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立柱骨架支撑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3103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指景观立柱骨架支撑件。



背景技术:

景观立柱一般置于风景区或是大型的农业观光区,是人为建造的用于增加观光景点特点的独立建筑物,为降低成本,通常采用钢筋笼作为骨架,然后浇注混凝土,然后通过对其外壁雕饰打磨,最后成型;常见的灯台、人物形象等。且对于规则的圆柱状景观柱,其钢筋骨架通常由滚焊机进行加工制备,而根据钢筋笼设计长度,钢筋笼分一段或多段加工,分段连接或整体就位。制作钢筋笼时,其加劲筋在固定的模型上制作以确保其尺寸,然后在加劲筋上标出钢筋笼主筋位置,并与主筋焊接,形成牢固的圆筒形骨架,把外箍筋按间距缠绕在钢筋笼骨架上,并与主筋连接制成钢筋笼;为保证钢筋笼有足够的保护层,在其外侧扎挂混凝土垫块或焊接钢筋耳朵。一般地,钢筋笼加工时采用滚焊工艺,即加强筋旋转焊接到多个主筋形成的圆筒形骨架上,但是在滚焊过程中,特别是轴向长度较大的钢筋笼,在其中部容易出现下坠现象,使得加强筋在主筋上的焊接点位出现较大的偏差,进而导致加工成型的钢筋笼的强度无法满足桩孔浇注时的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景观立柱骨架支撑件,提高钢筋笼在制备过程中的焊接质量,以符合桩孔浇注施工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景观立柱骨架支撑件,包括支撑板以及调节板,在所述支撑板中部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升降柱,在每一个升降柱内设有气缸,在所述调节板的底部开有盲孔,且气缸的输出端置于盲孔内,在调节板上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u形的固定座,轴线与水平面平行的辊筒转动设置在固定座的两个竖直段之间;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升降柱两侧的斜柱,两个斜柱的上端均沿竖直方向朝靠近升降柱轴线的方向倾斜,且在斜柱的上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球体,在调节板下表面开有与球体配合的球形槽。针对现有技术中,轴向长度大钢筋笼在滚焊过程中容易中部下坠的缺陷,申请人在滚焊机上增设一个支撑组件,即用于对滚焊过程中的钢筋笼进行支撑,保证多个主筋的轴线不会因重力因素而发生形变,确保加强筋在主筋上的焊接点位始终处于预设点位上,提高成型的钢筋笼的强度;

具体使用时,支撑板正对滚焊机上多个主筋构成的圆筒形骨架的中部,且通过升降柱上气缸的输出端上顶,使得辊筒始终保持与各类型号的钢筋笼外壁接触,以便对其提供有力支撑;并且,当辊筒在随钢筋笼一并转动时,调节板上四个端部容易受力不均衡,即调节板会具备朝一端倾斜的趋势,容易导致气缸输出端与盲孔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进而增大气缸输出端的受损程度,对此,申请人在支撑板上安装两个斜柱,斜柱的上端铰接设置有连杆,连杆端部固定有球体,而球体与调节板底部的球形槽实现球接,即在调节板上升或是下降时,连杆的位置可随之变化,并且在调节板的两端受到应力时,球体以及连杆能够将快速将该作用应力抵消,以保证调节板在支撑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座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调节板的两端,且所述固定座正对位于调节板下表面的球形槽。进一步地,固定座有两个,即在钢筋笼下边形成两个支撑点,进而提高钢筋笼中部的支撑强度,并且固定座正对位于调节板下表面的球形槽,能够当辊筒受到水平方向的应力时,能够通过球体、球形槽以及连杆的相互配合来对该应力进行快速消除,保证调节板以及辊筒的支撑稳定性。

所述斜柱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60°。作为优选,斜柱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在45°~60°范围内,在保证斜柱以及连杆对调节板的两端分别进行稳定支撑的前提,还能够提高连杆的运动幅度,即当调节板的上升位移较大时,斜柱上端端面距调节板下表面之间的间距增大,连杆的位置变化幅度变大,即连杆始终能够保证斜柱上端面与调节板之间的活动连接,以便在调节板上受到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时调节板的端部具备足够的支撑强度;当该夹角小于45°时,斜柱的稳定性降低,在受力时容易发生折断,当夹角大于60°时,连杆的位置变化幅度较小,连杆的支撑功能无法随升降板的上升而体现,并且会对调节板的上升位移产生限制,进而降低支撑组件在不同种钢筋笼尺寸型号中的应用。

