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0862阅读:49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内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内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冲压模具通常由上、下模板、设于上下模板之间的料带、以及冲压机台本身配置的送料机组成,送料机驱动料带运动以实现送料,这种送料机操作繁琐,且制造、安装、调试和维修的成本都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内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内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其包括下模组件和上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和上模组件之间设置有一压板和一料条,所述料条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和压板之间,所述料条上形成有多个定位孔,所述上模组件上设置有一滑块插冲,所述滑块插冲沿垂直方向设置、可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下模组件内形成有一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可沿水平方向在所述下模组件内部做弹性伸缩运动并推动所述料条沿水平方向定距移动的送料机构;用于对所述料条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和定位机构之间的挡块。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下模组件内,所述滑块插冲向下朝向所述料条冲压并插入至所述送料机构和挡块之间,冲压的过程中可驱使所述送料机构与所述料条分离并背向所述挡块运动;所述滑块插冲向上运动并离开所述送料机构和定位机构之间,分离的过程中所述送料机构带动所述料条朝向所述挡块方向运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滑块、扁线弹簧、第一定位块和第一圆线弹簧;所述扁线弹簧与所述第一圆线弹簧交叉设置;所述滑块内形成有一用于固定所述扁线弹簧和第一圆线弹簧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圆线弹簧沿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其顶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尾端相连,其底端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相连,所述第一定位块的顶端的端部上形成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一倒角形成在所述料条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第一倒角可插入所述料条的定位孔内用于对其定位,常态下,所述第一定位块的顶端超出所述安装槽至所述下模组件的上方;所述扁线弹簧横向设置,其一端沿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另一端与所述内腔的侧壁相连;推动所述滑块以驱使所述扁线弹簧朝向内腔的侧壁方向产生压缩形变、可同时带动所述第一圆线弹簧同向运动,反之,所述第一圆线弹簧返回原位。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块、第二定位块和第二圆线弹簧;所述固定块垂直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的上方,其内部形成腔体,所述第二定位块和第二圆线弹簧连接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的腔体内,所述第二圆线弹簧垂直方向设置,其顶端与所述固定块的腔体的顶端相连、其尾端与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尾端相连,所述第二定位块的顶端的端部上形成有第二倒角,所述第二倒角形成在所述料条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第二倒角可插入所述料条的定位孔内用于对其定位,常态下,所述第二定位块的顶端穿过所述下模组件的上表面。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件由上至下依序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背板和卸料板,所述滑块插冲贯穿连接所述上垫板、上夹板、背板和卸料板,所述滑块插冲的顶端与所述上垫板连接,底端从所述卸料板的下方伸出;所述下模组件由下至上依序包括下模座、下垫板和下模板,所述内腔形成在所述下模板内,所述送料机构、挡块和定位机构可分别从所述内腔上方的开口处进入并装配在内腔内。

本实用新型模内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下模组件内设置可左右往复运动的送料机构、以及对料条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利用滑块插冲向下的冲压作用,促使送料机构向左移动并与料条左边方向的下一定位孔相插接,再利用滑块插冲向上抽出的作用力,送料机构可带动料条向右移动,至定位机构与料条上定位孔相插接时,送料机构停止送料,滑块插冲沿上下方向反复冲压动作可完成对料条的自动送料动作。本实用新型的模内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设计巧妙,结构稳定,可自动完成送料动作,无需调动送料机构,节约了架模时间,很大程度的节约了企业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模内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的开模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模内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的合模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模内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的料条移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模内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一种模内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其包括下模组件10和上模组件20,下模组件10和上模组件20之间设置有一压板40和一料条80,料条80设置在下模组件20和压板40之间,料条80上形成有多个定位孔81。

为便于阐述本方案的机械原理,本案中,以附图所示,上下左右方向均已图示为准,且本案中,料条80的移动方向为从左至右。

上模组件20上设置有一滑块插冲30,滑块插冲30沿垂直方向设置、可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下模组件10内形成有一内腔131,内腔131内设置有送料机构50、定位机构60和挡块70,送料机构50可沿水平方向在下模组件10内部做弹性伸缩运动并推动料条80沿水平方向定距移动,定位机构60用于对料条80进行固定以防止在冲压的过程中料条80移位,挡块70设置在送料机构50和定位机构60之间。

