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钻连铆式拉铆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1349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连钻连铆式拉铆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拉铆枪,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抽芯铆钉的连钻连铆式拉铆枪。



背景技术:

抽芯铆钉是一类单面铆接用的铆钉,为解决金属薄板、薄管焊接易熔,攻内螺纹易滑牙等缺点而开发,这类铆钉特别适用于不便采用普通铆钉(须从两面进行铆接)的铆接场合,铆接牢固、效率高、使用方便快捷,故广泛用于建筑、铁道、汽车、船舶、飞机、制冷、电梯、开关、仪器、家具、装饰等机电和轻工产品上。但须使用专用工具-拉铆枪(手动、电动、气动)进行铆接。铆接时,铆钉钉芯由专用铆枪拉动,使铆体膨胀,起到铆接作用。

手动拉铆枪由枪管、卡爪、楔紧套、顶销、顶簧、拉管及四连杆加力机构组成,并备有由不同内径和长度的定位套组成的成组可换定位套;电动拉铆枪一般是以单相串激电机为动力,通过电机的高速旋转,经多级减速,靠传动螺栓使旋转运动变为往复直线运动的手持式电动拉铆工具;气动拉铆枪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各个汽缸的串联以达到拉断铆钉的目的,具有拉铆方便,铆接速度快等优点。

使用以上三种工具进行拉铆作业,必须预先在所要铆接工件的指定位置钻同心孔,以便铆钉的铆体插入进行拉铆。但大多数拉铆作业需要在安装现场配做,不可能预先在两工件上钻孔并保证其同心,这就要求安装工人必须配备一把手电钻。动作过程是:在所要铆接的部位采用手电钻钻孔,然后放下手电钻,再从钉盒或钉袋内取出抽芯铆钉,把抽芯铆钉的铆体插入所钻的孔内(或把抽芯铆钉的钉芯插入铆钉枪),最后拿铆钉枪进行铆接。由此存在的缺点是:1、拉铆作业所带工具繁多,增加工人劳动强度;2、拉铆作业工序繁复,辅助工时浪费严重;3、无法实现连续、快速、高效拉铆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钻连铆式拉铆枪,该拉铆枪为钻孔铆接连续式一体化的抽芯铆钉拉铆枪,集手电钻和铆钉枪功能于一体,通过供铆装置连续供钉,钻孔与拉铆动作交替循环进行,从而实现快速连续拉铆作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钻连铆式拉铆枪,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钻孔机构、拉铆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总开关和第一位置开关,所述控制机构与动力机构电性连接,并控制动力机构的运转,所述动力机构设有动力齿轮与传动机构连接,当总开关开启时,动力机构通过传动机构驱动钻孔机构运行,当总开关和第一位置开关同时开启时,动力机构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拉铆机构运行。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机架、覆盖于机架外表面的外壳、连接于机架前端的导向轴套以及后端的手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动力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轮组和内花键轴,所述第一齿轮组和内花键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内花键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上,且两者的轴线平行,所述内花键轴与导向轴套同轴安装,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同轴依次固定于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动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同轴安装于内花键轴,所述第四齿轮与内花键轴固定,且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齿轮可转动地安装于内花键轴,并与第一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钻孔机构包括螺纹花键轴、往复螺母和钻头,所述螺纹花键轴的外圆设有花键,且一端与内花键轴同轴配合、另一端固定连接钻头,传动机构通过第一齿轮组和内花键轴将动力机构的动力传至钻头,驱使钻头转动完成钻孔工作,所述螺纹花键轴的外圆设有螺纹与所述往复螺母配合,在往复螺母的作用下,所述螺纹花键轴能够在内花键轴的内部沿其轴线滑动,使得钻头突出于和缩进导向轴套。

优选地,所述螺纹花键轴内部设有背紧杆,所述背紧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夹紧套和背紧螺母固定于的螺纹花键轴内部,所述夹紧套远离背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钻头。

优选地,所述拉铆机构包括触发机构、供钉机构、夹紧机构以及拉紧机构;

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上设有挂钩,挂钩的下端设有传动轴承,所述传动轴承与内花键轴同轴,所述螺纹花键轴能够通过传动轴承触发第二齿轮组转动;