所述斜柱的上端端部与所述球形槽错位分布。作为优选,当斜柱的上端端部与球形槽错位分布后,使得连杆在初始位置下处于倾斜状态,为连杆在调节板与斜柱之间留有足够的余量,以便在调节板上升时连杆的运动与之保持同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用于对滚焊过程中的钢筋笼进行支撑,保证多个主筋的轴线不会因重力因素而发生形变,确保加强筋在主筋上的焊接点位始终处于预设点位上,提高成型的钢筋笼的强度;

2、本发明在调节板上升或是下降时,连杆的位置可随之变化,并且在调节板的两端受到应力时,球体以及连杆能够将快速将该作用应力抵消,以保证调节板在支撑过程中的稳定性;

3、本发明当调节板的上升位移较大时,斜柱上端端面距调节板下表面之间的间距增大,连杆的位置变化幅度变大,即连杆始终能够保证斜柱上端面与调节板之间的活动连接,以便在调节板上受到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时调节板的端部具备足够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支撑板、2-升降柱、3-斜柱、4-连杆、5-调节板、6-固定座、7-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支撑板1以及调节板5,在所述支撑板1中部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升降柱2,在每一个升降柱2内设有气缸,在所述调节板5的底部开有盲孔,且气缸的输出端置于盲孔内,在调节板5上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u形的固定座6,轴线与水平面平行的辊筒7转动设置在固定座6的两个竖直段之间;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升降柱2两侧的斜柱3,两个斜柱3的上端均沿竖直方向朝靠近升降柱2轴线的方向倾斜,且在斜柱3的上端与连杆4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杆4的另一端固定有球体,在调节板5下表面开有与球体配合的球形槽。针对现有技术中,轴向长度大钢筋笼在滚焊过程中容易中部下坠的缺陷,申请人在滚焊机上增设一个支撑组件,即用于对滚焊过程中的钢筋笼进行支撑,保证多个主筋的轴线不会因重力因素而发生形变,确保加强筋在主筋上的焊接点位始终处于预设点位上,提高成型的钢筋笼的强度;

具体使用时,支撑板1正对滚焊机上多个主筋构成的圆筒形骨架的中部,且通过升降柱2上气缸的输出端上顶,使得辊筒7始终保持与各类型号的钢筋笼外壁接触,以便对其提供有力支撑;并且,当辊筒7在随钢筋笼一并转动时,调节板5上四个端部容易受力不均衡,即调节板5会具备朝一端倾斜的趋势,容易导致气缸输出端与盲孔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进而增大气缸输出端的受损程度,对此,申请人在支撑板1上安装两个斜柱3,斜柱3的上端铰接设置有连杆4,连杆4端部固定有球体,而球体与调节板5底部的球形槽实现球接,即在调节板5上升或是下降时,连杆4的位置可随之变化,并且在调节板5的两端受到应力时,球体以及连杆4能够将快速将该作用应力抵消,以保证调节板5在支撑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6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固定座6设置在所述调节板5的两端,且所述固定座6正对位于调节板5下表面的球形槽。进一步地,固定座6有两个,即在钢筋笼下边形成两个支撑点,进而提高钢筋笼中部的支撑强度,并且固定座6正对位于调节板5下表面的球形槽,能够当辊筒7受到水平方向的应力时,能够通过球体、球形槽以及连杆4的相互配合来对该应力进行快速消除,保证调节板5以及辊筒7的支撑稳定性。

作为优选,斜柱3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在45°~60°范围内,在保证斜柱3以及连杆4对调节板5的两端分别进行稳定支撑的前提,还能够提高连杆4的运动幅度,即当调节板5的上升位移较大时,斜柱3上端端面距调节板5下表面之间的间距增大,连杆4的位置变化幅度变大,即连杆4始终能够保证斜柱3上端面与调节板5之间的活动连接,以便在调节板5上受到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时调节板5的端部具备足够的支撑强度;当该夹角小于45°时,斜柱3的稳定性降低,在受力时容易发生折断,当夹角大于60°时,连杆4的位置变化幅度较小,连杆4的支撑功能无法随升降板的上升而体现,并且会对调节板5的上升位移产生限制,进而降低支撑组件在不同种钢筋笼尺寸型号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当斜柱3的上端端部与球形槽错位分布后,使得连杆4在初始位置下处于倾斜状态,为连杆4在调节板5与斜柱3之间留有足够的余量,以便在调节板5上升时连杆4的运动与之保持同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