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冲床工件辅助导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0246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冲床工件辅助导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控冲床工件辅助导入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冲床可用于各类金属薄板零件加工,可以一次性自动完成多种复杂孔型和浅拉伸成型加工,通过简单的模具组合,相对于传统冲压而言,节省了大量的模具费用,可以使用低成本和短周期加工小批量、多样化的产品,具有较大的加工范围与加工能力,从而及时适应市场与产品的变化。但数控冲床因为工作性质要求,因此冲压力度大,危险性高,冲床操作人员一般用手送料或取件,对操作者体力消耗较大,操作的单调、频繁极易使操作人员产生精神疲劳,导致工件放置有偏差,造成产品误差,且易导致采用脚踏开关时,出现脚踏与送料或取件动作配合失误,造成伤手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精准定位,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力,稳定性较强,保证加工质量且适用性强的一种数控冲床工件辅助导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控冲床工件辅助导入装置,包括数控冲床和机座,机座上端设有送料导轨支架和立柱,送料导轨支架上端设有导轨,导轨中部设有丝杆,丝杆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顶端设有吸盘气缸,底端固定设有吸盘横梁,吸盘横梁一端设有吸盘安装板,吸盘安装板上设有吸盘;导轨始端固定设有送料电机,送料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丝杆连接,立柱顶端设有工件台,工件台与立柱通过工作台夹具连接,工件台上设有推杆电机,推杆电机前端设有推杆,推杆前端设有推件臂。

进一步的,吸盘安装板呈X型。

进一步的,推杆电机有2个,对称分布于工件台上。

进一步的,推件臂成V字型,前端设有橡胶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采用吸盘和送料电机的导入装置,在对工件无损输送的同时防止了工人与冲压机床的直接接触,可防止人工操作失误,造成工人损伤,由于推件臂成V字型,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圆盘,两端对称分布的V型推件臂可对待冲压圆盘精准定位,吸盘安装板呈X型,可保证吸盘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增加工件装卸过程的稳定性,保证工件冲压加工顺利进行,工件台下端通过工件台夹具与立柱连接,高度可调,可保证该装置适用于不同机型的冲压机数控冲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件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冲床工件辅助导入装置的实施方式,包括数控冲床9和机座1,机座1上端设有送料导轨支架101和立柱102,送料导轨支架101上端设有导轨6,导轨6中部设有丝杆601,丝杆601上设有固定板2,固定板2顶端设有吸盘气缸3,底端固定设有吸盘横梁5,吸盘横梁5一端设有吸盘安装板501,吸盘安装板501上设有吸盘8;导轨6始端固定设有送料电机4,送料电机4通过联轴器401与丝杆601连接,立柱102顶端设有工件台104,工件台104与立柱102通过工作台夹具103连接,工件台104上设有推杆电机7,推杆电机7前端设有推杆701,推杆前端701设有推件臂702;其中吸盘安装板51呈X型,推杆电机7有2个,对称分布于工件台104上,推件臂702成V字型,前端设有橡胶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工人将工件放在工件台104上,推杆电机7通过推杆701带动推件臂702完成工件定位,吸盘气缸3工作,吸盘8吸起工件,送料电机4通过联轴器401带动丝杆601转动,固定板2在丝杆601带动下沿导轨6滑动,在吸盘横梁5的支撑下,将工件送入数控冲床9指定位置,将吸盘气缸3停止工作,工件与吸盘8分离,送料过程结束,送料电机4工作,固定板2带动吸盘横梁5及吸盘8退回至原位置,等待下一轮送料,循环往复。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精准定位,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力,稳定性较强,保证加工质量且适用性强的特点,由于采用吸盘8和送料电机4的导入装置,在对工件无损输送的同时防止了工人与冲压机床的直接接触,可防止因人工操作失误,造成工人损伤及工件残次,由于推件臂702成V字型,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圆盘,两端对称分布的V型推件臂702可对待冲压圆盘精准定位,吸盘安装板501呈X型,可保证吸盘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增加工件装卸过程的稳定性,保证工件冲压加工顺利进行,工件台104下端通过工件台夹具103与立柱102连接,高度可调,可保证该装置适用于不同机型的冲压机数控冲床。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