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9075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离心式上料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料机,特别涉及通过设备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进行上料的上料机。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的零件上料是加工前的一个重要步骤,但是实际操作过程当中零件由于杂乱无规则,通过人工无法实现高效率的上料,而目前零件的上料领域通常采用的是振动上料机,可以将大量上位加工螺纹的半成品通过该振动上料机,运送至生产在线的下一步加工工艺。但是现有技术中振动机的振动工作过程产生的噪音太大,容易影响到现场工作人员的听力,并且振动机的振动是单一的振动机队上料机的作用,不仅仅能耗大,而且结构无法更换,不能根据螺丝尺寸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例如,实用新型申请号为201520323415.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离心式送料机,装设第一送料盘组及第二送料盘组,一固定栅及一围料栅组配合该第一、第二送料盘组装设于该机台本体;透过第一送料盘组与第二送料盘组分别配合机台本体的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驱动而运转,以此改善螺栓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并可可以配合固定栅和围料栅组的装设,可以得以螺丝尺寸的不同进行调整,但是这种设备在上料之后仍然以竖直的方式进行上料,对下一步的工序造成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心式上料机,能通过离心力实现零件的出料,降低上料过程当中的噪音,并且最后能实现依次横向上料,为下一步的加工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离心式上料机,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上方设置一内转盘,所述内转盘由第一驱动装置以驱动内转盘沿着圆心自转,在所述内转盘的外边沿设置有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以驱动外转盘沿着圆心自转,在所述外转盘的外侧设置有一出料轨道,所述出料轨道的末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待定轨道,所述待定轨道其末端设置有直进料道道,在所述待定轨道的末端和直进料道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置于待定轨道中竖直状态放置的工件旋转90°并依次送入直进料道道的夹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转盘来实现提供工件转动的离心力,将工件从内转盘中送入到出料轨道当中,降低了工件上料的产生的噪音,工件进入到出料轨道当中的输送速度由外转盘的来驱动,两个独立的驱动模式,可以根据需求来实现不同的上料速度,并且通过将杆状工件放置在待定轨道上,通过夹持件将位于待定轨道上的工件夹持并旋转90°,即能将工件以横向的状态输送至直进料道道内,便于后续的进一步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夹持件的中部铰接于直进料道道,所述夹持件的偏心端铰接有一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气缸相对于活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一固定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的设置,整个机构中由三个支点,三个支点构成一个三角形,中部的铰接点位置不变,进而气缸的活塞杆与气缸的底部均为铰接设置,在气缸顶起的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形变量,使气缸活塞杆的顶起能实现夹持件的90°的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无极调速电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无极调速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转盘和外转盘分别由第一无极调速电机和第二无极调速电机控制,所以可以根据工件的不同来迅速方便调整内转盘和外转盘的转速,无需更换电机,以实现适用于不同工件的离心力以及上料速度的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转盘为倾斜设置,于所述机架与内转盘之间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第一无极调速电机倾斜固定于该安装板上并且其电机轴与内转盘的圆心垂直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转盘为倾斜设置,起到了可以在较低的位置存储更多的杆状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转盘的下表面固定有圆盘状的底板,于所述底板的圆心处设置有通孔,于所述底板的通孔处固定向下延伸的筒状的连接轴,所述第二无极调速电机垂直固定于安装板并且其电机轴穿设至安装板与底板之间,所述连接轴与第二无极调速电机的电机轴相联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轴的设置,第一无极调速电机伸入连接轴的内部,而连接轴外部能实现与第二无极调速电机的驱动,进而实现了内转盘和外转盘均能通过电机的同轴的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轴与第二无极调速电机的电机轴的联动方式可以为以下任意一种:链轮、皮带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实现了第二无极调速电机通过联动的方式实现了外转盘的转动中心轴与内转盘的转轴中心一致,结构更加紧凑,机械配合紧密度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出料轨道的出料口起始于外转盘的上端面与内转盘相平齐处,所述出料轨道由外转盘的外侧轨道杆和外转盘配合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顶端面案与内转盘相平齐,进而实现了能在顶端达到离心力的点,实现工件的出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出料轨道靠近出料口的上方设置有与出料轨道的轨迹相适配的第一围料环,所述出料轨道的起始段靠近出料段处设置有置于轨道杆外侧的第二围料环,所述第二围料环与第一围料环之间的出料轨道上竖直设置有柔性的限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围料环,使出料轨道的起始段轨道较窄,杆状零件以横向的端部的一端朝前的方式通过第一围料环所在的出料轨道当中,并且被限位杆所限位,当后面的杆状零件进入到出料轨道中,冲顶前方的杆状零件并给予前方的杆状零件一个冲击力,并冲破柔性的限位杆,进而以竖直的方向进入到第二围料环所在的出料轨道当中,其端部位于轨道杆和外转盘的上表面,其零部件的下端垂在轨道的下方的方式在外转盘的带动下进入到下个工序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转盘的上表面的圆心处设置有锥形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起到了在转动的过程当中能实现在内转盘上的零件保持在靠近外圆周面上的周向转动,避免零件在内转盘上直接通过圆心的运动,增加内转盘内部的零件转动的稳定性。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内转盘离心力的转动使工件出料,具有噪音小的优点;

