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两厢车顶盖尾部面品的拉深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086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用于提高两厢车顶盖尾部面品的拉深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两厢车顶盖尾部面品的拉深模具。



背景技术:

两厢车顶盖板在成型时要求制件表面平整无皱纹,R角处棱线清晰光顺,并且整体具有良好的刚性。现有的R角冲压模具包括与上模座相连的左模和右模,以及位于下模座上的与左模和右模位置相对的台阶状下模。由于左模和右模之间的间隙较小(约0.5-0.8mm),在进行冲压拉深时,台阶状的挤压模具严重阻碍了拉延材料的继续流动,因此,在上模和下模相接触的台阶面缝隙部位会产生严重的积料现象,并在模具压力作用下发生堆积硬化,无法在后序消除,导致顶盖板尾部出现起皱现象,影响外观和承力分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提高两厢车顶盖尾部面品的拉深模具,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两厢车顶盖板的R角棱线达不到工艺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提高两厢车顶盖尾部面品的拉深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间隔设置有左模和右模,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左模和右模位置相对应的台阶状下模,所述左模和右模均通过氮气弹簧和上模座相连,上模座固定连接有用于冲压R角棱线的整形凸模,所述整形凸模位于左模和右模之间,并且与左模、右模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提高两厢车顶盖尾部面品的拉深模具,将下模设计为平缓过渡形,便于拉延材料向下流动;将左模和右模通过弹性件与上模座连接,并增大两者间距,在其间设置整形凸模,将一次拉延成型改为分次拉深,以此避免拉深余料在局部小范围内出现堆积,使拉延材料获得了一个平缓延伸的空间。本实用新型消除了两厢车顶盖板尾部起皱现象,使R角棱线达到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提高两厢车顶盖尾部面品的拉深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上间隔设置有左模3和右模4,下模座2上设置有与左模3和右模4位置相对应的台阶状下模5,左模3和右模4均通过氮气弹簧5和上模座1相连,上模座1固定连接有用于冲压R角棱线的整形凸模7,整形凸模7位于左模3和右模4之间,并且与左模3、右模4间隔设置。

如图2所示,使用时,上模座1下移,左模3和右模4首先和下模5接触;上模座1继续下移,氮气弹簧5被压缩,整形凸模7与拉延材料A接触;随着整形凸模7的逐渐下移,拉延材料A最终形成棱线清晰光顺的R角C。由于整形凸模7与左模3和右模4间隔设置,形成让空的模压空间,在压制R角时,拉延材料A处于中间状态B时,材料可以充分流动,具有一个平缓延伸的空间,避免了拉深余料在局部小范围内堆积樱花,能够满足后续整形需要,从而改善两厢车顶盖尾部面品易起皱的缺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