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弧面薄板材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529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弧面薄板材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弧面薄板材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大弧面薄板材是指弧面半径超过600mm的大弧面零件,这种特性的零件加工难度极大。首先从工艺角度看,零件长度较长,而且厚度较薄,刚性较差,加工装置很困难,对夹具要求较高,如果工件装夹的不当,将产生很大的形状误差,位置度和精确度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加工面是整个弧面,加工面积较大,产热量较大,很容易就会变形,而且整个弧面需要较高的直线度,中间0.15的直线度,侧边0.08的直线度,整个弧面0.8的粗糙度和0.25的圆弧度,普通的装夹加工很难保证所需精度;此外,在普通铣床,也包括磨床上,最大的端铣刀的直径才只有500mm,根本无法加工出所需要半径的大圆弧来。鉴于上述原因,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设备和机床能高效、低成本、大批量的加工大弧面薄板材零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弧面薄板材加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大弧面薄板材零件的加工困难、装夹困难、加工质量和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弧面薄板材加工装置,包括操作台、侧底座、安装在侧底座上的立柱、与立柱相连接的滑座及与立柱相连接的刀臂,操作台上设有液压滑台,刀臂的一端设有铣刀;大弧面薄板材加工装置还包括电磁夹具和分度机构,电磁夹具安装在液压滑台上,电磁夹具包括外壳、盖板,盖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部设有导电块和导磁片,外壳安装在液压滑台上,外壳与盖板相配合,外壳与盖板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铁芯和线圈,铁芯和线圈之间设有分隔层,外壳的外侧设有导线管,外壳的内侧面设有导线槽,导线槽的一端与导线管相配合、另一端与线圈相接触;分度机构包括与滑座相连接的滑台、底板、分度盘、动力头;底板与滑台相连接,底板上设有蜗轮、蜗杆,蜗轮与蜗杆相配合,分度盘与蜗轮固定连接,分度盘的外圆柱面上设有标尺和动力头,分度盘通过动力头与刀臂相连接。

所述盖板上设有至少四个凹槽,凹槽均匀分布在盖板上。

导磁片位于导电块中部。

所述电磁夹具上设有定位板。

所述操作台上设有滑台挡块,滑台挡块与液压滑台相配合。

所述动力头的轴线与刀臂的轴线相平行。

分隔层为沥青或橡胶。

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度盘使铣刀倾斜一定的角度,使其投影为一椭圆的大弧面,可以达到所需要的尺寸和精度要求,解决了大弧面薄板零件加工困难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电磁夹具的使用,可以防止工件加工时发生变形,保证了加工精度,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填补了市场空缺,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装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装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夹具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度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大弧面薄板材加工装置,包括操作台10、侧底座1、安装在侧底座1上的立柱2、与立柱2相连接的滑座3及与立柱2相连接的刀臂18,操作台10上设有液压滑台15,刀臂18的一端设有铣刀12;大弧面薄板材加工装置还包括电磁夹具7和分度机构,电磁夹具7安装在液压滑台15上,电磁夹具7包括外壳107、盖板106,盖板106上设有凹槽,凹槽内部设有导电块102和导磁片104,外壳107安装在液压滑台15上,外壳107与盖板106相配合,外壳107与盖板106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铁芯108和线圈109,铁芯108和线圈109通过分隔层110隔开,外壳107的外侧设有导线管101,外壳107的内侧面设有导线槽111,导线槽111的一端与导线管101相配合、另一端与线圈109相接触;分度机构包括与滑座3相连接的滑台4、底板8、分度盘5、动力头11;底板8与滑台4相连接,底板8上设有蜗轮16、蜗杆17,蜗轮16与蜗杆17相配合,分度盘5与蜗轮16固定连接,分度盘5的外圆柱面上设有标尺21和动力头11,分度盘5通过动力头11与刀臂18相连接。

实施例2:如图1-4所示,一种大弧面薄板材加工装置,包括操作台10、侧底座1、安装在侧底座1上的立柱2、与立柱2相连接的滑座3及与立柱2相连接的刀臂18,操作台10上设有液压滑台15,液压台的一端设有油管20,油管20与液压油箱相连接,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液压滑台可以左右移动;刀臂18的一端设有铣刀12;大弧面薄板材加工装置还包括电磁夹具7和分度机构,电磁夹具7安装在液压滑台15上,电磁夹具7包括外壳107、盖板106,盖板106上设有八个凹槽,凹槽均匀分布在盖板106上,凹槽内部设有导电块102和导磁片104,导电块为铜块和铝块,导磁片被铜块包围在中部,外壳107通过螺栓安装在液压滑台15上,在液压滑台的作用下电磁夹具可以左右移动,外壳107与盖板106相配合且通过螺栓相连接,外壳107与盖板106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铁芯108和线圈109,铁芯108和线圈109通过分隔层110隔开,分隔层用于固定并密封线圈;外壳107的外侧设有导线管101,外壳107的内侧面设有导线槽111,导线槽111的一端与导线管101相配合、另一端与线圈109相接触,电磁夹具7上设有定位板6用于对工件定位;电源由导线管进入传送至线圈,磁通由铁芯、导磁片穿过工件,可以整体均匀从下方吸住工件,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分度机构包括与滑座3相连接的滑台4、底板8、分度盘5、动力头11;底板8与滑台4相连接,底板8上设有蜗轮16、蜗杆17,蜗轮16与蜗杆17相配合,蜗轮蜗杆的使用第一能够把运动的方向转变,由蜗杆的运动转到蜗轮的旋转;第二是蜗轮蜗杆传动,当蜗杆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时,机构具有自锁性,可实现反向自锁,即只能由蜗杆带动蜗轮,而不能由蜗轮带动蜗杆,能够在分度之后自锁。分度盘5与蜗轮16固定连接,蜗轮与后底板、分度盘在同一轴上,把蜗轮和外分度盘用螺钉固定,利用扳手手动旋转蜗杆,同时带动蜗轮旋转,可以同时带动分度盘转动;分度盘5的外圆柱面上设有标尺21和动力头11,标尺是蜗轮转动角度和方向的标准;分度盘5通过动力头11与刀臂18相连接,在分度盘的作用下动刀头带动刀臂转动,进而带动铣刀转动,使铣刀倾斜一定角度,使其在工件上的投影为一个椭圆的大弧面,而弧面的大小可通过分度盘进行调节以满足工件所需的尺寸和精度。动力头11的轴线与刀臂18的轴线相平行,保证刀臂和分度盘对动刀头的调节角度一致,便于操作和调整。所述操作台10上设有滑台挡块9,滑台挡块9与液压滑台15相配合,工作时液压滑台移动,当与滑台挡块相接触时停止运动。

工作过程:将工件放置电磁夹具上,通过定位板对工件进行定位,电磁夹具通电,电源由导线管进入传送至线圈,磁通由铁芯、导磁片穿过工件而实现对工件的夹紧,根据工件所需的尺寸和精度,通过扳手手动旋转蜗杆,同时带动蜗轮旋转,与此同时带动分度盘转动,在分度盘倾斜一定角度后,刀臂也随着倾斜,刀具的投影产生一个大的椭圆弧面,用此弧面对工件进行加工,达到所需要的尺寸与精度。由于蜗轮蜗杆传动,当调整到合适位置时,蜗轮蜗杆机构实现反向自锁,分度盘被锁定,即可启动设备对工件进行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