2、可以根据调节内转盘的转速,进而适配不同零件的离心力,可以调节外转盘的转速,实现调节出料的速度;

3、通过设置有夹持件,将零件以横向的方式上料,便于下一步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离心式上料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离心式上料机的主视图;

图3为离心式上料机的内转盘、外转盘与出料轨道的示意图;

图4为待定料台的示意图;

图5为夹持件将杆状零件旋转夹持90°至直进料道道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安装板;12、底板;13、连接轴;14、皮带轮;15、第一无极调速电机;16、第二无极调速电机;2、内转盘;21、锥形盘;3、外转盘;4、出料轨道;41、轨道杆;42、第一围料环;43、第二围料环;44、限位杆;5、待定轨道;6、夹持件;61、卡槽;62、气缸;621、活塞杆;63、限位板;7、直进料道道;8、杆状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附图1,一种离心式上料机,适用于零散杆状零件8的上料,例如未车出螺纹的紧固件,包括一个机架1,在机架1上方设置有一个内转盘2,在内转盘2的外部设置有一个外转盘3,其中内转盘2和外转盘3均通过相独立的电机驱动,在外转盘3的外侧设置有一出料轨道4,其中,未被整理的紧固件通过放置在内转盘2中实现自转后提供离心力,离心力驱动紧固件送入出料轨道4当中,并在外转盘3的带动下沿着出料轨道4送出,并进入到待定轨道5中,由夹持件6夹持进入直进料道道7,以实现杆状零件8的横向上料。

请参照附图2,具体的,在机架1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安装板11,在安装板11的中央以及偏心处均设置有一个通孔,其中在安装板11的中央下方安装有第一无极调速电机15,该第一无极调速电机15的电机轴通过中央的通孔穿设至安装板11的上方,并且在安装板11的偏心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无极调速电机16,该第二无极调速电机16的电机轴通过偏心的孔穿设至安装的上方。

在安装板11的上方设置有一块底板12,底板12与外转盘3的下边沿相固定,在安装板11与底板12之间设置有一个中空的筒状的连接轴13,第一无极调速电机15的电机轴置于连接轴13的内部,连接轴13的上端面与底板12相固定,连接轴13的下端与穿设于安装板11的通孔中,并且在该通孔中设置有一个轴承(图中未示意出),在连接轴13的外部设置有皮带轮14(也可以为链轮),在第二无极调速电机16的电机轴的顶端也设置有相对应的皮带轮14或者链轮,即通过第二无极调速电机16的驱动,即可以实现来驱动外转盘3的驱动。

