的交会点凹陷形成有一第一减压槽114,该边壁112与该侧壁113的交会点凹陷形成有一第二减压槽115。

请参阅图1至图3,该车刀片20,具有一概呈矩形片体的车刀片本体29及一贯孔27。该车刀片本体29的外周面可界定出一底端面21、一位于该底端面21相对端上的顶端面22、一连接于该底端面21与该顶端面22一端间的前端面23、一连接于该底端面21与该顶端面22另一端间的后端面24、一受该底端面21、顶端面22、前端面23及后端面24所围绕连接的第一侧面25及一位于该第一侧面25相对侧面上的一第二侧面26;该底端面21与该前端面23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一刀刃211,该底端面21与该后端面24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二刀刃212,该顶端面22与该前端面23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三刀刃213,该顶端面22与该后端面24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四刀刃214,该底端面21邻接该第一刀刃211处形成有一第一退屑槽215,该底端面21邻接该第二刀刃212处形成有一第二退屑槽216,该顶端面22邻接该第三刀刃213处形成有一第三退屑槽217,该顶端面22邻接该第四刀刃214处形成有一第四退屑槽218,该底端面21与该第一侧面25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图中未示),该底端面21与该第二侧面26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图中未示),该顶端面22与该第一侧面25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231,该顶端面22与该第二侧面26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图中未示);该贯孔27贯穿该第一侧面25及该第二侧面26。

请参阅图1至图3,该锁接件30,用以将该车刀片20与该车刀杆10进行固定连结者。于本实施例中,该锁接件30为一沉头螺丝,该锁接件30自该车刀片20的贯孔27穿入,并以其头部抵压于该车刀片20上,而由其身部螺接于该车刀杆10的螺孔12中,使该车刀片20被限位于该车刀杆10的容槽11内,以防止该车刀片20转动或晃动,且第一刀刃211自该容槽11的前端开口露出。

是以,上述即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刀刃环槽车刀结构100各部构件及其组装方式的介绍,接着再将其使用特点说明如下:

如图4所示,当欲对一套筒90切削出一环槽时,首先将该套筒90固定于一切削机台(图中未示)上,并驱动该套筒90旋转(如图4所示),并将本实用新型的多刀刃环槽车刀结构100固定于该切削机台(图中未示)上,再控制该多刀刃环槽车刀结构100往该套筒90的周面移动,使由第一刀刃211开始与该套筒90的周面接触(如图5所示),并逐渐地进给(如图6所示),以在该套筒90上切削出环槽91(如图7及图8所示),最后再将多刀刃环槽车刀结构100加以退出,以完成在套筒90上切削出环槽91的加工作业(如图9所示)。

借此,该车刀片20在使用状态下,由其一刀刃(如第一刀刃)进行切削,其余刀刃(如第二刀刃、第三刀刃及第四刀刃)则被限位于该车刀杆10的容槽11内,除可避免该车刀片20受作用力而转动或移动外,更可在原进行切削用的第一刀刃211产生磨损而不堪使用时,将该锁接件30旋离,并将该车刀片20进行调转,而改由第二刀刃212、第三刀刃213或第四刀刃214中的任一刀刃进行切削作业;如此一来,不仅能稳固地将该车刀片20结合于该车刀杆10上,更能最大化地使用该车刀片20,以减少耗材的用量。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刀片20总共具有四个刀刃能供切削出环槽;借此,能提供更多次的切削,以达到最大化的使用次数。

请参阅图10至图12,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刀刃环槽车刀结构200,其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包含有一车刀杆40、一车刀片50及一锁接件60,惟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该车刀杆40的底壁411为水平面,而该边壁412上则凸起有一锥形凸部419。

于本实施例中,该车刀片50的前端面53自二端往中间位置逐渐凹陷有一前端锥形槽531;该车刀片50的后端面54上自二端往中间逐渐凹陷有一后端锥形槽541。

借此,当该车刀片50被该锁接件60锁设于该车刀杆40的容槽41内,而该第一刀刃511朝前露出时,由该前端锥形槽531提供与套筒90间的闪避空间,以避免前端面53与该套筒90产生碰撞,而由该后端锥形槽541与车刀杆40的锥形凸部419形成对接(如图12所示),以防止车刀片50产生晃动。

当然,当该车刀片50调转位置时,亦可由该后端锥形槽541提供与套筒90间的闪避空间,以避免后端面54与该套筒90产生碰撞,而由该前端锥形槽531与车刀杆40的锥形凸部419形成对接,以防止车刀片50产生晃动,其亦可达到相同功效。

以上所揭,仅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本技术领域内的相关技艺者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为的均等变化,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