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焊机在移动时,一般需要额外的运输设备进行运输,或者通过手提电焊机本体对其进行移动,需要耗费使用者较多的体力,同时不便于对其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携式焊接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便携式焊接设备,包括电焊机本体、卡板、直板和n型手柄,两个所述卡板均与所述电焊机本体的上侧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卡板分别位于所述电焊机本体的两端,所述卡板的下侧面与所述电焊机本体的上侧面之间设置有卡槽,所述n型手柄的下端与所述直板固定连接,所述直板的两端卡合在所述卡槽内,所述直板的两端通过金属链与所述电焊机本体固定连接。
具体地,两个所述卡板的外端与所述电焊机本体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卡板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n型手柄的长度,且两个所述卡板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直板的长度,所述卡槽的两个外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直板的长度,所述卡槽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直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电焊机本体的上侧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柱,所述直板的中心处设置有与所述中心柱适配的中心孔。
具体地,所述电焊机本体的上侧面设置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所述电焊机上侧面的两侧,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有磁铁,所述金属链为铁磁性金属,所述金属链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卡板到所述电焊机本体的底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具体地,所述电焊机本体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电焊机本体的下侧面的其中一端设置有手柄槽,所述手柄槽的长度不小于所述n型手柄的长度,所述手柄槽的底面与所述行走轮的最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n型手柄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焊接设备通过将手柄设置为可拆卸式的结构,并且在电焊机本体的下方设置行走轮,使焊接手柄可以通过手提式移动或者通过行走轮在滚动移动,方便对焊接设备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携式焊接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携式焊接设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焊接设备,包括电焊机本体1、卡板2、直板4和n型手柄3,两个卡板2均与电焊机本体1的上侧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卡板2分别位于电焊机本体1的两端,卡板2的下侧面与电焊机本体1的上侧面之间设置有卡槽5,n型手柄3的下端与直板4固定连接,直板4的两端卡合在卡槽5内,直板4的两端通过金属链与电焊机本体1固定连接,两个卡板2的外端与电焊机本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卡板2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n型手柄3的长度,且两个卡板2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直板4的长度,卡槽5的两个外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直板4的长度,卡槽5的高度不小于直板4的厚度,电焊机本体1的上侧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柱,直板4的中心处设置有与中心柱适配的中心孔,电焊机本体1的上侧面设置有两个凹槽6,两个凹槽6分别位于电焊机上侧面的两侧,凹槽6的底面设置有磁铁7,金属链为铁磁性金属,金属链的长度不小于卡板2到电焊机本体1的底面之间的最小距离,电焊机本体1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行走轮8,电焊机本体1的下侧面的其中一端设置有手柄槽9,手柄槽9的长度不小于n型手柄3的长度,手柄槽9的底面与行走轮8的最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n型手柄3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焊接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需要使用手提式结构时,将直板4的两端设置在卡槽5内,通过卡板2与电焊机本体1的共同作用,将n型手柄3固定,可以通过n型手柄3将其提起。
在需要将电焊机本体1拖动时,将直板4沿中心轴转动,使直板4旋转90°,从而使直板4从卡槽5内脱离,通过上提将n型手柄3从电焊机本体1上脱落,则可以通过与n型手柄3和电焊机连接的金属链来拉动电焊机本体1移动。
如果需要将电焊机稳定固定在某些位置时,将n型手柄3倒置插入至手柄槽9内,使其中一对行走轮8离开底面,则可以避免电焊机本体1随意移动。
在不需要进行拖动时,将金属链放入凹槽6内,通过磁铁7将金属链固定,然后将n型手柄3旋转90°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