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导丝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338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导丝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导丝绕线机。



背景技术:

医用导丝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其结构为一根导丝和弹簧,导丝位于弹簧内部,现在的医用导丝一般都会在其弹簧的间隙内绕线以增强对血管内壁的清洁能力,传统的绕线方式采用人工绕线,由于医用导丝本身很精细,此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绕线质量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导丝绕线机,其能够利用机器绕线,免去了人工绕线带来的烦恼,提高了绕线效率和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用导丝绕线机,用于在医用导丝上的弹簧间隙内绕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送料装置、绕线装置和切线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和切线装置分别设置在绕线装置两侧,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绕线座,所述绕线座上安装有由驱动装置带动旋转的绕线嘴,所述绕线嘴上设置有线轮和线咀,所述医用导丝穿过绕线嘴并由送料装置向前推送,所述绕线嘴自旋转并带动线咀转动,线轮上的线经线咀伸出并缠绕到医用导丝上的弹簧间隙内,线绕制完后经切线装置切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医用导丝的弹簧尾端连接有推进杆,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定夹和动夹,所述动夹可相对于定夹前后移动,所述动夹和定夹交替夹紧推进杆将医用导丝推送至绕线嘴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夹与绕线座之间连接有承托管,所述医用导丝放置在承托管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切线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气缸座,所述气缸座上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有切线的刀片,所述刀片设置在待绕线的医用导丝的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缸座上还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有夹取线的夹具,所述夹具设置在刀片一侧,工作时,第二气缸先带动夹具夹紧线,第一气缸同时带动刀片将线从切断,第二气缸再带动夹具移动到医用导丝另一侧,同时送料装置推送医用导丝一端距离,绕线嘴旋转,在医用导丝的弹簧的多个间隙内绕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绕线座内,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第二同步轮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与一轴套同轴安装,所述轴套与绕线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轴套套设在一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穿设在绕线座内且一端穿过绕线嘴,所述中心轴内部开有供医用导丝穿过的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切线装置一侧还设置有实时监控装置,所述实时监控装置可实时监测线是否被切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工作台上位于绕线嘴前侧还设置有接收座,所述接收座用于接收绕好线的医用导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本发明通过送料装置推送医用导丝,绕线嘴沿医用导丝旋转绕线,最后利用切线装置切断线材,实现了自动化绕线,相比于人工绕线提高了绕线效率及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绕线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切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送料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及图7,一种医用导丝绕线机,用于在医用导丝上的弹簧间隙内绕线,弹簧间隙为其相邻圈与圈之间的间隙,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内设置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送料装置3、绕线装置4和切线装置5,所述送料装置3和切线装置5分别设置在绕线装置4两侧,所述绕线装置4包括绕线座41,所述绕线座41上安装有由驱动装置42带动旋转的绕线嘴43,所述绕线嘴43上设置有线轮431和线咀432,所述医用导丝穿过绕线嘴43并由送料装置3向前推送,所述绕线嘴43自旋转并带动线咀转动,线轮上的线经线咀伸出并缠绕到医用导丝上的弹簧间隙内,线绕制完后经切线装置5切断,所述切线装置5一侧还设置有实时监控装置7,所述实时监控装置7可实时监测线是否被切断,所述工作台2上位于绕线嘴43前侧还设置有接收座8,所述接收座8用于接收绕好线的医用导丝。

所述医用导丝的弹簧尾端连接有推进杆,所述送料装置3包括前后设置的定夹31和动夹32,所述动夹32可相对于定夹31前后移动,动夹32可由电缸精确控制前后移动,动夹32和定夹31可以由气动手爪组成来夹紧推进杆,所述动夹32和定夹31交替夹紧推进杆将医用导丝推送至绕线嘴43处,推送时,动夹32夹紧推送杆,定夹31松开,动夹32相对于定夹31前移一段距离以推送推送杆,推送完成后定夹31夹紧推送杆,动夹32后移回位,重复上述动作继续推送医用导丝,所述定夹31与绕线座41之间连接有承托管6,所述医用导丝放置在承托管6中,送料装置还可通过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滑轨调整其与绕线座之间的距离,调整依据是根据医用导丝的长短而定。

所述驱动装置42设置在绕线座41内,包括电机421以及与电机421输出轴连接的第一同步轮422,所述第一同步轮422通过同步423带与第二同步轮424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424与一轴套425同轴安装,所述轴套425与绕线嘴43固定连接,所述轴套425套设在一中心轴426上,所述中心轴426穿设在绕线座43内且一端穿过绕线嘴43,所述中心轴426内部开有供医用导丝穿过的通道。

所述切线装置5包括设置在工作台2上的气缸座51,所述气缸座51上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气缸52,所述第一气缸52连接有切线的刀片53,所述刀片53设置在待绕线的医用导丝的一侧,第一次绕线时,工作人员先手动将医用导丝穿过绕线嘴43置于待绕线位置处,并将线头从线咀432拉出缠绕到医用导丝的弹簧间隙内,动夹32向前推送医用导丝一端距离,同时绕线嘴43自转将线缠绕到间隙内,绕完后第一气缸52带动刀片53运动将线切断,所述气缸座51上还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二气缸54,所述第二气缸54连接有夹取线的夹具55,所述夹具55设置在刀片53一侧,工作时,第二气缸54先带动夹具55夹紧线,第一气缸52同时带动刀片53将线从切断,第二气缸54再带动夹具55移动到医用导丝另一侧,同时送料装置3推送医用导丝一端距离,绕线嘴43旋转,在医用导丝的弹簧的多个间隙内绕线。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导丝绕线机,用于在医用导丝上的弹簧间隙内绕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送料装置、绕线装置和切线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和切线装置分别设置在绕线装置两侧,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绕线座,所述绕线座上安装有由驱动装置带动旋转的绕线嘴,所述绕线嘴上设置有线轮和线咀,所述医用导丝穿过绕线嘴并由送料装置向前推送,所述绕线嘴自旋转并带动线咀自转,线轮上的线经线咀伸出并缠绕到医用导丝上的弹簧间隙内,线绕制完后经切线装置切断。本发明通过送料装置推送医用导丝,绕线嘴沿医用导丝旋转绕线,最后利用切线装置切断线材,实现了自动化绕线,相比于人工绕线提高了绕线效率及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钟善军;杨劲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赛科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4
技术公布日:2018.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