请结合附图3,进一步的,第一无极调速电机15为倾斜设置,该第一无极调速电机15的电机轴与内转盘2垂直设置,内转盘2与水平面呈7.5°的倾斜角度。在外转盘3的外侧设置有出料轨道4,出料轨道4为二分之一圆长度。在出料轨道4的外转盘3的外侧设置有一圆弧状的轨道杆41,轨道杆41与外转盘3之间具有均匀距离的间隙,即形成了一个圆弧状的出料轨道4。内转盘2的最高点与外传盘的上边沿平齐,出料轨道4的出料口即为该内转盘2的最高点与外转盘3平齐处,并且在出料轨道4靠近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围料环42,第一围料环42的形状与出料轨道4的轨迹相适配,位于出料轨道4的轨道上的正上方,该限位条的弧长略小于四分之一的圆弧,由于限位条在此处即实现了限位条与外转盘3的外侧形成了较窄的一段出料轨道4。在相邻第一围料环42处设置有第二围料环43,第二围料环43设置在轨道杆41的外侧,第二围料环43的末端延伸至出料段的末端,在第一围料环42和第二围料环43交接处设置有一根柔性材料制成的限位杆44,具体位置可以为在第二围料环43所在的出料轨道4的上方设置一根限位杆44。

在上料过程当中,操作人员先将散落的杆状零件8放置在内转盘2内并随着倾斜的内转盘2的转的转动,倾斜的设置能起到在内转盘2上储存更多的零件,在内转盘2上表面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个锥形盘21,进而起到了在转动的过程当中能实现在内转盘2上的零件保持在靠近外圆周面上的周向转动,避免零件在内转盘2上直接通过圆心的运动,增加内转盘2内部的零件转动的稳定性。在转动过程当中,杆状零件8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以与圆的切向方向带动至内转盘2的外边沿处,随之进入到出料轨道4当中,在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围料环42,使出料轨道4的起始段轨道较窄,杆状零件8以横向的端部的一端朝前的方式通过第一围料环42所在的出料轨道4当中,并且被限位杆44所限位,当后面的杆状零件8进入到出料轨道4中,冲顶前方的杆状零件8并给予前方的杆状零件8一个冲击力,并冲破柔性的限位杆44,进而以竖直的方向进入到第二围料环43所在的出料轨道4当中,其端部位于轨道杆41和外转盘3的上表面,其零部件的下端垂在轨道的下方的方式在外转盘3的带动下进入到下个工序中,在上述设备当中,内转盘2起到了提供对于杆状工件的离心力的作用,外转盘3起到了对于工件上料速度的控制,由于内转盘2和外转盘3均由无极调速电机控制,所以可以根据工件的不同来调整内转盘2和外转盘3的转速,以实现适用于不同工件的离心力以及上料速度的控制。

请参照附图4和5,待定轨道5为与外转盘3相切的直轨道,待定轨道5由两个轨道杆41组成,并且待定轨道5为沿着输送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从出料轨道4中出来的杆状工件进入到待定轨道5中,在待定轨道5的末端设置有直进料道道7,直进料道道7与待定轨道5之间设置有一个夹持件6,其中夹持件6为一块长方体的板,夹持件6紧贴于直进料道道7靠近待定轨道5的一侧,夹持件6的中部与直进料道相铰接,夹持件6的一侧设置有卡槽61,卡槽61的形状与杆状部件的上部相适配,在直进料道道7向下设置有一块下板,在下板上安装有一个竖直向上的气缸62,气缸62的底部与下板的底部角相铰接,气缸62的底部与夹持件6的一个角相铰接,夹持件6的长度为直进料道道7的宽度的二分之一左右,在直进料道道7未设置夹持件6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63,当工件依次排列置于待定轨道5上,最前方的工件进入到卡槽61内部,随之气缸62的活塞杆621顶起,使夹持件6做以中部铰接的旋转运动,限位板63的设置避免工件的落下,当旋转至90°之后,工件即以横向的放置置于卡槽61内部,并且该位置与直进料道道7的顶部相适配,就实现工件能以横向的方式上料,进而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操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