所述供钉机构包括固铆机构、拨铆机构和送铆机构;

所述固铆机构包括铆钉匣,所述铆钉匣可活动地置于铆钉匣支架内,所述铆钉匣支架位于导向轴套的下方、并固定于机架和导向轴套上,所述铆钉匣支架的下方固接导柱,所述铆钉匣设有多个具有弹性开口的第一铆钉夹,用于夹紧铆钉;

所述拨铆机构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齿轮组的扳机和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转臂和摆臂,所述摆臂与拨爪连接,当第二齿轮组带动扳机朝向远离导向轴套方向移动时,扳机能够拨动转臂旋转,从而带动拨爪拨动铆钉匣,所述扳机、拨爪和摆臂分别通过弹性件进行复位;

所述送铆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机架的压杆和第一杠杆、以及连接于第二齿轮组的压片,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与压杆活动连接,另一端位于导柱的下方,导柱上设有能够沿其上下运动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至少设有一个第三铆钉夹,当第二齿轮组朝向导向轴套方向运动时,其上的压片按压压杆使其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杠杆拨动活动板以及第三铆钉夹一起沿导柱向上运动,第三铆钉夹夹紧铆钉后送至导向轴套内,所述压片和活动板通过弹性件进行复位;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顶块、推杆、滑块、夹爪、夹爪滑座和杠杆组,所述顶块固定于第二齿轮组上,所述夹爪滑座与导向轴套同轴配合并能沿其轴线移动,所述夹爪滑座上设有滑块且能沿其轴线运动,在滑块两侧对称地设有杠杆组,所述杠杆组可转动地连接于夹爪滑座上,所述夹爪一端固定于杠杆组,另一端伸于所述导向轴套两侧设有的长槽孔内,所述第二齿轮组朝向导向轴套方向运动时,其上的推杆能够推动滑块移动,所述滑块能够拨动与杠杆组连接的一对夹爪相对运动而夹紧铆钉,所述推杆、和夹爪分别连接一弹性件用于其复位;

所述拉紧机构包括拉紧螺栓、拉紧螺母、拉紧螺母滑座、拉紧杆,所述拉紧螺栓同轴装配在内花键轴,并与第一齿轮组固定连接,所述拉紧螺母滑座安装于内花键轴和往复螺母的外圆且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拉紧螺母滑座上同轴装配拉紧螺母,两者之间装配键和限位块,拉紧螺栓和拉紧螺母同轴水平安装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拉紧螺母上设有突出于其的档块,所述第二齿轮组固设有与档块相对应地档杆,所述档杆能够推动档块从而将拉紧螺母和拉紧螺栓相螺接,所述导向轴套两侧设有对称的、与其轴线平行的拉紧杆,所述拉紧杆的一端末端设有挂钩伸向拉紧螺母的径向端面,并与端面形成间隙,所述拉紧杆另一端固设止钉拨片,所述导向轴套远离机架的一端设有对称的开口槽,开口槽内分别安装止钉块,当拉紧杆朝向远离导向轴套方向运动时,所述止钉拨片能够压紧止钉块使其向导向轴套的轴心运动从而夹紧铆钉,所述止钉块和拉紧螺母分别通过弹性件进行复位。

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大齿轮、小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二转轴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于机架,所述第二转轴上、下两端转动安装于机架和轴承座,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同轴固定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齿条与大齿轮啮合,第二齿条与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二齿条的运动轴线与内花键轴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齿条远离导向轴套的一端设有挂钩,挂钩的下端设有传动轴承,所述传动轴承与内花键轴同轴,所述挂钩利用弹性件进行复位。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总开关、顶杆、第一位置开关、第三位置开关、第四杠杆和止动器,所述总开关设于手柄并突出于外壳的外部,用于启动动力机构,所述第一位置开关和第三位置开关固定于机架,所述顶杆安装于导向轴套上,所述顶杆长度方向沿导向轴套的轴线方向,其一端突出于导向轴套,另一端穿过机架并能够触发第一位置开关,所述顶杆的一端设有弹性件用于其复位,所述第二齿轮组能够触发第三位置开关,所述止动器固定于外壳的内壁,所述第四杠杆安装于拉紧螺母滑座上,其一端被止动器吸合后,另一端能够压紧并阻止往复螺母旋转。

