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束芯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781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束芯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束芯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口红是涂抹在嘴唇上赋予美感色彩和光泽的化妆品。其形式有棒状、铅笔状和软膏状等,但最普通的是棒状。铅笔状口红主要作为描画嘴唇轮廓线用,一般是红笔。

口红所必须具有性能是:涂抹颜色要清晰,轮廓线形不能模糊;外观颜色和涂抹色要一致,涂抹颜色经久不变;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光泽,不受折皱等影响;在夏季出汗时无变化,保持悦人的外观等。

中束芯是口红包装管的主要部件,它主要由中束管、中节、珠子和螺旋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一般的螺旋胶粘安装于中束管中,螺旋与中节轴向固定,珠子与中节径向固定,螺旋相对中节转动过程中,螺旋依靠内壁上的螺旋槽驱动珠子在中束内往复运动。

传统的中束管与螺旋之间通过人工进行装配,或一些半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存在组装速度慢,人工成本高,胶水和润滑油量控制不稳定,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束芯自动组装机,采用分度转盘,实现了全自动化的组装过程,解决了传统装配方式存在组装速度慢,人工成本高,胶水和润滑油量控制不稳定,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束芯自动组装机,所述中束芯包括铝制中束管和位于所述铝制中束管内的螺旋;所述中束芯自动组装机包括:

机架;

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分度转盘;在所述分度转盘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工位;所述安装工位环绕所述分度转盘均匀设置,位于所述分度转盘的外侧;每个所述安装工位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固定座;所述定位固定座用于固定铝制中束管;在所述分度转盘外环绕设置有中束管上料单元、抹胶单元、螺旋上料单元、压合单元、上油单元和下料单元;

所述中束管上料单元;所述中束管上料单元包括空位检测装置、铝制中束管上料装置、就位检测装置;所述空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待上料的所述定位固定座是否处于空位;所述铝制中束管上料装置用于将所述铝制中束管放置于空位的所述定位固定座上;所述就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铝制中束管是否处于所述定位固定座上;

所述抹胶单元;所述抹胶单元包括储胶装置和抹胶装置;所述储胶装置用于存放胶水并定量提供所述抹胶装置胶水;所述抹胶装置用于对所述铝制中束管内进行抹胶;

所述螺旋上料单元;所述螺旋上料单元包括螺旋上料装置和螺旋检测装置;所述螺旋上料装置用于将所述螺旋放置到所述铝制中束管内;所述螺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螺旋是否放置就位;

所述压合单元;所述压合单元包括压合装置;所述压合装置用于对所述螺旋和铝制中束管进行压合装配;

所述上油单元;所述上油单元包括储油装置和上油装置;所述储油装置用于存放润滑油并定量提供所述上油装置润滑油;所述上油装置用于对所述螺旋内进行上油;

所述下料单元;所述下料单元包括成品下料装置和次品下料装置;所述成品下料装置用于检测是否是成品并对成品进行下料作业;所述次品下料装置用于对次品进行下料作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安装工位上安装有两个所述定位固定座;每个所述定位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呈凸形的柱状结构,下部为圆柱形的底托,上部为插接柱。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接柱的上部呈直径渐次缩小的锥形柱状结构。

作为对中束管上料单元的优化,所述铝制中束管上料装置包括中束管振动盘、支撑架、可开合的第一气动夹爪、第一水平移动组件、第一竖直移动组件;所述中束管振动盘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第一气动夹爪下方的中束管输送轨道;所述中束管输送轨道为两个,相互并排设置;所述中束管输送轨道的一端与所述中束管振动盘连通,另一端封闭,使所述中束管振动盘中的所述铝制中束管竖直排列移动至所述第一气动夹爪下方;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在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所述第一竖直移动组件,在所述第一竖直移动组件上安装有所述第一水平移动组件;所述第一水平移动组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气动夹爪;所述第一竖直移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气动夹爪做竖直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一水平移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气动夹爪做水平面内的直线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位检测装置为位于所述铝制中束管上料装置上游的空位传感探头;所述就位传感探头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指向所述分度转盘;所述就位检测装置为位于所述铝制中束管下料装置下游的空位传感探头;所述空位传感探头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指向所述分度转盘。

作为对抹胶单元的优化,所述储胶装置包括胶桶、安装于所述胶桶上的液压泵以及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的定量控制阀;所述胶桶、液压泵、定量控制阀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抹胶装置包括抹胶底座、第二水平移动组件、第二竖直移动组件、第二气动夹爪和抹胶头;所述抹胶底座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在所述抹胶底座上安装有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组件;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组件上部安装有所述第二竖直移动组件,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组件下部安装有所述第二气动夹爪;所述第二竖直移动组件上安装有所述抹胶头;所述抹胶头的侧壁设置有出胶孔;所述抹胶头可进行周向转动;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组件做沿所述分度转盘径向的运动;所述第二竖直移动组件驱动所述抹胶头做竖直方向的运动。

