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边缘块的切边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7682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边缘块的切边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边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边缘块的切边模。



背景技术:

对于落料、冲压、拉伸形成的外壳或盒盖类产品,一般经过模具拉伸后,不论是金属的,塑料的,还是其他材料,冲压成型后由于零件的边缘不平整,往往都需要将余料的零件进行切边。

目前,进行切边时常常用到切边模,它是利用冲模修边工序件的边缘,使其具有一定高度、直径和形状的冲压模具,主要用于修整拉伸件的边缘,让端面平整美观,便于下一步装配。切边模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零件生产、饮料瓶加工、紧固件模具配套等领域。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341622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下侧板整体切边模具,包括上模总成、下模总成以及用于连接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的导柱、导套;所述上模总成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模底板、上模固定板和上模冲刀口;所述下模总成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下模架、下模固定板和下模垫板。所述上模底板和所述下模架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导柱设于下模架上端的边角,所述导套设于上模底板下端的边角。上述技术方案在切边过程中,先将需要裁切的原材料放置在下模的上表面,驱动上模朝向下模运动,利用上模和下模上对应的刃口对产品的边缘产生一个剪切力,从而将产品的边缘余料切除,产品在剪切过程中将会受到一个下压力,进而在剪切后被压入下模的模腔中,而在实际切边过程中,产品仅仅依靠重力放置在上模表面,在上模移动过程中难以保证产品的位置不发生偏移,产品定位不准确,导致切边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边缘块的切边模,通过两两相对的边缘块来对产品在两个垂直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进行限制,从而避免在切边过程中造成产品的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边缘块的切边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有上刀块,所述下模设有与上刀块相适配的下模腔,所述下模腔位于两个垂直方向上均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边缘块且抵触于产品的侧壁用于限制产品在两个垂直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所述边缘块朝向上模端面高于下模朝向上模端面,所述边缘块朝向下模腔的侧壁与下模腔内壁呈平齐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切边之前,先利用四个边缘块来抵触产品的侧壁,从而依靠两两相对的边缘块来对产品在两个垂直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进行限制,从而产品在水平面内的移动已经完全被限制,当上模朝向下模运动并对产品产生切边力时,产品在边缘块的抵触限位作用下,产品不会在下模上发生移动,从而使上刀块和下模腔对产品的边缘实现一次性完全剪切,避免产品在受力于上模时而发生偏移导致部分边缘不能受力于上刀块;因为边缘块高于下模上端面,从而在产品切边时能够对产品的侧壁起到抵触作用;同时,因为边缘块朝向下模腔的侧壁与下模腔的侧壁呈平齐,从而在上刀块切边时,不会被边缘块受到影响,使产品边缘上的所有边料都能顺利被剪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设有与下模腔相连通的T形槽,所述T形槽贯穿于下模朝向上模端面,所述边缘块沿竖直方向滑移插接于T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T形槽来对边缘块的位置进行限定,使边缘块在嵌设进入下模后也不会发生移动,对产品起到稳定的限位作用;在对产品完成切边后,先把边缘块从T形槽中取出,此时就能将嵌在下模腔中的产品顺利拿出,方便了卸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缘块朝向下模腔且靠近上模的边沿设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圆角能够在将产品嵌到边缘块之间时可以起到平滑的过渡作用,使产品能够更加顺利地放置到边缘块之间,并且于边缘块的侧壁保持抵触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沿其边缘延伸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有若干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块能够方便对下模进行安装,并且在定位时能够依靠安装孔来进行位置的确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若干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延伸有穿设于安装孔的凸块,所述下模背离上模端面抵触于支撑块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模不需要使用时,能够依靠支撑块来对下模进行支撑放置,避免下模直接放置在某些地方受到损坏而导致下端面产生不平整,进而对切边的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设有呈对角设置的导柱,所述上模设有与导柱呈插接配合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柱和定位孔的插接配合,来实现上模和下模相对位置的确定,使上刀块和下模腔对产品实现准确配合进而对产品的边料实现准确地剪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腔底壁设有与T形槽相连通的凹槽,所述边缘块延伸有嵌设于凹槽的下料块,所述下料块朝向上模表面与下模腔底壁呈同一平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完成切边后,将边缘块从T形槽中取出时,依靠下料块来抵触于产品的底壁能够将产品从下模腔中取出,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下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缘块设有贯穿其端面且轴向呈水平的穿设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完成切边后,利用相对边缘块上的穿设孔,能够在下料时,在穿设孔中穿过一根提升杆,进而一次性将相对的两个边缘块向上提起,从而将嵌设在下模腔中的产品顺势提起,从而方便进行下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柱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模的固定柱、套设且螺纹连接于固定柱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设且滑移配合于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使用上下模时,转动定位柱,使定位柱在固定柱上向上上升一段距离,再把上模依靠定位柱放置在下模上方,既能对上模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又利用定位柱使上刀块和下模腔之间具有一定间距,避免刀刃的碰撞而对刀刃的锋利性造成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利用分别在两个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边缘块,能够在切边过程中对产品起到抵触限位作用,使产品在受力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的偏移,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切边质量;