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三、四支撑板依次且平行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于第一、三、四支撑板的一端且与之垂直,所述手柄固定连接于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另一端,所述导向轴套垂直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导向轴套为两端开口、空心的圆筒状结构,其两侧开有对称的长槽孔且底部设有开孔。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为电动机、气动马达、液压马达或小型内燃机,所述动力机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上,动力机构的一侧转轴突出于第三支撑板,且转轴末端设有动力齿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连钻连铆式拉铆枪主要通过动力机构、传动机构、钻孔机构、拉铆机构和控制机构这五大机构之间的配合,来实现钻孔和拉铆的功能,即集合手电钻和铆钉枪两种机器的功能于一体,从而实现快速连续拉铆作业,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和劳动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导向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触发机构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中供钉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供钉机构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铆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拉紧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控制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110-机架,111-第一支撑板,112-第二支撑板,113-第三支撑板,114-第四支撑板,120-外壳,130-手柄,140-导向轴套,141-长槽孔;

200-动力机构,201-轴承,202-动力齿轮;

300-传动机构,301-第一齿轮,302-第二齿轮,303-第三齿轮,304-第四齿轮,305-第五齿轮,306-内花键轴,307-第一转轴;

400-钻孔机构,401-螺纹花键轴,402-往复螺母,403-钻头,404-夹紧套,405-背紧杆,406-背紧螺母;

500-拉铆机构,510-触发机构,511-大齿轮,512-小齿轮,513-第一齿条,514-第二齿条,515-轴承座,516-弹性件,517-挂钩,518-第二转轴,519-传动轴承;

520-供钉机构,521-铆钉匣,522-第一铆钉夹,523-第二铆钉夹,524-铆钉,5241-铆体、5242-铆体帽、5243-铆芯,5244-铆芯帽,525-铆钉匣支架,526-扳机座,527-扳机,528-弹性定位件,529-转臂,530-第三转轴,531-转轴座,532-摆臂,533-拨杆,534-拨架,535-拨爪,536-拨爪座,537-第四转轴,538-导柱,539-第五固定轴,540-压片,541-第一固定轴,542-杠杆座,543-第二固定轴,544-压杆,545-压杆座,546-第三固定轴,547-第一杠杆,548-第四固定轴,550-活动板,551-第三铆钉夹,552-第四铆钉夹;

560-夹紧机构,561-顶块,562-推杆,563-滑块,564-滑块座,565-夹爪,566-夹爪滑座,567-第二杠杆,568-第三杠杆,569-第六固定轴,570-第七固定轴,571-第八固定轴;

580-拉紧机构,581-拉紧螺栓,582-拉紧螺母,583-拉紧螺母滑座,584-支撑柱,585-限位块,586-固定螺丝,587-键,588-拉紧杆,589-开合片,590-止钉块,591-止钉拨片,592-止钉导柱座,593-止钉导柱,594-摩擦定位片,595-档块,596-档杆;

600-控制机构,601-总开关,602-顶杆,603-顶杆固定座,604-第一位置开关,605-第一位置开关座,606-第二位置开关,607-第二位置开关座,608-第三位置开关,609-第四杠杆,610-第九固定轴,611-止动器,612-止动器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11所示,一种连钻连铆式拉铆枪,包括壳体100以及位于壳体内的动力机构200、传动机构300、钻孔机构400、拉铆机构500和控制机构600,所述控制机构600包括总开关601和第一位置开关604,所述控制机构600与动力机构200电性连接,并控制动力机构的运转,所述动力机构200设有动力齿轮202与传动机构300连接,当总开关开启时,动力机构通过传动机构300驱动钻孔机构400运行,当总开关和第一位置开关同时开启时,动力机构通过传动机构300驱动拉铆机构500运行。