作为对螺旋上料单元的优化,所述螺旋上料装置包括螺旋振动盘、支撑导柱、可开合的第三气动夹爪、第三水平移动组件、第三竖直移动组件;所述螺旋振动盘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第三气动夹爪下方的螺旋输送轨道;所述螺旋输送轨道为两个,相互并排设置;所述螺旋输送轨道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振动盘连通,另一端封闭,使所述螺旋振动盘中的所述螺旋竖直排列移动至所述第三气动夹爪下方;所述支撑导柱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在所述支撑导柱上安装有所述第三竖直移动组件,在所述第三竖直移动组件上安装有所述第三水平移动组件;所述第三水平移动组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三气动夹爪;所述第三竖直移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三气动夹爪做竖直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三水平移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三气动夹爪做沿所述分度转盘径向的运动。

作为对压合单元的优化,所述压合装置包括压合安装支架和压合气缸;所述压合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在所述压合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所述压合气缸,所述压合气缸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弹性压头、力量传感器。

作为对下料单元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成品下料装置包括点激光传感探头组和所述成本下料夹爪;所述点激光传感探头组通过多点定位探测确定对应所述定位固定座上的产品是否装配完好;所述成本下料夹爪对所述点激光传感探头组确定的装配完好的成品进行下料作业。

优选地,在所述中束管上料单元、抹胶单元、螺旋上料单元、压合单元、上油单元和下料单元上都安装有动作定位探头;所述动作定位探头用于对所述中束芯自动组装机的动作进行辅助定位,保证动作的准确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显著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采用以分度转盘为中心的装配生产线,实现了全自动化的装配过程,节约了人工成本,具有生产效率高,装配精度高的特点,对胶水用量和润滑油用量控制精准,节约了原料,降低了原料成本,同时产品的稳定性好,良品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机架2.分度转盘3.安装工位

4.空位检测装置5.中束管振动盘6.中束管输送轨道

7.铝制中束管上料装置8.就位检测装置9.抹胶装置

10.储胶装置11.螺旋振动盘12.螺旋输送轨道

13.螺旋上料装置14.压合装置15.上油装置

16.储油装置17.成品下料装置18.次品下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结合图1、图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束芯自动组装机,用于实现铝制中束管与螺旋的自动化装配过程。所述中束芯包括铝制中束管和位于所述铝制中束管内的螺旋;所述中束芯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1,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的分度转盘2以及环绕所述分度转盘2设置的中束管上料单元、抹胶单元、螺旋上料单元、压合单元、上油单元和下料单元。在所述分度转盘2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工位3。所述安装工位3环绕所述分度转盘2均匀设置,位于所述分度转盘2的外侧。每个所述安装工位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固定座;所述定位固定座用于固定铝制中束管。综合考虑安装效率以及安装精度,每个安装工位3上最好安装两个定位固定座。每个所述定位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呈凸形的柱状结构,下部为圆柱形的底托,上部为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上部呈直径渐次缩小的锥形柱状结构,用于固定铝制中束管。

具体的,所述中束管上料单元包括空位检测装置4、铝制中束管上料装置7、就位检测装置8。所述空位检测装置4用于检测待上料的所述定位固定座是否处于空位。所述铝制中束管上料装置7用于将所述铝制中束管放置于空位的所述定位固定座上。所述就位检测装置8用于检测所述铝制中束管是否处于所述定位固定座上。所述铝制中束管上料装置7包括中束管振动盘5、支撑架、可开合的第一气动夹爪、第一水平移动组件、第一竖直移动组件。所述中束管振动盘5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第一气动夹爪下方的中束管输送轨道6。所述中束管输送轨道6为两个,相互并排设置。所述中束管输送轨道6的一端与所述中束管振动盘5连通,另一端封闭,使所述中束管振动盘5中的所述铝制中束管竖直排列移动至所述第一气动夹爪下方。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在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所述第一竖直移动组件,在所述第一竖直移动组件上安装有所述第一水平移动组件。所述第一水平移动组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气动夹爪。所述第一竖直移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气动夹爪做竖直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一水平移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气动夹爪做水平面内的直线运动。所述空位检测装置4为位于所述铝制中束管上料装置7上游的空位传感探头。所述就位传感探头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指向所述分度转盘2;所述就位检测装置8为位于所述铝制中束管下料装置下游的空位传感探头;所述空位传感探头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指向所述分度转盘2。

所述抹胶单元包括储胶装置10和抹胶装置9;所述储胶装置10用于存放胶水并定量提供所述抹胶装置9胶水;所述抹胶装置9用于对所述铝制中束管内进行抹胶。所述储胶装置10包括胶桶、安装于所述胶桶上的液压泵以及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的定量控制阀;所述胶桶、液压泵、定量控制阀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抹胶装置9包括抹胶底座、第二水平移动组件、第二竖直移动组件、第二气动夹爪和抹胶头;所述抹胶底座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在所述抹胶底座上安装有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组件;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组件上部安装有所述第二竖直移动组件,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组件下部安装有所述第二气动夹爪;所述第二竖直移动组件上安装有所述抹胶头;所述抹胶头的侧壁设置有出胶孔;所述抹胶头可进行周向转动;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组件做沿所述分度转盘2径向的运动;所述第二竖直移动组件驱动所述抹胶头做竖直方向的运动。