其二:切边过程中,边缘块紧紧的抵触在产品的四个侧面上,使得产品在切边时逐渐沿着与边缘块的接触面下降,避免了产品在切边力的作用下与下模腔的侧壁发生挤压从而导致产品的四周变形;

其三:切边完成后,取出嵌在T形槽中的边缘块,使得人们能够方便的从下模腔中取出已经完成切边的产品,大大的提高了整个切边作业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上模和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I部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导柱;

图5是本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模;11、上刀块;111、上刀口;2、下模;21、下模腔;211、下刀口;22、安装块;221、安装孔;3、边缘块;31、圆角;32、下料块;4、T形槽;5、支撑块;51、凸块;6、导柱;61、固定柱;62、定位柱;7、定位孔;8、凹槽;9、穿设孔;10、台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带有边缘块的切边模,参照图1-2所示,包括上下设置且均呈长方体的上模1和下模2;在下模2的边缘处水平延伸有安装块22,在安装块22上沿着下模2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安装孔221;在安装块22的下方沿着下模2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长方体支撑块5,在支撑块5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有可穿设于安装孔221的凸块51,凸块51和支撑块5的上端面形成有抵触于下模2下端面的台阶面10。

参照图1和图3所示,在下模2朝向上模1一侧设有一个向下凹陷的下模腔21,下模腔21的边缘形状和深度可根据生产产品的具体形状要求来确定,下模腔21的边缘具有锋利的下刀口211;在下模2位于其四条边沿处均开设有一个连通于下模腔21的T形槽4;在每一个T形槽4中均嵌设有一个边缘块3,边缘块3在水平面的截面上也呈T字形,将四个边缘块3分成两两相对的两组,分别用于抵触产品的四个侧壁,从而限制产品在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边缘块3的上表面高于下模2的上端面;边缘块3朝向下模腔21的一侧表面与下模腔21的内壁呈平齐,并且边缘块3的该表面与其上表面之间设有圆角31,使得产品能够方便地放入四个边缘块3之间;边缘块3的其余侧壁均紧贴于T形槽4的内壁,使得边缘块3只能沿着竖直方向在T形槽4中上下滑移;结合图4所示,在下模2的四个角处均设置有一个导柱6,导柱6包括了一个固定连接于下模2上端面的固定柱61、套设且螺纹连接于固定柱61的定位柱62,定位柱62能够通过螺纹旋动在固定柱61上实现升降从而来对上模1起到一个搁置作用。

参照图1、图4和图5所示,为了在切边过程中能够实现上模1和下模2的配合,在上模1朝向下模2的一侧表面的四个角处均设有一个用于穿设滑移定位柱62的定位孔7;在上模1朝向下模2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一个可嵌设于下模2腔的上刀块11,上刀块11的边缘具有上刀口111,从而能够与下刀口211配合对产品形成剪切力。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实际使用时,将待切边的产品放置在下模2的上表面,并且使多余的边料抵触在下模2的上表面,并且使产品的四个侧面刚好卡在四个边缘块3中,然后控制上模1向下挤压,上刀块11抵触至产品,并且逐渐将产品顺着边缘块3的侧壁向下模腔21中推动,上刀块11的上刀口111与下模腔21的下刀口211对边料形成剪切力,从而将产品上多余的边料整齐的切割掉;然后,控制上模1与下模2分离,并且取出边缘块3,从而方便将已经切边完成的产品从下模腔21中取出。

实施例二:

一种带有边缘块的切边模,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6所示,在下模腔21的底壁上与每一个T形槽4一一对应设置有凹槽8,凹槽8与T形槽4相连通;在边缘块3朝向下模腔2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可嵌设于凹槽8的下料块32,下料块32的上表面与下模腔21的上表面呈同一平面设置。在边缘块3高于下模2的部分开设有轴向呈水平的穿设孔9,两两相对的边缘块3上的穿设孔9呈同轴设置。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完成切边后,因为产品受力于上模1的挤压嵌设进入至下模腔21中,在穿设孔9中穿过一根下料棒,提起下料棒,使边缘块3能够带着产品从T形槽4中移出,进而方便了对产品进行下料。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