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00包括机架110、覆盖于机架外表面的外壳120、连接于机架前端的导向轴套140以及后端的手柄130,所述传动机构300包括与动力齿轮202相啮合的第一齿轮组和内花键轴306,所述第一齿轮组和内花键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110。所述机架包括的第一支撑板111、第二支撑板112、第三支撑板113和第四支撑板114,所述第一、三、四支撑板依次且平行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于第一、三、四支撑板的一端且与之垂直,所述手柄130固定连接于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另一端,所述导向轴套140垂直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导向轴套140为两端开口、空心的圆筒状结构,其两侧开有对称的长槽孔141且底部设有开孔。所述动力机构200为电动机、气动马达、液压马达或小型内燃机,优选为电动机,所述动力机构200两端分别通过轴承201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11和第三支撑板113上,动力机构200的一侧转轴突出于第三支撑板113,且转轴末端设有动力齿轮202。

如图2-4所示,所述传动机构300包括第一齿轮301、第二齿轮302、第三齿轮303、第四齿轮304、第五齿轮305、内花键轴306和第一转轴307,所述第一转轴307两端通过轴承201分别垂直安装于第三支撑板113和第四支撑板114,所述第一齿轮301、第二齿轮302和第三齿轮303同轴依次固定于第一转轴307上,所述第二齿轮302与所述动力齿轮202啮合,所述内花键轴306两端通过轴承201分别垂直安装于第三支撑板113和第四支撑板114,所述内花键轴306与导向轴套140同轴安装,且内花键轴306的轴线与第一转轴307的轴线平行,所述第四齿轮304和第五齿轮305同轴安装于内花键轴306,所述第四齿轮304与内花键轴306固定,且与第三齿轮303啮合,所述第五齿轮305通过轴承201安装于内花键轴306,并与第一齿轮301啮合。第四齿轮304带动内花键轴一起转动,而第五齿轮305与内花键轴自由转动,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电机正转时,传递动力提供钻孔机构的旋转力矩;第一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传递动力提供拉铆机构的拉紧力,两路动力传递各自独立,互不干扰,从而实现一个动力输入,两个动力输出。

如图4所示,所述钻孔机构400包括螺纹花键轴401、往复螺母402和钻头403,所述螺纹花键轴也可以用单键轴来替代,所述螺纹花键轴401的外圆设有花键,且一端与内花键轴306同轴配合、另一端固定连接钻头403,传动机构300通过第一齿轮组和内花键轴将动力机构的动力传至钻头,驱使钻头转动完成钻孔工作,所述螺纹花键轴401的外圆设有螺纹与所述往复螺母402配合,在往复螺母402的作用下,所述螺纹花键轴401能够在内花键轴306的内部沿其轴线滑动,使得钻头403突出于和缩进导向轴套。所述螺纹花键轴401内部设有背紧杆405,所述背紧杆405的两端分别通过夹紧套404和背紧螺母406固定于的螺纹花键轴内部,所述夹紧套404远离背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钻头403。通过旋转背紧杆405能够实现夹紧套404对钻头的夹紧和松开,从而调节钻头伸出螺纹花键轴的长度,实现对不同厚度物件的钻孔工作。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拉铆机构500包括触发机构510、供钉机构520、夹紧机构560以及拉紧机构580;所述触发机构510包括大齿轮511、小齿轮512、第一齿条513、第二齿条514、轴承座515、弹性件516、挂钩517、第二转轴518和传动轴承519,所述轴承座515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撑板112和第三支撑板113,所述第二转轴518上、下两端通过轴承201安装于第二支撑板112和轴承座515,所述大齿轮511和小齿轮512同轴固定于第二转轴518,所述第一齿条513与大齿轮511啮合,第二齿条514与小齿轮512啮合,所述第一、二齿条的运动轴线与内花键轴306的轴线平行,所述挂钩517的上端固定于第二齿条514远离导向轴套的一端,挂钩的下端设有传动轴承519,所述传动轴承与内花键轴同轴,所述弹性件516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四支撑板114和挂钩517用于挂钩的复位。大齿轮和小齿轮之传动比满足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行程转换要求,当螺纹花键轴401在内花键轴内部转动且末端露出内花键轴,并与传动轴承配合时,带动第二齿条一起运动;相反地,当螺纹花键轴朝向导向轴套运动并脱离传动轴承时,第二齿条借助弹性件(例如弹簧)的恢复力复位。