所述螺旋上料单元结构与中束管上料单元类似。所述螺旋上料单元包括螺旋上料装置13和螺旋检测装置;所述螺旋上料装置13用于将所述螺旋放置到所述铝制中束管内;所述螺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螺旋是否放置就位。所述螺旋上料装置13包括螺旋振动盘11、支撑导柱、可开合的第三气动夹爪、第三水平移动组件、第三竖直移动组件;所述螺旋振动盘11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第三气动夹爪下方的螺旋输送轨道12;所述螺旋输送轨道12为两个,相互并排设置;所述螺旋输送轨道12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振动盘11连通,另一端封闭,使所述螺旋振动盘11中的所述螺旋竖直排列移动至所述第三气动夹爪下方;所述支撑导柱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在所述支撑导柱上安装有所述第三竖直移动组件,在所述第三竖直移动组件上安装有所述第三水平移动组件;所述第三水平移动组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三气动夹爪;所述第三竖直移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三气动夹爪做竖直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三水平移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三气动夹爪做沿所述分度转盘2径向的运动。

所述压合单元包括压合装置14;所述压合装置14用于对所述螺旋和铝制中束管进行压合装配。所述压合装置14包括压合安装支架和压合气缸;所述压合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在所述压合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所述压合气缸,所述压合气缸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弹性压头、力量传感器。

所述上油单元;所述上油单元包括储油装置16和上油装置15;所述储油装置16用于存放润滑油并定量提供所述上油装置15润滑油;所述上油装置15用于对所述螺旋内进行上油。储油装置16和上油装置15采用与储胶装置10和抹胶装置9类似的结构,在此就不做进一步详述了。

所述下料单元包括成品下料装置17和次品下料装置18;所述成品下料装置17用于检测是否是成品并对成品进行下料作业;所述次品下料装置18用于对次品进行下料作业。所述成品下料装置17包括点激光传感探头组和所述成本下料夹爪;所述点激光传感探头组通过多点定位探测确定对应所述定位固定座上的产品是否装配完好;所述成本下料夹爪对所述点激光传感探头组确定的装配完好的成品进行下料作业。所述次品下料装置18位于所述成品下料装置17的下一个安装工位3对应位置,用于对次品进行下料。

为了优化本发明的动作精度,在所述中束管上料单元、抹胶单元、螺旋上料单元、压合单元、上油单元和下料单元上都安装有动作定位探头。所述动作定位探头用于对所述中束芯自动组装机的动作进行辅助定位,保证动作的准确度。

本发明的动作过程:本发明依次经过取料(铝制中束管)-检测-抹胶-取料(螺旋)-检测-压合-喷油抹油-下料。具体的,分度转盘2进行转动,每次转动步进一个安装工作。上料单元先对对应的安装工位3进行检测,确定是否是空位,如不是空位,存在异物,则后续的所有功能单元对该安装工位3进行跳空,直至到次品下料装置18处下料。如是空位,步进一个安装工位3,对该安装工位3进行上料,将铝制中束管放置于定位固定座上。继续步进一个安装工位3,对铝制中束管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准确的坐落再定位固定座上,如不准确,则后续的所有功能单元对该安装工位3进行跳空,直至到次品下料装置18处下料。如准确,则步进一个安装工位3,对该安装工位3进行抹胶作业,抹胶作业过程抹胶装置9依次进行前移、夹持、下压、供胶、转动抹胶等工作,然后抹胶作业过程后,可以继续对安装工位3上铝制中束管进行检测,类似前述检测步骤;之后再步进一个安装工位3,在铝制中束管内放置螺旋,该动作完成后可以增设一个定位检测步骤;然后步进一个安装工位3,进行压合动作。在压合动作过程中,本发明设计了力量传感器,与动作定位探头配合,如出现压合力量异常,则终止该工作,后续功能单元对该安装工位3跳空,直至到次品下料装置18处下料;如压合力量正常同时动作定位探头确认动作无误的话,步进一个安装工位3,进行上油作业,类似前述抹胶作业。最后对该安装工位3进行分类下料,完成整个过程。本发明在组装过程中,即使出现异常,也不用停机进行人工纠正,与传统组装设备相比,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采用以分度转盘2为中心的装配生产线,实现了全自动化的装配过程,节约了人工成本,具有生产效率高,装配精度高的特点,对胶水用量和润滑油用量控制精准,节约了原料,降低了原料成本,同时产品的稳定性好,良品率高。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