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簧机夹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2595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簧机夹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簧机夹料装置。



背景技术:

卷簧机俗称弹簧机,通指生产弹簧的机械设备。按照功能特点分为:压簧机、拉簧机、万能机、圆盘机以及专用弹簧机如:蛇簧机、扭簧机。按照驱动方式分为:半自动式、自动式、数控式。弹簧是工业中常用的元件,大到飞机军舰,小到手机相机等等各种产品均用到弹簧,因此弹簧的生产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原始的弹簧只是圆柱形的拉压簧,采用手工绕制的,技术相对不成熟生产效率比较低,当要生产火车或坦克等重型设备上的大型弹簧时就非常困难。随着工业产品的增加弹簧产品也变的丰富起来,各种异型弹簧如:塔形(俗称电池簧)弹簧,双扭黄等,这样用常规的手工方法要做很多绕制模具,一个弹簧要3~8个工序才能完成,甚至更多工序且产品稳定性差。随着弹簧用量的逐渐增加,在德国、日本等工业先起来的国家出现了一批生产弹簧设备的企业,弹簧机相关的技术也慢慢成熟起来,这时以德国瓦菲奥斯(wafios)为代表的设备制造商逐渐强大起来。在亚太地区的日本和我国台湾也出现了几家弹簧机生产的企业,日本ITAYA、MEC等为代表,台湾以东北(EN侨鼎)、自如行为代表。MEC的拉压簧机曾经有弹簧界印钞机之称,洛阳显恒数控机床提供而我国台湾的东北弹簧机械(EN侨鼎)就是万能弹簧机的先驱,公司创始人吴金涂凭借多年的弹簧行业经验独自研发出了新型万能弹簧机,打破了欧美对我们的技术垄断并取得了美国和日本的发明专利。自如行则是以大型压簧机闻名整个亚太地区。向右卷簧机夹料装置多为平板式夹板夹持结构,经常由于接触面积过小造成弹簧丝的滑脱,给生产带来不便。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一种卷簧机夹料装置被设计出来,通过设置转盘并在转盘上设置夹持块可以很好的对弹簧丝固定,便于弹簧丝的绕制,通过设置方杆连接代替键槽连接,使得芯轴可以承受更大的扭力,从而卷制尺寸更大的弹簧,防止扭力过大造成键槽变形,损害设备,简单实用,即一种卷簧机夹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卷簧机夹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卷簧机夹料装置,包括转盘和芯轴,所述芯轴通过左端的方杆段和转盘的芯轴方孔连接固定;所述转盘的边缘处设置有夹持块,所述转盘和夹持块通过方孔卡接,所述夹持块和芯轴的贴合处设置有弹簧丝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和芯轴为过盈配合连接固定,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固定,可以有效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转盘及芯轴的同步运转。

进一步地,所述芯轴的方杆段长度略大于芯轴方孔的深度,转盘和芯轴贴紧连接时,方杆段左端外伸出转盘平面,便于转盘和芯轴结构的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和夹持块为过盈配合连接固定,在使用时将弹簧丝插进弹簧丝固定孔后再将夹持块和转盘固定,从而锁紧弹簧丝,较为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芯轴的右端连接有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芯轴运转带动弹簧丝的卷制。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转盘并在转盘上设置夹持块可以很好的对弹簧丝固定,便于弹簧丝的绕制,通过设置方杆连接代替键槽连接,使得芯轴可以承受更大的扭力,从而卷制尺寸更大的弹簧,防止扭力过大造成键槽变形,损害设备,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转盘,2、芯轴,3、方杆段,4、夹持块,5、弹簧丝固定孔,6、芯轴方孔,7、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卷簧机夹料装置,包括转盘1和芯轴2,所述芯轴2通过左端的方杆段3和转盘1的芯轴方孔6连接固定;所述转盘1的边缘处设置有夹持块4,所述转盘1和夹持块4通过方孔7卡接,所述夹持块4和芯轴2的贴合处设置有弹簧丝固定孔5。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1和芯轴2为过盈配合连接固定,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固定,可以有效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转盘1及芯轴2的同步运转;所述芯轴2的方杆段3长度略大于芯轴方孔6的深度,转盘1和芯轴2贴紧连接时,方杆段3左端外伸出转盘1平面,便于转盘1和芯轴2结构的拆卸;所述转盘1和夹持块4为过盈配合连接固定,在使用时将弹簧丝插进弹簧丝固定孔5后再将夹持块4和转盘1固定,从而锁紧弹簧丝,较为方便;所述芯轴2的右端连接有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芯轴2运转带动弹簧丝的卷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弹簧丝端头伸入弹簧丝固定孔5内部后,锁紧夹持块4和转盘1;然后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芯轴2转动,完成对弹簧丝的卷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