如图7-9所示,所述供钉机构520包括固铆机构、拨铆机构和送铆机构;铆钉524包括铆体5241、铆体帽5242、铆芯5243和铆芯帽5244。所述固铆机构包括铆钉匣521,所述铆钉匣通过铆钉匣支架525固定,所述铆钉匣支架525位于导向轴套140的下方、并固定于第一支撑板111与导向轴套140上,所述铆钉匣521设有多个成对地并具有弹性开口的第一铆钉夹522和第二铆钉夹523,分别用于夹紧铆钉524的铆体5241和铆芯5243,所述铆钉匣支架525设有上、下两层导槽,所述铆钉匣位于上层导槽中并能沿导槽运动,其运动方向与导向轴套的轴线方向垂直;

如图2-4所示,所述拨铆机构包括扳机527和第三转轴530,所述扳机527通过第五固定轴539安装于扳机座526,所述扳机座526固定于第二齿条514靠近导向轴套的一端,所述第三转轴530可转动地安装于转轴座531,所述转轴座531固定于第一支撑板111,所述第三转轴530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转臂529和摆臂532,当第二齿条514带动扳机527朝向远离导向轴套方向移动时,扳机527能够拨动转臂529旋转,弹性件516两端分别固定于扳机座和扳机上用于将扳机复位;所述铆钉匣支架525的下层导槽中设有拨架534,所述拨架上固定设有拨杆533、拨爪座536和导柱538,所述摆臂532穿过第一支撑板111的部分设有长槽,所述拨杆533固定于长槽内,所述拨爪座536通过第四转轴537安装拨爪535,所述拨爪535能够拨动铆钉匣521,用于拨爪复位的弹性件两端分别固定于拨爪座和拨爪上,用于摆臂复位的弹性件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板和摆臂上;所述送铆机构包括压杆544、第一杠杆547以及通过第一固定轴541安装于第一齿条513的压片540,弹性件516两端分别固定于压片和轴承座上用于压片的复位,所述压杆穿设于压杆座545的通孔内,所述压杆座545固定于第一支撑板111上,所述压杆54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轴543和第三固定轴546,所述第一杠杆547通过第四固定轴548设于杠杆座542上,所述杠杆座固定于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杠杆547的一端形成长槽孔供第三固定轴穿设,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且位于导柱538的下方,导柱上设有能够沿其上下运动的活动板550,所述活动板550设对称地设有第三铆钉夹551和第四铆钉夹552,弹性件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板和活动板上用于活动板的复位。所述压片540具有倾斜的侧板以及水平的底板,所述侧板用于按压压杆544,所述铆钉匣支架525的两侧设有对称的弹性定位件528用于将铆钉匣521定位。所述弹性定位器528由弹簧和球形弹珠构成,在铆钉匣支架的两侧设有小孔,弹簧一端固定于小孔内,另一端固定于弹珠上,在自然状态下,部分弹珠突出于小孔。

如图2-3所示,所述夹紧机构560包括顶块561、推杆562、滑块563、滑块座564、夹爪565、夹爪滑座566、第二杠杆567和第三杠杆568,所述顶块561固定于第一齿条513上,所述夹爪滑座566与导向轴套140同轴配合并能沿其轴线移动,所述夹爪滑座566上固设有滑块座564,所述滑块座564上设有滑块563且能沿其轴线运动,所述在滑块座两侧对称地设有互相干涉的第二杠杆567和第三杠杆568,所述第二杠杆和第三杠杆分别通过第七固定轴570和第八固定轴571可转动地连接于夹爪滑座上,所述夹爪565通过第六固定轴569固定于第三杠杆的滑槽内,所述夹爪565伸于所述导向轴套两侧的长槽孔141内,所述第一齿条513朝向导向轴套方向运动时,其上的推杆562能够推动滑块移动,所述滑块能够拨动第二杠杆进而带动与第三杠杆连接的一对夹爪565相对运动而夹紧铆钉524,所述推杆、滑块座、夹爪分别连接一弹性件516用于其复位。当供钉机构520将铆钉524送至导向轴套的中心位置时,第一齿条513朝向导向轴套的方向运动,从而固定于其上的顶块561推动推杆,推杆带动滑块在滑块座上滑动,而滑块座因为弹性件的拉力而保持不动,滑块两端设有的凸起拨动第二杠杆567转动,进而带动第三杠杆568上的夹爪向导向轴套的径向中心运动,从而实现夹爪565夹紧铆钉524;顶块561随着第一齿条513继续向前运动,压片540脱离压杆544,则第三、四铆钉夹在弹性件516的弹力作用下脱离铆钉,顶块561抵住滑块座前面的挡板从而带动滑块座和夹爪滑座进行前进,即成对的夹爪565夹紧铆钉在导向轴套内部继续前行,直至铆钉上的铆芯帽露出导向轴套一定距离后停止;第一齿条在反向力的作用下向后运动至初始位置,推杆、滑块座以及夹爪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