定位机构60和挡块70固定在下模组件20内,滑块插冲30向下朝向料条80冲压并插入至送料机构50和挡块70之间,冲压的过程中可驱使送料机构50与料条80分离并背向挡块70运动;滑块插冲30向上运动并离开送料机构50和定位机构60之间,分离的过程中送料机构50带动料条80朝向挡块70方向运动。

请参见图2,送料机构50包括:滑块51、扁线弹簧54、第一定位块52和第一圆线弹簧53;扁线弹簧54与第一圆线弹簧53交叉设置;滑块51内形成有一用于固定扁线弹簧54和第一圆线弹簧53的安装槽55,第一圆线弹簧53沿纵向方向设置在安装槽55内,其顶端与第一定位块52的尾端相连,其底端与安装槽55的槽底相连,第一定位块52的顶端的端部上形成有第一倒角521,第一倒角521形成在料条80的前进方向上,第一倒角521可插入料条80的定位孔81内用于对其定位,常态下,第一定位块52的顶端超出安装槽55至下模组件20的上方;扁线弹簧54横向设置,其一端沿横向方向设置在安装槽55内、另一端与内腔131的侧壁相连;推动滑块51以驱使扁线弹簧54朝向内腔131的侧壁方向产生压缩形变、可同时带动第一圆线弹簧53同向运动,反之,第一圆线弹簧53返回原位。

请参见图3,定位机构60包括:固定块61、第二定位块62和第二圆线弹簧63;固定块61垂直设置在下模组件20的上方,其内部形成腔体,第二定位块62和第二圆线弹簧63连接设置在固定块61的的腔体内,第二圆线弹簧63垂直方向设置,其顶端与固定块61的腔体的顶端相连、其尾端与第二定位块62的尾端相连,第二定位块62的顶端的端部上形成有第二倒角621,第二倒角621形成在料条80的前进方向上,第二倒角621可插入料条80的定位孔81内用于对其定位,常态下,第二定位块62的顶端穿过下模组件20的上表面。

上模组件20由上至下依序包括上模座25、上垫板24、上夹板23、背板22和卸料板21,滑块插冲30贯穿连接上垫板24、上夹板23、背板22和卸料板21,滑块插冲30的顶端与上垫板24连接,底端从卸料板21的下方伸出;下模组件10由下至上依序包括下模座11、下垫板12和下模板13,内腔131形成在下模板13内,送料机构50、挡块70和定位机构60可分别从内腔131上方的开口处进入并装配在内腔131内。

请同时参见图4至图7,本方案的冲压模具闭合冲压时,首先,定位机构60将料条80进行固定防止其左右移动,然后,滑块插冲30开始向下朝向料条80冲压插入至送料机构50和挡块70之间,插入的过程中,送料机构50向左移动,滑块51向左移动并使扁线弹簧54产生压缩变形,此时,第一定位块52下压第一圆线弹簧53至其第一倒角521离开料条80上的定位孔81,然后第一定位块52沿料条80的下板面向左移动,当移动至下一定位孔81时,在第一圆线弹簧53的弹性作用下,第一倒角521插入该定位孔81内,此时,滑块插冲30的端部完全插入送料机构50和挡块70之间,在此冲压过程中,料条80的位置没有发生移动,且送料机构50向左移动至料条80的下一个定位孔81内并固定。

本方案的冲压模具分离时,滑块插冲30向上移动至离开送料机构50和挡块70之间,离开的过程中,送料机构50在扁线弹簧54的弹性作用下产生向右的作用力,此时,定位机构60上的第二定位块62在第二圆线弹簧63的弹性作用下产生向上的回缩,进而使第二倒角621离开料条80上的定位孔,从而使定位机构60脱离对料条80的定位作用,然后,料条80在送料机构50向右作用力的作用下产生移动,当定位机构60上的第二倒角621与料条80上左侧方向上的下一定位孔相插接时,送料机构50则停止对料条的送料动作,从而完成自动送料。

上述模具闭合和分离过程,反复进行,可完成对料条的定距移动送料。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模内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通过在下模组件内设置可左右往复运动的送料机构、以及对料条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利用滑块插冲向下的冲压作用,促使送料机构向左移动并与料条左边方向的下一定位孔相插接,再利用滑块插冲向上抽出的作用力,送料机构可带动料条向右移动,至定位机构与料条上定位孔相插接时,送料机构停止送料,滑块插冲沿上下方向反复冲压动作可完成对料条的自动送料动作。本实用新型的模内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设计巧妙,结构稳定,可自动完成送料动作,无需调动送料机构,节约了架模时间,很大程度的节约了企业的成本。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