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字形齿轮传动的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1065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材分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字形齿轮传动的分切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工业产品需要用到指定宽度的箔材,比如新能源电池中用到的铝箔和铜箔等。这些箔材由宽度更大的卷材通过分切装置纵向分切而成。许多领域要求分切的箔材边缘毛刺少、宽度一致性高。现有技术中,采用直齿齿轮传动,带动设有圆刀的刀轴转动,达到分切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在分切过程中由于机器震动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使刀轴沿着轴线方向发生微小的摆动,使得圆刀位置变得不稳定,分切的箔材边缘出现较大的毛刺,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人字形齿轮传动的分切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字形齿轮传动的分切装置,包括机架,平行设置的上刀轴和下刀轴,上刀轴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上圆刀,下刀轴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下圆刀,上圆刀与下圆刀错位排列,上刀轴和下刀轴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上刀轴和下刀轴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人字形齿轮和第三人字形齿轮,第一人字形齿轮与第二人字形齿轮相配合,第二人字形齿轮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二人字形齿轮与第四人字形齿轮相配合,第四人字形齿轮与第二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直齿齿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人字形齿轮对刀轴轴线方向起到了限位作用,能限制刀轴沿着轴线方向上的微小的摆动,从而减少因刀轴摆动而产生的毛刺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圆刀和下圆刀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到上刀轴和下刀轴上。螺栓连接便于拆卸和更换圆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圆刀和下圆刀具有双面刀刃,下圆刀的两个刀刃分别与两侧的上圆刀刀刃相配合,便于分切与圆刀宽度相近的箔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圆刀数量为21个,下圆刀数量为20个。可以一次分切出20条箔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圆刀和下圆刀的材料为Cr12MoV,具有良好的硬度、耐磨性和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人字形齿轮传动的分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分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人字形齿轮传动的分切装置,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平行设置的上刀轴11和下刀轴21,上刀轴11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上圆刀12,下刀轴21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下圆刀22,上圆刀12与下圆刀22错位排列,即下圆刀22与相邻两个上圆刀12之间的间隙相对应。上圆刀12的刀刃与下圆刀22的刀刃上下贴合设置。上刀轴11和下刀轴21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轴承13和第二轴承23,第一轴承13和第二轴承23固定在机架上,上刀轴11和下刀轴21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人字形齿轮14和第三人字形齿轮24,第一人字形齿轮14与第二人字形齿轮15相啮合,第二人字形齿轮15与第一电机16连接,第二人字形齿轮24与第四人字形齿轮25相啮合,第四人字形齿轮25与第二电机26连接。在工作时,待分切的卷材从上圆刀11和下圆刀21之间穿过,第一电机16和第二电机26通过人形齿轮分别驱动上刀轴11和下刀轴21转动,进而带动上圆刀11和下圆刀21转动,将卷材分切,上圆刀11的刀刃与下圆刀21的刀刃合力将卷材分切。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直齿齿轮,本实施方式采用的人字形齿轮对上刀轴11和下刀轴21轴线方向起到了限位作用,能限制上刀轴11和下刀轴21沿着轴线方向上的微小的摆动,从而减少因上刀轴11和下刀轴21摆动而产生的毛刺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圆刀12和下圆刀22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到上刀轴11和下刀轴21上,螺栓连接便于拆卸和更换圆刀。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圆刀12和下圆刀22具有双面刀刃,下圆刀22的两个刀刃分别与两侧的上圆刀12刀刃相配合,便于分切与圆刀宽度相近的箔带。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圆刀12数量为21个,下圆刀22数量为20个,可以一次分切出20条箔材。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圆刀12和下圆刀22的材料为Cr12MoV,具有良好的硬度、耐磨性和强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