如图2和图10所示,所述拉紧机构580包括拉紧螺栓581、拉紧螺母582、拉紧螺母滑座583、拉紧杆588,所述拉紧螺栓581通过轴承201同轴装配在内花键轴306,并通过固定螺丝586与第五齿轮305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拉紧螺母滑座583分别通过轴承201安装于内花键轴306和往复螺母402的外圆,所述拉紧螺母滑座583通过多个支撑柱584固定于第一支撑板111,所述拉紧螺母滑座上同轴装配拉紧螺母582,两者之间装配键587和限位块585,拉紧螺母与第一支撑板之间设有弹性件516,拉紧螺栓和拉紧螺母同轴水平安装,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拉紧螺母582上设有突出于其的档块595,所述第二齿轮组固设有与档块相对应地档杆596,所述档杆能够推动档块从而将拉紧螺母和拉紧螺栓相螺接,所述导向轴套140两侧设有对称的、与其轴线平行的拉紧杆588,所述拉紧杆的一端分别穿过第一支撑杆和夹爪滑座,且其末端设有挂钩伸向拉紧螺母的径向端面,并与端面形成间隙,所述拉紧杆588另一端固设止钉拨片591,所述导向轴套140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有对称的开口槽,开口槽内分别安装止钉块590,止钉块上固设有具有斜面的开合片589,所述导向轴套的下方通过止钉导柱座592固定设有止钉导柱593,所述止钉块590的下部同轴安装在止钉导柱593上,所述止钉导柱593两端沿径向方向形成凸起用于限制止钉块,导向轴套枪口处设有的摩擦定位片594与工件表面接触防止枪口偏移,所述两个止钉块之间设有弹性件,当拉紧杆588朝向远离导向轴套方向运动时,所述止钉拨片591能够压紧止钉块使其向导向轴套的轴心运动从而挡紧铆体帽5242防止其回退。在正常状态下,弹性件使得两个止钉块590远离导向轴套而靠近止钉导柱两端的凸起上,当拉紧杆向后运动时,止钉拨片591分别压紧两侧的开合片589设有的斜面,因此对止钉块产生向导向轴套轴心方向的分力,而使得两侧的止钉块朝向导向轴套的轴心方向运动夹紧靠近铆钉帽的铆芯5243处。

如图11所示,所述控制机构600包括总开关601、顶杆602、第一位置开关604、第二位置开关606、第三位置开关608、第四杠杆609和止动器611,所述总开关601设于手柄130并突出于外壳120的外部,用于启动动力机构200,所述第一位置开关604通过第一位置开关座605固定于第一支撑板111,所述顶杆602通过顶杆固定座603安装于导向轴套140上,所述顶杆长度方向沿导向轴套的轴线方向,其一端突出于导向轴套,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111并能够触发第一位置开关604,所述顶杆602的一端设有弹性件516用于其复位,所述第二位置开关606通过第二位置开关座607安装于第四支撑板114上,所述挂钩517能够触发第二位置开关,所述第三位置开关608固定于轴承座515,所述扳机座526能够触发第三位置开关,所述止动器611通过止动器固定座612固定于外壳120的内壁,所述第四杠杆609通过第九固定轴610安装于拉紧螺母滑座583上,其一端被止动器吸合后,另一端能够压紧并阻止往复螺母402旋转。如图3所示,顶杆602的一端突出于导向轴套140,当钻孔结束后顶杆的突出端顶紧工件使得顶杆后退,顶杆的另一端则可以触发第一位置开关;如图11所示,止动器611可以为电磁铁、气缸等可产生直接运动的动力装置,本实施例采用电磁铁,第四杠杆609以第九固定轴610为支点安装在拉紧螺母滑座上,其一端为动力臂,另一端为阻力臂,在正常状态下,第四杠杆的动力臂与止动器、阻力臂与往复螺母402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隙,当止动器被启动后将第四杠杆的动力臂吸合,第四杠杆倾斜,其阻力臂压紧并阻止往复螺母的旋转;在挂钩517触碰第二位置开关之前,即使松开总开关,复位动作依然执行,直至挂钩触碰第二位置开关。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如下:

将第一、第二齿条等部件向导向轴套方向运动定义为向前运动,反之为向后运动。

步骤一:钻孔过程:如图1所示,初始状态下,钻头403部分露出导向轴套140,将钻头对准工件所需铆接的部位,用力压紧,确保其与铆接面垂直,扣动总开关601,则电动机正转,带动第二齿轮302转动,第二齿轮通过第一转轴307带动第三齿轮303转动,第三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四齿轮304转动,第四齿轮带动内花键轴306和螺纹花键轴401转动,从而带动钻头4转动完成钻孔工作;

步骤二:拨铆过程:当钻孔结束后,保持顶紧枪口,导向轴套枪口处设有的摩擦定位片594与工件表面接触防止枪口偏移,同时顶杆602被顶住后退出发第一位置开关604,则动力机构200即电动机反转,止动器611即电磁铁吸合第四杠杆609顶紧往复螺母402使其制动,则螺纹花键轴和钻头一起在往复螺母的作用下向后退,即向内花键轴内部运动,直至其末端顶着第二齿条挂钩517上的传动轴承519,则带动第二齿条514一起向后运动,第二齿条上的扳机527拨动转臂529使得第三转轴530转动一定角度,第三转轴下部固连的摆臂532带动铆钉匣521朝向导向轴套移动一个钉位,扳机越过转臂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

步骤三:送铆过程:经过大齿轮511、小齿轮512之运动转换与行程变换,第一齿条513向前移动,固定于其上的压片540向下压紧第二固定轴543从而使压杆544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压杆带动第一杠杆547的上端向下转动一定角度,则第一杠杆的下端上移,撬动活动板550以及固定其上的第三铆钉夹551和第四铆钉夹552沿导柱上移并夹紧铆钉匣上的铆钉524,继续上移使铆钉脱离第一铆钉夹522和第二铆钉夹523,直至到达导向轴套的轴心位置并在此位置保持一段时间;

步骤四:夹铆过程:第一齿条513继续前移,其上的顶块561顶紧推杆562,推杆带动滑块563在滑块座564上滑动,而滑块座因为弹性件的拉力而保持不动,滑块两端设有的凸起拨动第二杠杆567转动,进而带动第三杠杆568上的夹爪565向导向轴套的径向中心运动,从而实现夹爪565夹紧铆钉524,随后压片540与第二固定轴543脱离,活动板550及第三铆钉夹551、第四铆钉夹552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沿导柱向下移动进而脱离铆钉,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同样第一杠杆547和压杆544复位;

步骤五:拉铆过程:第一齿条513继续向前移动,直至铆钉524插入步骤一种所钻的孔内,并保证铆体帽5242与工件表面的贴合,第二齿条514继续向后移动,扳机座526上的档杆596通过档块595推动拉紧螺母582,则拉紧螺母内螺纹与转动的拉紧螺栓外螺纹啮合并向后移动,则带动两侧的拉紧杆588向后移动,进而使得止钉拨片591压紧开合片589迫使止钉块590闭合,卡紧铆体帽5242的右侧(如图9所示),拉紧杆继续后移,其左端楔块挂钩右面与成对夹爪565左斜面接触同时产生径向夹紧力夹紧铆芯5243使其不滑脱,轴向向后拉紧直至钉芯拉断,铆接完成;

步骤六:复位:扳机座526触碰第三位置608开关,电动机正转,各部分复位,螺纹花键轴401前移钻头403露出导向轴套一定距离,直至挂钩触碰第二位置开关606,松开总开关601,一个工作循环结束。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